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現有讀書會家族更新註冊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簿
活動
群組
相片
用戶
Videos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普門-福田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6 年前
4 Achievements
1665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課程.
日期:9月26日晚上8點-9點.
Line會議室線上讀書會.
出席人員:孫玉花督導.賴碧華督導.蔡瑞蓉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林孝雄督導.
帶領人:賴碧華督導.
課程:《人間萬事》1.女人十態2.少女的夢想.
「女人十態」
在佛教裡佛陀一再提倡「男女平等」所謂「眾生皆有佛性」女性的慈悲. 智慧有時更勝男人. 只是女性一般常有一些習氣.慣性也需要注意撿討.
帶領人賴碧華督導
請線上成員分別導督每一段女人十態.
1.女人喜歡梳頭髮是為一態.
2.女人看人視物喜歡斜視為二態.
3.女人喜歡扭捏作態愛在背後偷看男人為三態.
4.女人常常口是心非為四態.
5.女人走路或坐下時喜歡搖擺身邊是為五態.
6.女人不檀控制自己的情緒是為六態.
7.女人遇事不探究事實真相是為七態.
8.女人容易記仇是為八態.
9.女猜疑心比較重是為九態.
10.女人獨占欲比較強是為十態.
分享報告
線上玉花.瑞蓉.金枝.碧玲督導選擇其中的十態分享.
林孝雄分享自古以來女人一直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在ㄧ般人的觀念總是認為女人不能和男人相比.其實女人的本性有很多不是男人能做得到的例如溫柔.仁慈.善良惜情.一個偉大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偉大的女人.佛教裡佛陀一再提倡男女平等衆生皆有佛性.女姓的慈悲智慧有時侯勝過男人.男人不要自傲女人也不要自卑在現代社會男女平權相互尊重和包容.
「少女的夢想」
世界上哪個人沒有夢想?只不過少女的夢想比一般人多了一些現在社會上的少女大多受過中等以上的較育並且從家中走入社會.在社會上或大或都能找到一份職業所以現代的少女不一定要像過去一樣依靠家庭生活.現代少女的夢想以下舉例.
1.成為帥哥的情人.
2.成為父母的寶貝.
3.成為天上的安琪兒.
4.成為高官的祕書.
5.成為藝術界的明星.
6.成為童話裡的公主.
分享報告:線上課程督導們都很踴躍分享少女的夢想.
林孝雄分享:少女的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在心中努力想要實現自己的目標.當真心在追尋夢想的生活的時候每天都想過著多彩多姿生活. 年輕一代的少女知道隨時都在實現夢想.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徹底聊解自己的人生追求夢想讓自己的夢想得到實現.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112年9月12日晚上8:00 至 9:00以Line視訊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參加人員:陳秀卿監事、葉淑芬副督導長、孫成蘭督導、鄭素貞督導、林孝雄督導、賴碧華督導、蔡瑞蓉督導、廖阿真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共有11人參加。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人間萬事》中的「生活修行四句偈」。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藉由讀書會討論,瞭解星雲大師所教導「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包括: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當心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談談對文中哪一段印象最深刻?分享自己如何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當心忙裡錯、愛惜有時錢?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等,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陳秀卿監事分享,與人相處,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理解對方,講話要讓別人能夠接受,做事要心平氣和,愈忙愈要用心,可以做的事要馬上去才不會後悔。
