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佛法真義:戒的真義、忍的真義、苦行的意思:一、戒的真義:佛教講「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當初佛陀制戒,就是維護僧團的和樂清淨,為了正法永住,所以戒是僧僧團的基石。戒律也不是出家眾才須受持,戒是善法的根本,人人都需要有戒來規範自己,人生的道路才會安全。如皈依,受持五戒以後,嚴格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戒用來實踐,心中的一個念想,是活用的,大乘佛佛教「三具淨戒」1.攝律儀戒,教你行住坐臥都要合乎威儀.2.攝善法戒,凡切行事要以慈善為根本,3.饒義有情戒,就是主動的關懷眾生,利益有有情,這才是積極的持戒。二、忍的真義:佛教將我們居住的世界稱為「娑婆」,即「堪忍」、「能忍」的意思。因為人活著,不但要忍苦、忍難、忍窮、忍肌、忍冷、忍熱、忍氣、也忍富、忍樂、忍利、忍譽,因此人在世,不能沒有「忍」的修養與功力。忍要有具備高度的智慧,才能做到「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忍是認識、接受、擔當、處理、化解;忍室內心的智慧,是道德的勇氣,寬容的慈悲,是見性的菩提,是種無上的力量。佛教說的「忍」有三種層次:生忍、法忍、無生法忍。如有人謗我、欺我、辱我、惡我、騙我,我該如何?那只有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她,以忍為力。三、苦行的意思:佛教講人生是苦,其目的不是要人吃苦;但是人生要吃苦,才能達到自己要求的目標,這是必然的。因為天上部會掉下金銀財寶給我,地上也不會長出我的幸福、快樂來,我的一切、我的未來、必須透過我的學習、我的投資、我的苦行、才能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苦行是最重要的助力,一般人說,這個人在台上講演得很精彩,讓人聽了非常喜悅;如果你沒有台下十年功,能登台表演五分鐘嗎?吃苦當作吃補。朱漢川分享:戒的真義、皈依、受五戒的好處,我們做人的準則,不飲酒,每當公司聚餐,欣鈺同修都很放心、因為朱師兄有受戒,聚餐時不喝酒,就沒有酒駕的問題,放心。林姿君督導分享:苦行的意思:吃苦,人生下來就要吃苦、從每天早晨起床起就要吃苦,公司工作,完成每件事的過程、表演一節目,需要多次反複練習下功夫,表演才會精彩,是需要吃苦才能完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好好的利用苦,作為我們投資人的資本。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竹北一分會圓覺讀書會分享:
    1讀書花絮:.13:00大眾齊唱讀書會歌及隊呼。講題:佛法真義:悟、三好、四給
    因為疫情的情況、因此改線上讀書會。讀書帶領人:劉富光博士:第一次播放講題、又開心ˋ疫情中還可在線上讀書會、真幸福、學佛學、會員們都為自己寫歷史。一、悟:人生有很多的迷,產生許多的問題疑惑,不能解答;假如「悟」了,什麼問題都懂得、都明白,你說成佛還有什麼困難呢?因此,自古以來禪師們只求開「悟」,不求成佛。宋朝蘇東坡曾經做過三首詩偈來表明參禪悟道的三個過程:第一個階段尚未參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這是從分別心上建立的虛妄認識。第二階段是參禪尚未開悟的心情:進入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這時是透過智慧看到的山水,它已不是本來的樣子。
    第三個階段即是悟道後的心境:「去除了內心貪求執著後,體會到「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此時見到的山水已是我心內所流露出來的智慧活泉,能以平常心看待了。三、所以無論出家、在家的修道者,不必去求消災免難,應該要求開悟。二、三好:佛教講造業的來源,是從身、口、意三業而來;修行用功,也是從身、口、意三業修起。三業要淨化,就要身行善事,口出善言,心存善念。也就說好話、存好心、做好事。三、四給:世間一切都要靠因緣和合才能成就,離開群就沒有因緣,所以人間佛教以「人」為本要重視他人的存在,需要、苦樂、安危等。、以人為本,以 眾為我的修行,也就是「四給」之佛法意涵──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以人為本、以眾為我的修行,也是我一貫主張的「四給」佛法意涵──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1、給人信心:要生起了堅定的信心,這份給予的信心助力,2、給人歡喜:人間最寶貴的就是一顆「歡喜心」佛教裡除了法布施以外,還有心意布施、微笑布施,這些給人歡喜的「密行」我一直都很努力在實踐。3、給人希望: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彌勒菩薩的十大願,也在實踐給人希望中,成就了無上菩提。人只要有一線希望,哪怕是赴湯蹈火,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希望的可貴。人生的希望,就是要不斷與時俱進的往前走,就會有希望必能追求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希望。4。給人方便:為對方找想、對方有需要就給以救助、給以便利。給」,看似利他,實則利己。只要我們常存慈悲之心,處處與人為善,時時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給人一點因緣、給人一個微笑……就能讓我們的心形成一座美好的橋梁,不但方便了別人,也讓人我溝通無有障礙;從「給」的佛法實踐中,我們的生活也必定充滿歡喜、希望,在追求佛道的路上也能獲得諸多善緣。邱玉純分享:在道場法會中給新入會員:一個微笑,一個指引、解說法意、介紹道場環境等…讓新會員:多一份關懷,適應道場的環境,其實幫助人,自己內心也很歡喜、給人方便。林姿君督導分享:道場法會的結緣品,他都會選一個最喜歡,最漂亮的飾品,裝飾在手提包上,朋友看了他手提上的裝飾很喜歡,姿君督導都會與他朋友結緣,把自己喜愛的東西給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這就是給的精神。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1.19:30大眾齊唱讀書會歌及隊呼。
