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福田讀書會大堂.主題論壇

    《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終生學習

    曰期:2019.8.23 19:30-21:00
    地點普門寺社教館

    主持人:張彬彬督導.

    與談人:孫成蘭督導.楊玉琴督導.鍾瑞芝師姐.

    與談人:孫成蘭督導 終身學習

    中國古有「活到老學到老」之說,而直到今曰,敎育部才提出「終身學習」的史證,已經做人和社會大眾的需要的差距和時間都是非常的遙遠。
    中國的政治人物無論什麼認為自己是老大一切都由政府來包辦,所以官僚的體糸思惟,仍然漏漫在我們的社會裡凡事總不肯放手讓民間來全民動員。

    終身學習.這也不是政府倡導口號就行了,必須由知識份子領導造成風氣,讓全民都感覺到終身學習就如曰常吃飯,睡覺一様重要,如此終身學習才能推動得徹底。

    偶爾在報紙上看到報導,一個主婦在國民小學和國民一齊學習,就大肆宣傳其實這也是個人案,難道全民在乎就只有一人二人三人老而好學,如此怎能和政策相呼應?所以就算官方提出終身學習的口號看得出來,這也是難以推行的。

    民間許多好話「活到老學不了」「三人行必有師焉」「愚者也有一得」有許多家庭父母跟兒女學習英文,吾兒是我的英文老師 ,婆婆跟媳婦學習料理媳婦是我的料理老師,可見得沒有幼之分。

    在佛教𥚃磐達特是鳩摩羅什小乘佛教的老師,但是後來他拜鳩摩羅什為大乘佛教的老師;大乘小乘亙為師,成佛教史上的一段美談、孔子以項橐為師,因為孔子不恥下問拜童子為師故而成其為孔子也。

    終身學習不要等政府來給我們機會.也不要等社會來給我們安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訂定終身學習的計劃.終身學習也不只限於ㄧ般的平民百姓,或是讀書不多的人;即使是學者.專家.博士.教授也要訂定終身學習的計劃。
    有一位青年拿到博士學位後回家後問家長「我已經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做什麼?家長說「學做人」學做人誠哉斯言.孔子說「吾不如老闆.吾不如老農」因為天下之下.知識浩瀚窮畢生之力能學習百分之二.三就已經難能可貴了.所以談到枝術.做人處事.甚至聖賢之學.科技之學.宗教信仰之學.真是所謂生也涯知也涯。

    真理前面無權威,學海無涯,放下士大夫之心態,在真理的前面與勇於做ㄧ個學生才能做好終身學習。

    與談人:楊玉琴督導
    與時俱進

    現今社會
    成長迅速,科技發展ㄧ日千里「與時俱進」

    應為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趨勢。好比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就必不斷的調整與創新才能應適大環境的改變。

    與時俱進四點:
    1.觀念與時俱進:所謂觀念改變行動,行動改變命運,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觀念不能固守窠𦥑,否則趕不上時代脈動就會成為落伍者。觀念與世界接軌行為修正改進,凡經營理念要適應應發展需求甚至消費觀念也要取向理性正常環境保護等等、都要隨著時代改變,而予調整適應。

    2.教育要與時俱進:古代讀書人為了找尋良師,跋山涉水,不辭辛苦。時代進步隨著科技發展社會的需要,政府積極推動「十二年ㄧ貫教育」終身學習」社區大學公司機關推動「在職進修」更是大破時間.地域的限制,透過電視.網路.遠距教學課程.學習領域已無國界。教育方法也從填鴨式到互動式,態度則從嚴厲打駡教育轉為慈愛啟發教育、因此每個人更要放開心胸接受教育成長自我。

    3.眼光要與時俱進:短視的人只會計較眼前,近視的人則看不到未來遠景,因此人要看遠見,不單是看到今天的努力還要規劃明天的方向,不單是看到今年的豐收更要想到明年.後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百年後如何收成。近年來許多大學紛紛開辦「未來學」課程就是讓學習立足當下,開拓視野放眼未來提出因應對策,以延續生命的發展。

    4.胸懷要與時俱進,過去交通不發達,彼此之間的往來,只局限於在自己家鄰近朋友。到了現代不只是交通迅速、彼此椄觸影響層面愈發深廣,因此人們的心胸也應與時俱進,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對少數人關懷進而對人類關懷,同時保育植物,愛護動物,彼此互賴依存做個同體共生的地球人,讓未來子孫継續享有這塊土地的美好。
    時代發展不光在有形物質上擁有更多更應重視無形內財的增上因此要:
    觀念要與時俱進.教育要與時俱進.眼光要與時俱進.胸懷要與時.

    與談人:鍾瑞芝師姐
    進步的方法

    《禮記》云「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因」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像現代人提倡「終身學習」面對現在這麼一個多元發展時代每個人都必須求進步不斷的自我啟發突破才能跟得上大眾的腳步。如何能夠有效的學習,以下四點方法:-

    1.溫故知新:新知識固然要追求舊經驗也不可怱略,經過時間的歷練經驗可以作為求新,求進步的憑藉。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溫故知新,會有重新的體會,反芻吸收就會有所增益。

    2.思而成慧;恩想是促進人類文明的i動力.因為有思想,故能開發知慧。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儒家講「學而不思則罔」佛教主張「以聞恩修而入三摩地,哲學家因為思想解釋多少宇宙問題,科學家發明多少科技文明,都是經過思想體驗實踐才悟出宇宙人生的真理,我們的思想要啟發才能夠恩惟念意,才能成為智慧。

    3.多提問題
    :學問,就是要不斷的學習中提出疑問,胡適先生說「做學問當在不疑處有疑」提出疑問尋求答案,當疑問獲得解決、也就表示向前進步了。佛教有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在疑處求解在不疑之處求實證才是進步的法。

    4正反對照:不論是治學,立身處世,都要以智慧來研究辨別。佛教教我們透過「三法印」來印證考查真理為至,硏究一段歷史閱讀一個新聞事件等各種錯綜複雜的因緣荳,應該彙集各種不同的資訊探討對照,印證,才釐清事實真相。

    人生在世能活到老學到老,固然可以多方獲取知識,但所謂「世學有漏.佛法無邊;知識變易.真理常新」能夠探究真理;遨遊法海,讓心靈提昇,享受真理的智慧與法樂才能得到究竟的進步。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