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2年3月24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鄭彩櫻會長
    主持人:林瑞嬌督導
    導讀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林瑞嬌、江鋆景、鄭彩櫻、吳美鴛、陳熏珠、邱瓊慧、陳柳月、江邱月梅、何碧芬、戴寶珍、溫邱鳳春、許蕙瑾、胡彩珠、陳玉霞、林曹春月、宋貴翠、曾玉釗 14位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佛法真義1》 皈依三寶
    皈依三寶
    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信仰的中心,是超越世間的聖財。
    佛是教主,法是真理,僧是導師,三者都是讓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經典譬喻:佛如良醫,法如妙藥,僧如看護。對於患病的人來說,唯有同時擁有三者,才能病癒;人生也是如此,唯有依靠佛、法、僧三寶的力量,才能離苦得樂,才能獲得自在解脫。
    佛如光,能圓熟眾生。光有照耀、溫暖、成熟三個功用。因為有光,黑暗中有了光明,我才不會恐懼;因為有光,溫暖的熱度讓我不怕寒冷;因為有光,太陽能夠成熟萬物。所以佛光普照,讓心中有了光明,使心燈亮起來;也可以說,皈依佛,就在自己心中建立了一座發電廠,慈悲、智慧、信心的善法,就能源源不斷。
    法如水,能滋潤眾生。水有洗滌的功用,能去除我們的汙穢業障;水有解渴的功能,能解除人的飢渴;水有生長的能量,一花一草,要靠水澆灌。水能讓我們健康、成長;皈依法,就好像在我們心田裡建設了一座自來水公司,法水滋養我們的身心,洗滌我們的煩惱塵垢。
    僧如田,能植福種德。僧是老師,像觀音菩薩、彌勒菩薩、地藏菩薩、高僧大德等善知識一樣,都是我們的老師,能夠教育我們、指導我們,傳授我們知識、為我們服務、給我們方便。所謂福田僧,我若皈依他們,就如擁有很多的田地,可以種植耕作,讓作物五穀豐收;有了田地,建大樓也好,種植五穀也好,都可以發展、成長。
    擁有世間上的金銀財寶,我們的生活比較好過;佛法僧三寶是精神內在的財寶,我們得到以後,平安、幸福、解脫、自在自然能不求而得。就如老人家走路不方便,有根柺棍就會安全;一個孩子被欺負,即使父母不在他身邊,只要大叫一聲「媽媽!」欺負他的人心想:「喔,他有媽媽。」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同樣的,世間上有許多邪魔外道的災難,就是三寶不在我身邊,只要我想到它、我念它,也會發揮很大的力量。
    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是從最初三寶、常住三寶進而皈依自性三寶。佛陀說人人皆有佛性,因此,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皈依自己。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對於三寶,心中一定要具備恭敬與肯定,才能從中得到利益。
    皈依三寶後,雖然沒有戒條約束,但皈依信仰,本身就是一條戒律。尤其信仰,代表的是自己的心、自己的人格,更不應違犯。所以皈依三寶並不是拜師父,而是要皈依自己的信心,皈依自己的本性,應該要自我期許,自我尊重,遵守佛陀開示的做人基本道德,守護自己做人處世的根本。要正行、正語、正念,奉行「三好運動」──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身口意三業就能獲得淨化,如此才算是真正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
    最初三寶:釋迦牟尼佛是佛寶;佛所宣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三法印、八正道是法寶;最初跟隨佛出家的五位比丘是「最初三寶」。
    常住三寶:佛滅度後,寺廟裡供奉的佛像,就是佛寶,經書就是法寶,為眾生服務的比丘、比丘尼為僧寶。
    自性三寶:皈依三寶,最重要是要從皈依「常住三寶」昇華到「自性三寶」。
    什麼是「自性三寶」?
    「我是佛」,能夠直下承擔自己是佛,要肯承擔「我是人的模範」、「我是永久的生命」、「我應該正直無私向上」、「我是發光的電力公司」、「我是甘露法水」、「我是救濟眾生的佛法」,自己就有了力量。

    袈裟稱為「福田衣」,如同田地一般,可以讓眾生種植「福田」,所以出家人又稱作「福田僧」,因為出家人發心修道,慈悲度眾,是社會大眾的「福田」。
    福田衣又稱為「解脫服」,意思是出家人身著袈裟,修行辦道,由於勤修戒定慧,必然能達到解脫自在的目標,受人尊敬。
    一般的社會大眾,雖然未著解脫服,但只要穿戴整齊,衣冠楚楚,一樣受人尊重。
    我們受戒搭的嫚衣,也是福田衣,穿上時有護法保護我們,讓我們專心修持,有力量服務大眾。它是培福植福的土地所以福田衣要好好保護。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12月16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林瑞嬌督導
    導讀人:林瑞嬌督導
    紀錄:邱瓊慧
    參與人員:林瑞嬌、吳美鴛、陳熏珠、邱瓊慧、陳柳月、江邱月梅、何碧芬、戴寶珍、溫邱鳳春、林孝幸、許蕙瑾、胡彩珠、曾玉釗、陳貴美、陳玉霞、林曹春月 16位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佛法真義1》 皈依三寶

    佛法僧:
    是我們佛教的三寶,佛教信徒信仰的中心,眾生得度的重要因緣。還沒有皈依、受戒的會員可把握因緣112年5月9日在法寶寺舉行,不忘初心,來皈依三寶。
    佛如光:
    黑暗中有光明,才不會恐懼,使心燈亮起來,也可以在自己心中建立的一座發電廠慈悲智慧,新的磁場就能源源不斷。每個道教、寺廟也有點光明燈,我們要先將燈亮起得光明,所謂的光光相照,源源不斷。
    法如水:
    它能滋潤眾生水,有洗滌的功用,有生長的能量,一花一草一木都要靠水。水滋養我們的身心,洗滌我們的煩惱塵垢,所以在世間不能沒有水。佛光會出去真的是佛光普照。當我們法會要開始的時候,雨就停了,先灑甘露。例如:督導委員會聯誼交流,新竹下大雨,我們去到臺中那沒有下雨。
    僧如田:
    大家都要自己來種福田。自己耕耘多少?收多少?培植福德因緣。再多的錢也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在佛法裡讓我們得到平安。例如:我跟瓊慧師姊也會去做義工去長青關懷站…等,走去外面跟那些長者互動也很不錯啊。春月師姊也很發心8O歲的年紀了目前繼續在法寶寺當打掃會議室的義工,真的很讚嘆她,持之以恆20幾年來始終如一。
    春月師姊分享:加入佛光會已30年,歡喜做義工,開心種福田,求來生讓下一世能輕鬆自在。
    碧芬師姊分享:現在有空也會去承擔每周三幫忙佳珍師姊,一起廣結善緣,從福田種一些來存資糧。
    月梅師姊分享:加入佛光會已30年,皈依三寶像幼稚園入學註冊一樣。
    玉霞師姊分享:民國77年加入,已逾34年。
    彩珠師姊分享:手術至今已二週,現在在家休養,一個月後再出來發心,謝謝大家的關心。
    美鴛師姊分享:大約在民國98年正式入會,也很歡喜當義工。
    蕙謹師姊分享:加入應該是在蔣淑珍督導那時候,也做的很歡喜。
    熏珠師姊分享:大約在民國99年申請入會,很高興在今年度了二位年輕人進來,瓊慧及柳月,多了生力軍幫忙,真的很棒。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初心讀書會
    2022年10月26日
    讀書會招集人:江鋆景
    讀書會帶領人:鄭彩櫻
    文章分享出自
    第四類【講演集】
    講演集(共10冊)
    講演集2 佛教與生活 
    150 生活與修持
    時間:一九七八年十月十八日 地點:台北國父紀念館

    以下將「生活與修持」分成四點
    說明 一、修行的種類 修行的種類很多,略分為五種來分析解說——
    (一)修身與修心 (二)出家與在家 (三)樂行與苦行 (四)鈍修與利修 (五)外修與內修

    二、修行的次第 修行的次第,可依不同層次來解說:
    (一)菩薩修行的層次(二)阿羅漢修行的層次(三)禪者修行的層次(四)淨土修行的層次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7月18日下午7:30-8:45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江鋆景會長
    帶領人導讀: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19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第五章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P240-262

    學員分享
    江會長鋆景分享:
    參加讀書會帶領人研習後,發現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告訴身邊好朋友們,癌症不可怕,最主要是心境如何看淡病魔,當下煩惱轉身就忘光不去看,與病為友,當宣講員可以分享自己走過的路、經歷的事情。朋友得癌症時就會與其分享,我經歷過可以站在他的立場去體諒她的痛苦,幫助走出來。平常心去看待一切。

    妙空法師:可以多薰習,多方面學習氣質就不一樣,多參加活動,腦子靈巧、活潑、歡喜、法喜,希望大家報名讀書會領導人、宣講員研習。
    心理處在甚麼狀態下很重要,要懂得心裡還有一些負面的訊息排除不要進到心理,內心變得脆弱會產生不好的情緒,舍身就受到心理影響。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內心的世界是怎樣世界。

    課文內容
    一、 文化出版
    前言

    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於中國。尤其近幾十年來,隨著人間佛教積極的推動,已從台灣弘傳到世界五大洲;就如佛陀當年行化五印度一樣,人間佛教已在各地陸續生根發芽。

    回顧當初,有不少印度僧人、西域僧人,他們分別從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將佛教傳來中國,帶來了不少經典;但因初期傳譯的佛經,都從西域間接傳來,為了求法,也促使許多中國的出家人,如朱士行、法顯、玄奘、義淨、曇無竭等百千人,西行印度的決心,並且帶回蒐集的經典。佛陀人間佛教的思想,就這樣發展到了中國。

    關於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過程,我在二〇〇一年《普門學報》創刊時,曾經發表過一篇〈中國佛教階段性的發展芻議〉,把二千年來中國佛教的發展,分成六個階段:一、東傳譯經時期(秦漢魏晉時期),二、八宗成立時期(隋陳李唐時期),三、禪淨爭主時期(五代趙宋時期),四、宮廷密教時期(元明皇朝時期),五、經懺香火時期(滿清民國時期),六、人間佛教時期(二十世紀以後)。想要了解的讀者可以參閱,在此我就不多加說明。

    本章則針對人間佛教的推動,分成五個面向來敘述,讓大家了解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一、文化出版;二、教育辦學;三、弘法活動;四、慈善事業;五、國際弘法。

    ……………………

    佛陀時代,佛法的傳播,都是靠口耳相傳,後來透過經典結集、藝術、雕刻、繪畫等不同方式流傳,其中,以文字的弘傳力量最為廣大,受益人數最多。關於中國佛教傳播的情況,在前面已略微敘述,現在就從清末民初的楊仁山居士開始復興佛教文化說起。

    有「中國佛教復興之父」美譽的楊文會(字仁山)居士,在南京捨宅設金陵刻經處,流通、印刷佛經;其他各處如:天津刻經處、北京刻經處、揚州天寧寺昆陵刻經處,也前後成立;此外,福州鼓山湧泉寺、杭州瑪瑙寺等,也有刊刻經典流通。

    此中,以金陵刻經處為翹楚,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曾跟我說,文化大革命時,總理周恩來下令要保護金陵刻經處,不能讓它受到傷害,所以,延續至今,都還在從事印經工作。這許多刻經處,對於佛典的保存、校勘,刻印流通的發展功不可沒。

    其實,關於近代佛教文化出版,早在光緒年間,重建南京棲霞寺的宗仰上人,也曾在上海哈同花園印行《頻伽大藏經》,可惜因為戰亂而散失不全。繼刻經之後,是善書的印贈,如:印光大師的《文鈔菁華錄》,弘一大師、豐子愷共同編著的《護生畫集》,上海圓瑛法師的《圓瑛法彙》(即《圓瑛法師全集》),還有廣東岑學呂編輯的《虛雲和尚年譜》等,對人間佛教的傳播和貢獻都很大。

    隨著西風東漸,各種文化的交流刺激,佛教開始發行各類刊物。在大陸,最早的佛學刊物是一九一二年狄葆賢、濮一乘發行的《佛學叢報》,再有太虛大師創辦的《佛教月報》、《海潮音雜誌》、《覺群週報》,歐陽竟無創辦的支那內學院院刊《內學》,仁山法師的《法海波瀾》、《世界佛教居士林林刊》。在西北地區,康寄遙居士則編印了《佛化隨刊》、《大雄月刊》、《祈禱特刊》、《太虛弘法專刊》等,在全國都有一定影響。其他像上海的《佛教日報》、北京的《覺世報》、漢口的《佛化報》等也相繼出版流通。

    另外,發行流通在東南亞一帶的刊物,如:寄塵、通一法師在廣東潮州開元寺創辦《人海燈月刊》,慈航法師在南洋辦《人間佛教雜誌》,竺摩法師在澳門辦《無盡燈雜誌》,香港佛教聯合會覺光法師辦《香港佛教雜誌》,及妙法寺《內明雜誌》等數百種的佛教刊物,對人間佛教的普及和傳揚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當時,研究佛學風氣非常興盛,最有名的是南京支那內學院的歐陽竟無,和北京三時學會的韓清淨,有「南歐北韓」之稱。不少佛教相關辭典、書籍也相繼出版,像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是中國佛教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辭典,梁啟超的《佛學研究十八篇》是以學術方法研究佛教的先河,蔣維喬的《中國佛教史》曾被選為武昌佛學院教材,王季同的《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研究》,呂澂的《佛教研究法》,湯用彤的《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尢智表的《佛教科學觀》、《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的報告》,都是佛教思想著作的重要代表。由於僧信的努力,人間佛教的思想學說,在全國各地就有了一番新氣象。

    後來發生文化大革命,佛教和中華文化受到嚴重摧殘。記得香港嚴寬祜居士告訴我,他在文咸西街四十二號三樓成立的「香港佛經印送處」,就是在文革期間,從延燒的火堆中,把佛經搶救出來運到香港,並將不少珍貴的版本,重新印刷出版。後來,印送處更名為「香港佛經流通處」,在海內外流通佛教經書和法器,舉凡教界的請託、代辦,他都一概義務承攬。嚴老在佛教危急存亡之際,不計一切的保護佛教,是一位受人敬重的佛教大護法,可以說,與楊仁山居士前後媲美。

    所幸,國共內戰時期,不少的高僧大德、知識分子,為了續佛慧命,紛紛前往台灣、香港、新馬等地繼續發展人間佛教,讓佛教文化得以保存和流傳。如一九四八年,最早從南洋到台灣的慈航法師;隔年,相繼從大陸來台的大醒、南亭、東初、白聖等法師;接著,從香港陸續來台的有:太滄、證蓮、印順、演培、道安、仁俊、續明、大本法師等人。

    半賣半送 佛書推展各界

    談到台灣的佛教刊物,最早的定期刊物是《台灣佛教》,以及原由太虛大師創辦的《海潮音月刊》和《覺群週報》。《海潮音》於一九四八年,由大醒法師從上海遷移來台發行,後有李子寬居士繼之。《覺群週報》則由大同法師帶來台灣復刊,初期我曾參與編輯工作,之後由朱斐居士主編,因為理念因素,朱斐決定停辦《覺群》,並新辦《覺生雜誌》,過後又交給林錦東(宗心法師)發行。東初法師辦的《人生雜誌》,我也曾受託付,擔任主編達六年。

    再有就是李炳南、朱斐於一九五二年發行的《菩提樹雜誌》,以及白聖法師的《中國佛教》,蓮航法師的《佛教青年》等。而張少齊、張若虛父子創辦的《覺世旬刊》,第一期由我做總編輯,後來他們就乾脆交由我接手,總共辦了四十年,每期準時出刊,從未拖過一期。直到現在,《覺世》轉型在《人間福報》上,每天都有一個版面與讀者見面。

    此外,廣慈法師的《今日佛教月刊》,周宣德及鄭振煌的《慧炬》,道安法師的《獅子吼》等雜誌,也都相繼出版,共同推動人間佛教的文化命脈在台灣的發展。

    民國報人朱鏡宙和周春熙居士等創辦「台灣佛經流通處」,他們不以賺錢為目的,只想發展佛教文化,以半賣半送的情況,將經典、佛書推展到各界。另外有一些堪稱文化人的居士大德,如許炎墩、董正之、周邦道、李恆鉞、陳慧劍、劉國香、朱蔣元和朱其昌父子、李世傑、樂崇輝、李添春、曾普信等人對台灣早期出版界盡心盡力,共同頂下了人間佛教文化的半邊天。他們有的編輯佛教雜誌、著書立作、成立出版社,一起為佛教文化發聲,算是讓佛教也能有一絲生存的空間。如今,台灣的佛教雜誌更多元,我也不得辦法一一去敘述了。

    環島宣傳 推廣百部藏經

    這時候黃奎等的基隆自由書局、許炎墩的台中瑞成書局、蘇紹典的台南南一書局、李慶雲的高雄慶芳書局,都是佛教文字流通的大本營;和佛教有深厚因緣的張少齊老居士,早年來台時,也曾創設建康書局,出版佛教書籍,影印大藏經流通。我在新竹「台灣佛教講習會」教過的學生聖印法師,他在台中也成立「佛教文物供應社」;東初法師在北投成立「中華佛教文物館」等,這些都為佛教文化增添不少光彩。

