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110年8月16日星期一上午10:00-11:30,北市南一區督導委員會的福田讀書會,邀請車金枝同學帶領大家研讀佛法真義第一冊的五篇文章,這次共有8位督導參加線上共讀共學:李奕慧、車金枝、徐牡丹、孫玉花、曾碧玲、賴碧華、蔡瑞蓉與羅妙琴。以下是文章重點與部分分享。
    第一篇「因果的意義」強調要怎麼收成,就要怎麼種植。還有佛教講因果是通三世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和果之間還有一個緣,因緣果報當中的相互關係,必須通盤了解。李奕慧同學分享學佛後,聽經聞法開啟智慧,才了解自己的因緣果報,因而更精進修持,人生際遇也漸入佳境。
    第二篇「如來十號的意義」,如來十號其本意是為了彰顯佛陀的聖德,與讚美佛陀的偉大,透過閱讀,大家了解了如來十號的意義,作者星雲大師希望以後大家不要再把佛陀分立成很多不當、不能普遍通行的稱呼,還是還給「佛陀」本來的意義就好。
    第三篇「苦行的意義」佛教講人生是苦,其目的不是要人吃苦;但是人生要吃苦,才能達到自己要求的目標。「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們要好好把「苦」用來強化忍耐、辛勤、發心的力量。曾碧玲同學分享身為美髮界的名設計師,是歷經手指多次被銳利的剪刀剪到受傷流血,吃了很多苦頭,才成就一身的高超技術。
    第四篇「愛欲的昇華」告訴我們欲有善法欲、有染汙欲。善法欲要增上,染汙欲要減少,文中提供幾點處理之道:一、讓愛欲昇華成為慈悲。二、愛欲可以代替。三、用思想、意念,化解情慾、愛欲。四、用勞動服務,可以減少欲望。五、假如以上方法都不靈,可以唱一首歌曲,或出去吹一陣涼風,你也可以投入大眾裡,跟大眾一起活動。六、用正念對治身體的邪念、歪念,也能少欲知足。
    第五篇「命運與因緣」內容有六祖惠能大師說:「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一個人命運的好壞,與平常自心的善惡、積德有關,舉凡習慣、信仰、感情、詮釋、欲望等,都可以改變、轉化、左右我們的命運。
    最後每人回饋或分享一分鐘,大家肯定金枝同學有充分準備,且不斷提昇帶領的能力。
    下週8月23日同時段,請賴碧華同學導讀接下來的五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