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線上討論(秀珍督導的Zoom會議)
    時間:109年5月13日上午10:00-11:30
    閱讀材料:人間衛星~悠遊人間法海
    依空法師主講:星雲大師全集《佛陀與弟子》第11-15集

    召集人:秀珍督導
    參與人員:李秀珍、古苓光、薛慶色、陳恆瑞、陳淑貞、等共計5位

    帶領人:秀珍督導

    暖身:用zoom,跟隨 永富法師唱頌「無相頌」,莊嚴又感動🙏

    一、秀珍督導事先提供有關各位大師的提問討論與影響貢獻
    二、由與會者事先各認領一、二位大師來提問與討論並分享自己的啟發與感動

    惠能大師 638~713
    提問討論:
    1. 惠能大師開創中國式的千古禪風,並以「不立文字,直指心地」發展其禪風特色,還有哪些重要思想嗎?
    2. 惠能大師的思想成為哪一部著作?
    3. 惠能大師有哪些典故?
    4. 惠能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影響?
    5. 佛光山的傳承是哪一
    宗派?
    6. 臨濟宗是惠能大師一花五 葉傳承哪一支脈
    4.風動,幡動,心動,生活中有什麼類似?經驗可以分享這”起心 動念”的感覺?
    5.禪宗頓悟法門中心思想 十二個字?
    7. 請問您現在對什麼”相”還有執著?
    8. 惠能大師給您的啟發有哪些?
    影響與貢獻
    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一生多災多難,曾三次被行刺,六次袈裟被偷,乃至圓寂後,肉身舍利也險為韓國金大悲買通張敬滿所盜。但由於惠能對佛法深具信心,加上自性真如的體證,開創純中國式的千古禪風,並以「不立文字,直指心地」發展其禪風特色,遂使達摩一脈相傳的禪法得以在中土開出燦爛的花朵。」
     「惠能大師一生重要貢獻,首在提倡「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重視生活中的修行和頓悟自性的般若。其《六祖法寶壇經》為中國質樸思想下所產生的聖典,此部經典不只流通佛門,深受佛教徒崇仰,甚至成為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空前鉅著。」
    1. 著名典故: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2.幡因起風而動,是幡在動還是風在動?
    3.宣揚大乘禪宗頓悟法門,從惠能大師開始,印度禪轉變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中國禪。
    4.禪宗一花五葉讓佛教在中國興盛,更流傳到全球五大洲,及 於西方歐美各國。
    5.禪宗頓悟法門中心思想: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6.佛教界最重要經典之一的《六祖壇經》由弟子法海為惠能大師講話記錄下來。
    7.惠能大師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8.惠能大師重視心法、心性、心地工夫,把自己的心地工夫 (身口意)修好,當下就是天堂。
    9.星雲大師推廣人間佛教:大師說:天堂、地獄在哪裡?天堂地獄在人間,在一心之間,一心十法界,心快樂您就是在天堂。
    10.佛光山法脈傳承自惠能禪宗的臨濟宗,但是佛光山是弘揚佛陀八宗,大師說:人間有佛法就叫做人間佛教。

    義淨大師 635~713
    提問討論
    1. 中國佛教史除了法顯、玄奘去印度取經,還有哪一位?
    2. 他去印度的途徑有不同嗎?
    3. 中國佛教史偉大的四大譯經家是?
    4. 義淨大師給你的啟發?
    影響與貢獻
    1.唐代以前,中印之間的交通大多取道陸路,選擇海路者較少。到了唐代,由於海路較陸路安全,因此西行求法高僧多改由海路前往。在唐代各種敘述南海史地的記傳著作中,記載最詳盡的,首推義淨三藏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書,書中共記載了六十多位西行求法者的事蹟,其中,取道南海前往印度的,多達三十餘人。這些記錄不但有助於南海文化的研究,而且對後世海外華僑事業的開展,更具有很大的鼓勵和啟發。
    2.義淨大師欣慕法顯、玄奘西遊的壯舉,37歲那年,在廣州搭乘波斯船泛海南行,到了室利佛逝,又通過麻六甲海峽,行經馬來半島西岸的羯荼國(今吉打州)、裸人國,再經孟加拉灣各海岸,抵達印度。後來跟隨大乘燈一起往西行,同行的還有商人數百名。抵達中印度後,巡禮靈鷲峰、雞足山、鹿野苑、祇園精舍等佛教聖蹟,再回到那爛陀寺,勤學十年,又前往室利佛逝遊學七年,證聖元年(六九五)返國。
    3.義淨的西行求法,總計二25年,遊歷30餘國,攜回梵本經論約有400部,舍利300粒。
    4.抵達洛陽時,武則天女皇親自到上東門外迎接。
    義淨與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合譯《華嚴經》,後來又譯出戒律、唯識、密教等典籍。從聖曆二年到景雲二年(六九九~七一一),歷時十二年,共譯出五56部,總計230卷經典,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現在所傳的《有部毘奈耶》等戒律典籍,大多出自其手。
    5.在佛教史上,與鳩摩羅什、真諦、玄奘等三人並稱為四大譯經家。
    6.將印度拼音法首度傳到中國,編有《梵語千字文》一書,是中國第一部的梵文字典。
    7.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這是義淨三藏為歷來西行求法高僧所道出的共同心聲,並且讚歎歷代高僧西行求法,冒險犯難,九死一生的精神,藉以警誡後學對於經典不可以輕慢心閱讀,所謂「頂戴奉行」,乃可報答前人之一二。