    而孫張清揚夫人、張少齊父子和我等人,創立的新文豐印刷公司,我們也是無條件交給劉修橋(高本釗)居士經營。新文豐出版佛教的大藏經、書籍數十年,對人間佛教的播撒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台北,原本都是官場中的大老,屈映光、趙恆惕、丁俊生、蔡念生、鍾伯毅等人,都自許是佛教徒,發心組織「修訂中華大藏經會」,倡印《磧砂藏》。由於人力、財力的資助有了困難,只是發行幾本,就沒有再繼續了。

    修藏事業的進行很不容易,他們在台北經常召開大藏經會議,我有緣參加了幾次,和這些長者都有許多接觸。有一次,我到台中探望國大代表蔡念生居士,他在堆滿了雜物的日式小房子中,打著赤膊、穿個背心,在炎熱的夏天裡,汗流浹背的校勘大藏經。他們這許多的居士大德,為推動佛教文化的發心和努力,讓我佩服不已。

    說到大藏經,東初法師得到孫張清揚居士的支持,發起影印由外交部長葉公超從日本運回的《大正新脩大藏經》,並且成立影印大藏經環島宣傳團,南亭法師擔任團長,由我領隊,和煮雲、廣慈法師,以及當時的宜蘭青年慈惠、慈容、慈蓮、慈範、林松年等人一起參與。我們環島八十天,推廣了數百部大藏經。慈惠法師還撰寫了〈宣傳影印大藏經弘法日記〉記錄當時的弘法盛況。

    易懂書籍 佛教文化風行

    我自己本身因為沒有進過學校讀書,也沒有受過文字的訓練,但受到胡適之先生的影響,他說:「文章如講話,話怎麼講,文章就怎麼寫。」就這樣,我也覺得寫文章如同講話,沒有困難。如佛言:「依其義不用飾,取其法不以嚴。其傳經者令易曉,勿失厥義,是則為善。」(《法句經》)因此,我也倡導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文章,跟隨胡適之一樣,在佛教裡推動著白話文運動。

    一九五〇年代,我先後在台北三重埔和高雄中山一路成立「佛教文化服務處」,對人間佛教有了創新的發展,推出台灣首部出版《中英對照佛學叢書》經典部和教理部,佛教的藝文如《蘇東坡傳》、《佛教童話集》、《佛教故事大全》、《佛教小說集》等。尤其,重新分段、標點的「每月一經」,每本流通價一元,都是成本以下,等於是廣結善緣一樣,與有緣的讀者結法緣了。

    這些通俗、白話、易懂的佛法書籍,很受大家的歡迎。一時,這許多佛教文化出版事業,就像過去的「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一樣,廣為風行。

    我剛來到台灣時,新竹有一位慧瑞法師是印善書的發起人,我翻譯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他幫忙推動不少。我寫的《釋迦牟尼佛傳》是第一本佛教的精裝書,在台灣、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光是助印流通的,就已經超過百版以上了。

    當時,我在宜蘭培養的青年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法師,就在這裡為各界人士服務;國際上的,如:巴西宋復庭,泰國曼谷的廖振祥,以及前面所述的美國的沈家楨、香港嚴寬祜長者等,都和我們有往來。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也以「以文化弘揚佛法」做為推動人間佛教四大宗旨之一。繼《覺世》、《普門雜誌》後,二千年時,我創辦了《人間福報》,這一份日報,天天把人間佛教的真善美思想帶入社會,帶進家庭,被喻為台灣的四大報之一。

    台灣文化出版如火如荼的發展同時,大陸在文革十年之後,也開始出版一些佛教刊物。如:和我交情甚篤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他辦的一份《法音雜誌》,就是志在推動佛陀的人間佛教。

    而今大陸佛教文化的發展,也有了不同的氣象,許多學術機構、寺院團體,聽說每年都會舉辦學術會議,至少也有一、二百場,出版發行許多學報、雜誌和書籍。

    我醞釀五十年編輯出版的《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佛教寶典》,在眾多因緣具足下,交給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口述的十六冊《百年佛緣》,也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這套書出版後,有一次習近平總書記和我見面時,還對我說:「你的書,我都看了。」接著,去年口述的《貧僧有話要說》,也交給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順應時代 合適方式傳播

    這些出版社,都是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機關單位,雖然文化大革命期間毀損了佛教,但現在新的領導人、幹部,給予佛教新的空間發展。感謝他們的遠見,對中華佛教文化未來的前途加以愛護,這也增加了我們對佛教、對中華文化發展的信心,可以說,現在海峽兩岸對推動人間佛教,都有了認同和默契。特別是最近新上任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他年輕有為,運用現代科技網路弘法,以十幾種語言傳播佛教文化,我想,未來人間佛教的弘揚,威力更加不可限量。

    弘揚佛法的語言文字,應該重視給人懂、給人接受,才能落實於生活,對人有所助益,如:「有二比丘,一名烏嗟羅,二名三摩跎,來到佛所,白言:『諸比丘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樸不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毗尼母經》卷八)因此,人間佛教的文化出版,順應每個時代的需求,經歷譯經、刻經,到現在雜誌、學報、報紙、電子報等出版品,以當代適合的方式進行傳播。在書本的設計上,要求印刷精美、精裝;在內容上,要文字流暢,白話易懂、有可讀性、藝文性、生活性。人間佛教指導我們、增加我們,在修行路上、在做人處世上的幫助。可以說,這些都是人間佛教回歸佛陀的本懷「契理契機」的展現。

    二、 教育辦學
    清末民初,胡適、陳獨秀、魯迅、蔡元培等人發起「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提出「以科學代替宗教」、「以美育代替宗教」等口號,所以,中華文化、孔子、佛教都受到了災難。當時,佛教由於人才不夠普及,只有章太炎、梁啟超、熊十力、呂澂、蔣維喬等這些少數的重要學者,沒有政治、軍事上有權力的人士保護,面對亂世的風雨,自然也沒有辦法去抵抗了。

    這風雨飄搖中的佛教,幸好有蘇州的印光大師主張「去除三濫」:一、不可以濫傳戒法,二、不可以濫收徒眾,三、不可以濫掛海單,來重整佛教僧倫;太虛大師也提出佛教「教產、教制、教理」三大革命,發表《整理僧伽制度論》革新僧制,尤其倡導「人生佛教」,致力於佛教改革運動。在這種情形之下,佛教徒忽然有了覺醒,佛教界的大德們,力倡要推動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因此,佛教興學、培養人才的情況也就相繼而來。

    二十世紀最早的佛學院是在一九〇六年,設在我的家鄉——江蘇揚州天寧寺,由文希法師成立的僧學堂。之後,楊文會居士偶然在書攤上,看到一本《楞嚴經》,他不禁發出:「自從一讀楞嚴後,不讀人間糟糠書。」因為對佛教有這樣的信心,於是捨宅設立金陵刻經處,創立祇洹精舍、佛學研究會,同時推動各項的文化、教育弘法,培養了太虛大師、歐陽竟無、仁山法師、梅光羲等傑出人才。

    接著,陸續有上海哈同花園月霞法師辦的華嚴大學、天台諦閑法師的觀宗學社、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柏林教理院、天台學院、重慶漢藏教理院、嶺東佛學院、金陵佛學院、焦山佛學院、棲霞山律學院、毗盧佛學院、玉佛寺上海佛學院、法藏佛學院、上海有靜安寺佛學院、華南佛學院等數十所佛學院,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一時,唯識、天台、華嚴、淨土等宗派,及各處的叢林、禪堂等又再興盛起來。

    其中,又以武昌、閩南、支那內學院辦學最有成績,從這裡畢業的優秀人才,有會覺、法舫、法尊、芝峰、大醒、慈航、葦舫,以及默如、印順、巨贊等人,這些都是能說能寫的法門戰將。當時佛學院的師資,也都是一時之選的民國人物,如梁啟超、梁漱溟、唐大圓、張化聲、湯用彤、熊十力、蔣維喬、黃懺華等人,對振興佛教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那個時候,太虛大師為了促使佛教世界化,在武昌創辦世界佛學苑,有梵文、漢文、巴利文、藏文四種語系的佛學研究,培養這許多不同系統的佛教人才,也分別派遣學僧赴日本、西藏、印度、錫蘭(斯里蘭卡)等地留學,造就的佛門龍象有:法舫、法尊、芝峰、大醒、大勇法師等人。佛學教育風行而起,大家一心力圖振興人間佛教,回歸佛陀的本懷。

    民國以後 佛教辦學興盛

    當時的佛教,遭遇一九二七年軍閥割據,篤信耶穌教的馮玉祥在河南廢寺逐僧,甚至發動全省毀佛運動。幸好,太虛大師和蔣介石先生的交誼甚篤,常有往來,蔣介石還曾經邀請太虛大師在國民政府講說《心經》。

    在佛教受廟產興學的迫害時,蔣介石告示保護佛教:「一、真正依佛教行持的僧徒,可以保存。二、藉教育以造就有知識的僧徒,可以保存。三、寺院須清凈莊嚴,不可使非僧非俗人住持。且對於社會,要辦有益的事業,可以保存。」正如東晉道安大師所言:「不依國主,法事難立。」也幸好當時還有一些黨國元老,如戴季陶、張繼、鄒魯、居正、于右任、屈映光等佛教信徒,在大時代的動亂中,對護持佛教起了一點作用。

    遺憾的是,蔣介石後來英雄難過美人關,和宋美齡結婚的條件就是要他改信耶穌教,他與佛教的因緣也就改變了。在混亂的時局中,佛教就這樣苟延殘喘的延續慧命;不過,也要感謝耶穌教提倡「信教自由」,這些西方傳來的思想,也讓大家給予佛教有了一點生存的空間,可以說,信教自由是世界共同的理念。

    記得抗日戰爭勝利的號角剛剛吹起,日本無條件投降的那一年,我正在焦山佛學院讀書,我們江蘇和京滬一帶的佛教徒,真是歡欣若狂。佛教居士熱心護法,皈投佛教的人,漸漸多了起來,一片人間佛教興隆的氣象。

    定慧寺住持雪煩和尚,忙著重整焦山佛教學院,當老師的忙著教書和出版《中流月刊》。這本雜誌發揮很大的傳播作用,我們學生每個月都會有一次去幫忙包裝、寄送。每次完成工作之後,老師就送給我們一個人一本,大家歡喜得不得了,覺得這一天的出坡作務很有代價。

    那個時候,佛教在大陸開辦中學、小學的情況,也風起雲湧起來。家師志開上人為了紀念宗仰上人,在棲霞山辦宗仰中學;南京臥佛寺辦有大雄中學;覺民法師在雨花台普德寺辦普德中學;鎮江還有超岸寺小學、福善堂小學,光是焦山辦的義務小學就有三所。

    我很幸運的,離開焦山後,隨師父返回宜興祖庭大覺寺禮祖,在國家正規開辦的白塔小學,擔任過短期的校長。雖然我沒有受過師範學校的訓練,就在做中學裡累積教育辦學的經驗,覺得對自己一生很有意義價值。那時候,整個中國大陸佛教義務辦理的中小學,至少百所以上;在我想,佛教接下去辦大學,是有可能的。可惜,因為戰亂關係,也就沒再繼續下去。

    還記得我行腳各處,常常都會在路旁遇到十多歲的小學生向我鞠躬,很恭敬的喊我「法師」。我問他們為什麼要喊我,他們天真的回說:「我們老師辦學堂給我們讀書,不要我們的錢,你看我們老師多好;我們的老師是和尚,所以我知道世界上的和尚,都是和我們老師一樣的好。」可見民國以後,佛教辦學興盛的情形了。

    可憐的老百姓,好不容易盼到和平,接著又遇到國共內戰和文化大革命,加上太虛大師在一九四七年圓寂,佛教頓時群龍無首,大陸人間佛教的運動也就進入了空窗期。在這前後時間,有些高僧大德陸續到了香港和台灣,我也在一九四九年帶領僧侶救護隊來到台灣,那一年我二十三歲。

    說到台灣的佛學院教育,先是一九四八年,中壢圓光寺妙果老和尚,請慈航法師從南洋來台辦台灣佛學院。之後,台灣省佛教會在新竹青草湖靈隱寺,請大醒法師辦台灣佛教講習會,我和演培法師都擔任過教務主任。

    後來相繼有:白聖法師也在台北辦中國佛教三藏學院、聖印法師在台中辦慈明佛學院、妙然法師在苗栗有法雲佛學院、印順法師辦福嚴佛學院、南亭法師在台北有華嚴專宗學院等數十所佛學院。當時,《太虛大師全書》是佛教界青年學子閱讀的重要資料。

    可惜,許多佛學院中,有的因為招生不足,有的師資、經費的缺乏,或者學生畢業後沒有出路,也就停停辦辦,甚至最後難以持續了。

    宜蘭落腳 接引青年學佛

    因為我自許不要做一個「呷教」(吃教)的和尚,在筆耕、講說之餘,從一九五三年在宜蘭落腳,就如火如荼的展開接引青年學佛。相繼成立有:弘法隊、歌詠隊、青年團、兒童班、星期學校等,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慈嘉、蕭碧霞、林清志、陳修平、張肇、林文雄等,都是當時宜蘭的佛教青年。

    在那同時,也辦了「光華文理補習班」,它是佛教第一所跟政府正式立案的教學單位,前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委鄭石岩教授,就是當時補習班傑出的青年之一。成立的慈愛幼稚園,也是佛教所辦的第一所幼稚園,慈惠、慈容法師都曾經擔任過園長。現任佛光山常務副住持的慧傳法師,就是當時就讀的小朋友。沒有提倡教育,哪裡能有今天人間佛教的弘法人才呢?

    接引青年,可以說是人間佛教發展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有了這樣的覺醒,因此如前面所述,大家紛紛共同來辦佛教教育。其中,佛光山叢林學院至今辦學不輟,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歷史,前後畢業的學生就有五千多人,恐怕也是佛教歷史上一個紀錄。現在,在嘉義的道觀,台中的普暉、慧哲、真芳,頭份的真悟,新竹的性瀅、悟證,花蓮的達瑩等法師,都是當時培養的佛教青年。

    復興路途 培養佛緣人才

    除了辦佛學院,佛光山也舉辦大專佛學夏令營,如今,這許多青年都在世界各地為佛教、為社會、國家貢獻。像:被譽為世界「換肝之父」的高雄長庚醫院榮譽院長陳肇隆醫師;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林芳郁;在美國開業的醫師,如:沈仁義、鄭朝洋、李錦興博士等,和在日本行醫的福原信玄、日本東京佛光協會會長林寧峰醫師。

    還有,擔任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的趙翠慧;做過國民黨雲林地方黨部主委的薛正直;在台大任教三十餘年,退休後獲聘為台大化工系名譽教授的呂維明;捐贈頭山門彌勒佛的朱朝基;以及創作佛光山大雄寶殿的三寶佛,後來做了高雄市議員的陳明吉;甚至,弘誓佛學院的昭慧法師、西來大學執行董事依空法師等,都是當時夏令營的學生。這些佛教提攜的人才,播撒到全世界,還怕人間佛教的復興沒有人才嗎?