葉淑芬副督導長提到,與人溝通要能忍耐怒氣、控制情緒,以圓滿事情為目標,多聽少說,把握因緣惜福惜緣,多欣賞別人的優點常懷感恩心。
孫成蘭督導表示,「謹防順口言」要能看場合謹言慎行也是一種修行。大師教導我們很多修行上的法寶,身為大師的弟子很有福報。
鄭素貞督導分享:大師教導「愛惜有時錢」,要能捨、及時行善,例如:響應「送書到偏鄉」,讓孩子藉由閱讀來翻轉生命,也是一種善行。
賴碧華督導提到,言行要一致,「順口言」是一種習性,講話要多留意,彼此才不會誤解。
蔡瑞蓉督導談到, 要愛惜時間、金錢、體力,心念很重要生活即修行。
廖阿真督導分享:修行離不開生活,要能把握當下,力行三好勤修身.口、意。
曾碧玲督導提到,星雲大師教導大家,生活中要「人忙心不忙」,是自己的座右銘。
車金枝督導談到,忍氣與忍怒,需要涵養,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愈忙愈要細心。
林孝雄督導分享,「𧫴防順口意」要消化怒氣,謹防止脫口而出,怒就是心頭上一把刀,在生活中要止怒、息怒,與人為善。ㄧ個人處世的態度決定人生的處境,心浮氣躁難成大事,要沉靜調整怒中氣、提防順口言,常思己過、莫論人非。
我們都是大師的弟子,應修行菩薩道,「四弘誓願」中提到「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利益眾生,不能「我慢」,有錯就要懺悔,對別人應心存感恩,生活即是修行。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人間萬事》中的「生活修行四句偈」。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藉由讀書會討論,瞭解星雲大師所教導「生活修行依循的方向」包括: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當心忙裡錯、愛惜有時錢。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談談對文中哪一段印象最深刻?分享自己如何涵養怒中氣、謹防順口言、當心忙裡錯、愛惜有時錢?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等,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陳秀卿監事分享,與人相處,要去理解對方,講話要讓別人能夠接受,做事要心平氣和,愈忙愈要用心,可以做的是要馬上發心,才不會後悔。
葉淑芬副督導長提到,與人溝通要能忍耐怒氣、控制情緒,以圓滿事情為目標,多聽少說、把握因緣、惜福惜緣,多欣賞別人,常懷感恩心。
孫成蘭督導表示,「謹防順口言」要能看場合,謹言慎行也是一種修行。身為星雲大師的弟子很有福報,教導我們很多修行上的法寶。
鄭素貞督導分享,大師教導「愛惜有時錢」,要能捨、及時行善,例如:響應「送書到偏鄉」,讓孩子藉由閱讀來翻轉生命。
賴碧華督導提到,言行要一致,「順口言」是一種習性,講話要多留意,才不會誤解。
蔡瑞蓉督導談到, 要愛惜時間、金錢、體力,心念很重要,生活即修行。
廖阿真督導分享,修行離不開生活,要能把握當下,勤修身、口、意。
曾碧玲督導提到,星雲大師教導大家,生活中要「人忙心不忙」。
車金枝督導談到,忍氣與忍怒,需要涵養,要調整好心態,愈忙愈要細心。
林孝雄督導分享,「𧫴防順口意」要消化怒氣,謹防止脫口而出,怒就是心頭上一把刀,在生活中要止怒、息怒,與人為善。ㄧ個人處世的態度決定人生的處境,心浮氣躁難成大事,要沉靜調整怒中氣、提防順口言,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我們都是大師的弟子,應修行菩薩道,「四弘誓願」中提到「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利益眾生,不能「我慢」,有錯就要懺悔,對別人應心存感恩,生活即是修行。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課程.
帶領人:賴碧華督導.
課程:《人間萬事》人的關係.人之別.
出席人員:賴碧華督導.曾碧玲督導.蔡瑞蓉督導.林孝雄督導.
人的關係
人在世間生存,首重關係。出生之時,需要父母的養育保護;及長,則要老師、朋友、社會大眾的栽培。人的成長環境,種種因緣,無一不建立了人和萬物的關係。茲略述人在世間的各種關係:
一、人與自然的關係.
