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三重-聚寶盆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年前
    三重區樂齡讀書會 記錄
    日期:2019年9月28日 星期六 14:00~16:00
    地點:三重禪淨中心 五樓社教館
    出席:4人
    帶領人:林秀鸞
    記錄:蕭如瑾

    本文摘自《迷悟之間》〈學習接受〉
    作者:星雲大師
    一、同學齊讀〈學習接受〉全文。
    二、帶領人以導讀方式,讓同學對全文更加了解。
    三、三~四層次,提問與分享:
    1.生活中,您曾遇到什麼事件,讓您無法接受?當時您如何自處?
    A:難以入耳的酸言酸語,內心有了選擇,不需面對它或處理它,更不需改變他,最好的選擇是山不轉路轉,改變自己也算接受他。
    又如:家人給不合理的束縛,要溝通處理,讓自己有走出去學習的機會。
    2.生離死別的苦痛經驗,如何接受?請分享‧
    A:同學以一則故事來彰顯具有「前攝行為」能力的人,是可以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牽制;拒絕被困,就要放下怨恨與懼怕,換個角度看事情,你的世界就不一樣了。
    3.不合理的訓練是磨練,您有這樣的經驗嗎?
    A:進入婚姻生活,合不合理都要學習接受,眼睛變模糊,耳朵變重聽。
    兒女在家叫也叫不動;長大住校舍,一切都得自己來,還得分擔校舍工作,遇到同學不合理或偷懶,此時都得順應環境,學習接受甚至照單全收。同學分享故事一則:〈一半的智慧〉若只能接受完美的一半,不能接受殘缺
    的一半,你擁有的則是不全的世界。
    4.接受經常是要透過忍的功夫,您有這樣的經驗嗎?
    A:人世間是修行的場所,各有因緣,如兄弟三人輪流孝養父母,計較比較可能出現;問題出現,經常是成就你的時候,做你該做的,環境無形中在改變你,德在哪裡?在你困難的時候,累積你的德;如大師以喜悅的心情面對 一切,助力來了,資助也來了,無形的支柱支持他,所以喜悅一生,那也是德的累積。
    分享越戰故事:接受是給自己一條路。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