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2021/01/19,13:30
    地點:普門寺光明教室
    題材:《六祖壇經講話》第九護法品
    帶領人:張玉珍
    出席: 張玉珍、徐牡丹、羅妙琴、莊燕雪、廖月霞、許喜榮、翁淑芳
    一、經文導讀
     薛簡曰:「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
    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 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 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 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去不來,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 簡曰:「師說不生不滅,何異外道?」師曰:「外道所說不生不滅者,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我說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不滅,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
     問題討論
    針對下列問題,參加同學分享自身體悟,暢所欲言,頗有斬獲。
    1.武則天對佛教的貢獻
    2.分享個人參禪的體驗
    3.大師對於無盡燈做了很多的闡述,談一下自己的最受用或者是感受最深的部分。
    4.用一句話來定義大乘的境界
    5.談一下自己對於「實性」的看法
    6.如何得入清淨心體?
    7.生活中如何做到不思善不思惡?
    三、回饋
    羅妙琴
    惠能大師回拒武則天的詔請時,説自己「吾形貌矬陋」,直至印宗法師因「詰論玄奧」才出家開法。顯示其內斂、不畏不懼。
    惠能大師對法衣之處理,先是法衣任惠明取,表現自信勇敢,在付囑弟子傳法時,取消法衣外在的、形式上的傳衣,顯現「踏實不迂腐」特質。
    惠能大師婉拒皇帝詔請,一生只在嶺南弘化,遠離50-60年後之安史之亂的主戰場,讓曹溪道場得以延續,保全五祖道種。因此第九世紀初,有「天下凡言禪,皆本曹溪」、「傳佛心印,正傳達摩」。
    南宗禪「識心見性,頓悟成佛。」為簡便法門。此外南宗禪是農禪並作,適應中國社會之修行生活,唐武宗滅佛後,南宗禪因以上而能持續在民間廣泛傳播和發展。
    惠能大師門下眾多禪系,發展出五家七宗,普利群生者無數。
    徐牡丹
    今天帶領人玉珍事前準備充分,導讀不疾不徐,掌握內容核心,問題設計結合人間佛教的修行,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在在處處,無不是禪。萬法唯心,只要自己心淨,則處處是淨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