    法藏大師 643~712
    提問討論
    1. 法藏大師對中國佛教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2. 您有參加過華嚴法會嗎?對法界緣起有什
    麼體悟?
    3. 我們一天有可能涵蓋十法界(六凡四聖),您有什麼體認或經驗談?
    影響與貢獻
    開創華嚴宗第三祖
    法藏賢首大師自十六歲燃指供佛開始,便立下此生契悟佛乘,十方尋法、拜師受教、出家為僧,乃至建立華嚴宗。發願證悟真理照耀生命、用不斷參學充實夢想的生命歷程,在今日的教育與社會裡,是一個很大的啟示。
    法藏教學善用譬喻。一回,他應請為武后講華嚴教義,武后無法理解「六相」、「十玄門」之理,法藏於是手指鎮殿的金獅子為喻,說:「一一毛頭各有金獅子,一一毛頭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如是重重無盡。」武后聽後,豁然曉悟,法藏並將之輯錄成《金師(獅)子章》一篇。
    1.佛教界稱他賢首大師、香象大師、國一 大師、康藏
    大師,他通曉西域各國語言及梵文。
    2.翻譯有《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等20 多部經典。
    3.一生講說《華嚴經》30幾遍,將《華嚴經》為最高的教判。
    4.創立華嚴宗,以《華嚴經》宣揚佛法。
    5.將《華嚴經》完整翻譯齊全,除了補缺、補遺
    讓早期《六十華嚴》本成為《八十華嚴》本,還讓經文的文義更通順更完善。
    6.翻譯多部經典並對經文做證義工作,確認翻譯出來的道理有沒有合乎佛陀的教義。
    7.法藏大師判教認為佛陀一生說法是五教十宗。
    8.建立華嚴宗”法界緣起”思想體系:現象的差別具足法性之體叫做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與一切是一個主從,一個人的一天可以涵蓋十法界。
    7.跟一切之間,一法跟一切法之間是一個緣起 法息息相關。發展一乘十玄門,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片葉子也可以看出緣起法。

    鑒真大師 688~763
    1. 中國佛教史上有哪位高僧為了佛法不惜東渡?
    2. 鑑真大師是甚麼原因堅持要把佛法弘傳到日本?
    3. 鑑真大師東渡日本之前,日本的佛教缺了三寶的哪一寶?
    4. 鑑真大師冒著生命危險幾次要渡海弘法?
    5. 鑑真大師弘法歷程給你的啟發?
    6. 佛教靠我如何做?
    影響與貢獻
    東渡日本創始日本律宗創
    鑑真東渡,歷時十一年。742年(唐天寶元年)兩位日僧榮叡、普照隨第九次遣唐使到東土,禮請德高望重的鑑真大師東渡傳戒。他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深感日本是有緣之國,遂決定赴日弘傳戒律。眾僧默然之際,他道出一句:「為法事也,何惜身命!」從鑑真東渡的史跡,我們不難看出他是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鑑真大和尚」。
    763年(日天平寶字7年),鑑真大師坐化於唐招提寺,其木雕漆像仍傳世至今。鑑真大師當年將盛唐文化包含佛學、醫學、工藝、雕塑、建築都貢獻給日本,就為了光大佛教,他,是乘願再來的菩薩,典型在夙昔,不可磨滅的歷史篇章。
    1.鑑真大師與星雲大師都是揚州人。
    2.為了到日本弘法,出海五次都失敗,直到第六次才成功在
    日本奈良登陸,當時已經67歲而且雙目也在第五次出海
    時失明。
    3.熟知暦算、天文地理、工藝,鑚研佛教律學,還有醫學、
    建築、書畫等等。
    4.第五次出海航行到海南島,救了無數災民
    5.堪稱為日本文化之父,將當時唐朝的中國文化、
    建築、衣著、文字、藝術、工藝、禮儀、醫藥
    等等傳到日本。
    6.為日本佛教補足了三寶,確立日本佛教戒律的尊嚴與傳統,所以是律宗的開宗祖師。
    7.為了弘法不畏性命危險,奮鬥十二年終於完成渡海弘法的大願。