    2.由導讀人劉富光準備題材-《佛法真義》-老生病死、了脫生死、生死事小、輪迴的譬喻:
    3、輪迴的譬喻:世間一切的現象,都離不開輪迴循環的道理,例如:成、住、壞、空的輪迴,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起伏、四季有春、夏、秋、冬的更迭,這都是輪迴;甚至三世時空的流轉世輪迴,善惡六道的受生更是輪迴之中,存在著固定的法則,輪迴只是生命的轉換,就像人有「老病死生」死了之後不適沒有,死了還會再生,佛教講「三世輪迴」眾生無始以來由於身、口、意造作的業力、形成因果相續,無始無終的生命流,一個具有正見的佛教徒,必須要勘破輪迴,超越輪迴,不要害怕輪迴,安然在輪迴之中的磨練,而不為輪迴的煩惱所染汙。4、老病死生:我想人間佛教是提倡歡喜的,因此在面對「老生並死」也能歡喜面對,生、老、病、死、要如何轉念,才會感到歡喜。佛教告訴我們「人生是苦」並不是目的,苦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學習,一種挑戰,一種生命提升的因緣,當我們能夠正視人生的苦,就會去找尋苦的原因,不再自找苦吃,透徹苦的原因,就會去找尋滅苦的方法,可見透過苦的磨練與學習,能讓我們轉苦為樂,這才是真正的目的。因此「老病死生」讓人重新發現生命是有希望、有未來的,只要懂得回頭轉身,人生仍可以脫離老病死生的困境,從獲得幸福與安樂。5、了生脱死:在佛門裡,常聽人問;你為什麼來「學佛、出家?」回答總是:「要了生脱死」其實我們每天都在生死裡打轉,生死應該跟平常的生活息息相關,
    早上起來,不就是生了嗎?晚上睡覺,不就是死了嗎?了生脱死不是空無的,不是什麼都沒有,生,不為生的苦所束縛,困擾,而能突破生的困難,挑戰;死也不為死亡而傷心難過不已,而能了知有個不死的佛性。生時不苦不腦,死前不憂不悲,用平常心看待生死如花開葉落的自然,如此即為「了生脱死」懂得「了生脱死」的真義,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大自在的解脫境界。6、生死是小:生時多做一點福利社會的工作,讓人人都能接受佛法,大家共同修行,成就,要了生脱死,應該是你成就我,我成就你,彼此互相成為助緣,這樣比較能了生脱死,生死是一貫的,就像旅行一樣,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去,所以叫「往生」往生後有三個條件:隨眾、隨習、隨念。我們要想往生後有好的去處,平常生活中要多做好事、多說好話、多存好心。要先生活,後生死,生命,無限的循環,無限的希望,這就是人生的意義。
    羅珍妹分享:我們實踐人間佛教:應先修行自己的行為能為道場多做些義工、多存些資量,成就佛道。
    姿君督導分享。願生生世世都要學佛度人,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信、願、行、選擇有正知、正見的道場。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圓覺讀書會 shared a file on the site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活動名稱:竹北讀書會:迷悟之間-真理的價值、幽默的風趣
    活動程序:幽默,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是你我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間需要有幽默,有幽默才有風趣,有幽默才有智慧。
    幽默不是諷刺、他是智慧的言談,依據幽默的話語,蘊含著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他是自我的調侃,一個的動作,傳達了無的溫馨和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禪心。
    幽默能化解尷尬,帶來愉悅、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的禪心幽默。近代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謔、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一股清涼、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幾位幽默大師,以為人間多憑添些許的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
    湯明珠副會長分享、人難免有尷尬場面、能幽默一下、才能緩和場面氣份、也是一種自我嘲弄的幽默智慧。
    王素貞師姐分享:一個人各性幽默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多采多姿、開朗又歡喜自在的人生觀、處處帶來歡笑喜悅、是 人一種言語的智慧。