二、人與社會的關係:人立身處世在社會上,更加不能少了社會的因緣。例如:士農工商供應我們的起居生活,政治經濟保障我們的生存安全,飲食醫藥幫助我們的健康維護,宗親朋友給予我們的各種關懷協助,如果我們缺少社會的因緣,就如孤獨的老人,無依的兒童,想要安然生存,也不容易。
三、人與大眾的關係:人是誰?是他,是你,也是我。你、我、他的關係,說單純是單純,說複雜也很複雜。人與人的關係,不管經濟上的往來,事業上的合作,親時如朋友,仇恨生起時,視如敵人。人經常都要探討自己的命運,其實一個人影響到我們的一生,就已經很夠受了,諸如對父母的牽掛,對家人的照顧,乃至夫妻恩愛情仇,兒女聚散無常,社會上長官部下的共事等。總之,社會上有人,就與我們有關係,有關係就有善因緣、惡因緣的好壞分別。如果吾人忽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建立好的因緣,則橫在我們面前的不是牆壁,就是鴻溝,都會讓人舉步艱難。
四、人與自心的關係:人和大自然、社會、他人的關係,總說起來,都不及與自己內心的關係重要。心是宇宙人生的主宰,心雖是人體裡面的一個部位,但是他有指揮眼耳鼻舌身的功用,他有策畫人生何去何從的功力,他領導吾人時而上天,時而下地,不時的遨遊在宇宙大千世界。他可以帶你輝煌騰達,也可以讓你一蹶不振,窮途遼倒。因此,社會、自然、身體雖然與人的關係密切,但總是客體,總是客觀的世界,心才是吾人的根本領導。心領導得好,眼耳鼻舌身,齊心合作;領導得不好,各自分裂,甚至和社會、自然、大眾的關係也會搞得不能調和。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綜觀世界之大,萬物之多,很難一一調和,但是吾人只要能把心管理好,由心來統一自然、社會、人類,那就應付裕如了,所以說心為萬物之主,心能指揮萬物,吾人只要懂得善用自心,則無有不辦。
課文分享摘要:
蔡瑞蓉督導分享:不管別人對我是好的是壞的在學佛以前很容易發脾氣.學佛以後瞭解佛法的緣起.人的成長環境有種種的因緣.因緣都建立了人和萬物的關係.
曾碧玲督導分享:能每天學佛. 什麼事情都不會去計較.連續劇看多了.
劇情描述都是要做好人不要做壞人.
林孝雄督導分享; 人在世間生存著重關係出生的時候需要父母的養育.成長的時候要老師的教育.出了社會要大衆的栽培.人的成長環境種種因緣都建立在人和萬物之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二篇
人之別
世間上有種種的.有君子.小人.善人.惡人.賢人. 男人. 女人.
1.真人無假意.要無真.
2.覺人無愚眛. 俗人無靈氣.
3聖人無分別. 凡人無見識.
4.大人無牽掛.小人無情意.
5.強人無畏懼.弱人無公平.
6.醉人無理性.醒人無盲點.
課文將人的別描述很清楚,
林孝雄課文分享:世間上有種種的人.有君子.小人.善人.惡人.;小人什麼事情只有私心只會想到自己的所得不會顧慮到別人.平民百姓做人講就實際什麼事情不會耍心機以誠待人.社會人群中有一種有理行的人我們稱之為「覺人」不昧著良心不會埋沒真性.社會上的仁人君子稱為聖賢. 凡是聖賢的人對人不會有太大的分別心對一切都是一視同仁.不是因為你有錢有勢就巴結你也不會因你窮途潦倒就藐視你.世間上有終日醉生夢死的人.醉人也有凡事講道的清醒的人醉人的道理不講究理性「智者的人所見不會有盲點.醉夫和智者的人相互勉勵交流人和人之間自然更能溝通更能成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課程:
112年7月14日晚上8:00 至 9:00,以Line視訊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
參加人員有:陳秀卿監事、葉淑芬副督導長、孫成蘭督導.鄭素貞督導.林孝雄督導.賴碧華督導.蔡瑞蓉督導.廖阿真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共有11人參加。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人間萬事》中的「精神的營養」.