    除了佛學院的教育以外,關於佛教的社會教育,最早是在日據時代,如:台南的光華中學、台北的泰北中學。之後,有彌勒內院辦的慈航中學,有悟一、南亭法師和我辦的智光中學等。由於我們佛教沒有人才,最後這些學校都回到了社會,隨著時間久遠,大家也不知道它們原來是佛教辦的學校了。

    推動人間佛教,必須積極的服務人群、重視教育,所以在一九七七年,佛光山在高雄辦了普門中學,之後又辦了南投均頭中小學、台東均一中小學。感於大學教育的重要,一九九〇年佛光山在美國辦了西來大學,是中國佛教在西方國家成立的第一所高等學府。陸續又開辦嘉義南華、宜蘭佛光、澳洲南天、菲律賓光明等五所大學。

    現今,佛教界興辦社會教育的還有曉雲法師創辦的華梵大學,中國佛教會辦的玄奘大學,法鼓山聖嚴法師的法鼓文理學院,花蓮有慈濟大學等。另外,我知道在香港、新加坡,佛教界也辦有小學、中學,甚至更早香港也有珠海學院、內明大學等,這些都是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的具體行動。

    但是,只靠在香港、新加坡、台灣辦學,這一點力量是不夠的,如果大陸能夠開放接受佛教辦大學,對國家、社會都會有提升和幫助。我們希望在人口資源眾多的大陸,也能有佛教籌辦的學校,協助國家社會教育人才,培養護國愛教的宗教人士,那麼對未來全世界的幫助會更大。

    過去,為了紀念鑑真大師赴日本弘法,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和大陸國家宗教局合作,有意要在揚州大明寺興辦鑑真大學,佛光山還捐建了鑑真圖書館。後來,隨著趙樸老去世,大學就沒有再繼續跟進,殊為遺憾。

    走入人間弘揚佛教,是佛陀的心願,在《雜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已解脫人天繩索,汝等亦復解脫人天繩索,汝等當行人間,多所過度,多所饒益,安樂人天,不須伴行,一一而去。我今亦往欝鞞羅住處人間遊行。」佛陀不僅鼓勵弟子要積極走入人間弘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終其一生都在人間傳道、授業,解脫眾生的生死煩惱。

    因此,關於中國佛教未來要走上復興的路途,必須要積極走入人間,回歸佛陀的本懷,熱心造福社會,培養與佛教有緣的人才,興辦各級的大、中、小學,這才是佛教復興的要道。

    學員分享
    江會長鋆景分享:
    參加讀書會帶領人研習後,發現我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告訴身邊好朋友們,癌症不可怕,最主要是心境如何看淡病魔,當下煩惱轉身就忘光不去看,與病為友,當宣講員可以分享自己走過的路、經歷的事情。朋友得癌症時就會與其分享,我經歷過可以站在他的立場去體諒她的痛苦,幫助走出來。平常心去看待一切。

    妙空法師:可以多薰習,多方面學習氣質就不一樣,多參加活動,腦子靈巧、活潑、歡喜、法喜,希望大家報名讀書會領導人、宣講員研習。
    心理處在甚麼狀態下很重要,要懂得心裡還有一些負面的訊息排除不要進到心理,內心變得脆弱會產生不好的情緒,舍身就受到心理影響。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內心的世界是怎樣世界。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6月20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江鋆景會長
    聯席主持人:游詠程
    導讀: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21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四章 佛教東傳中國後的發展 p.162~183
    三、人間佛教藝術的成就
    說起佛教藝術,在印度,以阿姜達石窟群最為代表,成為世界的瑰寶,之後光大於中國。在中國藝術中,不論是建築、雕刻、繪畫、書法等,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藝術作品,無不與佛教有關。例如,當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敦煌、雲岡、龍門石窟等,稱得上是集建築、雕刻、繪畫等於一身的東方美術館。

    過去的寺院很少宣揚佛教藝術,但是講到生活觀、人生觀、宇宙觀時,都會不自覺地透露豐富的藝術內涵。例如:《華嚴經》談論到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的諸佛菩薩,因而有千佛洞的壯觀佛群;《佛所行讚》以優美的詩偈寫下的佛陀行化事蹟,成為中國梵唄音樂的起源;《維摩詰經》中天女與維摩居士及舍利弗的巧妙對話,創造了《天女散花》的經典戲劇,並為舞蹈的開端。《阿彌陀經》裡極樂世界的清淨殊勝,繪成莊嚴的經變圖;像現代自然的美景、都市的建設等,那不就是極樂世界嗎?融匯中印西域文化特色的敦煌石窟裡,創造出名揚世界的敦煌舞蹈……這些都是古代高僧大德化導世間的善巧,也是佛法人間化的重要價值。

    這些偉大的藝術創作,讓世界各國人士看到中華文化與佛教的關係。古德先賢用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佛教,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對佛教的傳播,因此怎能不感恩及重視佛教藝術的發揚呢?

    一個國家的強弱,不一定看它的武力,而是看它的文化、藝術;等於人一樣,氣質與內涵最為重要。我們現在旅行在各地,到大英帝國博物館,到巴黎的羅浮宮,到美利堅的芝加哥博物館,不但看到西方的藝術文化,更看到中國的藝術文化在那裡放光。有時候想想不免可惜,中國的寶藏怎麼會跑到外國去呢?不過,留在我國,在安全上也是堪慮,連年炮火,造成對文物的破壞,更為遺憾。有這許多國家為我們收藏,為我們展出,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光芒四射,也是一件好事。

    石刻與繪畫

    先說佛教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早期以來,佛教對藝術的貢獻甚大,影響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說敦煌洞窟,其留下的佛像、繪畫,收藏的各種經典、佛書,甚至比秦始皇的兵馬俑還要驚動世界,在一些大學裡還把「敦煌學」列為顯學,做為專業研究的課程。

    一千多年來,歷朝的王公大臣、信徒民眾,一代一代的把敦煌建設得在世界上可以傲視全球,就連印度阿姜達石窟,在敦煌石窟的相比之下也稍顯遜色。想到先民們把佛像雕塑得那樣栩栩如生,那許多壁畫具有超凡入聖之美,那許多刻經都被收藏保存;好在,敦煌地處偏遠的甘肅,歷代的炮火不容易波及,所以能存留至今。現在的敦煌博物院有數百人負責保護、修繕、管理,可以說,這應該不只是佛教獨有,它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甚至是世界人士共有的文化藝術寶藏。

    除了敦煌之外,從五世紀起,由北魏曇曜發起建設的大同雲岡石窟,其石刻之美,可以說天下無雙。我們經常在世界各處的報章雜誌上,見到那一尊「釋迦牟尼佛」的莊嚴聖像,全世界的藝術家都推崇它為最高的藝術價值。走到雲岡,因為地處黃土高原,加上時代久遠,看到風化侵蝕的痕跡,希望國家出面全力來把它保存下來,避免毀壞剝落。期盼對復興中華文化有心的人士,把雲岡列為世界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外,也能對它加以重視發揚。

    從大同雲岡石窟再到河南龍門石窟,那雕刻佛菩薩像的姿態,彷彿讓我們走回了唐朝時期。因為唐代的人士重視人體的健壯、豐美,好比唐朝第一美人楊貴妃、第一位女皇武則天等,都是體態豐盈的女士。那個時期,雕刻的藝工們把這許多佛像人間化,都表現出人間佛教的時代精神。

    其他如麥積山石窟的佛菩薩像,線條之秀美、姿態之優雅,也是讓人歎為觀止。四川大足石刻,寶頂山上那一尊全長三十一公尺的佛涅槃像,寧靜莊嚴;到了北山石刻,一個個的洞窟,走進去,真是不忍離開,讓人想要投身進去,也充當他們的一員。

    此外,在絲路、新疆那一帶,佛教的洞窟也是相當豐富,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在那裡發展的情況,投注多少人的心血、信心。到現在,許多佛教的山洞石刻壁畫,還在一一的被發現中。

    這些石刻繪畫的藝術,由於北方天氣乾燥,土石堅厚,較能完整保存。到了南方,因為江南煙雨綿綿,並不適合這種壁畫藝術的發展;雖然如此,南京棲霞山上的千佛嶺,莊嚴俊美,所謂「六朝聖地,千佛名藍」,讓佛教的石窟藝術南北雙美,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引以為榮的藝術瑰寶。

    書法與畫作

    再有,佛教的內涵,對中華文化的書法影響深遠,其價值不只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甚至懷素《金剛經》的草書,到現在都已經成為稀世之寶。歷代的高僧大德,有的不靠田地收成或經懺為生,而是以繪畫、書法獲得世人的欣賞,作為他們既能修道,又能生存的資糧。

    我在七十年前負笈焦山讀書的時候,焦山除了主殿定慧寺之外,在它的周圍有數十座中小型的寺院,每一間裡都有畫室、展覽場所。你到焦山,只要欣賞哪一幅畫作之美、書法之精,都可以便宜的請購回家,增添家裡的藝術氣氛。

    所以,在中國的書畫中,不只是吳道子的觀音之作為人稱道,在佛教裡,八大山人、石濤、石谿、弘仁等那許多的書畫僧,他們的作品,都展現繪畫之清美、文字之典雅,大家在清修生活之餘,有時間以練字習畫做為修行,可以說,佛教的書畫比宮廷畫師們的作品又更上一層樓。此外,我們看到的〈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等,裡面融入了寺廟、僧人,可見佛門與人間的生活息息相關。

    這許多呈現人間佛教樣貌的作品,有的雖然隨著時代慢慢消逝,也有許多精品流傳在各個博物館中被列為珍品。像近代張大千先生,他曾在敦煌臨摹有二、三年之久,甚至與溥心畬先生,他們的佛教相關作品,如今已價值連城。

    佛光山曾獲張大千先生贈送〈墨荷〉一幅,在為了辦大學舉辦的義賣會上,為遠東集團徐家收藏,所得就作為辦學之用了。另外張大千的一幅〈觀世音菩薩〉,有人甚至出資五千萬想要請購,我們捨不得割讓,現在還保存在佛光山可以展出的數十種文物之中,成為佛光山鎮山之寶。

    梵音與說唱

    佛教的藝術也不只是從硬體上表現,對於軟性的呈現也相當重視。像漁山的梵唄、唐代的說唱傳教,都是中華文化裡的一絕。

    漁山梵唄,相傳為三國曹子建在漁山這個地方,聽到海潮的音聲可以與天人的歌唱比美,愛好音樂的曹子建,便把這許多海潮音、天樂結合的音聲記錄下來,成為佛教現在的梵唄。

    梵唄有所謂四大祝延、八大香讚,六句的短唱,像〈爐香讚〉,八句的吟唱,像〈三寶讚〉等,那許多讚詠的各種腔調,讓人聽了感到蕩氣迴腸,意境美不勝收。可惜,在太平天國後,又經歷中日戰爭、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等,讓這許多音樂,在逃難的生活中流離失所,幾乎成為絕響。幸而,幾位擅於唱誦的人士來到台灣,我把它們錄製成唱片、錄音帶,而保留下來。後來我們又把它帶回大陸;現在,這許多梵唄歌唱已經到處響徹雲霄。

    不過,這許多梵唱,還是因為沒有樂譜的紀錄,而完全用口耳相傳保留下來,而且也沒有樂器,只有單音像引磬「叮」、木魚「篤」,靠著勤奮練習,記住所謂的「三彎九轉,一板三眼」。假如現在有人研究這些傳統梵唄音樂,應該會讚美它「此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這許多音樂,在晨鐘暮鼓中悠揚迴蕩,幾年前,由佛光山主辦的「中華佛教音樂展演團」,結合兩岸佛教四大語系,共同在世界上巡迴演唱,獲得聽眾一致的讚美。

    當然,說唱的布教,在敦煌石窟裡,被保存在〈八相成道〉、〈天女散花〉、〈目連救母〉等經變俗講的篇章中;不過,現代的佛教隨著時代發展,逐漸用歌聲代替了說唱。像佛光山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弘法布教,連續三十年不斷;在紅磡香港體育館,也有二十多年的弘講,都留下這許多說唱的內容。說唱的人間佛教,把佛法普及到社會各界,有著很大的效應,應該要繼續發揚。

    雕刻與建築

    除了上述內容,佛教建築與雕刻之美,也是藝術的典型代表。可惜,現代大陸有關單位多把佛教的古剎叢林做為觀光景區,並且以收取門票,讓佛教與商業掛勾。假如讓這許多媲美宮殿之美的莊嚴寶殿、精舍、高塔、亭台樓閣等,回歸佛教寺院教化的功能,會更顯得超然淨化。尤其佛教園林藝術,寺院的層層疊疊、雕梁畫棟,更呈現群體建築之美。

    最近在佛光山有所謂「三寶山」,代表「佛寶」的佛陀紀念館,除了一〇八公尺高的銅鑄佛像,還有八塔相伴,以及本館裡有十幾個藝術展場。配合各種樹木花草裝點,吸引前來觀賞者一年有千萬人之多。

    尤其代表「僧寶」的佛光山,早期雖然建築經費困難,大雄寶殿、叢林學院、寶塔、庭園逐漸完成,也顯得美不勝收。最近代表「法寶」的藏經樓即將完成,前來觀賞的人都歎為稀有。佛法僧三寶的建設,這也算佛光山的僧信四眾對人間佛教的一大貢獻了。

    戲劇與舞蹈

    再談到中國的戲劇,其中以「崑曲」最為有名。它發源於蘇州崑山,後來發展出各地的戲劇,如:京劇、豫劇、粵劇等,而有「百戲之母」的稱號。其實,崑曲來自明代智達法師寫的《歸元鏡》,這些與佛教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許多戲劇,多反應現實生活與理想,發揮了教忠教孝的精神。可以說,除了正規的學校教育之外,戲劇成為民間社會教化最好的體裁。所謂人間佛教,秉持著佛陀教化的理念,藉著不同的形式,發揮淨化人心社會的功能。像一部《釋迦傳》,就以歌劇、電影、小說、廣播、舞台劇等流傳全世界;還有許多忠孝節義的典故,也隨著佛教的戲劇、舞蹈、音樂不斷傳播,啟迪人心。

    在佛光山,除了佛教歌詠隊在世界上有幾十處分別傳唱之外,最近,在維也納,我們也有「佛光青年愛樂團」的編曲、演奏和演唱;特別是菲律賓光明大學藝術學院演出的《悉達多》音樂劇,震動了新馬;馬來西亞有八千名青年聯合演唱〈佛教靠我〉等佛教音樂,這佛教青年的歌聲,多麼動人心弦。

    此外,光是在台灣,就有二十六支敦煌舞蹈團經常演出,可見敦煌舞在世界上的影響。最近,大陸殘疾人藝術團的聾啞人士演出《千手觀音》,可以說到處轟動。不僅是他們的榮耀,甚至讓中國人以他們為榮;其優美精采的表演,整齊劃一,動作典雅,無不令觀眾讚歎不已。

    武功與行道

    談到武功,自然會想到少林寺,相傳少林拳術為達摩祖師所創,開啟了武術在中國的地位,並且影響中國武術的發展。它不只是表現力道,尤其精神、姿態,和所謂「一指禪功」、「般若神掌」等那許多動作,都呈現內在修養、道行的表達,有其讓人尊敬的領域。過去,少林寺的僧人行俠仗義,主持公道,保家衛國,為世人所稱道信賴;我們希望少林寺秉持過去先賢大德的武德,再做人民的護法長城。

    綜上所說,人間佛教的藝術成就對國家社會的貢獻、人性的開展、教育的提升,乃至中華文化的傳播,在世界上可以說無不受人尊重。以上所述人間佛教藝術的成就,掛一漏萬,只能表達點滴的意見,希望在復興中華文化的現在,要知道佛教藝術之美,是中華文化裡取之不盡的寶藏,應該要好好的發揚光大,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四、人間佛教與文人的往來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學者一向備受禮遇,在社會上享有極高的地位與尊崇,因為他們的發言往往具有舉足輕重的輿論力量,尤其文人的一支筆可以橫掃千軍萬馬,因此不管對當代乃至後世,都能在無形中發揮一定的影響力。

    就拿佛教在中國的弘傳來講,之所以能與儒家思想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主流,此中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視,那就是歷代有許多文人,他們感於佛教深富人生哲理,佛教在人間的流傳與現實人生有很密切而重要的關係。例如,佛教講因緣果報、無常苦空、三世輪迴等,這些闡明宇宙人生實相的微妙義理,不但可以解開他們對生命的迷惑,滿足他們對真理的追求,並且開闊了他們的思想領域與創作空間,所以歷來不少文人受到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影響,寫下名垂千古的不朽著作。

    最為大家熟知的,如:干寶的《搜神記》、吳承恩的《西遊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劉鶚的《老殘遊記》等,都可以看出當中的佛教思想濃厚。這些家喻戶曉的曠古之作,不但為中國文學增添光彩,同時也間接的幫助人間佛教在民間的傳播。甚至可以說,佛法豐富了文人的生命,開拓了文學的新面貌,而文人學佛則助長了佛法的宣揚。

    最有名的如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與歐陽修,他們曾經反佛激烈,分別在親近大顛禪師與明教禪師之後,省悟以往之不是,懺悔罪愆,在佛法裡找到安身的依靠。其他如陶淵明、謝靈運、王維、柳宗元、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等,都與人間佛教結下深厚的因緣。其中王維、白居易、蘇軾、黃庭堅更是皈依了佛教。可以說,佛教與文人的關係密切,古今皆然。以下列舉一些文人與人間佛教的因緣,以資佐證。

    佛教教條 建立文章體例

    首先,中國古代最具文才的終身太子蕭統(昭明太子),他是南朝梁武帝的長子,從小秉性仁善,聰慧過人。深受父親影響而學佛,不但受持菩薩戒,持戒嚴謹,且遍覽眾經,深究教旨。曾撰《解二諦義》,論著佛法,《金剛經》的「三十二分則」就是由他所作。

    可惜昭明太子英年早逝,未即位就在三十一歲時去世。不過同一時期的文學評論家劉勰,他當過昭明太子的東宮通事舍人,太子死後便依止在大學僧僧祐座下,十餘年間協助僧祐編定《出三藏記集》十五卷,這是中國佛典目錄的名著。他撰著《文心雕龍》十卷,與鍾嶸《詩品》並稱為中國文學批評典籍的雙璧。書中多取佛教的教條,以建立文章的體例,至今仍為學界所看重。晚年出家,法號慧地。

    其次,東晉陶淵明,因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田園,他的詩篇清新自然,具有文學的意境之美,同時蘊藏濃厚的佛教思想,如「皎皎雲間月,灼灼葉中花,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詩中充滿了無常的感慨,可見佛教對他的影響匪淺。據說他時常到廬山東林寺拜訪慧遠大師;有一次,又與道士陸修靜相約造訪,歸途中三人談笑而行,送客的慧遠大師不自覺間險些跨越自我禁足的虎溪,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談。

    同樣與慧遠大師時相往來的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他篤信佛教,極得大師賞識,因此邀他撰寫〈佛影銘〉。另外,他與道生大師也是交往密切,對道生主張的「頓悟說」極為服膺,因此撰著《辯宗論》以闡釋頓悟之義。後來又因烏衣寺慧叡法師精通梵語,於是前往請益,因而會通眾音異旨。

