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天前
    📕台北教師讀書會📘
    一、時間:113年5月16日上午10:00~12:00

    二、地點:台北道場十一樓教室

    三、參加人員: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翁麗珠、黃麗容、李美雲、莊秀蘭、吳秀鑾、唐立麗、陳淑貞、錢素慧、黃婌媛12人
    記錄:黃婌媛

    四、三階段帶領人
    <一>、暖身活動:李美雲老師
    <二>、閱讀主題:錢素慧老師
    <三>、 回饋分享:李育麗老師

    五、讀書會進行
    <一>、暖身活動:李美雲帶領
    生命中的一句話─往事百語
    福慧家園共修會永本法師認為,大師用慈悲溫暖人間,把親身體驗化作能懂易記的座右銘,只要打開心扉,就可迎接寬闊的人生。

    永本法師表示,「先做馬牛,再做龍象」,肯定服務的偉大;「不要做焦芽敗種」,激勵他不忘失菩提心;「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讓人堅忍不拔。這些法語皆是激勵大師勇敢邁步向前的動力。

    妙凡法師認為,「忍耐就是力量」,凡事三思而後行,能忍一時衝動、克制習氣、弭平分別心、去除貪瞋癡,方可成就戒定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

    妙光法師則談「歡喜與不歡喜」,他提到祖師大德卓塵長老垂訓:「你喜歡的事情,固然要去做;不喜歡的事情,如果對他人有益,你一樣也要發心去做。」

    《往事百語》是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為滿信眾所願,透過修行體驗與印證,提出無數個「一句話」集錄而成,是一本啟發人心的百句真言。

    「力行三好,做自己的貴人!」、「念佛、拜佛、學佛,不如行佛。」、「在一半一半的世上,做自己的主人!」永本、妙凡、妙光法師分別提出最受用的一句話,希望你也能說出你生命中的一句話!


    <二>閱讀主題:錢素慧帶領
    壹、書目:星雲大師《佛教與生活》
    貳、主題:生活與修持
    參、討論內容:
    一、修行的種類,
    分5種來分析解說:
    1.修身與修心
    2.出家與在家
    3.樂行與苦行
    4.鈍修與利修
    5.外修與內修
    二、修行的次第,
    依不同層次來解說:
    1.菩薩修行的層次
    2.阿羅漢修行的層次
    3.禪者修行的層次
    4.淨土修行的層次
    5.一般修行的層次
    三、修行的利益
    1.訓練身心強健
    2.淨化煩惱習氣
    3.蒙受三寶加護
    4.常得人天尊敬
    5.可以明心見性
    6.永斷生死苦惱
    四、修行的方法
    1.如何處理衣食住行
    2.如何安排身心世界
    3.如何和諧人際關係
    4.如何使用金錢財物
    五、補充說明
    1、三大阿僧祇劫:
    「阿僧祇」梵語,原意是指數目的最大極限。「劫」是時間名,意謂長遠的時間。「三大阿僧祇劫」, 為菩薩修行成佛之年時也。菩薩之階位有五十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總共四十位,為第一阿僧祇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自八地至十地為第三阿僧祇劫,第十地圓滿,即佛果也。當世界歷經三次成、住、壞、空,即是三大阿僧衹劫。
     
    2、四果羅漢:
    小乘佛教認為,一個凡夫要修成阿羅漢果,前後要經歷四個果位。

    第一果為須陀洹,是凡夫通過修行斷盡「見惑」,開始見到佛道,進入聖道之法流。證得須陀洹果以後,永遠不會墮入三惡道(畜牲道、餓鬼道、地獄道)。只會在須陀洹和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和人道)之間輪迴,七次往返後證四果阿羅漢,方斷盡見思煩惱而永脫輪迴。
    
第二果為斯陀含,若證須陀洹果,應伴隨證得基本的天眼通與天耳通。即使證得此果之後立即死了,再來人間天上,一番生死,即可解脫。故名一來。
    
第三果為阿那含,意為不還,意是在斯陀含的基礎上進而斷除欲界思惑後三品,不再還來欲界受生,故名不還。所以不再還到凡夫的生死界中。
    
第四果為阿羅漢,意為斷盡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見惑和思惑,究竟無餘,得不生之聖果,受人天供養。

3、禪宗三關之大意:
    「三關」是禪宗的專有名詞,也是修行證悟的一種過程。
    開悟有深淺之別,依破執著、煩惱的層次,可以分為三個次第:初關、重關、生死牢關。
    參破第七識,稱之為「破初關」。
    再者是「破重關」,開悟之後還要繼續精進修行,悟後起修是真修,再用參話頭的方法破除法執,將八識田中的種子破除,此時就入登聖位,能了生死,這一念心即呈現空明的境界,甚至有諸多感應、神通,此則是破了重關。
    破「生死牢關」,就是破除無始以來的無明,無始無明破除了,才算究竟契入清淨法身,所謂「毗盧遮那頂上行」。