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藉由讀書會討論,瞭解星雲大師所教導精神與心靈上的營養包括:樂觀思考是消除憂鬱的營養、適當運動是身體健壯的營養、閱讀旅遊是思想眼界的營養.幽默結緣是人我關係的營養.微笑點頭是送人禮物的營養.信心毅力是轉敗為勝的營養。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談談對文中哪一段印象最深刻?談談自己具備文中所提到的那些營養?分享自己是個樂觀、有幽默感的人嗎?平常都
做些什麼運動?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等,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陳秀卿監事分享一個性樂觀.家人也對自己很好,覺得很幸福。星雲大師教導大家,在生活中不論遇到任何考驗要勇敢,才會有力量。
葉淑芬副督導長提到,要活就要動,平安健康是人生第一要務。具有幽默感可以帶給人快樂,但是幽默也要拿捏得宜,與人相處才會愉快。
孫成蘭督導表示,運動可以養性,走路可讓自己身心輕鬆,身體更加健康。
鄭素貞督導分享我們對人微笑,別人也會對我們微笑,微笑可以給人歡喜,大師教導凡事要正面思考.往好處想,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人生。
賴碧華督導提到凡事往好處想,就會遇到好事。信心可由各方面來建立,投入義工行列,不但可以服務別人,也在廣結善緣中讓自己更有信心。
蔡瑞蓉督導談到,培養幽默感很重要,要多學習。精神的營養,非常多元,力行三好與四給,都可以帶給自己與別人營養。
廖阿真督導分享快樂可以提昇免疫力,不論是在國稅局擔任志工,或是在合唱團中泡茶與人分享,服務別人給人歡喜,自己也很歡喜。
曾碧玲督導提到感謝有讀書會,讓自己可以透過閱讀打開視野、豐富人生,自己每天也會找一篇大師文章在群組與大家分享,讓善法廣為流傳。
車金枝督導談到自己在工作中很勤勞,也很認真學習,讓專業技術更加提昇,更感謝生命中所遇到的貴人。
林孝雄督導分享大師教導「樂觀思考是消除憂鬱的營養」悲觀的人在生活中有不愉快的心情,以負面心態看待事情,容易產生焦慮。我們要樂觀進取無論是樂觀或是憂鬱的人,都應該去瞭解與調整自己.用樂觀的心態來消除憂鬱,所以樂觀思考是消除憂鬱的營養。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三組.課程.
日期:7月11日12:00-13:30普門寺光明教室
課程:《佛法與義理》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帶領人:曾碧玲督導.
出席人員:
曾碧玲督導.徐牡丹督導長. 車金枝督導.蔡瑞蓉督導.賴碧華督導.林孝雄督導.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說到神通很容易和神奇怪異超人的行為聯想在一起.當我們遭遇到困難危險時總希望能夠有奇蹟出現或異人挺身相互逢兇化吉.譬如有人欺負我們打罵我們時.假如自己有彈指神功隔空點穴.神功就可以制服對方.敵人追殺我們時如果有摘葉飛花神功就可以免除災厄.看到別人腰纏萬貫偏偏為富不仁如果有神偷的工夫神不知鬼不覺把錢財怯奪過來賬濟貧窮實在是大快人心的樂事.一般所謂神通就是希望自己能夠「神而通之」「神而奇之」具有超人的力量達到現實生活所無法實的願望.有了神通固然能夠懲奸濟弱.但如果使用不當也足以危害人類.神通對社會有益還是有懷處?其存在有何意義.以四電來說明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1.神通的意義和種類.
一般所謂神通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盡通.五種神通分為道通. 神通依通.報通. 妖通.
2.神通是苦難中的希望.
3.神通是亂世裡的求星.
4.神通是弘法的方便.
在佛法中以無為有無的力量比神通更為廣大.無的智慧比神通更為高遠.神通比上空無的道理.因此與其求取神通的力量不如求證空無的真理更為可貴。
帶領人先導讀前半段.後半段由出席人員輪流導讀.
導讀這篇文章後出席人員每位都分享發言.摘錄分享記要.
