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年前
    2019/6/13 羽讀諸友讀書會心得分享 #11

    地點:Mini izzy café 中華店(台南)
    參加人員:叢德莉、王美君、葉素芬、江嬿鈴、
    李錦雀、林淑真
    研讀書目: 我不是「呷教」的和尚/星雲大師 著
    內容: 我對佛教的寧靜革命 p.226~p.2大師所推崇的
    🍎
    太虛大師,為了佛教的復興,提出了教理、教制、教產三種革命,而大師也將這三種革命的理念與自己的思想緊緊的結合並且以「寧靜革命」的方式來實踐,而此種革命方式,是具有除陋更新的意義,同時富有建設性和增上性,讓大家在不自覺中能歡喜接受的改革。
    以下就有三種革命,來探討大師創新的理念和做法,
    (1)教理革命—轉換觀念並改良佛教的佈教方式,將以前對金錢、人倫等否定的觀念導正,同時翻轉「人生是苦」的觀念,要讓大眾理解,其實佛教是強調喜悅的生活,和喜悅的心理,進而開展喜悅的人生。而且佛教具有中道的思想,將世間無常的概念,由消極的面對轉向積極的作為,讓人生因而改變並充滿希望,同時以「三好」來對治「三業」所造成的「三毒」,並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以佛法來作為人生的指南,以受持五戒實踐信仰,做到尊重別人不傷害也不侵犯別人。
    (2)教制革命—強調四眾平等的概念,同時彰顯「男女平等」,不違背佛陀平等的教法,落實六和敬以增進弘法的力量,而在戒律的修持上,則隨著時代的進步與度眾的方便,有時也需適度調整,讓佛教能走出一條復興的道路。
    (3)教產革命—佛門裡也是有經濟生活的,大師主張佛教的錢財是十方來十方去是大眾所共有的,所以要懂得善用淨財,大師在佛光山開山以來最先確立的就是處理淨財的方法,倡導「以智慧代替金錢」、「不私自化緣」、「不和信徒共金錢往來」、「回歸常住、利和同均」等財務處理的觀念,因為有健全的觀念才能讓道場永續發展。
    綜觀大師ㄧ生在弘揚佛教的歷程中,不斷地在思想上做更新,在實踐上做調整,為的就是要讓佛教能跟上社會的進步,而更新之路也非一蹴即成,所以大師說佛教的改革,不能只憑「一腔熱血」來革新,而是要採有進有退、有行有止的「寧靜革命」,只要行之永恆,終究能克服一切。
    🍎
    ‏ — feeling great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