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多110.8.5
    多聞樂活讀書會紀錄
    時間:110年8月5日上午9:30-11:30
    地點:網路視訊
    主題: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第四講、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中的富樓那、迦旃延、阿那律與維摩詰對話的單元。
    成員:劉珍齡、周財生、鄭月娥、羅妙琴、陳淑華、洪美沙、賴平熙等7人
    帶領人:洪美沙
    記錄:鄭月娥

    一、內容導讀與討論:
    (一-1)富樓那尊者與維摩詰的對話:富樓那-說法要先知眾生根器與心的需求
    1. 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無以穢食置於寶器,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
    答:說法要機教相應,所以在說法前,應先入定觀察了解他們是何等根器,然後才對機說法。應當先入定觀察這些人的心智根器,然後說法。不要把腐爛的食物放進鑲著珠寶的食具中,應當知道這些比丘的心念,不要把琉璃當做水晶。
    2.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無以日光,等彼螢火。答:你不知道眾生的根器,便不應對大乘根講小乘法。他們本來身心健全,不得用小乘法來添加創傷,他們要踐行的是大乘之道,不要指一條羊腸小徑給他們。不要想將浩瀚的大海傾注在牛蹄踩出來的坑中。 不要將耀眼的日光等同於螢火之光,要給他們如同太陽月亮、江河大海的大乘佛法,不要拿螢火般的小乘代替日光般的大乘佛法。
    3. 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
    答:這些比丘曾經許下求大乘道的宏大志願,只是中間因不同因緣,暫時忘記了初衷,怎麼能用小乘劣法教導他們呢?我看小乘法所得的智慧甚為微淺,猶如盲人一樣,不能分別一切眾生的根智利鈍。
    4.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植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時豁然,還得本心,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
    答:這時,維摩詰即進入三昧境界,引導這些比丘認識自己從前所做過的修行。彼自知曾經在五百佛處種下福德和功德,曾以此福德和功德回向無上正等正覺。這時,維摩詰即進入三昧境界,引導這些比丘認識自己從前所做過的和功德回向無上正等正覺。
    他們即時豁然開覺悟,得了本來清淨的自心。於是,這些比丘向維摩詰足前行稽首大禮。
    (一-2) 總結:
    一、要知眾生根器再說法,二、要自己有禪定功力。維摩詰居士是菩薩乘願再來,故而有宿命通,知眾生根器之不同,說法要視彼等根器說法,說法者若不觀機觀根器,是啟發不了他們,也會效果不彰。
    (二-1)摩訶迦旃延尊者與維摩詰的對話:摩訶迦旃延說無常苦空未符合大乘意旨,維摩詰居士敷演大乘宗要。
    1. 摩訶迦旃延為比丘敷演法要,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維摩詰來謂我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答:摩訶迦旃延為比丘演講佛法基本法義,說明苦的意義、空的意義、無我的意義、寂滅的意義,無一不是三法印、四聖諦的宗旨。 但不究竟,維摩詰說不要懷著有生有滅之心說實相法,(就是佛的本性佛性),佛性是沒有生滅的。
    2.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答:一切諸法沒有生滅為無常的真實義。苦是對變化不定的現象的執著受苦,五受陰是主體的感知活動是不實際,諸法相究竟虛妄無實,要離諸法相,名為無所有,這是空的真實義。「空」無邊際,能生一切,包含萬有。然萬事萬物皆是緣聚而起,在時空中因所具的緣起在不斷的變化中,故自然有「生、住、異、滅」。實際並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外相存在;是生生滅滅的存在。
    3.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答:無我義是無有那些執著愛取的我執,因不永恆,這個我執的假我固然不實,但畢竟此身處於此我的狀態下,知其不我而不執即直下為真我,此真我與假我也無須二分,二分亦是我執,既知無此假我,也就不必再分真我、假我。一切現象生滅,諸法本來假合不實,故空,本來就空,也就不必再去空它了,就是今則無滅,就是真寂滅。
    (二-2)總結:
    以上諸義,不能說與原始佛教三法印、四聖諦有根本不同,只是說修行者在認知三法印、四聖諦的基礎上,進行實修之時,要有般若智以化解之,故而在已經體知的境界上,言語道斷,不再分別,而有上說。