文章心得分享:
蔡瑞蓉分享文章最後一段.神通及不上無空.我們的心胸能擴大就如虛空一樣包容ㄧ切諸法.空無才能成大.
徐牡丹督導長分享.
神通要有業力.不能夠背道而行.
賴碧華督導分享.
神通是要有智慧去判斷.
林孝雄督導分享
神通不能夠違背因果不能改變既我的事實.佛法是用道德來感化他人用慈悲來求渡衆生.不是以神通來攝化衆生有了神通更要嚴持淨戒做有益大衆的事情.不是依仗神通胡作非為.神通可以收到一時的效果但是如假藉神通欺世盜名是害人害自己.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脫.佛法講因果業力才是世間最大的力量.學佛的人應該重視道德慈悲.不要貪圖神通不要依賴神通要老實的修行腳踏實地才是學佛之道.在社會文明知識普遍的時代.諸事應以正信的佛法從事智慧的開發和努力.不應迷信.神通雖然神秘但也是佛教修行的一部分.能夠幫助我們超越世俗的束縛追求智慧和解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課程.
日期:6月21日晚上八點至九點.
以Zoom線上讀書會方式.
課程:《人間萬事》老人的智慧.
出席人員:
賴碧華督導.曾碧玲督導. 車金技督導.蔡瑞蓉督導.張彬彬督導.孫玉花督導.林孝雄督導.
老人的智慧:星雲大師著.
「敬老尊賢」是中國傳統的美德。俗諺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明珠出在老蚌」等都是說明老人智慧的寶貴。
老人歷經歲月的磨鍊,擁有許多的智慧、經驗、常識、涵養,這是年輕氣盛的年少子弟所體會不到,更不是光靠聰明才智所能獲得的。老人的智慧,例如:
一、見多識廣,二、仁慈待人,三、提攜後學,四、冷靜行事,五、沉著內歛,六、自我約束,七、意志堅強。
有首偈語說:「少年莫笑老人頻,老人不奪少年頭;老人即使隨物化,功德留與後人多。」有的人認為老人無大用,經常在他們面前表現輕慢甚至對於老人的忠告.不屑一聽。其實,老人擁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經驗,這是不能抹殺的;老人一生為人間留下許多貢獻,都是留給後人享受,所以我們不能輕視老人,反而應該懂得尊重、學習老人的智慧。
話說山西省廣勝寺建有一座飛虹塔,經過風雨侵蝕,需要重建。隨著工程的順利進展,塔也愈建愈高,到了第三層之後,磚石已經無法再繼續往上送,進度一天一天慢下來。工匠們看著塔發愁無計可施。
有一天.一位自稱是魯班弟子的老人家來到工地,左看右瞧,在塔的四周繞了一圈又一圈.大眾好似看見一道曙光。
等他坐定,工匠們恭敬的站在他身邊,說道:「老先生!請您發發慈悲心,教教我們吧,塔都建到這種程度了,功虧一簣好可惜!」
老人家卻一直搖著頭,自言自語的說:「我年紀大了,已經半截入土。半截入土,沒有辦法了,你們大家趕緊造吧!」說完之後,搖頭晃腦而去。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被一句話給澆熄了,大眾紛紛辱罵那老頭。
過了半個時辰,一位工匠突然大聲喊道:「我想到了!」大眾立刻圍攏過來問:「你想到什麼了?」工匠說:「老人說的『半截入土』就是個妙法。意思是要大家把土往塔的四周堆高起來,這麼一來,就能運送材料了。」
老人的智慧,是真實的體會,是金錢買不到的寶藏;不懂得珍惜老人的智慧、運用老人的智慧,將是社會的無形損失。敬老尊賢」是中國傳統的美德。俗諺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薑辣味大,老人經驗多.「明珠出在老蚌」等,都是說明老人智慧的寶貴。
老人歷經歲月的磨鍊,擁有許多的智慧、經驗、常識、涵養,這是年輕氣盛的年少子弟所體會不到,更不是光靠聰明才智所能獲得的。老人的智慧,例如:
一、見多識廣,二、仁慈待人,三、提攜後學,四、冷靜行事,五、沉著內歛,六、自我約束,七、意志堅強。
有首偈語說:「少年莫笑老人頻,老人不奪少年頭;老人即使隨物化,功德留與後人多。」有的人認為老人無大用,經常在他們面前表現輕慢,甚至對於老人的忠告,不屑一聽。其實,老人擁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經驗,這是不能抹殺的;老人一生為人間留下許多貢獻,都是留給後人享受,所以我們不能輕視老人,反而應該懂得尊重、學習老人的智慧。
讀完這篇文章帶領人線上徵詢這篇老人的智慧分享回饋.線上每一位都很熱落的發言. 摘記分享記要:
孫玉花分享: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組長張彬彬督導第二組組長賴碧華督導.第三組組長羅妙琴區委三組的讀書會無論現場實體或是Zoom線上讀書會感恩林孝雄督導都會出席.並製作讀書會會的網頁分享Facebook上也時常報導讀書會的活動.這些都是孝雄督導.活到老學到老的老人的智慧。
