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台北教師讀書會📘
    一、時間:113年4月18日上午10:00~12:00
    二、地點:台北道場六樓教室

    三、參加人員: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翁麗珠、李美雲、黃麗容、莊秀蘭、吳秀鑾、唐立麗、陳淑貞、錢素慧、黃婌媛12人
    記錄:黃婌媛

    四、三階段帶領人:
    (一)暖身階段:陳雪霞老師
    (二)閱讀主題:莊秀蘭老師
    (三)延伸分享與回饋:唐立麗老師

    五、讀書會進行
    (一)、暖身運作:陳雪霞
    1、主題:介紹大師往事百語「難遭難遇」。
    2、內容:文中大師說明自已有許多信念與習慣,其中「難遭難遇」使他畢生受用無窮。

    由於大師性格開朗,對事努力嚴謹,凡事都認定為難遭難遇的經驗,這都認為是磨練他的心志,也是長養他日後淬勵奮發的道念。
    雖處於困頓、飢寒交迫仍努力不懈,視為逆增上緣,並開始與大眾廣泛接觸,「以眾為我」的習性,都以難遭難遇想 。

    有機會就緊抓著,讓該做的事都好好做,其毅力也非一般人能承受,想想一天提600百桶的水、搬柴、早上四、五點就拉車採購,又建立佛光山,其中的辛苦都是透過「 難遭難遇」的信念化為忍耐、寬容逆來順受、甘之如飴,太令人驚嘆心量之大。

    今天我們很幸運的在佛光山修行,且在台北道場參加教師讀書會,真的也是難遭難遇。

    (二)閱讀主題帶領:莊秀蘭
    1、書目: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
    2、主題:佛教與生活(三)
    3、內容:學佛的人,語言、行為、思想、觀念,都要依佛法的實踐來相應,要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是需要智慧的。是學佛的重要課題。

    [一]、從進化的感情生活裡,大師説:佛法很重視感情,只是我們要把感情淨化。
    要以慈悲來淨化感情,以智慧來引導感情,所以真正的感情不是佔有而是一種奉獻自己,犧牲自己,才能獲得寶貴的感情,用大慈悲的精神,與眾生同體,以達淨化的感情生活。

    [二]、合理的經濟生活,佛法告訴我們發財的方法,布施才是正確富有途徑,想要富有,唯有從內心著手,因此我們向內心追求的財寶「真如佛性」才是我們的內心財寶。佛法講「如來藏」就是眾生心中藏著如來,才是我們最珍貴的稀寶。佛教還是需要大家用淨財來幫助佛教事業興隆,造福眾生。
    而且佛教徒必須從事正當的職業,要過正當的生活。佛法的教導,生活中必須遵守八正道中的「正業」和「正命」。信佛還要真實的信,而布施也要在不自苦、不自腦的情形下實踐,用心香一瓣,隨心、隨力、隨喜的布施才是最重要的。

    [三]、正覺的道德生活裡,教導
    1、從信仰到實踐~信仰佛教,必須將佛法實踐於日常生活中,諸如受三皈五戒、受菩薩戒、行持菩薩道等,進一步成就大眾的道業。
    2、從利己到利人~菩薩發心先為眾生後為自己,所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在學佛的過程中,要學習大乘佛菩薩的精神,至少在 利己的時後,想到 利人,即所謂的「自利利他」。
    3、從初心到完成~《華嚴經》説:「不忘初心」。從初發心到成就佛果,要忍受多少苦難,所謂「難行能行,難人能忍」、要「福慧雙修」、要「行解並重」。

    佛教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八萬四千法門,能將佛法落實、融入在我們的生活中,才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
    在佛光山我們奉行「三好四給」、「六度波羅蜜」、「八正道」等,有佛法就有辦法的依行,讓內心安定、生活自在祥和,覺得學佛受益良多。

    (三)、分享與回饋:唐立麗
    暖身部分,雪霞老師挑選這個主題非常好,「難遭難遇」可以說是星雲大師的一生寫照,接受因緣的考驗~搬柴、運水⋯⋯無所不做,令我們心疼與不捨,卻使大師的人生充滿喜悅與幸福!

    今天秀蘭老師在帶領大家閱讀內容能夠深入淺出,流𣈱貫通前後主題,適時帶動個人生活體證分享,也能瞬時切回主題,時間的掌控得宜,是很棒的帶領人。

    大師有見於一般人用哲學的方式來研究佛經,也有人讀了佛經卻在實踐生活的上是判若兩人,希望透過「佛教與生活」的探索,共同來面對兩者之間的關係。

    讚嘆分會老師們踴躍參與義工服務,好像以道場為家,不以為累、苦。這些都是佛法生活化的最佳典範,也是昇華我們貪瞋痴本性磨練的機會。佛法的實踐~正是大家用來檢視自己內心是清淨的或是染汚的最好的選擇。

    學佛後讓我體會到「千萬不要想改變別人」,發現人的執念非常強烈,試圖改變只會讓善緣變惡緣!

    「不忘初心」是大家在各行各業鼓勵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卻發現一直向外攀援後,原來你已經找不到你的初心⋯⋯ 那些很快讓你寧靜滿足的喜樂~或者這是小我的初心。

    《華嚴經》說的「不忘初心」,自然是學佛人發大心立大願的菩提心,從督導、會長的身上在學佛路上一直是我們最佳的典範。佛教與生活是切切相關的,佛法說慈悲心待人,但當别人不如我意的時候,我的慈悲心在那裡?我的智慧用出來了嗎?這些都是佛法實踐在生活的小細節,卻是維繫好因好緣的關鍵,不要讓佛法只成為口號喊。

    《翁麗珠分享》
    參與道場工作,抱著正向的態度服務人群,都是依教奉行、實踐不忘初心,心安理得非常踏實,更覺得人生沒有遺憾。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