    (三-1)阿那律尊者與維摩詰的對話:阿那律天眼所見為生滅造作不究竟。
    阿那律示現天眼,維摩詰居士告知一切相如幻,不能知此者其天眼等同外道境界。
    1. 阿那律謂;吾見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勒果。
    答:我見這釋迦牟尼佛土中的三千大千世界,如同觀看手掌中的庵摩勒果,看得清清楚楚。阿那律之天眼,見起止生滅,遠近精粗等相。不知相由緣生,緣生無性,無性空寂,空寂則無相。故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阿那律執相而求,落虛妄中,是故被喝叱。
    2. 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答:天眼者言,亦是屬實,然而,天眼所見世界,亦是虛妄不實。如果是「無作相」,即是無為相,那就是有相等於無相,無作相是不做善惡無記等有漏業相的。既是無相,就不用肉眼,亦不用天眼了,此即是捨了諸有相及無相。
    3.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答:如果執著所看到的都是真實不虛的話,那就跟外道的五通仙人相同了。凡夫外道,也可能有五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這些由以自我為中心的「我」所發出的特異功能,非一般人的感官所能發生,在外道稱之為五通。天、鬼、神,都可有或大或小的五通,天及鬼皆是以果報而得神通,人類則有修得及報得的兩種。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無作相者,無性無生,無相無為,故不可見。
    4. 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答:佛有真天眼(佛眼)觀諸佛國,不取天眼作相見、不捨天眼作相見、亦非無見,能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故說:不以二相。阿羅漢所得,叫天眼明,非天眼通。「三明六通」的,是阿羅漢得。所謂三明,即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而佛的天眼,又高於阿羅漢,是究竟的天眼,故名「真天眼」。天眼、漏盡、宿命,在阿羅漢稱三明,在佛謂三達。「如來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因佛沒有一個時間不在定中,雖然處處應化、處處度眾生,仍常在三昧中。三昧是定慧相融而得悲智雙運的功能。佛的心中無物, 能見所有一切十方諸佛都在他們的國土上說法度眾生,雖見諸佛國土,此土與彼土不以二相分別。即
    一切諸佛國土等於一佛國土,一切諸佛等於一佛。
    總結:當維摩詰大士如是指出何謂真天眼所見之時。嚴淨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得到啟示而發願意達到如大覺者這般正等正覺得心願,作禮而去,以光的形式一閃而離,故曰:「忽然不現」。
    (三-2)討論:
    1.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在人身上何意呢?
    答:你的心怎樣,看到的世界就怎樣,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倘若菩薩想要成就清淨的佛土,就應當先清淨自己的心;隨著自己的心清淨了,佛土自然也就跟著清淨了。心淨,一切皆淨;心不淨,一切皆不淨。你的心是什麼樣子,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麼樣子。「萬法唯心造」。
    2. 佛陀的心作意與阿那律的心作意何以有不同的層次?
    答:阿那律的心作意有生滅造作相,佛陀的心作意可以在定中看到無生滅景象。
    3. 阿那律的佛法與竟佛陀所修的有何不同?
    答:兩者修行的深淺層次有不同。阿那律是小乘佛法,未究竟,而佛陀所修的佛法是無限法界,是大乘佛法。
    4. 聲聞、緣覺和菩薩乘的三乘教法,稱菩薩乘(或佛乘)為大乘教法。《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聲聞、緣覺乘本來就是佛從大乘佛法中析分出來的一部分法,為了讓心志比較薄弱的眾生,可以在佛道修行中有一個可以稍事休息而施設的一個化城;只要不是定性的二乘行者,最後還是會進入大乘法中來修學,走上成佛之道。
    《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5. 菴摩羅果:又稱庵摩勒果,中國稱為餘甘子。餘甘子是一種藥用和食用皆有較高附加值的植物, 被聯合國衞生組織指定為在全世界推廣種植的三種保健植物之一。甘果營養成分豐富。其硒含量位於人類已知食物之冠, 與山楂、白欖並列為“世界三大雜果”。它富含維生素C, 被醫學界譽為“天然維生素丸”。餘甘果還是佛教三大果之一, 藥食兩用, 深受大眾青睞。
    6. 三明在六通中都有了,為什麼要特別提出三明?
    (1)六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又叫身如意通),六、漏盡通。
    (2) 證得六通不見得有三明。三明,即是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例如宿命通知道過去,但是詳細因緣不知道,漏盡通知道現在,但知道得不詳細,天眼通可以觀未來,亦是觀得不詳細。
    (3) 明與通的分別,就是通祇知道大概,而不知道詳細因緣,詳細因緣都知道的就是明。且能隨順厭捨生死、引發殊勝功德、趣向畢竟涅槃的勝用,故在三神通的體上更立為「明」。又稱「三達智」。
    (4) 漏盡明唯四果羅漢方證,宿命明、天眼明二明則初果以上可證。

