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多110.09.02
    多聞樂活讀書會記錄
    時間:110年9月2日早上9:30-11:30分
    地點:視訊網路
    主題:維摩詰所說經菩薩品第四-維摩詰居士與持世菩薩的對話
    成員: 劉珍齡 羅妙琴 陳淑華 周財生 鄭月娥 洪美沙
    賴平熙等7人
    帶領人:洪美沙
    記錄:洪美沙

    一、內容導讀與討論:
    (一)在這篇經文的緣起,是魔波旬擬以萬二千天女給持世菩薩,「可備掃洒」,被拒。維摩詰居士以自己是白衣居士願接受天女,並以神通迫魔波旬將天女們與他;居士要天女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天女們並發道意,維摩詰居士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什麼意思呢?
    答:魔波旬將天女們贈與持世菩薩要來擾亂其修行,維摩詰居士以持世菩薩不受,他自己是白衣居士願接受天女,並以神通迫魔波旬將天女們與他。維摩詰隨即要天女們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並順應她們各別的根基、需求、希望分別為她們說法,從而使她們發心學道。接著說:「你們已發了學道心,信佛法有法的喜樂可以供你們自行善積德中自娛得究竟快樂,不應再沉浸於五官的色受想行識的享受,那只是無常、苦、空、無我不究竟的快樂。」
    (一)-1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善法。
    即應當知道,聲色等慾望是無常如幻,因此應該常修佛法,廣積善行,以作為修習出世間法身、慧命、法財三堅法之根本。

    (二)天女們問維摩詰居士何謂法樂,有何內容?
    答:
    1•正知no.(1)-(3)
    (1)樂常信佛。(2)樂欲聽法。(3)樂(供養)眾。
    即你們先學會樂於信仰佛法。樂於聽經聞法。樂於
    供養僧眾。

    2.•正見no.(4)-(7)
    (4)樂離五欲。(5)樂觀五陰如怨賊。(6)樂觀四大如毒蛇。(7)樂觀六入如空聚。
    即樂於離五欲。樂於正觀觀色受想行識五蘊如賊。觀地水火風如身邊毒蛇。觀六根所招六塵是幻象猶如空的聚落。

    3.•正行no.(8)-(11)
    (8)樂隨護道意。(9)樂饒益眾生,(10)樂敬養師。(11)樂廣行施。
    即樂於隨護無上道心,令修道人不走彎路不入歧途。樂於捨己為人饒益眾生。樂於恭敬供養師長。樂於廣行布施、無相施捨。

    4.•內修no.(12)-(16)
    (12)樂堅持戒。(13)樂忍辱柔和。(14)樂勤集善根。(15)樂禪定不亂。(16)樂離垢明慧。
    即樂於持守淨戒不懈。樂於忍辱柔和。樂於勤持善根、廣積善心為樂。樂於禪定攝心不亂。樂於離諸穢垢,得般若智慧。

    5.•外顯no.(17)-(20)
    (17)樂廣菩提心。(18)樂降伏眾魔。(19)樂斷諸煩惱。(20)樂淨佛國土。
    即樂於與廣大眾生同得菩提心。樂於降伏欲魔、身魔、死魔、天魔。樂於斷除起煩惱和習煩惱。樂於清淨自心,莊嚴佛國淨土。

    6.•正精進no.(21)-(31)
    (21)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22)樂莊嚴道場。(23)樂聞深法不畏。(24)樂三脫門。(25)不樂非時。(26)樂近同學。
    (27)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28)樂將護惡知識。(29)樂親近善知識。(30)樂心喜清淨。(31)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
    即樂於成就三十二大人好相而修習各種功德。樂於嚴淨所有道場。樂聞甚深佛法,深信諸佛法不可思議,聞而不畏。樂於空解脫、無相解脫、無作解脫。不樂急於求成。樂於親近一起修習佛法的同學。樂於與非修習佛法的同學相處無隔閡。樂於幫助惡知識令其改正。樂於親近善知識得共同提昇。樂於禪定中得清淨實相。樂於修習無量菩提道品之法。這便是菩薩法樂。

    (三)波旬對天女說:「我想同你們一齊回天宮去。」天女說:「留我們跟隨這位居士吧!有法樂,我們很快樂,不再喜歡五欲樂了。」魔王求維摩詰居士請其捨了天女,說:「把一切所有施捨給他人是你們菩薩常行之法啊。」維摩詰說:「我已捨了,你帶去吧!我滿足了你的心愿,願一切眾生能具足法樂。」那些天女問維摩詰:「我們為什麼還要留在魔宮?」維摩詰對她們說的法門是什麼呢?讓天女們聽後,頭面頂禮維摩詰足,
    隨魔還宮,忽然不現。
    答:維摩詰對她們說的法門
    叫做「無盡燈」,囑咐她們應當好好修學。什麼是無盡燈?譬如點亮了一盞燈,以這一燈又點亮第二燈,如此一燈傳一燈,直至點亮百千燈;原先不亮的都亮了,光明無盡。就這樣,諸位天女,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使他們發無上正等正覺心,行大道的意願不滅卻是無盡,隨著說法度人,自己也能得益一切善法,這就叫做無盡燈。維摩詰居士說:「你們雖然留在魔宮,以這樣的無盡燈,使無數天子、天女都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你們為了報佛恩,能這樣傳無盡燈,也是大大饒益一切眾生的善行。」讓天女們聽後,頭面頂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

