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駿程讀書會記錄
    時間:110、06、25晚上7:30-9:30
    地點:網路視訊
    主題:題庫30-45題
    成員:中山七分會駿程讀書會成員共14名
    召集人:林秀娟
    帶領人:陳淑華
    記錄:陳淑華

    一、內容導讀:
    1.佛教裡的布施,是「施者、受者,等無差別」相互尊重,沒有彼此,不分人我的。
    *佛教裡的「施」與「受」是同等利益與功德。
    2.「八風」是指我們在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我們的情緒,所以稱為「風」。
    3.「六和」即:見和同解-思想的統一、戒和同修-法制的平等、利和同均-經濟的均衡、意和同悅-心意的和諧、口和無諍-語言的喜悅、身和同住-居住的安樂。
    4.所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只要我們能把這顆心一轉,讓它「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妄為真、轉識成智。」
    那麼有了真心,還怕不能成辦一切事嗎?
    5.《維摩詰經》說:「慈悲為父,方便為母」慈悲與方便,都是令眾生入佛之見最佳要道
    。但是方便不是隨便,「給人方便」是給人因緣,給人助力
    ,不讓人感到困難,進而解決人的問題。
    6.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每天接觸六塵,攀緣外境,引誘我們造種種惡業。六根以「心」為首,統領六根。
    7.所謂的「五停心觀」,即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慈悲觀」對治瞋恚,以「緣起觀」對治愚癡,以「念佛觀」對治多障,以「數息觀」對治散亂。

    二、討論與分享:
    1.八風在生活上常會遇到,你又是如何去面對呢?學佛前、後有差別嗎?
    (1).稱讚與批評如同大風吹,吹到身上時,可以用來測試自己學佛後,對於外境的影響有多大、多久,就知道自己學佛後,進步了嗎?八風吹過來,不要在心中住太久,如果太久,好的會讓我們產生矯慢心態。不好的會讓人傷心、氣憤不平。所以可以用八風來省思自己,考驗自己的修為。
    (2).現在年紀大了,對於身體上的衰老,也是無可奈何,對於過去稱譏毀譽,自從學佛後對於一切身外之物也相對看開了,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所以以無所得心態過日子,
    生活就很平靜、清淨。
    (3).在11樓櫃台值班,只要依法奉行,以歡喜心、真誠心
    ,協助師父來服務大眾,過程中學習到很多待人處世的態度
    。偶而遇到一兩個居士比較……
    ,反而是學習的地方。
    2.慈悲與方便是令眾生入佛之見的最佳要道,在生活上要如何實踐呢?分享一下吧!
    (1).我每當情緒不好時,都會
    以同理心來為對方去設想,也會轉念、相信因果,以慈悲心給別人方便,也等於給自己方便,自利利他。
    (2).剛剛聽到維摩詰經的「慈悲為父、方便為母」這句,感觸很深,因為我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給我的身教就是:他們對於別人不管是親戚或是客戶,如果有不合理的要求,總是以慈悲心出發,去覺察別人的需要,然後給人方便,爸媽都會用慈悲與方便去解決問題
    ,這是我從小學習到的。同時我也覺得真正的方便是要讓人在「沒有壓力」之下,幫他解決困難。

    三、作第一級題庫:
    是非題17-22題
    選擇題23-30題

    四、結論:
    今天很高興,大家在這共修佛學會考題庫,經由每一題的提要,再把這題在佛法真義裡的每個主題重點跟大家共讀,希望借由這個讀書會的平台,讓大家更了解佛法,也能讀些書來度過這個疫情難關,安住大家的身心,謝謝各位同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