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拈花讀書會(線上)
    主題:迷悟之間1—成敗之間
    時間:1月6日 20:00–21:00
    參加人員:李孟儒 李佩璇 梁秀芳 李淑芳 共4人
    帶領人:李孟儒

    佩璇
    成功失敗,不在於風水,不在於命運,不在於神鬼,甚至不在於別人破壞;成功的條件,在於自身之健全。
    對於這段我很認同。
    到底何謂成功?家中的長輩對成功的看法及定義,跟一般人一樣,事業的成功或受人肯定等。
    但考第一名就是成功嗎?最後一名就是失敗嗎?我覺得看到孩子的特質就是成功,孩子因為你的賞識,將來ㄧ定會成功的。
    我覺得成功的條件之一,就是自身之健全,但有時外在的條件、限制,也是會阻礙的。
    我從小到大,成績都名列前茅,卻常遭霸凌,老師指名我當班長,就被排擠,還有嫉妒等。
    後來念大學也是如此,我想或許是自己很有自信,做事情要求完美,所以跟別人就有距離。
    即便如此,自己必須知道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我訂ㄧ個目標後,就會執行,完成後再訂下一個目標。
    過程中,有付出的、有克服的,都甘之如飴。因為成功的滋味更好,成功不是一件事情,是訂的目標ㄧㄧ達成。


    淑芳
    胡適之博士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佛教講:「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沒有經過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敗,也必然有失敗的理由,「成敗之間」,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我認為這篇的核心價值是最後這段,尤其這句「成敗之間」操之在我,能不慎乎!更是重要觀念。
    如何叫作成功?達到什麼目標叫成功?讓5個人開心,就是成功。不見得要滿足所有的需求。若做的不是對方需要的,這就不能定義成功吧!
    定義自己的成功
    不知道自己做什麼?離成功很遠。
    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許有一半的人會認同,也有ㄧ半的人不認同,
    沒有辦法達到所有的認同,但我認為還是成功的。
    雖臨時被指派承擔會長,但因有很多善因緣在我周圍,分會才能成功運作。只要方向是正確的,好緣就會來,其實我沒想過什麼,就是活動做出去,讓別人 想來,讓大家開心,就是成功,沒有讓大家開心,就是沒有成功。
    比較不會用別人口中的成功來定義自己,成功有很多條件,還有外在的因緣,把事情做好,也是一種成功。
    成敗之間,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自身的健全,先付出,先給人因緣,成功就會來叩門。


    秀芳
    我也覺得這段是令我印象深刻
    胡適之博士說:「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佛教講:「如是因,必得如是果。」沒有經過春耕夏耘,如何能有秋收冬藏呢?因此,一個人之所以成功,必有成功的原因,之所以失敗,也必然有失敗的理由,「成敗之間」,操之在我,能不慎乎!
    我不是很在乎世俗所謂的成功,我在意的是有沒有把事情做好,所謂的成功與失敗,都是比較用表相來論斷。
    我的同修少年得志,事業成功,一般的觀念他是成功者,但是他上海台北兩邊跑,忙到無法照顧家庭,過得並不快樂。
    後來生意失敗,他不再那麼忙碌,也能有時間陪伴家人,過的比較快樂,這能說失敗嗎?
    聽完佩璇的分享,覺得她很勇敢。
    淑芳督導也是充滿正能量。
    想到我考高中時,只能念公立,但成績揭曉後,還是只能念私立。看似失敗的我,卻是這個因緣讓我來台北唸書,之後有機會加入佛光會,也讓我有學佛的因緣,這能叫失敗嗎?
    我個人的體會是
    成敗之間,端看你怎麼想,
    而我選擇超乎它的定義。


    孟儒
    我也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我作的「藥師偈」入圍了三好歌曲創作大賽,或許能定義成功,但我並不是為了參賽才作曲,早在前年就完成了,剛好有機會才投稿的。
    抱著學習的心態,沒有得失心,雖沒有進入前三名,對我來說已是很大的鼓勵。
    入圍就是成功,這是我自己的定義。
    .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