張彬彬督導分享:
老人的智慧與經驗值得大家多去請益與學習.星雲大師教導大家什麼都可以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即是具有智慧的典範.我們除了學習老人的智慧更要與時俱進多充實自己曰後成為具有智慧老人。
林孝雄分享:
上了年紀的人不要想到自己是老人也不要沉緬在過去的回憶只要把握住現在.勇敢往前走只要方向正確繼續的走不要想終點在哪裡心裡便會年輕讓自己老當益壯.保持一顆年輕的心.老人要有健康.有老伴.有老本.有老友最重要的有老人的智慧.老人除了需要自己照顧.還要去思考照顧年輕人的完輩用智慧經驗幫助年輕人.老年人心裡要把握當下. 曰日是好日. 坦然面對生老病死跟上社會的脈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詢求宗教信仰. 只要心裡正常觀念正確又有宗教信仰都可以很有尊嚴.年紀雖然大還是要瞭解自己處境跟上時代學習新智識這就是活到老學到老的老人智慧。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岡山-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三組組長.羅妙琴區委課程.
日期:6月20日12:00至13:20
普門寺11樓.
出席人員:
羅妙琴區委.徐牡丹督導長.曾碧玲督導.林孝雄督導.蔡瑞蓉督導.孫玉花督導.車金技督導.賴碧華督導.洪健雍督導.
帶領人:羅妙琴區委.
課程:海洋生態面面觀.
帶領人用筆電以PPT照片祥細的海洋地型海洋的生態.海底地貌是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的總稱 。海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延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縱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千米,寬數百至數千千米,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大洋最深點11,033米,位於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8,844.43米)。
海底地貌是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的總稱 。深海平原坡度小於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
海底地貌
台灣海峽,簡稱“台海”,是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起台灣省台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福州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漳州東山島與台灣鵝鑾鼻連線。
主要以大陸棚為主,平均水深約60米,最深處水深為88米。海域上的島嶼,除靠近福建的沿海島嶼外,尚有澎湖群島與台灣省屏東縣的小琉球。
臺灣附近的海底地形相當複雜,在世界很難找得擁有這麼多種類型的海底地形的區域。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棚的東南邊緣,西側為臺灣海峽,平均水深約60公尺,海底平緩,底質除澎湖群島玄武岩外,其餘為沙質,海峽南部屬南海,愈往南水深達3,000公尺,東側面臨太平洋,海岸陡峻,坡度急遽下降至4,000公尺以下,其中琉球海溝更深達7,000公尺,因此東部陡立岩岸和西部平原地形成對比。 臺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臺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恆春海脊─綠島、蘭嶼區。概略來說,臺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臺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恒春海脊─綠島、蘭嶼區。其中臺灣西部海域就臺灣海峽陸棚區,是一個封閉性淺海陸棚(平均淺於60公尺),底質主要是沙,原本是優良漁場,近幾年來受到人為污染,過度漁撈及不當的捕魚方法,造成海域內生物榮景已不復當年。