    三、苓光會長的示範:
    鑒真大師導讀(687-763AD)  
    從唐代開始,日本派遣唐使、遣唐僧到中國學習中華文化,榮叡、普照到中國留學,並邀請鑒真大師赴日本兒
    鑒真大師以「為大事也(弘法),何惜生命」,雖然長達十二年的時間裡,歷經五次渡海失敗,仍然鍥而不捨,在眼睛失明的狀況,終於第六次在奈良登岸,受到皇室的禮遇,把佛教的律法及中國文化弘傳到日本,於東大寺設天壇傳授菩薩戒,讓日本僧人三寶具足,廣設戒壇,受戒有四萬多人,成為日本律宗祖師。創建唐昭提寺時,在眼睛失明下劃出完全唐代風格的寺廟,至今保存完善。
     
    對日本文化的貢獻
    鑑真大師對於日本的貢獻,不僅是在佛教戒律的傳播,對日本文化的貢獻也很大。因此,鑑真大師被尊稱為日本的「文化之父」,名副其實。
    1. 帶入《華嚴經》《涅槃經》《四分律》等四十八部經典。
    2. 帶入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的行書影響至今,日本小學生還在寫書法。
    3. 醫藥與藥方,日本編撰《鑑真上人秘方》。日本善於吸收精華並加以改良,今書道、茶道、花道、禪道都來自大唐。
    4. 佛教藝術:建築、畫師、雕刻等工藝名匠都唐化。
    5. 日本律宗祖師,也是天台宗祖師(最澄到中國帶回),兼通各宗派。
    6. 口授刊行三大部戒律,護持正法。
     
    後人的憶念:
    日僧 元開著《唐大和尚東征傳》
    日本拍成電影《天平之甍(音ㄇㄥˊ屋脊)》
    中國舞台劇《鑑真東渡》曾在佛陀紀念館演出,另有影劇版15集、電影動畫版等。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亅
    鑑真大師圓寂前,知道回國無望,作有一首偈語:「山川異域,日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從此偈中,我們看到了他的慈心悲願。越過萬重山,跨越萬重水,我來到日本,儘管日本和中國是二個不同的地方,但是就像太陽和月亮同在一個天地之中,中國、日本也在同一個天下;寄望佛子們,同心同德,不要對立,互相幫助,和諧相處,在偉大佛陀的領導下,共結未來的緣分。
     
     星雲大師一生以文化、教育致力於推動佛教的發展,尤其很早就希望能夠在揚州有個建設,用來紀念揚州大明寺出身,東渡日本弘揚戒法的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直到二○○三年,因緣才終於成熟,在應邀出席揚州「鑒真東渡日本一二五○週年紀念活動」之際,決定捐建一座「鑒真圖書館」。這個心願一發,立刻獲得當地政府以及大明寺住持能修大和尚的支持,府方還撥了一塊一百畝的土地給我們作為建地。兩年後,二○○五年六月五日,「鑒真圖書館」也終於奠基動工。
      在我們興建的理想圖書館不只有書籍的借閱,它還兼具有研究、教學、學術活動、文物藝術展覽、表演以及禪堂坐香等功能。歷時兩年半的建設,二○○八年元旦,仿唐式四合院建築鑒真圖書館終於完工落成。
     
    在鑒真圖書館開館之際,同時也舉行了「揚州講壇」的開壇典禮。每兩週一次的「揚州講壇」 做到了「北有百家講壇,南有揚州講壇」。
    揚州有唐朝的鑒真大師將佛教戒律、中華文化帶到日本,被日本人尊為「文化之父」,大師則是效法古德先賢,把鑒真大師為法忘軀的精神,將佛法從台灣帶回揚州,在把揚州人的精神帶向世界,讓佛法弘揚五大洲。希望鑑真大師的夢想、精神,永遠地流傳在這個世間。

    四、眾姐妹的啟發與分享(略)

    五、秀珍督導的期勉:
    感謝每位參與的同學,成就一場充實的讀書會。華嚴思想啟發我們法界緣起,宇宙萬物都是由物質跟精神兩方面互依持,讀書會體現了法界緣起,因為有了讀書會,我們需要深入看影片,做筆記、時間到要利用電子產品,加入就有影像,進行中有問有思有反省有發心,相即相入,精神運用物質,圓融無礙。生存、生活、生命何嘗不是物質與精神的相互作用,多了解一點佛法,在人間多了一些融通與智慧 秀珍 禮謝合十🙏 🎉🎊💕🎉

    最後以佛光四句偈: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回向圓滿結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