    當時正值《大涅槃經》初傳中土,由於品數疏簡,文義艱異,初學者難以深入通曉,他便發心與東安慧嚴、道場慧觀等人共同著手改訂,是為三十六卷本的南本的《大涅槃經》,使得涅槃之學、頓悟之說得以弘布於當時。謝靈運一生對佛法的宣揚,可謂貢獻良多。

    禪師啟迪 懺悔毀佛之罪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他因為宣揚儒家思想,主張「文以載道」,反對佛教與道教。後來因諫迎佛骨,被貶到潮州任刺史,曾去拜訪大顛禪師。定中的禪師如如不動,侍者在一旁說:「先以定動,後以智拔。」韓愈聞言讚歎:「我已於侍者口邊得到消息。」後來經常參禪訪道,受到佛教感召,懺悔過去所作所為,從此對佛教不再排斥,反而讚揚有加。

    與韓愈同樣曾經反佛的歐陽修,曾著《本論》毀謗佛法,獲得多人響應。明教契嵩禪師於是針對時勢,倡導釋、道、儒三教思想一貫,著《輔教編》加以辯正。歐陽修看到此書之後,讚歎道:「不意僧中有此龍象。」於是整裝拜見明教禪師,請求開示,一改對佛教的偏執觀念。後來又經祖印禪師的啟迪,深體佛法的奧妙,於是懺悔往昔毀佛之罪,從此信仰佛教,時常行文勸善,並與佛門高僧往來甚歡,成為當時文壇的佳話。

    和韓愈同為古文運動領導者的柳宗元,自幼信佛,不但以詩文宣揚佛法,並作《東海若》闡釋淨土法門。當時南方許多高僧大德的碑銘之文,多為其所作,如六祖惠能大師碑,就是出自其手。

    被譽為「蘇門三學士」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同時名列唐宋八大家,而且全家都信佛。父親蘇洵雖以儒學為宗,但不僅不排斥佛教,甚至結交名僧圓通居訥和寶月大師(惟簡)。蘇軾本身更因才華縱橫,但仕途坎坷,曾多次被貶,因此他的詩文經常流露出對佛法的體悟。他跟佛印禪師往來留下「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的公案,流傳千古。

    他訪廬山東林寺常總禪師,對談中有悟,贈詩偈一首:「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頗具禪境,至今仍膾炙人口。佛門誦念的《瑜伽燄口》中的召請文,相傳也是蘇東坡所寫。文中他對六道眾生的慈悲,對生命的平等關愛,充分顯現佛心體察眾生疾苦的人間菩薩性格。

    寫作賦詩 表達學佛心境

    同樣是唐宋八大家,且被歐陽修讚為「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的王安石,早年皈依三寶,與蔣山覺海禪師交情深厚。他以宰相的尊位,時常向士大夫們宣揚佛理。尤其受到佛教思想影響,他認為「沒有一定的權威與不變的教條,但要對現實有正確的評估」,因此在神宗時實行變法維新運動。他提倡「均輸法」與「青苗法」,都是在解決人民稅捐及農民被剝削放高利貸的問題。可惜當時積弊太深,他雖有人間佛教福國利民的思想,卻不為時人所接受。晚年辭官歸隱,專心於寫作賦詩,創作出許多名留千古的詩偈,又讀《楞嚴經》有所開悟,後捨家宅為寺,茹素修行終其一生。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幾乎個個都曾歷經貶官之禍,飽嘗人生的顛沛流離之苦。其實「宦海浮沉」,自古皆然,只是人在仕途得意時,往往危不自知。唐朝大文豪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時,有次去拜訪鳥窠道林禪師,見禪師以樹為居,於是說:「禪師住在樹上,太危險了!」

    禪師回道:「太守!你的處境才非常危險呢!」

    白居易聽了不以為然的說:「下官是在朝為官,有什麼危險呢?」

    禪師說:「薪火相交,縱性不停,怎能說不危險呢?」

    白居易言下若有所悟,便轉個話題又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白居易聽了感到很失望,就說:「這是三歲孩兒也知道的道理呀!」

    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一句話點醒夢中人,白居易從此皈依在道林禪師座下。他曾發願以今生世俗文筆之因,翻為來世讚佛乘、轉法輪之緣。晚年尤其醉心於念佛,嘗作〈念佛偈〉云:「余年近七十,不復事吟哦,看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聲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學佛有得的心境表達無遺。

    堅定信仰 即珍貴傳家寶

    北宋時代,文人呂蒙正與范仲淹都曾經寄住於寺院。呂蒙正是北宋第一位狀元,曾在宋太宗、真宗時三次出任宰相,有「賢相」之譽。當他未得志時寄住寺院,二十年後拜相顯達,他不忘寺院之恩,回到當年的寺院,並於每晨起來禮佛祈願:「不信三寶者,願勿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護持佛法。」呂蒙正這種蒙恩不忘報的精神,以及對三寶的堅定信仰,正是人間佛教最珍貴的美德與傳家寶。

    范仲淹曾說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並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言聞名後世。他在年少時曾在寺院寄讀,出仕後,親近承古、圓悟等禪門高僧,也曾問道於瑯琊慧覺禪師,言下有悟,道業日進,並且得法。范仲淹一生尊崇三寶,每到一地則造寺度僧,嘗捨宅為寺,寺名天平,並且創置「義田」,澤被族人。

    盛唐素有「詩佛」之稱的詩人王維,平生奉佛,長年茹素,並以「摩詰」為號。此乃取典於《維摩詰經》,可見他崇佛虔誠。曾皈依荷澤神會學禪,並師事道光、普寂、義福等禪師。他的詩精緻巧妙,頗具禪味,像〈鹿柴〉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詩中「返景」、「空山」即是透過鹿柴深林傍晚的景色,表現佛教寂滅無常的心境。

    王維的母親崔氏,篤信佛教,往生後,王維為紀念母親捨宅為寺。自己晚年信佛更加專誠,每日魚磬為伴,經書為侶,過著無異於出家人的修道生活。臨命終時,預知時至,並作書遍寄知友。

    文以載道 教化世道人心

    宋代文學大家黃庭堅,與佛教也有一段特殊的因緣。

    他擅於詩詞文章,好作豔詞,為時人所傳誦。一日,黃庭堅拜謁圓通法秀禪師,禪師正色的告訴他:「你的文章辭藻華美,文約義豐,難道只甘於做這種惑人耳目的文章嗎?」

    當時,有一位畫師李伯時擅長畫馬,禪師曾告誡他,如果每天念念於揣摩馬態,只怕他日要投生馬胎為畜生。李伯時一聽,從此收拾畫筆,不再畫馬。黃庭堅知道後,因此笑著對禪師說:「難道你也要告誡我,他日恐會投胎馬腹之中嗎?」

    法秀禪師說:「你以綺語撥動天下人的淫心,只怕將來要墮入地獄泥犁中,而不只是投生牛胎馬腹而已呢!」黃庭堅一聽,幡然悔悟,立即懺悔謝罪。

    後來又經靈源惟清禪師等善知識的激勵,盡摒舊習,銳志學佛。曾做詩一首:「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是別形軀。苦惱從他受,甘肥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應如何。」充滿護生的思想。

    晚年黃庭堅築精舍於涪濱,專修淨土法門。他所作的詩文,流行於日本足利時代的五山僧侶之間,對日本漢文學史的影響頗鉅。文學無國界,誠不虛言。

    文學是人類感情、思想的發抒,一篇好的文學作品,除了要有美麗動人的文采與扣人心弦的情節以外,更要在思想、理念的傳達上,發揮教化世道人心、陶冶人格性情,導人向真、向善、向美的功能,所謂「文以載道」,正說明文人負有以文字教化人心的使命。

    佛法之所以能夠超越時空,利益人心,歷久彌新,毫無疑問的,文人的妙筆應該是傳播佛法的重要媒介之一。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
    古德先賢用他們的一生奉獻給佛教,創造了中華文化的精華與對佛教的傳播,因此感恩及重視發揚這些偉大的藝術創作,讓世界各國人士看到中華文化與佛教的關係。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5月20日下午7:30-8:3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江鋆景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21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第三章 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p.118~139
    二、大乘佛法的圓滿修行
    在大乘佛法裡面,人要得度,有六種方法,即所謂之「六波羅蜜」(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從表面看來,讓人感覺到大乘佛法好像沒有什麼微妙之處,也是跟世間庸俗的事情一樣,就是叫人要懂得分享、守法、勤勞、忍耐、專注、靈巧……這些事哪裡還要佛陀來指導?實際不然,佛陀指導的是不一樣的,茲說明如下:

    (一)布施:佛教初成立時,佛陀在南、北印度行腳,在恆河兩岸間弘化。為了讓民眾更深刻了解法義,佛陀常舉恆河為例。像《金剛經》裡佛陀舉出,即使有人因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而得福甚多,但都還是在有相、有限、有數上去計算的,真正的修行是要能可以做到三輪體空的無相布施。凡是讀過《金剛經》的人,就知道佛陀心包太虛的胸懷,他常教導弟子,「布施要無相,度生要無我」,這是一種民胞物與、天下一家、物我兩忘的大乘佛法。
    所以說到布施,究竟是給人呢?還是給己呢?如果說是給人,善財難捨;如果想到布施不但是給人,也是給自己;彼此共榮互利,你還會執意慳吝嗎?就如農夫種田,你播種了,當然就會有收成;所謂捨得、捨得,有捨就有得。
    佛門經常普遍講說布施的意義。淺顯地說,信徒以財物布施供養教團,教團裡的比丘、比丘尼,則以佛法布施給信徒,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佛陀一再強調二者平等無別,這也可以說是佛法殊勝之處。
    不過,除了錢財布施、佛法布施之外,重要的還有一個「無畏布施」。所謂無畏布施,就是給人不要有掛礙、不要有恐怖,如慈母保護嬰兒,如國家保護人民。我們能給全人類不要有所畏懼,能過幸福安樂的生活,那才是更難得的布施。
    在布施中,固然有很多不如法的布施,有的內懷執著,有的心存偏見,有的貪圖名利,有的要求回報……這許多情況在各種經文裡也都有過說明。不過,布施在佛法裡面,有一個最偉大的意義,即:「施者、受者,等無差別。」
    我們布施給人,不要只是想自己能得到多少功德,其實接受的人,也和布施的人有同等的功德。等於現在我們請人吃飯,人家應邀而來,吃過以後,我們還要對他說「感謝您的光臨」、「感謝您的友誼」、「感謝您遠道而來接受我的邀請」。別人吃了我們的飯,我們還要感謝他。所以佛法對施、受之間微妙關係的闡述,可謂發揚到了極點。

    (二)持戒:說到持戒,一般人都覺得恐懼,認為持戒對自己太過束縛。我們再來提問一句:持戒究竟是束縛?還是自由呢?
    我們稍微深思一下就知道,持戒是防非止惡,你能可以做到,則戒不但不是束縛,而且還是自由。等於我們遵守法律,哪裡會有刑罰之苦呢?我們看,今天在全世界失去自由,被關在牢裡的受刑者,他們都是因為犯下五戒、不守法治而受法律制裁,才會有束縛之苦;如果他們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酗酒、不吸毒,哪裡會有牢獄之災呢?就像火車要在鐵軌上行走才安全,飛機在空中飛行也有一定的航道。佛陀當時就已經把人生的路線,指示得非常清楚。
    例如:佛陀的戒律東傳中國以後,要正式成為一名出家人,需受三壇大戒:初壇沙彌、沙彌尼要受「攝律儀戒」,就是講究行住坐臥的威儀;到了二壇比丘、比丘尼,就要受「攝善法戒」,要能可以做種種的善事,要積極的去教化和度生,為社會服務;如果說想再受菩薩戒,不管是在家的信者,或者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就要進一步受持「饒益有情戒」,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正做到像《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才是最究竟的持戒。

    • (三)忍辱:在修行途中,與我們關係更為密切的,就是修忍辱波羅蜜。忍氣吞聲、忍苦忍難,忍受別人的責怪,忍受別人的批評,往往讓我們覺得非常吃虧;所以一般人對忍飢忍餓、忍苦忍難,都還能堪受,但對於忍一口氣,卻感到心不甘願,尤其受到委屈、冤枉的時候,就覺得非要與你抗爭不可。
    其實,忍辱,不是一般說的忍飢寒飽餓、忍笑罵諷刺,或怯弱讓步、吃虧受氣;佛陀所提出的忍,是一種力量;面對外境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你能擔當多少,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
    忍,也是一種承擔的智慧,一種寬容的慈悲。你能忍,必定對這件事情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因緣果報,故能看得開、想得破,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
    對於忍,大家可以深思一個問題:忍,究竟是吃虧?還是討便宜呢?
    一般的人說,忍耐是在吃虧。實際上,忍者是討便宜,不能忍的人才是吃虧的。因為能忍,我們就有修養,就有力量,就有智慧。對方是半斤,我不能八兩,因為我能忍,我就超越他的修養、超越他的作為。所以,在各部大乘經典中,都不斷地倡導修習菩薩道的過程,必須重視忍辱波羅蜜。
    確實,我們要知道忍的重要。一個家庭裡面,若是人我不和,親如父母兄弟姐妹,彼此相互對立,這個家庭還有什麼幸福快樂可言呢?我們在社會上,斤斤計較,跟人比較、執著,沒有忍耐、沒有修養,還能做人處事嗎?
    今天,世界到處鬥爭、戰爭,凶殺案件頻傳,法院裡的訴訟告狀堆疊如山……都是因為大家不能忍一口氣。到最後,有的不能勝過別人,自己就心灰意冷;有的就是勝過別人,卻讓人受苦、受難、受委屈,難道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快樂嗎?這樣的快樂能持久嗎?
    古德說:「唯忍能安。」世界的和平,人民的安樂,更需要大家鼓吹人我互易、彼此忍耐的觀念。能夠忍耐一點委屈誤會、忍耐一點榮辱毀譽,那就天下無事了。
    無生法忍 一切法爾如是
    在《阿含經》裡面提到,忍,有生忍、法忍、無生法忍,意思是說,我們要生存、要生活在這一個世間上,唯一的智慧力量,就是忍耐。
    所謂生忍,就是為了生存,要有智慧認識這個世間的善惡好壞。忍,也是一種接受,不論遇到嬉笑謾罵、功名富貴、好壞對待,你都要能接受,要能擔負責任,要能可以化解。忍者,要有勇氣去擔當苦難,給予別人安樂。
    生忍,是為了生存而在人間所醞釀的耐力、勇氣,並從生活、人際關係的歷練裡自我提升,從中淬鍊出面對困難的智慧與力量。因此,人生遇到許多不平等的對待,能不能接受,能不能進步,端看你的智慧,你的力量。
    法忍,即所謂的八風不動:生活上的一切,世間上的一切諸法,憂悲苦惱、功名利祿、人情冷暖等,不但不為所動,而且要能真正地認知處理、化解消除,進而轉化昇華。所以,在人間唯有忍,才能認識、才能接受、才能擔當、才能解決。
    無生法忍,是更高的不生不滅的境界了;也就是了知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平等不二,故能達到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若能隨處隨緣地覺悟無生之理,則無所謂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爾如是。
    所以,忍,究竟是吃虧呢?還是討便宜呢?在我近八十年出家的生活中,我深知忍的妙用、忍的力量,忍的功力有多少,成就的事業就有多高。

    (四)精進:在菩薩道裡面,不但要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也是一項重要的行持,世間有所謂「勤有功,戲無益」之說,而佛陀則以四種精進,即「未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教我們:沒有做的善事,要趕快去做;已犯的惡行,要趕快斷除;沒有犯的惡事,要勇敢的克制,不要給他暴發;想要犯的惡行,如貪瞋、嫉妒、侵略別人的心念,一定要克制自己。總之,對於斷惡修善之事,必須要精進、勤勞地去做,不能有懈怠放逸之心。
    我們看世間上有許多百萬富翁享受榮華富貴,這固然是他的福德因緣,但大多數也都是憑自己的努力辛勤而爭取得來的成果。普天之下,沒有一個人閒坐家中,天上就會掉下財富、地上就會長出金銀財寶任其享用。俗語說:「黃金隨著潮水流下來,你也要起早把它撈上來。」讀書的人,精進努力,當然會金榜題名;鄉村以農業為生的人勤於工作,秋收冬藏,還怕人生沒有春天嗎?你說,精進究竟是辛苦呢?是快樂呢?
    例如衣服髒了不洗,永遠都是髒的;洗過了以後,穿在身上多舒服;地面骯髒了,不打掃乾淨,家裡凌亂,不予以整理,你生活在其中,還有什麼快樂呢?舉世的父母培養兒女、老師教育子女,都是教大家:想要學業進步,事業有成,就得精進不懈。所以精進是辛苦?還是快樂呢?你要想快樂,一定先要勤勞,而後才能得到成果。葡萄園裡面,沒有殷勤的鋤草、施肥,哪裡會有葡萄纍纍的豐收呢?
    過去從農業的時代進入到工業的時代,現在到了高度工業化的時代,雖然靠機器人來幫我們工作,但是再好的電腦,還是要人腦去設計、操作;再高超的機器人,還是要靠人去給予它動力。
    一個家庭裡,父母兒女要互相精進合作,才能共同創造美滿的家庭;一個團體機關,也是靠大家協力打拚,才能讓事業發展。如果今天普世的人民都能加一把勁,將一點快樂給人;人人都能有此想法,世界還不安樂美妙嗎?
    六度萬行 人生圓滿自在

    (五)禪定:在六度萬行裡面,固然要懂得這許多做人處事的方法,在菩薩道自度度人的方法中,禪定的修行也是非常的重要。因為我們心裡的不安,主要是受到煩惱的鼓動。心中充滿了貪瞋愚痴、忿恨嫉妒,哪裡能肯對人做一些利益福樂的事情呢?假如妄想貪念不除,自己的身心都無法安住,如何能幫助別人、服務大眾呢?所以,禪定,是安心立命的修行,是一切六度的動力。

    • 佛陀當初在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可以說,笑出了世界宇宙的火花,笑出了人生無限的真理,笑出了中華文化禪學裡那許多美麗的語錄篇章。我們問一句,禪是活潑的呢?還是呆板的呢?禪,應該是活潑的,不是呆板的。一般人以為坐禪要眼觀鼻,鼻觀心,要像「老僧入定」般如如不動,否則不容易得道。實際上,打坐只是過程和方法,用來幫助我們生定發慧。禪的真義應該是活活潑潑的,所謂搬柴運水是禪,喝茶吃飯是禪,行住坐臥是禪,語默動靜、揚眉瞬目都是禪。禪,是用一種行雲流水、瀟灑自在的態度來應對萬事萬物,好比兩岸經過了六十多年的疏離,經過領導人習近平、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一握手之間,促進了彼此之間的和平,可以說是中華兒女禪心的表現!