上完這場課程之後受益良多。
1
0
0
0
0
0
岡山-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組課程
112年6月2日晚上8:00 至 9:00,以Zoom 的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
參加人員包括:
張彬彬督導、林孝雄督導、蔡瑞蓉督導、廖阿真督導、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共有7人參加。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人間萬事》中的「無諍的語言」。
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藉由讀書會討論,瞭解星雲大師所教導如何學習說「無諍的語言」?包括:說話親切、語言柔和、善語慈音、說話敬重、教誨堪受、愛語讚美。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只要能常說無諍的語言,必能讓人間處處充滿溫暖。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談談對文中哪一段印象最深刻?文中所提到的「無諍的語言」自己比較俱足哪一點?分享自己是個說話親切的人嗎?當遇到「說話帶刺的人」會如何應對?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等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廖阿真督導說,做人要謙卑,對人要尊重,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 . 遇到「說
說話帶刺的人」要能正向思考,負面的話不要放在心上,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善聽。
蔡瑞蓉督導談到,說話要親切,人家聽得歡喜,才會願意接受。人都需要讚美多說好話,良言一句三冬暖,與人相處上會更加圓融。
專業美髮師曾碧玲督導提到,學佛後慢慢修正自己,透過力行三好、四給,把快樂帶給身邊的每個人。並分享在工作場合中,大家不分年齡以一份真誠心來互相讚美,覺得非常歡喜。
「說愛語由家庭做起!」車金枝督導談到,在家中對先生與孩子說柔軟語,不但可避免爭執,也帶動家人一起來用「愛語」,讓家庭更和諧。
林孝雄督導分享,這篇文章所提到的「話語敬重」,即是講話要尊重別人,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溝通自然愉快。但我們在和熟人相處時,往往忘了要尊重對方,所以很容易發生口角,所以即使已經相當熟識,講話還是要很謙虛多尊重別人。讀了這篇文章,更了解到一切爭端,都是由語言所引起,大師在文章中提到,佛說「以諍止諍,終不能止」就是我們說話不要造成爭端,要學習說「無諍的語言」,例如:說聲對不起、謝謝您、打擾了,生活中經常把客氣尊重的話掛在嘴裡,人際之間必然會泯滅許多無謂的計較,消除許多糾紛,一句好話,能縮短人我的距離。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三組.組長羅妙琴區委課程.
日期:5月23日12:00-13:20
普門寺智慧教室
帶領人:羅妙琴區委.
課程《佛法真理》第一篇「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出席人員:
羅妙琴督導.曾碧玲督導.蔡瑞蓉督導.車金枝督導.林孝雄督導. 孫玉花督導.徐牡丹區會長.陳淑華會長8人
我們每一個人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自己的問題而且自己的問題中最大的就是命運的問題.對於命運的看法.因人而有種種的差異有的人生活遭受到折磨辛勞便怨恨命苦有的人對於自己遭遇只知認命認為人生的一切福禍窮通都是由命運安排.有的人對於生活貧苦困頓能安貧守節有的人對自己的際遇抱持樂天知命的態度.因此能不憂不懼.其實不倫命運乖舛或風雲際會不可ㄧ世都不ㄧ定要聽天由命應該培養洗心革面的器識創造自己的人生.談到佛教對命運的看法.分成四點說明.
一、人為什麼有命運.
1.為一個人而改變了一生.2.為一塊錢而改變了一生3.為人一件事而改變了一生4.為了一句話而改變了一生5.為了一個念頭而改變了人生.
二、控制命運的力量是什麼?
1.習慣控制命運2.迷信控制命運3.情念控制命運4.權力控制命運5.業力控制命運.
三、改變命運的方法.