    二、討論與分享:
    (一)文章中法樂包含31項,略分正知、正見、正行、內修、外顯、正精進六類,您在修佛、行佛過程中的體會是什麼呢?同學分別表示
    1. 正見:(1)與我們的佛性相應,體悟五欲是虛幻。
    (2) 「空性」的智慧,五蘊是六根對應外境起六塵內心的感受與四大均屬空性。
    2. 外顯:心淨國土淨,所有的起心動念處處是道場,每個人都能上求下化,一人心淨,也能弘法讓人人心淨,外顯即淨土。
    3. 正精進:(1)11種修行中,顯示出有正報、依報,因為心清淨,無分別心自然能樂將護惡知識,度化成善知識。因為了知空性,自然能無住、無相、無願得解脫。(2)不樂非時。正因為知實相,自然能循序漸進,中道而行,求究竟解脫,乘願再來度化眾生,故不樂非時。不會如二乘人只求快速解脫的涅槃境界,自了漢,樂非時是不究竟的解脫。(3)樂心喜清淨。心清淨,能專注,攝心一處,大師告訴我們不一定只自禪定獲得,全神灌注,以前擔任會長、督導長時,專注在處理與眾人有關的佛事,心喜清淨,充滿法喜,又能結善緣,利益眾生,利人利己,法樂由然而生。(4)樂將護惡知識。對方就如一面鏡子,讓自己能「轉念」而觀過改進與觀機度化對方。
    4. 由持戒到解脫,最終在求自在,找到自性,樂讀經書,知道能讓自己更好,不再在乎別人如何看、如何想,就如深入經藏能智慧如海,更能夠順性過生活。
    5. 學佛,行佛中,智慧增長,就如心中一把尺拿穩了,八風就吹不動。

    (二)分享。同學分享本次讀書會心得。
    1. 有同學因個人吃素,但因負責家人的伙食,會因家人葷食剩餘的處理煩惱,問大家如何處理。
    (1)萬法唯心,宜自己向內心找答案。
    (2)有同學表示,量寧可吃不夠,不要多而有剩。
    (3)有同學分享其採用分盤裝個人食物量,在烹煮過程會因事先已處理放冷涷櫃的各種不同食盒,取量加工,及分享有效加工處理方式;如某人盤中有剩,會在下次對其減量。如此處置結果都能無剩餘食物需要處理。
    (4)有同學表示,剩餘食材當作下次炒飯的食材,就無有剩餘食物要丟棄。
    2. 未學佛前,遇對方的無理責難,會氣憤,起嗔念。學佛後,學會轉念,如對方有道理,會反省並改過,反之事情則不放心上,讓自己一點點進步中。對惡知識,或無理責難的人,覺悟或許是冤親債主,同時憐憫對方因貪瞋癡在受苦,思如何度化對方。
    2. 會因其他群組披露政治評論或議論,並無建設性建議,只是為個體或歸屬政黨之利益以語言抹黑對手,憐憫他們無正知正見,為三毒所苦。(大家建議宜群組中昭告拒絕政治話題,請其自重。)
    3. 學佛,聽經聞法,有了正知正見,知道五蘊皆空,受五戒,逐漸學會為何要持戒、行六度、十善,逐漸會將佛法在現實生活中實踐,而有法喜,法樂。
    4. 學到行菩薩道的態度與作法,要好好修持,更清楚要聞、思、修才能入三摩地。
    5. 我們學到道場、菩提、法樂、佛法方便法門,以及信仰入道由三皈依、五戒、正知正見、信解行證,不斷的精進自己。本篇是維摩詰居士對天人的說法,提到空性、離五欲、到無盡燈,隨著說法度人,點亮別人的心燈,自己的燈也能永遠不滅,行佛力量能自利利他,如同大師說的「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6. 平常學佛,有正知正見,對佛法的定義及內容了解,才能內修外顯,弘揚佛法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他,他人也能法喜,自己內心是清淨、無所求狀態,如無盡燈,燈燈相續。增進別人利益,自己的燈光不減弱更光明,又能利益擴大到社會大眾,法樂真是我們學習的態度與方法。
    7. 維摩詰居士要天女們發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能一音說法,而天女們依照其業力、根器、需求各得解說滿足其各自的需求並發道意。對天女們無盡燈的啟示,更讓我們知道行佛能利人利己,增加自己的福德。在娑婆世界行六度萬行,娑婆世界的人事物都是功課,煩惱即菩提,是得道之路。
    8. 未學佛前如世人追求財富名位,學佛後知道五蘊皆空,是生滅,知道苦空無常要放下對外境的執著,達無住、無相、無念,今天學的每一境界映現法樂的態度與作法,值得自己精進深入學習與實踐。
    9. 參加讀書會,聽聞佛法,能幫助自己了解實相,學會放下,很高興參加讀書會。

    三、結論:
    (一)大師的佛法真義第三冊的「課誦改良」提到佛光四句偈:1. 慈悲喜捨遍法界,是內修,提升自我涵養。2. 惜福結緣利人天,是弘法,利生化世的方式。3. 禪淨戒行平等忍。是治學、思想的方針。4. 慚愧感恩大願心。是自他圓成的義理思想。大師給了開示,有助於今天維摩詰居士的法樂,給我們學佛、行佛應有的態度與作法。
    (二)記事本內的37道品也請複習,加上維摩詰居士的法樂,更能助益三資糧信願行的力量,再加上大家今天的討論、分享,讓我們更知道上求下化可著力處,從而更有信心與時俱進的在生活中實踐,走向利人利己的成佛之路,且時時能歡喜自在。

    (二)下次線上讀書會
    1. 時間:9月9日9:30-11:30
    2. 範圍:維摩詰居士與長者子善德
    3. 帶領與記錄:郭財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