    • (六)般若:一般而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度是世間法,有了般若波羅蜜,才能成為出世間法,其境界也就不一樣了。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例如布施、持戒,一般人的布施、持戒執相而求,是屬於世間法,有了般若,所有的布施、持戒等,就能離相、離執著、離人我對待、離比較計較,成為出世間法,是一種人生更高的圓滿解脫。
    所以我們也要問一句:般若是向內求呢?還是向外求呢?你向外求得科學、哲學等知識,總是世智辯聰,不若向內悟得般若。般若是向內自證的功夫,是透過「正見緣起,了悟諸法空性」所獲得的「內外圓成」的智慧。人生有了般若,就能泯除人我對待,跳脫無明煩惱,達到隨緣自在,任性逍遙的境界。因此,六度萬行字面上看似簡單,其所蘊含的意義卻是很高深的。
    在人間佛教的修行裡,每一位信者要想做人健全,就必須提升自己,要求自我能比別人、比過去更好、更高。人間佛教的六度萬行等菩薩道都是我們行為的準則。例如在《維摩詰經》裡,就分別依眷屬、朋友、飲食、衣服、居住、交通、教育、娛樂、資用、修行等十個項目,描繪出人間佛教藍圖的具體內容,即:
    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
    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
    弟子眾塵勞,隨意之所轉,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

    就是在中國,天台宗的基本經典《法華經》,也宣揚菩薩行是最究竟的一乘法,並有「內祕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的說法,鼓勵人們要普度眾生、利益人間;其中化城等七喻提到的自心法門、修身法門,勉勵行者不要懷珠作丐,不要藏寶還窮,自己的本性、真如(真如自性),值得我們不時去體會、去發揮。
    除了《法華經》外,被敕為「清涼國師」的澄觀大師是七帝的國師,他也勉勵佛子要到處參學,學習《華嚴經》中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而善財童子所參訪的對象遍布了各個行業、階層,如語言學家彌伽、聚沙為戲的數學家自在主童子、嚴刑酷罰的無厭足王、航海家婆施羅、法官無上勝……
    我個人也認為,一個青年學子一生沒有親近五十位到一百位大善知識,沒有聽過他們幾句立身處事的教示,是不容易成功的。你說,真正的孤家寡人哪裡能做皇帝呢?你要想地位很高,你必須要有幹部、必須要有群眾、必須要有合作的團隊。所以,在《華嚴經》裡面提到事法界、理法界,到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其實就是要我們在做人處世、應事接物中,了悟法界圓融的真理,享有歡喜自在的人生。

    • 三、人間佛教的神聖真理
    • 當然,人間佛教也不是說一下子就能可以完成自己;以我的生命體驗所見,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一日修行一日功,日日修行日日功。你能通達佛教所謂般若、中道、緣起……這許多「人我一如」的大乘真理,就是我們信仰的神聖性,也是人間佛教與佛相應的神聖真理。
    因此,你說在人間佛教裡面,能有一碗飯吃,不神聖嗎?在人間佛教裡,能可以獲得生命的成長,得到歡喜,得到因緣、助緣,不神聖嗎?人家跟我們一個微笑、一個握手、一個點頭,那不是神聖嗎?我肯得給人布施,肯得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這不是神聖嗎?
    甚至於現在提倡的「三好運動」,就是讓我們的身、口、意三業,能可以做到「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這還不夠神聖嗎?信仰就是神聖,修行就是神聖,自己從凡夫慢慢的淨化,到成聖、成賢,就是神聖的信仰之功。
    依此看來,人間佛教就是佛教。其實,佛教是佛陀在人間對人說的,當然是人間佛教。當初,印度很多外道的修行方式稀奇古怪,背離人間的常理,與道相違。佛陀基於悲憫,為了降伏九十六種外道,不辭辛苦度眾弘法,雖然成果豐碩,但終因眾生的思想、習性不同,難以統一。尤其像提婆達多逆師叛教,企圖藉標榜苦行來稱雄做主,但最後都是失敗的。
    佛教不主張樂行,因為太過的人間欲樂,熱烘烘的,會迷失自己;但也不標榜太冷淡的苦行,即使因此而贏得別人的崇仰,這種冷冰冰的苦行人生,對於社會大眾又有什麼利益呢?真正的人間佛教應提倡緣起中道,如佛陀之所說、所行。
    所以,今後佛教的出路,應真正依止佛陀的人間佛教教示。所謂「人成即佛成」,把人做好,人人能開悟,還怕不能成佛嗎?
    另外,佛陀教我們度眾生要用「四攝法」,要發「四弘誓願」,要我們重視在生活裡面衣食住行、行住坐臥的修行,並且要能將這許多超越的、高遠的、深長的義理,運用在日用之中,讓自己在人間的生活,獲得安寧,獲得自在,獲得灑脫。
    如來的一代時教,要我們對國家忠心,對父母孝順,對人類平等……儒家的仁道、道家的出世,雖然也有類似佛教的道理,但他們卻都是片斷的,唯有佛陀的教法徹底的圓融,所以能在人類文化歷史的長河中,獨樹一幟,歷久不衰。

    平等尊重 即能了生脫死
    平等也是佛教足以睥睨天下的教義。說到平等,在維摩丈室裡,舍利弗受女青年的教化開示,可見得有志不在年高,即使是大阿羅漢也要聽女性菩薩的開示,這不就是平等嗎?又如《華嚴經》中提到的伊舍那(休捨)優婆夷、自在優婆夷、賢勝優婆夷、慈行童女、有德童女、師子嚬呻比丘尼、婆須蜜多女、夜天女神等,由於他們對佛法皆有獨到的體證,故能引導善財童子進入法界之境。
    所以,我們當代的比丘法師們,你們平時對觀世音菩薩禮拜讚歎,觀世音菩薩不是經常示現女相嗎?可見得你們對女性的尊重;可是為什麼在生活上,在做事時,卻有了男女不平等的看法,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這是因為對佛陀的平等真理完全不了解的緣故啊。
    當然,不只是男女要平等,僧信也要平等,古今也要平等,甚至事理都要平等,可以說,真理本來就是平等的。因此,我題寫佛光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實際上,這四句偈裡,最重要的就是「平等」和「忍」,才是真正佛法的精神,佛法高深的意義。
    像佛教發展到今天,不少人修學佛法,開口閉口都是為了要了生脫死。但什麼叫了生脫死?我們有看到誰了生脫死嗎?
    真正的了生,應該是對生不要執著,不要計較,不要貪戀;對死亡不要懼怕,不要認為死就是毀滅。其實,死亡如喬遷、如移民、如換車、如更衣,也是可喜的事情。再說,人會死是因為有生;如果不生,不就不會有死了嗎?所以生的時候,就註定有一天會死,生死不二,何必認定生就是可喜,死就是可悲的呢?你對生死能用平常心、平等心看待,那不就是了生脫死了嗎?
    當今的佛教徒除了不應抱持自修自了的心態,也不要事事求佛、拜佛、念佛,一味祈求佛陀的賜予,因為這些都還是建立在貪求上。淡泊、清淨,都是佛陀教化我們的。真正的信仰,是發揚人間的佛教信仰精神,要能犧牲、奉獻、服務,實踐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菩薩道。人間佛教就是要發菩提心,能發菩提心才是人間佛教;所以要行佛,不要光是求佛、拜佛,行菩薩道才是真正佛陀人間佛教的精神。

    • 四、遍滿虛空的人間佛陀
    • 上述所說是依據佛陀的本懷,將原始佛教與大乘佛教融而為一的道理。當今的佛教應該要不捨一法。你要入山修行,人間佛教不排斥你;你要修學、要創辦普利人間的事業,人間佛教也不會說不能,這就是秉持佛陀的本懷,容納空,容納萬有,大家共同存在,彼此尊重。所以,我現在寫「一筆字」的時候,常寫共生共有、共生共榮、共生共存,就是希望能把佛陀的本懷說得讓人了解,讓人們能在生活中奉行。
    我自己在佛門裡面近八十年的出家生活,慢慢體會到「空」的重要,即所謂的「心空及第歸」。若心中的肚量如虛空,你還不能容納宇宙所有的、佛說的,「世界是我們心裡的世界,眾生是我們心裡的眾生,萬物是我心中的萬物」嗎?既然一切都是在我心中,我又何必要去排斥他們?所以空即是有,你為什麼不能從「空」中去體現萬有呢?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我的肚量如虛空,我還不能成為世界的主人嗎?
    《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說明虛空是不生不滅的,你能體會虛空的這種特性,就能了解生命也是不生不死的。如佛陀講生命時就說到,人從這個色身修持而能到達法身。所謂法身者,就是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的本來面目,那便是修道的目標。
    今天假如有人問:佛陀在哪裡?現在以我個人的體悟告訴大家:佛陀在我們的心裡,佛陀在我們的虛空裡,佛陀在我們的信仰裡。

    虛空法界 皆是佛陀真身
    佛陀在我們的心裡,這個不用說,因為佛教的傳播都會提到「人人有佛性」、「佛在我心裡」、「我是佛」。但是,普世的人當中沒有闡提嗎?佛陀會在闡提的心中嗎?一些恐怖分子心中有佛嗎?在梵蒂岡的那許多大主教心中有佛嗎?所以,「佛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這句話是對的,但不是究竟的。
    那麼,佛陀究竟在哪裡呢?以我近八十年的佛教生活裡所體會的佛陀,應該是在虛空法界裡。經典也說「如來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在虛空裡,哪裡沒有佛呢?
    例如:你對一張畫像禮拜,你自己認為那是佛陀,不是一張紙張;所有的金、銀、銅、鐵、水泥、木材製造的佛像,你對他禮拜,你就不會問是金、銀、銅、鐵、木材,還是水泥,你認為那就是佛陀。可見得世間萬物,我們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佛陀。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青山綠水,日月星辰,哪一樣不是佛陀的示現呢?如此看來,虛空法界應該就是佛陀的真身。
    禪門裡「丹霞燒佛」、「婆子燒庵」的公案,你說,誰能認識真正的佛陀呢?有一位弘講的法師,在一次講經大座上宣說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在座聞法的信眾也感覺到偉大的佛陀真是無所不在。
    這時有一位禪者,忽然對佛像咳嗽,吐了一口痰。在座大眾非常的驚訝,這位弘講的法師尤其生氣,怒斥道:「你怎麼可以褻瀆佛陀,你什麼地方不可以吐痰,怎麼把痰吐在佛像上面呢?」禪者又再咳嗽二聲,就問:「法師,我現在還要吐痰,請告訴我,現在虛空中哪裡沒有佛?我要吐痰。」
    這說明了,講者是解義,行者是行道,如果解行不能合一,便難以契入佛法的深義。當然,充滿虛空,遍滿法界的佛陀真身,就更不是那麼容易能夠認識、體證的了。
    其實,我們假如要說得更淺白一點,佛陀在哪裡?就在我們的信仰裡。信仰是有層次的,佛陀的樣子也是有層次的,等於達摩祖師對弟子說:「道副得到他的皮,總持(比丘尼)得到他的肉,道育得到他的骨,慧可得到他的髓……」我的信仰到什麼程度,佛陀就跟著我的信仰到達什麼程度。我也祈願我們的佛教徒們不要把信仰縮小,執著與偏見是不能認知佛陀的,佛陀會和我們距離愈來愈遠。因為你要看到佛陀究竟是什麼樣子,那不是一個知識分別的世界,而是信仰的層次。你解行到了最究竟的地方,你就會體會到你活在佛陀的法身之中,佛陀的法身也在你的心中,這正是所謂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佛陀他不是地方性的神明,也不是三十三天裡哪一天的天主,佛陀是覺者,是真理的體現者,你唯有用至高的信仰實踐,你才能體會佛陀在哪裡。

    人間佛教 還原佛教面目
    這許多依據「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所闡述的根本佛法,我們也只能簡單地點到為止,其實佛陀廣大無邊的證境泯言絕慮,非心思意想所能到達,甚至於結集的《阿含經》等經典、各種有形的語言學說,又哪裡能說盡佛陀無相、無住、無念、無邊的境界呢?唯有你心中能有這種境界,佛陀才確實是會在你的心中。今日講人間佛教,我們應該從人到佛,應該依住佛陀的這種次第,慢慢地擴大自己。
    所謂擴大自己,就是自他一體,物我兩忘,古今同體。有人說:「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你不願意做日月星辰嗎?你不把生命比做日月星辰嗎?有人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新人從哪裡來的?不也是我們的生命體在循環嗎?你為什麼不見你過去的自己,不見所謂「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呢?等於一江春水向東流,春水流到哪裡去了?不是還會再流回來嗎?這種生命不死、法界流轉的思想,就是普世得救的希望。你說,我們人間佛教的信仰,不建立在這種至高無上的據點,我們在信仰裡又如何落腳呢?
    所以,人間佛教和傳統佛教不是有分別的,只是個人依照自己的分別境界,硬是用自己的程度把佛教給分裂了;等於唯識家講「一水四見」,天人見水是琉璃,人類見水就是江湖河海,魚蝦見水認為是牠們的宮殿,假如是餓鬼道的眾生,他見水就是濃血。
    我們可以了解到佛法僧三寶的真義,究竟什麼是本來面目嗎?我們透過信仰,不管是人間佛教也好、傳統佛教也好,南北東西的佛教都好,其實,我們應體認到,一切在真理上都是沒有分別的,只是大家在那裡自我執著、自我饒舌而已。
    當今的社會,人人都歡喜有積極的人生,有幸福的人生,有希望的人生,有未來的人生,人間佛教還不值得我們大家一致來宣揚、發揮,回歸佛陀的本懷嗎?倡導人間佛教,這才是佛教未來的前途,這才是人間世界的一道光明。不要沉湎於過去傳統的、消極的、偏差的、曲解的佛教,今天我們倡導人間佛教,就是要把佛教還給它原來真實的面目:一個積極的佛教、超越的佛教、自我圓滿的佛教。
    總說,佛陀的教義,重視簡單、重視和平、重視天下人我一體,給人間帶來歡樂幸福、自在解脫;各種的說法,或是大規模宣說,或是個別教示,無論對出家的弟子、在家的信徒,只要有益淨化人心,和諧社會,都是佛法。如,佛告憍尸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 (《大智度論》)讓人人從煩惱中淨化自己,從凡俗中昇華世界,從有相裡超越到無量、無相、無邊的法界,那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和佛同具的法性真如,那就是大圓鏡智的法身同體。

    行筆至此,我們只是希望當代大家見聞覺知的佛教,能夠把事理看成一體的關係,把人我看成沒有分別的境界,把男女和萬物同樣平等的尊重,讓我們像人間的佛陀一樣,我在眾中,眾中有我。我們就是悟道成佛,也不能離開人間,也不能離開虛空啊。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
    布施可分為有相布施與無相布施二種。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無相布施則與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著,因為能超越世間的有漏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布施。又因為此三者有如車輪一般,能輾斷煩惱惑障,所以也稱為「三輪體空」。
    此外,擁有「三輪體空」的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享有隨緣不執著的快樂、解脫不企求的快樂;心中有了「三輪體空」的觀念,人情的冷暖淡薄,不能動其心;物質的匱乏貧困,不能挫其志。心中常懷「三輪體空」的人,不企求他人的愛護、關懷,能將溫暖、慈悲布施給別人。因為心中本來無所求,所以不曾失去什麼,縱有所得,也視為多餘的幸福。所以,「三輪體空」是真空妙有的具體表現,是知足常樂的最高意境,是隨手可修的人間佛法,是悲智雙運的菩薩道行。
    江鋆景會長分享:
    無畏布施,就是給人不要有掛礙、不要有恐怖,如慈母保護嬰兒,如國家保護人民。我們能給全人類不要有所畏懼,能過幸福安樂的生活,那才是更難得的布施。

