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0年下學期台北教師週四讀書會紀錄
    時 間:2020年12月3日AM 10:00-12:00
    內 容:星雲大師全集《佛法真義2》「佛教與環保」、「環保與心保」、「玄談與實務」、「般若與
    智慧」、「沙彌十戒」等共五篇。
    召集人:薛慶色督導
    參與人員:張東美、薛慶色、范鴻英、陳雪霞、李育麗、柯貴美、吳秀鑾、黃淑媛、陳淑貞、
    莊秀蘭、村上啟子等共計11位。
    帶領人:張東美師姐 心得分享整理:黃麗容

    帶領人張東美師姐:
    在「佛教與環保」這篇文章裡,說明現在環保意識高漲的時代,舉世各國幾乎都受到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災害與威脅,人類必需要有危機意識,才懂得愛護地球。
    感謝鴻英督導與貴美師姐和秀蘭師姐分享去印度朝勝佛教勝地所見所聞,更引用趙州禪師“庭前柏樹子”,引用禪味心要也是對山林愛護。尤其是佛光山高雄本山這幾年在曼陀羅園內種植不少難得一見的花草樹木,都是佛教徒對臺灣地區土地環保的重視。東美亦從人間福報減少海洋汚染11/21、25要聞版新聞報導舉例說明--自然生態保育從個人做起。例如:多用回收紙張,減少使用統一發票紙張,減量塑膠類瓶罐...。諸如此類願你我共同努力做到身心靈都環保,感謝各位師姐們熱烈回應。
    「玄談與實務」這篇文章內容談及佛教在兩千年前傳到中國以後,最初都以譯經為重。對於佛法真義在當時中國社會發了一些影響,但是卻沒有讓人了解還讓人產生誤解。例如:空、苦、無常,讓人解釋那麼悲觀、負面,都大大的傷害了佛教。因此,星雲大師認為唯有透過音樂、文學、教育、體育等管道來辦活動,讓普羅大眾都能與佛教接觸,這才是發展佛教的重要之道。東美目前亦為佛光緣美術館義工之一員,願為教師分會各位師兄師姐們導覽十樓精彩的繪畫作品展覽,願與大家一同悠遊藝術家創作精彩的自然世界。
    「般若與智慧」這篇文章裡,說明“聞、思、修”三慧,都能成就自己的智慧。但是佛教認為,智慧也不究竟。因為智慧有善,有惡。因此,佛教不講智慧,而說般若。因為般若則是純真、純善、純淨的,它是究竟的,可以給人超越苦難,獲得解脫的一種境界。所謂“般若”,就是我們的心,般若心就叫做平等心。因此,般若最大的功用,不是談說辯論,它在我們的生活裡,可以成為我們最高的人生智慧。般若是有程度之分,是有層次的。
    一年級的般若是“正見”,世間凡事有因果。
    二年級的般若叫“緣起”,世界上,無論什麼東西,都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仗因托緣才能生起,彼此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認識了因緣,就不會自私,就會懂得同體共生,就知道要對所有成就我們的因緣,心存感恩、感謝。這個因緣就是般若。
    三年級的般若叫“空”。《般若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佛教裡面,空和有是調和的。般若其實是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每個人的自性裡都具有般若的本性,如果人人都能懂得佛教的這種“般若”,都能證悟到自己的般若,那當下不就能自我解脫了嗎?
    「沙彌十戒」這篇文章主要是強調,在佛教裡,戒律是教團存在的根本。所謂“不依規矩,不能成方圓”,因此有五戒、三皈依戒、十善戒、菩薩戒,乃至比丘戒、比丘尼戒、優婆塞戒、優婆夷戒、沙彌戒、沙彌尼戒等。鴻英督導在此加註佛學院又有“式叉摩那”戒(學法女)。戒律會因文化不同、氣候不同、語言不同、習慣不同,而有“因時制宜”的方便。因此,星雲大師說何不如太虛大師倡導教理革命,教制革命,因應時代的需要,社會的需要,人心的需要。未來佛教界必定能有所深思,並且有所革新。

    雪霞督導分享:
    東美第一次的導讀,真是超用心,備妥一堆資料來講解,讓大家有所收穫。
    謝謝東美!