1.觀念可以改變命運2.信仰可以改變命運3. 結緣可以改變命運4. 持戒可以改變命運.
四、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1.佛教認為命不是定型的命運可以改變2.佛教重視宿命但是佛教更重視未來的的命運3.佛教不鼓勵人聽天由命佛教希望人開創命運4.佛教不光是希望人樂天知命更希望人洗心革命.
常人有一種習慣容易看別人的缺點卻文篩自己的過失.佛陀數十年的教化替我們開顯了無數的法門.就是要我們洗去心中的塵垢無染的一片潔淨.求道的過程無非是洗心滌濾的良辰。
帶領人羅妙琴邀請現場的成員佛教對命運的四點看法分段方 享.
大家都很熱烈的提出分享.
林孝雄分享:人為什麼有命運: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各種因素改變命運.有的人由於ㄧ個人而改變命運.有的人為了一塊錢生命改觀有的人由於ㄧ件事情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為了一句話ㄧ個念頭使人生有天壤之別的變化.轉變我們人生的這些因素本身雖然至為細思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大.命運話題伴隨著人的出生而存在一世.有時候遇到人生挫折可能哀怨命運不公平說自己命不好.我們做一個平凡的人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有時候看到別人飛黃騰達想想自己的不如意埋怨老天爺捉弄命運其實我們的命運並不是別人所能控制的.是我們自己掌握的。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寶華-春秋閣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普門-福田讀書會
福田讀書會第一
組.組長張彬彬督導課程.
日期:112年5月12日晚上8:00 至 9:00,以Zoom 會議室方式舉辦線上讀書會由張彬彬督導帶領討論.
參加人員包括:
陳秀卿監事.林孝雄督導.蔡瑞蓉督導.廖阿真督導.
劉淑華督導
曾碧玲督導.車金枝督導 .
共有8人參加。
本次討論的教材,是《人間萬事》中的「禪心」。讀書會進行方式,張彬彬督導以讀書會「四層次帶領討論法」帶領討論,讓成員藉由讀書會討論,瞭解星雲大師所教導如何涵養「禪心」?包括: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
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閒、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
會中張彬彬督導邀請大家談談對文中哪一段印象最深刻?文中所提到的「禪心」自己比較俱足哪一點?分享自己在受苦時如何轉憂為樂?受委屈時如何感到公平?在受責時不忘慈悲?及讀完此篇文章後的收穫等,現場討論地非常熱絡,分享重點如下:
「平常心是禪!」陳秀卿監事提到,受到委屈,要能心平氣和、反省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想,以平常心來待人處事,內心就會比較平靜,常懷禪悅與法喜。
廖阿真督導說,人要有正知、正見與正解,修禪重於修心,因為禪就是生活。時時提醒自己,以一份清淨心來過生活,生命將會更加平順圓滿。
蔡瑞蓉督導談到學佛前被責備會難過,學佛後了解緣起法,知道凡事因緣合和,就會學習忍辱、放下執著,進而落實大師所教導的「我是佛」!
曾碧玲督導分享人生難免會受苦,學佛了解緣起緣滅後,釋懷地很快.佛光人忙
就是營養,大師教導「事忙,人不忙;人忙,心不忙」謹記於心。
車金枝督導提到學佛讓自己體悟到,遇到逆境要能正向思考,並以「我是佛」來做為努力的目標進而將「禪心」落實於生活。
林孝雄督導分享文中提到,委屈的時候要覺得公平,委屈是指當受到不平等的對待或指責時,心中會感到難過,覺得自己付出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人生難免遇到委屈的事情,只要自己行得正、無愧於心,便能以佛法來化解負面情緒。此外,一個舉重若輕的人,即使在忙碌時,心中仍能保持安閒自在,讓自己常懷「禪心」。
1
0
0
0
0
0
寶華-春秋閣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3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3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1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帶領人認證
2021 閱讀研討會
2020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佛光山新馬泰印線上
2020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