    林瑞嬌督導分享:
    6/11佛學講座-佛陀東傳中國後的發展,請各位師兄師姐一起來法寶寺聽講,行精進波羅蜜。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4月17日下午2:00-3:0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江鋆景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第三章 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p.94~102

    一、苦空無常的究竟實義
    前言
    佛陀說法,都是隨弟子的根機利鈍,而有不同的教化,但是佛陀也有許多基本的思想、教義。例如,全世界公認的原始佛教時代,佛陀經常講苦、空、無常、無我;到了後期,才鼓勵信徒要行六度萬行,要發四無量心,要學四弘誓願等。

    我們所了解的原始佛教,佛陀對人間的看法,說苦、空、無常、無我等,是非常究竟的。不過,後代的弟子、信徒,因為對佛陀的教化沒有深刻的體認,多從消極上講說人間的苦、空、無常、無我,使得一般信徒都跟著從消極面去體會,讓人感覺到佛教的人生沒有美景、沒有光彩。

    遙想人間的佛陀都在社會上生活、托缽、乞食、說法,度化眾生,後代的佛教徒卻主張要入山隱蔽修行,與社會脫節,把積極救世的佛法轉為消極避世的意思,甚為可惜!以下謹就佛教的根本教義加以闡述,並說明其與人間佛教的關係。

    不少佛子把人生說得苦不堪言,並強調苦有生死苦,有三苦,有四苦、八苦……無量諸苦。其實佛陀提出苦的實相,是要我們正視這個問題,從而進德修業,去除苦因,得到究竟安樂;不是要讓我們感到人間是苦,就厭離人生、就感覺到娑婆如苦海、三界如火宅,人生沒有意義、人生活得沒有目標,因此不愛世間、厭離世間。

    苦,不該是這樣認識的。苦,不是什麼不好,從積極上來說,苦對於我們人生有極大的貢獻;因為苦,是我們的增上緣,苦,是我們的營養劑。它給我們學習、給我們奮鬥、給我們增上、給我們成熟、給我們超越,有能量的人可以刻苦自勵,對人生是有正面的助益。

    以離苦得樂而言,讀書的人,沒有十載寒窗之苦,哪能有金榜題名之樂?農人不辛苦的耕耘種植,怎麼會有好的收成呢?軍人不吃苦,怎麼能升為將軍?工程人員不細心的研究,怎麼能成為專家?沒有工作上的辛苦,哪裡能有成就?父母生育子女,不教育、不辛苦扶養子女,他們怎麼能長大成人呢?子女成人了以後,對老年的父母,不辛苦的去孝敬、奉養,又怎麼算是人間的倫理之道呢?花草樹木不經過嚴冬的寒霜冰雪歷練,哪來春天的芬芳撲鼻呢?一些動物不經過寒冷的冬眠或酷熱的夏蟄,不去適應苦的過程,又怎能繼續存活呢?

    苦,是我們的老師;苦,是我們的力量;苦,能幫助我們成就;苦,讓我們給人家稱讚。苦,好像泥土做的瓦罐經過火烤,它就會堅實;瀝青被壓縮之後,就會堅硬踏實,給人行走;就說是黃金吧,也要歷經艱苦讓洪爐來冶煉;就是白玉吧,也要辛苦地讓工匠琢磨才能成器。

    苦,也是一樣,它可以給我們訓練,給我們堅強,給我們向上,給我們奮發。人生又怎麼能不透過苦,來發展未來的成就呢?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佛教裡成功的修行大德,都是經過千錘百鍊、千辛萬苦,才能與道相應,才能修行成功。就是佛陀吧!沒有六年苦行的基礎,後來的悟道也不是那麼容易。

    千錘百鍊 人生超然開闊

    明朝于謙有詩云:「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莫等閒;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我們粉牆用的石灰,沒有經過開挖、火燒、水溶、錘擊等嚴竣的工序,哪裡能成為潔白的粉末,來美化房屋,供人居住?

    苦,是世間的實相,這是不錯的。如佛教說八苦,有所謂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熾盛等苦。生,父母生兒育女,那種辛苦,誠然是難以言喻;老了以後孤苦伶仃,甚至沒有人照顧,那也是苦不堪言。有病了,本來心裡就有貪瞋愚痴精神上的苦,再加上皮肉的痛苦,如浪潮般的折磨,真可謂內外交煎,苦迫逼人;還有世人普遍畏懼的死亡,更加深了世間諸苦叢生的印象。

    甚至還有恩愛的別離、冤家的相會、萬般希望卻不能獲得等等,這些苦都讓人深感煎熬。乃至一天當中遇事觸緣,身心受寒暖、勞累、辛勤……產生了各種煩惱,你也不能說人間不苦。

    但是人間這許多苦難,不是不能克服。例如:父母生兒育女是苦的,但是把兒女抱在懷中的那種喜悅安樂,這樣的苦不也帶來幸福希望嗎?甚至一些貼心的兒女,時常給予噓寒問暖,照料關懷,不也讓父母感到溫馨備至嗎?

    老是苦,但也有人老了以後,頤養天年,享受兒女團聚,享受含頤弄孫,享受天倫之樂;老了可以居家相惜,兒孫孝養,這不也是另一番情趣嗎?老,受人的尊重、受人的侍候,受人的奉養,老也有老的喜悅、老的成就;就是老年退休了無人孝養,也可以發展第二春,讓自己的人生更超然開闊。你能說老一定是苦嗎?

    體悟病痛 不執著不貪戀

    就是有病了,我們可以到醫院,找不同科的醫生,為我們治療各種的病痛。但你也要懂得病理,要知道營養,要知道保健,要知道運動,才能康復。就是在病榻上,現代醫護人員的照顧侍奉,有時候病中也能得到諸多的因緣,得到許多的關懷,你也不能說,有病絕對是苦。有很多的人,藉病養息,與病為友;或者在寂靜的地方安養,與大自然共居,散步、看花,和青山綠水同在,反而因病得閒,讓身心獲致深層的放鬆與沉澱之後再出發,也未嘗不是因病得福。

    俗話說,吃了飯食哪裡能不消災呢?病痛也不是完全不好,有的人希望生一點小病磨鍊自己,佛教大德常說,修道人帶三分病,才知道發道心。病,不也能幫助我們人生的增上和超越嗎?經典裡說,身體上有老、病、死、生的苦,心理上有貪瞋、愚痴的苦,只要你有佛法,就能透過磨鍊,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更何況忙碌的人希望生一點小病,可以休息幾天;健康的人也希望有一些小病,來體會病中的意義。病可以讓我們認識人世間不可能十全十美,不可以指望長生不老。病的痛苦讓我們看到世間真實的一面,讓我們對世間不必貪戀、不必執著,所謂「英雄只怕病來磨」、「有病方知身是苦」,知道病苦就不會執著。人往往因為有病,就不會永久貪戀虛幻的榮華富貴,進而尋求生命的真實意義。不是有許多人因為大病一場而看破人生嗎?對人生能有另外一番體悟,這也不是絕對不好的事情。

    說到死亡,一般人認為死亡最苦,其實,死亡不但不苦,可以說,還是一種喜悅。因為年老衰殘的身體,等於破舊的房屋,必須拆了重建,才能住人;損壞的引擎,必須汰換更新,才能使用;又好比花草樹木,不修剪枯枝殘葉,沒有希望,沒有未來,那才是愚痴,等於春夏秋冬四季的循環,冬天過去了,還怕沒有春天的百花開放嗎?

    生命不死 輪迴循環不已

    死亡,不是死了就沒有。就像花果成熟了,果實是那麼的甜美,那麼的豐收!這一期的果實收成了,種子又會再生長,繁衍出下一期的收穫;人生也是一樣,老病死亡以後,色身雖然毀壞,但是我們的真如佛性不滅,正所謂生命不死。就等於燒火的木柴,一根木柴燒完了,再接著另一根木柴,一根根木柴彼此不同,就如生命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也不相同,但是生命的火苗一直延續焚燒,不會間斷。

    又如念珠,一粒一粒的珠子,就好像一期一期的生命,彼此之間用業力的線,把前後期的生命體串連在一起,輪迴、循環不已,不會說死了就消滅沒有,只是因為人有隔陰(我)之迷,隔了這一個身體,就是隔世了,就像隔了一道牆壁,你在那邊,我在這邊;換了身體以後,對於前世種種,今生就不復記憶了,但是善惡的業報,仍然存在,繼續在因緣裡面流轉。

    死亡就等於移民到其他的地區,有錢的人可以移民到好的國家地區,沒有錢只有到比較苦難的地方生活;往生的去處亦然,它是基於善惡因果的業報,非常公平。所以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現象,不必為它太多的掛礙。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苦,是世間的實相。上次禪修班,慧立師父說要由佛法,學習看破放下,再學習看透妙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就能隨緣自在。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3月21日下午7:30-9:0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游詠程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17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佛陀的人間生活p.53~73
    一、 出家求法
    說起佛陀,他的一生可以說多采多姿。身為王子的悉達多,天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的科學、「四吠陀」的哲學。在王宮裡的生活,想要什麼都能擁有,甚至即將繼位國王,可以用政治的權力來治理國家社會。但這時候,他卻觀照到人生社會種種的無常現象,如:生老病死的逼迫,種姓制度的不平、社會階級差距的森嚴,甚至貧富貴賤的懸殊、權力地位的壓迫、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等等,這些現象,都讓他對生命的存在感到困惑和不解。
    尤其他發現,政治並不能解除社會的生死苦惱,不能解脫人心裡的煩惱無明,因而興起出家學道的念頭,想要徹底自我拯救,用超越政治的真理來救度眾生、改善社會,消除人間的恐怖、掛礙、執著、悲傷等,最終找到人生的究竟歸宿。
    悉達多太子先是稟告父王,說明自己出家修道的志願;但是,身為王公貴族的一分子,父親淨飯王哪裡會允准他的出家呢?當然不予答應。
    由於父王堅持他應該順從世間法,繼承王位,擔負統理國家的責任義務。悉達多太子便提出要求:「父王,要我不去出家可以,但希望你能滿足我的四個願望:
    第一、人生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
    第二、內心沒有憂悲苦惱的逼迫;
    第三、人間沒有悲歡離合的苦痛;
    第四、世間上所有一切不增不減。」(《普曜經》)
    淨飯王一聽,反問:「你怎麼提出這樣的要求?這些問題,誰能幫助你解決呢?」
    太子懇求說:「如果父王不能滿足我,那麼就讓我去探索自己吧!」
    雖然父王不答應,悉達多太子在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拋棄王位與一切榮華富貴,於某一天夜裡,人們熟睡的時刻,和侍從車匿騎著白馬出城而去。
    為了避免家國的牽掛糾纏,以及淨飯王派出人馬的追趕,他想,還是離開國家愈遠愈好。經過好些時日,來到了南方的摩揭陀國境內,在一座苦行林中,和一些修道者相聚,共同修學。那許多苦行者,都是當時印度苦修的外道,悉達多太子不但向他們請益,甚至還拜外道仙人阿羅藍為師,想要跟他學習解脫的方法,但是一切都難以如願,悉達多太子最後進入個人的苦修。
    根據《釋迦譜》記載,在苦行的生活裡,太子每天以麻麥充飢,甚至禪修打坐的時候,鳥雀在他的頭頂上築巢做窩,他也順乎自然,隨其來去。由此,也就可以想見當時他刻苦修行的情境。