    (四)在人間歡喜修行諸聲聞弟子問疾-諸聲聞弟子問疾
    1. 與智慧第一舍利弗說法。
    維摩詰與舍利弗說法:揭示大乘和小乘在修行上的根本差別。雖證得羅漢果位,煩惱已斷,身心俱靜,但遵循的仍是小乘教義,法執未破,希望通過在荒林中安禪靜坐,以達涅槃。維摩詰向舍利弗指出參禪打坐是可以從世間事務中,不落煩惱與斷煩惱兩邊,修習靜慮用心才能成佛。

    2. 與神通第一目犍連說法。
    維摩詰對大目犍連說法:為在家居士們說法,不應以小乘佛法,或是出家人的出世法說法。

    3. 與苦行第一的大迦葉談平等心。
    維摩詰對大迦葉說法:
    「從貧乞食」是不平等心,住平等法,應依次行乞食。

    4. 與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談諸法平等。
    維摩詰對須菩提說法:「從富乞食」是不平等心,要達到視各種法都如如平等 。

    5. 與說法第一的富羅那說法。
    維摩詰居士對富羅那說法:對新學比丘說法,先當觀此人根器、心之所念而說法,「欲行大道,莫示小徑」,要給大乘佛法不能以小乘法危害他們。如師父所說:「契理是『目標』,契機是『方便』,所謂『開權顯實』即是。」在於對眾生根性、程度的了解,才能循循善誘。

    6. 與論議第一的摩訶迦旃延說不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維摩詰居士對迦旃延說法:為人說法,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即不要以生滅的觀點去理解實相的義理。因為
    諸法不生不滅是無常義;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7. 與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說不二相。
    維摩詰居士對阿那律說法:
    無邊的法相是有相或無相?說有相,小至一顆菴摩羅果,大至三千大迦葉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二、分享與結論:
    (一)感謝帶領人把大師這本維摩詰所說經,加上大師的«在人間歡喜修行»第四講的諸聲聞弟子問疾(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
    須菩提、富羅那、摩訶迦旃延、阿那律都七人)複習,
    回憶過程,反覆體味法之精鍊、完美,述義之言賅旨遠,很法喜。
    (二)同學分享
    1. 學到小乘、大乘只是佛法的層次有別,《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聲聞、緣覺乘都是佛從大乘佛法中析分出來的,為了讓心志比較薄弱的眾生,可以在佛道修行中有一個可以稍事休息而施設的一個化城;只要不是定性的二乘行者,最後還是會進入大乘法中來修學,走上成佛之道,因為小乘法無究竟,成佛是最終目標。
    2. 我們修學佛法的過程,都會經歷一個過程即由小乘的聲聞,從有相到無相,也就是需要透過聲聞聖眾滅苦實踐所依據的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一貫性而修行為基礎再精進而提升至大乘的佛法實相。
    3. 佛法的空性思想,從心經、金剛經、六祖壇經、講的都是這顆心要放下我執,要有平等的思想,空性的思想,當下才能頓悟,將數經能融合了知。收穫非常多。
    4. 加入佛光會,對法師或會長給的任務,都不揀擇,認為是修自己的福德,隨喜承擔。但是最近任務加上孝道月法會不願錯失,另分會讀書會擔任帶領,幫忙會員們複習佛法真義三冊與佛學會考題庫的準備有點負荷,考慮因個人的體力,時間有限,怕沒辦法圓滿,擬暫停參加本讀書會。(大家表示,可暫時不必承擔帶領或記錄工作,直接聽與討論。)
    5. 另有同學表示,因為自己工作態度十分嚴謹,力求完美圓滿,因此基於時間與體力負荷,會審慎考量再做取捨。也建議事事無法如意,每個人自己要考量時間與體力負荷要做取捨。
    6.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區別,日常生活中都從小乘開始學習,但不能做自了漢。
    最終要發菩提心,提升至
    大乘法要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我們平常就要養「德」習慣。
    7. 「無常」就是遷流 ,變易的意思。其實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面對無常而不自覺。這一波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與大陸鄭州水災讓我們深深的體會到甚麼是「無常」,是大家的共業,但是無常使生滅相續,不要怕無常;佛法的「無常觀」告訴我們要有歡喜的期待,與無窮希望,我們要在無常裡學習勇於改變線狀,讓自我不斷超越與進步。
    8. 學會從佛學的苦、空、無我,了解實相就不會執著,對真理要透徹了解,而轉為積極的力量。大師說無我不是沒有我,是要把心量放大,要在眾中有我,從維摩詰生活的智慧,我們要以他為目標,自助、助他,服務大眾圓滿自己的修行。

    三、下次線上讀書會
    時間:110年8月12日上午9:30-11:30
    主題:在人間歡喜修行-維摩詰經第四講、維摩詰所說經,弟子品中的優波離、羅睺羅、阿難三位尊者對話的單元。
    帶領人:周財生
    記錄:劉珍齡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