    <三>、分享與回饋:李育麗帶領
    《陳雪霞分享》
    佛教常言善護身口意三業,這當中以口業最易違犯,一不小心就禍從口出,招惹是非。
    永本法師常說,我們看到一個東西,第一個念頭若發出「好醜!」沒有惡意,那是阿賴耶識發出;但是如果第二念頭:「好醜!為什麼五官怎樣~怎樣~」那麼就有惡意了。
    當你看到一個人,立即發出「呀!我好喜歡!」那是以前與他有善緣,但是又想說「最近我看他覺得他愛出風頭了!」這就有惡意了!
    所以我們的觀念很重要,如果在第二念頭發出前收攝、護念就是修行要努力的方向。

    《李育麗分享》
    護念我們的第二念頭,讓惡的意念不相續出現;念佛號就是我的日常修行,平常六根接觸六塵是不可避免的,那麼收攝六根,清淨六根就是我們要守住的。

    《莊秀蘭分享》
    謝謝美雲老師的暖身,「念佛、拜佛、學佛,不如行佛。」、「在一半一半的世上,做自己的主人!」,讓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學佛人要遵守。
    素慧老師帶領,佛教與生活一書談到「生活與修持」,重點精華的開啟 聞、思、修,很攝受人心。
    大師說:生活中的修行,只要讓自己做人無愧於天理、無負於人道,如此修行,才是真修行!
    修行要有信仰、在慈悲中,將佛法理論付諸實行。佛說「人生難得」,又說「借假修真」,修持者不能太重視安適享樂,也不虐待自己,以無相布施,廣結善緣,修行就是先要把人做好,誠如「人成即佛成」。
    『南傳經集』說:「有信仰的人最富貴,具道德的人最安樂,肯修行的人最安住,有智慧的人最可貴。」
    進入佛光山,看到大師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生活中處處都是良善的人、事、物,我們奉行三好就是最安樂又有智慧的佛光人。

    《陳淑貞分享》
    美雲師姐帶領暖身時,眾師姐都暢談:「生命中的一句話」;
    我生活中充滿懷舊、珍惜、思念與感恩,我生命中的一句話:「感動是最美的世界」,就是因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我感動~
    曾經25年所長媽咪托兒樂,體會到黑夜過了、黎明來臨、旭日東升的感動。
    大師說:「感動的世界最美麗,感動的人生最富有,因爲感動就是佛心,感動就是佛性,感動是最最好的修行。世間沒有夠不夠,但憑盡心盡力,這便是感動;以眾為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多,也是感動。」力量的來源往往要靠發心,觀世音菩薩的力量,是一份感動的力量,有了感動才能有感應。
    觀世音菩薩展現無比的神通威力,正是他的發心、慈悲、謙卑、勤勞、忍耐,令諸佛菩薩感動,更令人感動。
    閱讀主題:「生活與修持」,素慧師姐有佛學院的背景,加上她頗能提綱挈領、娓娓道來修行的次第等等,尤其她有一種歡喜心、帶著活潑的肢體語言,更是散發出幼教的精神。
    在大師《生活書香化》的理念下,每次的讀書會漸漸地~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感恩的心、感謝有眾師姐們、內心充滿法喜。

    六、結論
    暖身部分帶領人美雲老師以《往事百語》~生命中的一句話,作為「生活與修持」的開場,非常適合!
    如此順利的進行主題的探索「生活與修持」,大師一生種種善巧方便法門度化眾生,不斷創新的思惟與行事,尤其是一句名言、佳句,明確的目標帶領著我們勇往直前!

    今天的主題探索,帶領人素慧老師一路順暢的引導大家逐步進入大師的文字般若,享受佛法義理的熏陶,引觸日常生活中修持的檢視,時而提起疑情,時而融會貫通、心開意解,是很盡職且勝任的讀書會帶領者!

    依空法師說:「人活在世上很辛苦,有時候還要病得一大糊塗!」我們的心如何好好的保握住,才能不受貪瞋痴慢疑煩惱的障礙,繼續在三界六道間輪廻。如何身心兼重,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作為自己的力量,訓練自己意志堅定,讓佛法融入我們的身口意修持中!

    回饋與分享帶領人育麗老師,更是分享平日修持的盲點,引發大家心有戚戚焉⋯⋯是宿世習氣太重?是深奧的佛法未流入心中?「學佛」目標訂定在「成佛」,我執我見是最大的障礙,收攝、淨化六根,第六識轉迷成悟,就是期許自己先把人做好;那麼「依教奉行」~找到、奉行先進大德們「生命中的一句話」,實踐在生活中,懂得珍惜、知道感恩、感謝,更加精進,雖未能「大疑大悟」也能每日都有「小疑小悟」呀!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