    這期間,王宮大臣們隨後追趕而來,希望勸回太子,但悉達多太子心意堅定,誓死不從,反而把這五位大臣留了下來,讓他們跟隨在身邊,共同苦行修道。
    歲月漫漫,經過多年苦修之後,太子感到仍然不能進入真理的世界,不能悟知救度眾生的途徑。這時他才發現,不僅過去五欲六塵的生活纏身,不能讓人快樂,現在苦行的修身,也難以安穩自在,並不是虐待自己的身體才叫做修行。因此,他毅然起座,決定轉換地方修道。
    就在太子起身要到尼連禪河沐浴時,卻因為體力不支而昏倒;幸而有牧羊女供養乳糜,才讓他恢復了一些體力。當時,憍陳如等五位隨從者卻認為太子不能堅持苦行,道心退墮,竟然絕情離他而去。
    其後,悉達多太子便獨自走到了現今菩提伽耶這個地方,在一株菩提樹下結草為座,並且立下誓願:「如果不能證悟真理,我將永遠不離開這個座位。」(《佛本行集經》卷二七)
    那些禪思冥想的過程中,悉達多太子煩惱不斷,外有功名富貴、聲色貨利的誘惑,內有貪瞋愚痴、疑忌不平的騷動。但他勇敢正視這一切煩惱,直到一一克服之後,終於在西元前六百多年的十二月初八,星月交輝的時刻,廓然大悟。
    法界平等 醞釀治心理論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記載,頓時,如同天崩地裂,虛妄的世界消滅,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另外一個金光閃爍的真理世界。在這個真理的世界裡,他看見了法界平等,世間的生滅、空有、事理、成壞、愛恨等對待,都在一念之間完全消除;他悟到了「緣起性空」,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緣起緣滅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他領會到人的色身雖有生老病死,但真如佛性遍滿虛空,充塞法界。
    此時此刻,他的心就像一池平靜無波的湖水,十法界眾生的情況,忽然浮現在眼前,歷歷分明;對於困難問題的解決,也突然胸有成竹。他自知已經從差別裡獲得了平等,從複雜裡獲得了統一,知道自己徹頭徹尾改變了人生,也自知可以用覺悟的真理向世人宣說。他口中喃喃發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謂「生佛平等」的宣言。(《華嚴經》卷五一)
    不過,開悟後的佛陀,並沒有急於講說悟道的真理,仍然繼續沉思冥想,醞釀治心的理論、悟道的步驟、對宇宙的看法、對人生的觀察,甚至未來宣揚真理、建立六和僧團、提倡四眾平等的難題,也都一一設想了。因為佛陀明白,對於這許多道理,世間人只要能奉行,都能獲得跟他一樣的修行體驗,證悟真理,獲得圓滿解脫的人生。
    二、教團成立
    又經過了一段時日,在他把所證悟的道理反覆思惟之後,心內坦然如一輪明月,可以照亮世間。這時候,他想起了過去一起修行的同道憍陳如等五人,希望能將悟得的道理和他們共享。就在不遠的一座山丘上,佛陀找到了五位同伴,向他們「三轉法輪」,講說佛教的總綱「苦集滅道」。《佛說三轉法輪經》裡記載:
    第一轉,他說:「世間的苦,逼迫性;人生的集,招感性;圓滿的生命,可證性;解脫的道,可修性。」這就是佛教史上所稱的第一次大轉法輪。
    隨後,佛陀又教誡五位同修者:「人間逼迫的苦難,你們應該知道;人生的煩惱無明,你們應該斷除;不死的生命,你們可以圓滿;解脫的道法,你們應該修證。」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第二轉法輪。
    接著,佛陀又再說:「這許多苦難,我已經知道;這許多煩惱無明,我已經斷除;這種不死的生命,我已經證得;這許多道法,我已經修學。」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三轉法輪。
    這五位修道者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也都如同撥雲見日,忽然心地開朗,成為大阿羅漢。原本他們看到捨棄苦行的佛陀回來,都不想理睬,現在卻被佛陀的威德慈光攝受,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來,懇求說:「悉達多,我們終於認識了您的偉大,我們願意做您的弟子,跟隨您學習。」
    佛陀聞言便開示說:「我已經不是悉達多了,你們叫我『佛陀』吧!我同意接受你們的入道,共同度化眾生。」在《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中記載,他們就這樣成為佛陀最初的五位比丘弟子。而佛、法、僧三寶具足,一個宗教的雛形也就此宣告完成。今日到印度旅行的人,假如要想禮拜佛陀的聖跡,當時佛陀為五比丘說法的說法台,也都還留有紀念性的建築遺跡。
    接著,佛陀率領五比丘展開了印度傳道的生活。漸漸的,有許多慕道者前來聆聽佛陀說法,包括了修行悟道的人士、覺悟的聖者等,都聞風而來。好比當時外道中最大的團體,由優樓頻羅迦葉為首的三兄弟,率領了一千多位弟子,一起皈投到佛陀座下,這對日後佛陀的傳道有相當大的助益。
    同時,聲望很高的舍利弗、目犍連的門人團隊,大概二百人也皈投佛陀座下。另外,中印度波羅奈國大富長者善覺的兒子耶舍,因為厭離俗世而出家,也成為佛陀的弟子,並且帶了五十個人跟隨佛陀學道。後來,他的父母及妻子也都皈依三寶,成為最早的優婆塞、優婆夷。《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先後記載了他們皈依的情形,可以說,一二五五人的教團,就這樣在人間逐漸地開展出來。
    教團龐大 制定僧團戒律
    從這個時候起,佛陀的聲名大噪。當然佛陀也知道,依照印度現實的環境、氣候,以及社會文化的需求,這麼多人要跟隨他修道、生活、弘法,教團如此龐大,除了需要制定僧團戒律,覓得一個居住的地方也是當務之急。很快地,佛陀就得到了過去想要把國土分贈給他的頻婆娑羅王的護持。
    在距離佛陀證悟的菩提伽耶不遠處,頻婆娑羅王撥出一塊廣大的土地,建立了「竹林精舍」。分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五百樓閣、七十二間講堂等,提供給佛陀講道,以及跟隨佛陀學習的千餘位弟子安居修學。這也是佛陀傳道的第一個道場。在《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裡,可以看到當時法輪初轉的時空情景。
    佛陀雖然在南方傳道,但也有來自北印度旅行經商的人前往聽法聞道。在一次傳教中,北方舍衛城的企業家須達長者,因為聞法而心開意解,生起了信心,故而發願回到北方後,由他護持建設「祇園精舍」,請求佛陀也能到北方弘揚佛法。(《賢愚經‧須達起精舍品》)
    在北方,須達長者出資買下了祇陀太子的花園,作為建築精舍的土地。建設期間,佛陀還派遣舍利弗監工,最終順利完成一座至今地基猶存的道場,成為佛陀在北方弘法的根據地,這也就是我們經常在經典裡可以看到的「祇樹給孤獨園」。
    據《五分律》卷二五記載,祇園精舍土地平正,面積大約有八十頃,除了中央的佛殿,周圍有八十間小房,並且有經行處、講堂、溫室、食堂、廚房、浴舍、病室、蓮池等設施。
    法為中心 開發自性智慧
    到了這個時候,南北印度都有了道場,而佛陀率領一二五五位常隨眾弟子在各地展開傳道,也都獲得社會大力的支持,連北方憍薩彌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加入了信徒的行列。佛法由下而上弘傳,是比較辛苦的,但現在有了南北兩個國家的國王護持,由上而下傳道,佛陀的弘化形勢也就非常順利展開,信眾與日俱增。可以說,這時候的佛陀,已經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教團。
    佛陀的偉大,在於度眾方法和其他宗教不同。他不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一再強調「我在眾中」,是眾中的一個。他告訴弟子要「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雜阿含經》),表明信仰真理最主要的是信仰自己,開發自性的慈悲、智慧,教團是以法為中心的教團,並且提出學道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佛陀如此開明的教法,怎能不為人間的大眾所接受呢?因此,當時佛教在印度各宗教中能夠顯得特出,就不是沒有原因了。
    當然,一個教團的成立,並不是那麼容易。舉凡如何散播救人救世的真理,也就是所謂弘揚佛法;抑或對人民如何救苦救難,即所謂度生弘化;另外,還有僧團的組織、衣食住行的生活等等問題,都必須做出周全的規劃。
    尤其隨著現實生活的需要,佛陀為安住僧團訂立了初期共住的規範,以「六和敬」作為和合共住的原則。比方:身體安閒,排隊次第有序,行為不侵犯別人,大家相處和樂是「身和同住」;講話不喧嘩,語言要親切,彼此沒有衝突,是「口和無諍」;大家志同道合,內心和悅平靜,是「意和同悅」;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戒和同修」;在生活上,衣食住行的享用平均分配,如果有多餘,就要分給大眾,是「利和同均」;聽聞佛陀說法,以取得思想上的統一,是「見和同解」等。到了這個時候,教團更加健全,也更能清淨修道了。
    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於佛法初興,外道的嫉妒與打擊也紛至沓來。在「八相成道」中提到,當初佛陀歷經千錘百鍊、千生萬死的修行,終於降伏了外在的誘惑,也降伏了內心的煩惱,而如今,面對一些外道的迫害,他也不放在心上。
    例如,有一名外道梵志,一心想要與佛陀辯論,他就採先禮後兵之計,帶了兩盆花來和佛陀見面。佛陀一見到他,就說:「放下!」外道聽後,把左手拿的花放了下來;接著,佛陀又說:「放下!」他再把右手拿的花放下來;沒想到,佛陀仍然說:「放下!」外道不解,質問佛陀:「我兩盆花都已經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呢?」這時候佛陀就說:「我不是叫你放下芬芳的鮮花,而是要你放下內心的貪瞋愚痴、煩惱無明。」(《佛祖綱目卷第三‧釋迦牟尼佛機緣》)
    外道一聽,大驚!原本自恃自己的功力深厚,沒想到內心的痴迷,一剎那,竟讓佛陀點破了。這時,外道終於心甘情願皈投在佛陀座下。
    無故謾罵 將會自作自受
    有一次佛陀在鹿母講堂說法,一如往常著衣持缽到舍衛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羅門迎面而來,衝著佛陀開口怒罵,佛陀不予理會,安詳的繼續前行。
    這樣的態度使得婆羅門更加憤怒,彎下腰,抓起一把泥土向著佛陀扔擲過去。正好有一陣風對著婆羅門的方向吹過,把拋出去的土吹了回來,灑得自己灰頭土臉。佛陀慈祥的對婆羅門說一首偈語:「有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意思是說,有人無緣無故口出惡言,謾罵傷害別人,將會自作自受,如同惡意拋土丟人,一遇到逆風,反而汙穢了自己一身。(《雜阿含經》)
    另外,也有一些外道前來向佛陀抗爭,頑劣地表示:「我們要宣傳教團的非法,讓大家知道你所說的一切,並不符合印度國土的文化、法制。」佛陀聞言,說道:「我不在乎你們的邪見。」
    外道們又揚言:「我們要集眾來打擊你的教團。」佛陀說:「我的教團不怕你們的棍棒。」外道們再說:「那我們做你的弟子,穿你的衣、吃你的飯,但敗壞你所說的修行、戒行。」佛陀聞言之後,神色黯然地說道:「那我就沒有辦法了。」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獅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的典故。
    當時,還發生善星比丘欺騙妄說、提婆達多叛逆的情況。尤其是提婆達多,一再想要與佛陀分庭抗禮,有時候從高山上以石塊襲擊佛陀,有時候將大象灌醉,驅使牠們攻擊佛陀,對佛陀百般阻撓。
    除此之外,外道對於佛陀弟子,也經常以金錢、威力給予陷害。甚至買通女色來破壞教團,如摩登伽女對阿難尊者的誘惑、蓮花色女對目犍連尊者的糾纏等。幸而佛陀的弟子信心具足,不受動搖,而鞏固了教團的安全。
    諸如此類的困頓不一而足,但佛陀憑著大智大勇、大無畏的精神,終於從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的勢力範圍內突圍而出,把佛教弘揚起來,堅定不移,成為古老印度最偉大的文化、最偉大的人間佛教。
    三、一日生活
    我們生逢在現世,去佛甚遙,但對佛陀悟道後的生活,一定希望有更多的了解。其實,從四部《阿含》等佛經裡,約略可以了解佛陀與弟子們平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在人間活動的情形。若要形容當時佛陀的生活,「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而有」,應該是最貼切不過了。
    佛陀在《遺教經》中說:「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也勉勵弟子們要精進用功、禪坐思惟、誦讀真理、勤勞作務等。因為時空距離因緣不一的關係,我們且先從佛陀的早晨時間說起,來了解他在二六時中如何修行度眾。
    每日,佛陀在天色尚未破曉時就起床、刷牙、洗臉。說到刷牙,早期印度社會,人們習慣嚼楊枝來潔淨口腔,等於現代人使用牙刷刷牙一樣。據《五分律》記載,佛陀說嚼楊枝有五種利益:消食、除冷熱涎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等。
    在漱洗動作進行時,佛陀也會發願。例如洗臉時發願:「以水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刷牙時發願:「嚼楊枝時,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華嚴經‧淨行品》);這些偈語,無非提醒修道者應當時時發願,時時警策。
    簡單的盥洗完畢之後,由於前一夜的「吉祥睡臥」,讓人少煩少惱,正念分明,故而晨間精神充沛。這時,天色逐漸明亮,已經可以看到行走的道路,於是佛陀便率領弟子在摩揭陀國、憍薩彌羅國等地境內托缽,次第乞食,接受民眾的供養。
    所謂「次第」,是指不可以分別、踰越,不論哪一家富有、哪一家貧窮,都要依序向前,不揀淨穢、不別精粗,只把飲食當作湯藥來維護療治色身。從這裡也可見佛陀的平等觀念。
    信者的布施供養,並非每天準時預備飯食、飲料等候。當時印度的風俗習慣,人們家中若有喜喪婚慶,才會依著信仰習俗,在門前設一小桌,上面擺放當日要供養比丘的物品。比丘到達的時候,信徒即跪地合掌,恭敬供養一碗飯、一碗菜,或者一朵鮮花、一粒水果。如果在這一家得到飲食後,感覺不夠維持一天的飽食,可以再依序向第二家、第三家乞食;若感到托來的食量已足夠維護色身,就應即刻回到精舍道場用餐。
    印度的土地廣大,人煙稀少,比丘們走路必然要遵守遠近、次第的行儀。因為態度沉穩莊嚴,才能讓信者生起尊敬的信仰。當初,舍利弗就是見到正在王舍城托缽乞食的阿說示比丘儀容端正,具有神聖感,才趨前問他的老師是什麼人、信奉什麼教義,最後聞法得度,皈投在佛陀座下。
    托缽乞食的制度,使得佛教和信徒密切接觸,也與社會的脈動保持關聯,民眾以物質布施,佛陀和弟子們說法布施,講述人生的道理,讓大眾心開意解。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平等食」是佛陀制定托缽乞食的主要意義,也增益了人間佛教的發展。
    次第乞食的行程,用現在的時間估計,應該在一小時內可以完成。之後,比丘們便回到各自居住的場所,在屋內一定的地方洗腳、淨手、盤坐、吃飯。
    吃飯時,必須按照乞食法進行,就像現在叢林裡五觀堂的「五觀想」,佛陀時代的比丘們吃飯,也有這樣的規定。
    吃過飯之後,洗滌瓦缽,清洗雙足,整理衣單。此處就可以看見佛陀重視生活作務,勤勞自理的一面。可以說,佛陀是以身作則,樹立了佛弟子修行的典範。
    再如經典裡的「飯食經行」,飯食後通常會有一段經行的時間。經行,就是在精舍道場圍繞走動。據《四分律》記載,經行可以獲得五種好處:堪遠行、能靜思惟、少病、消食、於定中得久住等。之後,佛陀便率領弟子靜坐,在各自的座位上,展開座具。接著,佛陀便為大家開示,說法論道。
    說法開示也不一定都由佛陀發起,只要弟子們在生活上、思想上、內心的感受上,對修道有一些見解,都可以提出來向佛陀詢問,佛陀便會一一給予開示正道。結束以後,比丘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居處,靜坐、思惟、冥想,或者思考佛陀剛才的教示,反覆背誦。
    在佛陀結束對弟子的說法,大家各自回去修習的時候,已到了社會大眾開始日常活動的時間。接近十點鐘、中午的時刻,信徒們便陸續來到精舍請法,各界人士也紛紛前來禮拜,佛陀又再接應大眾,對他們開示人生正道。有時講說四聖諦、三世十二因緣的老病死生循環,有時講說如何啟發信心、如何斷除煩惱。另外一方面也勉勵信者受持五戒十善、奉行慈悲喜捨。這許多道理多由弟子背誦下來,日後再予結集記錄,成為今日所見的經、律、論三藏經典。
    傳教弘道 重視人間生活
    有時,佛陀會個別開示,有時集體小參,甚至也會有大型集會;例如講《般若經》有四處十六會,講《華嚴經》有七處八會,講《法華經》有百萬人天雲集等,種種規模各處不一。現在我們國際佛光會在世界各處所提倡的活動,就是效法佛陀當初傳教弘道的情景。
    午餐之後,有的人禮拜,有的人靜坐,有的人經行,有的人冥想,甚至有的人休息。僧團的生活中,比丘的習慣不盡相同,但只要不侵犯別人,修道生活必然是自由的。
    在印度,天氣非常炎熱,午間人們大多不會出外,比丘們除了在精舍,也會散居在左近的洞窟、樹下、水邊,或誦經打坐,或三五成群論道,各說心得,類似於現在學校上課研討的情況。但心情上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比丘們少欲知足,生活簡單,不會散漫無紀、吃喝玩樂,大家都是精進行道,安住正念,嚴守佛陀制定的戒律、規章,以淨化身心、變化氣質。
    下午,佛陀與比丘集合座談,探討修道心得,有懷疑的即提出詢問。因此,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經典,可以說都是當初僧團中問答的紀錄。接著,佛陀又再和社會大眾接觸,加強佛法在各地的推動。佛陀重視人間教化生活的情況,即可見一斑。
    說到印度的氣候,因為炎熱,比丘只要簡單的三衣具備,就可以過日子,儘量把個人生活用物減到最簡單,以免物累。參加弘法大會的時候,穿搭的衣服是九條大衣;日常生活穿常服,就是現今出家人披搭的七衣;至於工作服,則是五條衣。好比現在國際佛光會舉辦的人間佛教活動,信眾會員身著團體服裝,雖然樣式、顏色多有不同,但是整齊劃一,這和佛陀時代的思想,可以說是古今相應。
    到了夜晚,依個人修持的方式不同,大眾各自精進,但大部分都是在禪定裡擴大自己、昇華自己,慢慢地提升自我的人格,與佛陀理想裡的聖道相應。
    實踐六度 生活不離道念
    許多弟子們在修道的過程中,或有所覺悟者,但無論修證的是羅漢四個階位,或是菩薩五十一位,都須經由佛陀的印可,才知道修行的層次到達哪個階段。就如現在的學校,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同樣的,在僧團裡的修行成就也有這樣的次第。
    在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生活不離禪思、道念,時時刻刻「念佛、念法、念僧」;與僧信弟子的往來,也總能「示教利喜」。因此,弟子們聞法後,都是「依教奉行」,並且歡喜踴躍,作禮而去。
    看起來,佛陀的一日生活,似乎與一般凡夫的生活沒有兩樣,一樣要吃飯睡覺,也一樣要走路講話,但細細觀察,內容卻大不相同。正如禪門有信徒問禪師:「你怎麼修行?」禪師回答說:「吃飯、睡覺。」信徒說:「我們也是吃飯、睡覺,不也是修行嗎?」禪師說:「不一樣。你吃飯,挑肥揀瘦,食不甘味;睡覺,你翻來覆去,睡不安心,內容可不相同了。」
    佛陀過的是實踐六度、表現般若風光的生活,與凡夫經常計較、紛爭的情況天差地別,非常不一樣。例如托缽乞食,不但信眾可以種植福田,佛陀也為他們說法,此即「布施波羅蜜」;披搭袈裟,以示應常行清淨戒法,即「持戒波羅蜜」;次第乞食,不分貴賤,不避怠慢,即「忍辱波羅蜜」;親自洗缽,鋪設坐具,勤奮不懈,是「精進波羅蜜」;經行、靜坐、冥想,思惟法義,則是「禪定波羅蜜」。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流露出一位悟道者的般若生活,即「般若波羅蜜」。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初心讀書會

    時間:111年1月21日下午7:30-9:00
    地點:Zoom視訊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游詠程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18位
    讀書會教材:人間佛教佛陀本懷 總說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二千六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是淨飯王的王子,姓喬達摩,名悉達多。

    佛陀出家成道前,雖然貴為一國王子,在王宮裡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他反觀一般平民百姓,不但為了生活必須百般奔波營求,尤其當時的印度社會,人民依出生的身分、階級、職業等不同,分有「婆羅門(宗教師)、剎帝利(王公貴族)、吠舍(工商界)、首陀羅(賤民)」等四種姓。這個階級制度讓人民天生就必須被迫接受「尊卑貴賤」的差別待遇,造成社會種種不平等的現象,也讓那些低下階層的人民更是苦上加苦。

    當時佛陀雖然尚未出家,還是身處王宮的悉達多太子,但他關懷社會民生,尤其在「遊歷四城門」(《佛本行經》)之後,更加深刻了解到人民的生活疾苦,以及對生死無常感到無奈。為了打破人我階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實現「眾生平等」的佛法真義,藉此解決社會人事的紛爭、對立,幫助眾生減少內心的憂悲苦惱,進而認識生命的真諦,解開生死的迷惑,增加人生的幸福解脫,佛陀於是發心出家修道,經過多年的苦修、冥想後,終於證悟「緣起」及「眾生平等」的真理而成道。

    中道生活 解決人間問題

    佛陀成道後,他告訴世間大眾,唯有過著離於苦樂、有無二邊的「中道」生活,才能解決有關「人生、人心、人事」等諸多的人間問題。所以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都是為了給予當時的社會大眾「示教利喜」(《法華經》);也正因為佛陀的慈悲教化,人間就這樣有了「佛教」。

    由此可見,「佛教」本來就是佛陀對人間的教化,佛陀為了解決人間的問題,所以發願出家;佛陀所開示的一切教法,都是為了增加人間的幸福與安樂。所以「佛教」其實就是人間的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陀「降誕世間、示教利喜」的本懷,佛陀所說的一切法都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也就是佛教的全部。

    如此說來,既然「佛教」就是「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佛教」,那麼現在我們為什麼還要特別揭櫫「人間佛教」,何必要特別標榜「人間」兩個字呢?