    麗容心得分享:
    12/3讀書會,東美師姐帶領大家一起共讀大師五篇文章,雖然當天因事不克出席,但由東美師姐的心得內容與淑貞師姐的照片分享,可以想見當天讀書會必然討論熱烈,引人入勝。
    大師談佛教與環保暨心保,有謂「天下名山僧占多」,許多佛教名山,經過僧侶們刻苦整修及環境維護,成為大家朝聖之地,是佛教對環保的貢獻;而在心靈環保上,大師倡導三好運動,勉勵我們守護身口意三業,以智慧、慈悲、忍耐、勤勞、慚愧、懺悔等打敗煩惱魔軍,淨化心靈。劉禹錫陋室銘有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依末學薄地凡夫淺見,只要有僧侶的佛寺,就是心中的名山,而皈依佛法僧三寶,便是心靈環保的修行秘笈。
    「玄談與實務」、「般若與智慧」和「沙彌十戒」,大師指出,有些傳統佛教詮釋佛法義理,強調苦、空、無常,導致一般人誤認信佛就會消極、悲觀、負面,因此勉勵我們,學佛行佛除了要善用智慧,更應培養「般若心」--即「平等心」,像陽光、大地、空氣和水,平等普照、普載,沒有揀擇;或像聖人之心,救世愛人,毫無偏私。
    大師認為佛教不能只靠「玄談」,要講求實務,因此極力推動人間佛教;效法太虛大師,倡導教理革命、教產革命、教制革命,修訂不合時宜的戒律與教制,以復興佛教為己任。
    在佛光山,我看到大師興辦各級學校,培育人才;辦理養老院、孤兒院,從事慈善事業;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拓展弘法領域;更透過音樂、藝術、文學、教育、體育等多元管道,讓普羅大眾都能與佛教接觸;大師更重視閱讀,推動人間佛教讀書會,透過共讀共學,深入經藏,培養我們正知正見,瞭解因緣和合與同體共生,領悟空性智慧,發覺自性本具的般若寶藏。
    大師是推動人間佛教的時代舵手,有幸追隨,是莫大福報,慚愧感恩,祈願精進修行!

    淑貞師姐心得分享:
    東美師姐準備得很豐富,侃侃而談,與鴻英督導的適時切入與指導,真是感動我心。
    環保與心保一直在心中迴盪不已~佛教對「生命」、乃至對「惜生」、「護生」,都有積極的作為與看法。
    所謂「大地眾生、皆有佛性」,佛教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認為不僅對人和動物要有愛心,對山河大地也要加以保護。
    除了慈悲愛物的環保意識外,心靈環保: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佛教更講求心靈環保。尤其大師倡導三好運動。

    鴻英督導心得分享:
    12/3讀書會,感謝東美老師的帶領。
    我對〈環保與心保〉中,大師說:「所謂心靈環保,包括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例如拒絕垃圾知識、思想不被汙染,就是思想的環保…。」印象比較深刻。
    仔細想想,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在物質上或精神上,可說是一直在過「追求」的生活,過多欲望、資訊、妄念,正困擾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往往使內心無法保持專注與安定,例如常接收過多的資訊量,其中垃圾知識一大堆,思想不知不覺被汙染,也影響生活品質和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近年來,社會各界提倡斷捨離,過減法、簡單的生活,是最容易達成心靈環保!

    淑媛師姐心得分享:
    上週六人間福報「環保芬多精」版標題是「德國 天天都是地球日」作者讚譽德式生活就是一連串環保生活實踐!環保不是流於口號而是要代代相傳的生活態度。其中六大主題中「沒事多喝水,喝自來水沒事?」好羨慕呀!德國自來水喝起來純淨,在外買水竟然比啤酒還貴,這不但是因為他們環境保育做得好,更是政府施政方向的正確!反觀台灣,看見如今台灣滿街的飲料店,年輕人人手一杯各式各樣加工的飲品,大多是喝不完即丢棄,造成資源回收的問題不說,相對的對國人的健康亦是令人擔憂啊!今日萊豬即將進口,政府又將甩鍋給業者自行標示!我們在「佛法真義」讀書會中討論「環保與心保」激發的慈悲心怎忍見消費者如此地被對待?
    感謝帶領人東美老師事前的充分準備,才能凸顯此議題的重要性,今後生為佛光人、地球人在這一塊更要加緊的努力呀!

    帶領人張東美師姐結論:
    今天鴻英督導,在每篇章節有佛法真義的重點,會加以口述強化它。當然,般若與智慧這篇文章內容更是精闢,鴻英督導在白板上劃註“空與有”的意義,真的太棒了!
    本週教師讀書會第一次當帶領人,難免有疏漏。感謝慶色督導和鴻英督導兩位貴人提點,讓會場有看頭,感恩育麗督導也是東美的助緣,真的很感恩!
    感謝今天不畏天氣濕冷一起共讀的前輩師姐們,感恩大夥們供養各式各樣點心食糧,今天沒有看到美雲、麗容和淑斌師姐,期待下次讀書會再一起共讀佛法真義章節。
    這次讀書會有人間福報剪報圖像來源,來自我每日的閱讀文章的精神食糧之一,當然,人間福報亦涵蓋多元性的新聞資訊。謝謝秀珍督導給予這方面資訊網提點。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