    活動程序:幽默,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是你我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間需要有幽默,有幽默才有風趣,有幽默才有智慧。
    幽默不是諷刺、他是智慧的言談,依據幽默的話語,蘊含著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他是自我的調侃,一個的動作,傳達了無的溫馨和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禪心。
    幽默能化解尷尬,帶來愉悅、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的禪心幽默。近代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謔、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一股清涼、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幾位幽默大師,以為人間多憑添些許的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
    湯明珠副會長分享、人難免有尷尬場面、能幽默一下、才能緩和場面氣份、也是一種自我嘲弄的幽默智慧。
    王素貞師姐分享:一個人各性幽默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多采多姿、開朗又歡喜自在的人生觀、處處帶來歡笑喜悅、是 人一種言語的智慧。

    活動程序:幽默,是現代人美滿生活的泉源,是你我人際關係的潤滑劑;人間需要有幽默,有幽默才有風趣,有幽默才有智慧。
    幽默不是諷刺、他是智慧的言談,依據幽默的話語,蘊含著無限的深意和啟發,幽默不是嘲笑,他是自我的調侃,一個的動作,傳達了無的溫馨和關懷。
    幽默不是令人難堪的「直指人心」幽默是一顆充滿悟性、靈巧,活潑與睿智的禪心。
    幽默能化解尷尬,帶來愉悅、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多一點的禪心幽默。近代文學家林語堂、魯迅、他們的文章語帶幽默諷刺、但卻諧而不謔、他們的風趣灑脫、超然淡泊、均為人間注一股清涼、希望現代的社會、也能夠再多幾位幽默大師,以為人間多憑添些許的趣味,帶來真正的祥和歡喜。
    湯明珠副會長分享、人難免有尷尬場面、能幽默一下、才能緩和場面氣份、也是一種自我嘲弄的幽默智慧。
    王素貞師姐分享:一個人各性幽默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多采多姿、開朗又歡喜自在的人生觀、處處帶來歡笑喜悅、是 人一種言語的智慧。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圓覺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年前
    法寶-圓覺讀書會 shared a file on the site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法寶-圓覺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年前
    新竹竹北一分會-圓覺讀書會
    活動時間:109年03月07日09:00-12:00
    活動地點:龍潭大北坑
    負責人:王瑞蓮 記錄員:蔡福吉 攝影員:詹益明
    參加人員:王瑞蓮 詹益明 邱桂湄 劉富光 林姿君 邱玉純 魏信清 曾金蓮 曾研蓁 李甘春梅 王曾素貞 湯明珠
    重要貴賓: 知蓮法師
    一、活動程序
    1.09:30大眾齊唱讀書會歌及隊呼。
    2.由導讀人劉富光準備題材-《佛法真義》-四依止。
    二、活動花絮:今日由導讀人劉富光準備題材-「佛法真義」「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開啟了佛教經典在不同的人、事、時、地、物的條件因緣中,有了回應、調整與適應不同地區、對象、文化的詮釋空間。以「真理」為依據,凡事按真理而行事。人之所以不足以為依,因為人的思想、見解各有不同,所以學道應依法不應依人。如《華嚴經》說:「以法為依,以法為救,以法為歸,以法為舍。」依智學不依識學,智是指「無漏般若」的智慧;識是指有漏的「分別意識」。世相虛幻,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所分別、認識的現象,時刻都隨著虛幻的世相變化。所以,以識來分別、認識世間的森羅萬象、千差萬別,畢竟不夠徹底。佛法強調要「依義不依語」,語言儘管不同,但意義不能改變,語言只是工具,如標月之指,佛陀縱然有方便示教,然而佛法的緣起、真如、自性、苦空、無常、無我等真理,則是不容許稍有更改,所以就需要遵循「依義不依語」的原則。佛法有了義、不了義;不了義是方便道,了義才是究竟的解脫道。所謂般若是解脫道、菩提心是解脫道,這許多佛法修行的究竟目標,就是讓人解脫煩惱,離苦得樂。萬種的方便,歸根結底,就是人生要喜悅、要解脫、要超越,要讓每一個眾生都能得度,和我佛如來同樣地把精神、心胸擴大到虛空,那才是真正的佛心佛意。所謂「以四依止,入佛智慧」,我們親近師長,研究佛法,應該時時謹記,以「四依止」作為學佛的方針,才能把握佛法要義。
    三、活動感言:另導讀人並準備【溯源集】譬如有眼不識泰山,君子之交淡如水,無顏見江東父老,郎中,解鈴還虛繫鈴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導遊等名詞讓我們瞭解該名詞的典故,活動中大家互相聯誼並觀賞魯冰花,大家收穫滿滿。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