    主要的是,因為佛陀時代距離現在已有二千六百年的時間,在這個漫長的弘傳過程中,因為人為的諸多因素,包括弟子對「佛陀教法」及「佛所制戒」產生許多的歧見與異說,形成很多不同的教派與思想主張,使得佛教因為教徒的種種分歧而不容易團結、合作,造成佛教發展的困難。

    再者,佛教傳到中國之後,由於政治、社會變遷等因素,使得佛教慢慢走入山林,形成「清修自了」的遁世佛教。加上過去佛教裡的一些法師說法,總是站在出家人的立場,過分強調「出世思想」,經常否定現實人生所需要的財富、感情、家庭生活等。例如,提到財富,就說「金錢是毒蛇」;談到夫妻,就說「不是冤家不聚頭」;說起兒女,就說「都是一群討債鬼」。因為傳統佛教不重視人間生活,失去了人間性、生活性,因而為世人所詬病。

    現在我們提出「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就是希望重整如來一代時教,重新審視佛陀最初說法的本懷,希望透過「人間佛教」的倡導,能夠真正把握佛陀的根本教法與化世的精神,藉此把各種的異說、分歧與不同,通通統合起來,讓佛教重新走入人間。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把佛陀當初的開示、教化,徹底落實在生活裡,讓普羅大眾都能藉由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得以增加人間的幸福與美滿,這才是佛陀「降世說法」的本懷。

    五戒十善 是做人的根本

    人間佛教,是佛陀的一代時教;人間佛教,未來必然是世界人類的一道光明。我們看,現在舉世都在追求「和平」,都在倡導「自由、民主、平等」。其實早在佛陀成道後的第一時間,他就發出了一個重要的宣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華嚴經》卷五一)

    這句話說明,每一個人的自性裡都跟佛陀一樣,本來就具足佛性,只要我們把自己內在的佛性開發出來,人人都能解脫自在,都能做自己的主人,而不必受任何人主宰,也沒有另外一個神明可以控制我們。所以佛教講「皈依三寶」,其實就是要皈依自己,也就是佛陀對弟子教誡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雜阿含經》卷二四),因此「皈依」的主要意義,就是要找回自己的真如佛性。

    「佛性平等」是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的重要思想,也是最具有「民主、平等」精神的偉大學說,所謂「四河入海,無復異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增一阿含經》),尤其佛陀對於男女、四眾平等非常重視,但當今一些不了解佛陀本懷的傲慢弟子,自抬身價,覺得自己的身分比別人高貴,實是最大的邪見。

    因為從「佛性平等」,說明一切「眾生」本來就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這是何等尊重,何等神聖,何等高貴的一句話!乃至後來佛陀又創建了「六和敬」的僧團,並且制定各種戒律以維護僧團的和樂,甚至教導在家信眾要受持五戒,要奉行十善。

    「五戒十善」是人間家庭和樂的基石,更是人身自由的保障。過去一般人不懂,總以為受戒會因為戒條的約束而不得自由,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持戒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因為違反法制戒條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牢獄的災難,所以才會失去自由。

    戒律精神 不侵犯而尊重

    所謂人間佛教戒律的精神,主要就是「不侵犯」而給予「尊重」的意思。

    第一、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而尊重其生存權利的自由(不殺生)。

    第二、不侵犯別人的財富而尊重其擁有財富的自由(不偷盜)。

    第三、不侵犯別人的身體、名節而給予尊嚴的自由(不邪淫)。

    第四、不侵犯別人的名譽,不誇大宣傳獲取別人的信仰,不貶抑他人、不造謠生事而尊重他人信用的自由(不妄語)。

    第五、不吸食麻醉品、毒品,不吃危害心智的食物,或讓人類互相戕害的食品,這就是尊重自他健康的自由(不飲酒、不吸毒)。

    戒,是一切修行法門的根本,一切善根功德都必須由持戒才能生起,因此《華嚴經》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甚至《大般涅槃經》更說:「一切眾生,雖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後乃見。」由此可見戒的重要。

    人間的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一個人持戒,就不會侵犯別人,自然不會受到因果乃至法律的制裁,如此自己和他人都能獲得「自由」,這是安定社會的一股重要的無形力量。從五戒的教示而發展為「十善」,也就是身體沒有「殺生、偷盜、邪淫」等行為,口中沒有「妄語、綺語、兩舌、惡口」等言論,內心沒有「貪欲、瞋恨、愚痴」等三毒。

    五戒十善,是佛陀初步給予人間的指示,不但為社會大眾訂下了一個行事的依循標準,也讓人生有了明確的依歸和指標,所以「人間佛教」就從這裡開展出來了。因此說,人間佛教就是佛陀本有的教化,「人間佛教」追根究柢,它確確實實是溯源自佛陀的教法。如太虛大師所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人道能完成了,佛道就會完成。

    菩薩精神 人間佛教根本

    後來由於佛教的演進,大乘佛教更加倡導菩薩的精神,合乎佛陀的本意、合乎人間的精神。每一位菩薩都是因為發菩提心而來成就菩薩道,所以菩提心也成為人間佛教的根本。

    只不過,由於弟子的根性不同,對佛法義理的理解,乃至在修持體悟上各有不同,對佛陀的教法就有了不同的見解和主張,甚至各自執著自己的理念、想法,於是產生了所謂的「我執、法執」,也因此使得佛法的信仰難以統一,甚至影響了佛教的發展。

    例如:佛陀入滅後不久,便由於弟子在教義與戒律行持上有各種不同的執著,分裂成很多的部派,所以稱為「部派佛教」。後來隨著時空的流轉,在時間上有了原始佛教和印度大乘佛教的說法;在空間上,因地理位置又分出南傳、北傳、漢傳和藏傳的佛教。甚至佛教的傳播愈傳愈廣、愈久、愈大,因此又發展了韓國式的佛教、日本式的佛教、泰國式的佛教、西方人的佛教等等。光是在中國,就分有八大宗派,單指禪門吧,又有一花五葉、五家七派的說法。

    儘管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有所謂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維摩詰經》),但其實「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只要大家不是在人我是非上紛爭計較,而是因為對教義的認知、理解,乃至對修持的方法、體驗不同,因此有了各自弘化的法門與方向,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就如同中國的大乘八宗,不也是各有自宗的「判教」標準嗎?但是並沒有因此分裂佛教,反而讓佛教如同百花開放,更顯得它豐富而多元,更能順應各種不同根機的眾生需要;因為大家所信仰的,都是同一個佛陀,大家所弘揚的,也都是佛陀根據「三法印」對人間說的一代時教。

    然而,晚近以來,由於西學東漸,許多學者不以信仰來研究佛教,以偏執的成見兀自評判,徒然增加教義的分歧與佛教的分裂;有鑑於此,近百年以來,有識之士對於佛教的弘傳,就希望能找出一個共識,讓大家一起來發展佛教,於是「人間佛教」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首先在大陸,過去有太虛大師在各地講說「人生佛教」,一九三二年,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傳播人間佛教的信仰;以及一些當代學者和開明的四眾弟子,如楊仁山、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設立「金陵刻經處」,宣揚文化等,乃至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長者也提倡人間佛教,尤其從新上任的會長學誠法師口中得知,中國佛教協會已把弘揚人間佛教寫入組織章程。大家都覺得應該要用「人間佛教」來回歸佛陀的時代,讓佛教秉承當初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在人間自覺覺他、自度度人,透過「緣起中道」、「法界一如」、「同體共生」、「眾生平等」等佛法義理與思想,共同來促進世界和平,共謀人類的幸福,一時風起雲湧,「人間佛教」成為世界宗教的主流。

    說到人間佛教,如前提及,人間佛教是佛陀的本懷。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修行在人間,成道在人間,佛陀所說的教法,都是為人間而說的,如此,不稱為人間佛教,要說是「六道眾生」中的哪一類佛教才好嗎?難道是要稱畜生的佛教?還是地獄的佛教、阿修羅的佛教、餓鬼的佛教才好嗎?

    佛教確實是佛陀為「人間」而說,所以現在我們談說人間佛教,應該要從「人間的佛陀」說起。我們從佛教的史傳記載可以知道,佛陀是人不是神!《般泥洹經》亦講道:「吾亦恒在比丘眾中。」佛陀的一生在歷史上都有明確的史據可考,佛陀是覺悟的聖者。他不是像一般宗教的教主,許多都是玄想出來的神明,如玄天上帝、無生老母,或是被孫悟空大鬧天宮的玉皇大帝等。

    《長阿含‧堅固經》中佛陀談到:「我終不教諸比丘為婆羅門、長者子、居士而現神足上人法也。我但教弟子於空閑處靜默思道,若有功德,當自覆藏,若有過失,當自發露。」佛陀既不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仙,也不是像某些人被刻意「神格化」而才受到崇拜。佛陀確實是經過千辛萬苦的修行,他對於人心、人性、人格等所有人的問題,都有了確實的了悟與實證。因此成道後的佛陀,他的道德、人格,他的慈悲、智慧都已經獲得了圓滿的修證,他所宣說的教法,如緣起、中道、十二因緣、三法印、四聖諦,乃至因果、業報、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等,都是真正能夠讓人們安定身心,進而解決生活、生死與生命等人生課題的無上真理。

    學員分享
    游詠程分享:
    1.「示教利喜」,是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本願。示者,顯示善惡;教者,教導捨惡從善;利者,令修善因,讓他見到佛法的利益功德;喜者,隨他所做讚歎,令他歡喜。若以《法華經》來說,「示」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實;令捨三乘入一乘,故云「教」;說三乘果德劣、一乘果德殊勝,使修一乘因,令他心見到「利」益;觀眾生根機因緣,或直接說一佛乘,或以種種譬喻解說,或以宿世因緣說,隨其所樂,應機說法,令生歡「喜」。出處-星雲大師
    2. 「六和」即:
    第一、見和同解:即思想的統一。就是大家的思想、見解要有共識,意見不同,相處、共事會障礙重重,所以見解要和,要建立共識。
    第二、戒和同修:即法制的平等。對於戒律、規矩,大家都是一樣平等的共同守持戒法,沒有特權,也就是在法律上人人平等。
    第三、利和同均:即經濟的均衡、共享。寺院僧團的生活所需都是平均分配,不分職務高低,人人享有的權利是均等的。
    第四、意和同悅:即心意的和諧。大家共同住在一起,要有禮貌、有威儀,相互和平、尊重,和諧共處。
    第五、口和無諍:即語言的喜悅。大家沒有爭論、吵架,人我之間說的都是叢林的語言,比方說,「請問法師上下」、「請長老開示」、「學人不敢當」、「學人慚愧、苦惱,請多賜教」,彼此有佛法就不會有爭論。
    第六、身和同住:即居住的安樂。在寺院裡,大家都是共同生活,都為歡喜來修行,用歡喜心和大家在一起。出處-星雲大師

    林瑞嬌督導及鄭彩櫻師姐分享:
    1.「中道」並非折中之道或中庸之道,而是以般若智慧來調和事理,融和有無,以便趨向解脫之道。出處-星雲大師 佛法真義1
    2.所謂「自依止」,佛陀並沒有叫每一個人要依照他、跟隨他、效法他,他還給我們眾生本來的、自由的真如自性。佛陀告訴我們要「自依止」,自己皈依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要自我超越,才是佛陀心中的希望。

    「自依止」之外,還要「法依止」。佛陀沒有說世間最偉大的是我(佛),他認為世間最偉大的是法,是真理,要皈依法,皈依真理;所以在佛教裡,到處都說要「依法不依人」。如果我們佛教徒懂得自依止、法依止,對自我的提升,對自我的超越,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對於自己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必定有一個真正的體悟。

    世間上的人,最可憐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偉大,不肯把自我提升。有的給金錢誘惑,有的給愛情支配,有的給世間上的六塵,所謂色聲香味觸法,或者給五欲──財色名食睡左右。依止這許多世間的物質,只有束縛不能解脫;依止這世間的功名富貴,都是虛榮,如過眼雲煙,最後什麼都沒有。
    出處-星雲大師 佛法真義1

    讀書會圓滿結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時間:110年12月24日下午7:30-8:30
    地點:法寶寺會議室
    召集人:江鋆景會長
    主持人:游詠程會長
    帶領人:游詠程
    紀錄:游詠程
    參與人員:7位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佛法真義1》 心的譬喻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把「涅槃妙心」付囑給摩訶迦葉。所謂「妙心」,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這個意思就是說,佛陀把這一種詮釋法界的寶藏,付囑給了大迦葉,由他來傳播。

    說到這顆「心」,《雜阿含經》說「心惱故眾生惱,心淨故眾生淨」。我們凡夫眾生因有種種的無明煩惱,所以產生諸多的憂悲苦惱,都是因為我們除了有一顆「肉團心」之外,我們還有「緣慮心」、「思量心」、「積聚心」,甚至還有瞋恨的心、嫉妒的心、愚痴的心、虛偽的心、自私的心、執著的心……我們的心每天都在一些人我是非的事相上,自我分別、比較、計較,如此一來,所謂「心生則種種法生」,心裡生起了愚痴無明,自然種種的煩惱痛苦也會隨之而來。

    所幸,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還有一顆「真如心」,只是長期被煩惱的烏雲覆蓋,無法顯現;只要我們能透過佛法的修持,把這顆「真心」,也就是我們永恆不死的真如佛性開顯出來,那麼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有望。

    因此,學佛修行,所謂「修行要修心」主要的就是要修我們的這一顆心。例如,我們要以好心對壞心,以信心對疑心,以大心對小心,以靜心對動心,以真心對妄心;甚至最高的境界,就是要以「無心」對「有心」,也就是《金剛經》所謂的「無住生心」。

    我們的身體上,有眼睛、鼻子、耳朵,有頭和手腳,這些我們自己都能看得到,但是我們沒有辦法看到「心」。我們的這顆心,每天的變化千奇百怪,甚至心的內容、心的層次之多、之高,真是難以敘述。因此,我們只有間接的透過譬喻,才能稍稍的認識一下我們的這顆心,看看它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佛經裡,形容心的譬喻不勝枚舉,以下只舉出十個,略窺一斑。

    一、心如猿猴難控制:我們的心像猿猴,每天跳動不停,一刻不能安靜。他可以上下翻滾、前後跳躍,給人捉摸不定,讓人無法控制。

    二、心如電光剎那間:世間上光速最快,比電光更快的是我們的心。一個閃電在一秒之間,百千萬里;心念一動,即刻可以在世界各地遨遊,快如電光。

    三、心如野鹿逐聲色:山中的野鹿無所事事,吃飽以後只想追逐聲色之娛。人心也是如此,如野鹿追逐聲色,不肯停留。

    四、心如盜賊劫功德:人生有一件可怕的事,就是自己養在身體裡的心,好像盜賊一樣,在竊取我們的功德,為非作歹,肆無忌憚。

    五、心如冤家身受苦:心也像我們的冤家仇人,有時會保護我們,有時也會出賣我們;心念一動,有了不正的行為,就會讓我們的人生受苦。

    六、心如僮僕諸惱使:心也像我們的僮僕,雖然供我們差遣、使喚,但僮僕間的是非煩惱,我們也要概括承受。

    七、心如國王能行令:心如國王,高高在上,他的所有臣民「眼耳鼻舌身」都要聽命於他。如果心的國王是一個仁王,他可以領導臣民做好事;如果是一個惡王,臣民就會遭殃。如古代印度的阿育王,被人稱作「黑阿育」、「白阿育」,因為他在學佛前後有不一樣的領導風格。

    八、心如泉水流不盡:我們的心好像泉源,可以流出清澈的淨水,也可以流出汙濁的黑水。如果心的泉源不斷流出淨水,則我們的社區、同事、親友,都會同享淨水之惠。

    九、心如畫師描不盡:「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雕刻師,可以把自己雕刻成自己想要的形象,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雕刻家。我們要想讓自己成為什麼樣子,也可以自己彩繪,因為心就是我們的畫師。我們的心裡有什麼毛病,也可以自己醫療,做自己的心理醫師,因為心就是我們的醫王。總之,我們要把自己塑成什麼形象,心就是主事者。

    十、心如虛空大無邊:真正的心像什麼?在我們的意識形態裡,當然可以像猿猴、電光、野鹿、盜賊、冤家、僮僕、國王、泉水、畫師。但我們真正的真心、性靈,大如虛空,無邊無際。真心的生命,是無生滅的法身,真心的生命沒有生死,是永恆的涅槃。

    因此,心也和一個人一樣,可以成為壞人,也可以成為好人;心可以成為盜賊、猿猴,也可成為諸佛菩薩,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

    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上面所舉的這許多心,有的是妄心,有的是壞心,這些當然都不可以有,所以我們要把他加以轉化、淨化;只要我們能把這顆心一轉,讓它「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妄為真、轉識成智」,那麼有了真心,還怕不能成辦一切事嗎?

    學員分享
    宋貴翠分享:
    民間留傳的一首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 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 曾施一笠管山河。」
    好心有好報,感得做皇帝果報。

    鄭彩櫻分享:
    大師在文章裡舉了佛經裡最精闢的十個譬喻 ,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 心和人一樣,可以成為好人也可以成為壞人,也可成為諸佛菩薩,就看我們如何主宰自己的心。

    讀書會圓滿結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