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110.09.13愛
    普門寺愛讀書no.12線上讀書會紀錄
    一、時間:110年9月13日下午2點至3點30分。
    二、範圍:題庫總複習,參考書-佛法真義3冊。
    三、出席:方銓鐘 周秋琴 徐百合 周圍輝 邱秀娥 沈淑惠 陳秀真 李袖芳 洪美沙等9人。
    五、帶領與記錄:洪美沙

    六、記錄
    (一)決議:本年度將把「佛法真義」三本讀完,接下來讀「佛陀本懷」,因為明年佛學會考的考題範圍是「佛陀本懷」,沒有題庫,佛光人深入瞭解「佛陀本懷」,助益佛教歷史沿革與當代需求的關聯性及增進對佛法綱要的了解,並藉以準備2022年的佛學會考。

    (二)大師想告訴我們是什麼。
    1. 關於「回向」的內容 ,所謂「回向」即「定存」的意思,「回向」如同一根蠟燭,點燃另一根,燈燈相傳,自身的燭光不減弱反更亮。「回向」含有「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有向空」等諸多意義。
    2. 關於「因緣果報」的內容 ,「因」和「果」之間「緣」是一個很重要的必要條件,因果通三世,因果有其理則,如健康有健康的因果,發財有發財的因果,如果不合乎「如是因」不會招感「如是果」。
    3.關於「不二法門」的內容 ,出於«維摩詰經»,指理上不二;如煩惱即菩提,生死不二,酸甜不二,淨穢不二。將「不二法門」的哲學應用在生活上,就能「人我一如」、「自他不二」平等一如了。
    4. 關於「如是我聞」的內容 ,過去只表示聽經,現在的意思是聞法,其中還包含恭敬、供養、思考、修持等內容;最後要能做到「信受奉行」,才能稱作「如是我聞」。
    5. 關於「福慧共修」的內容 ,「修福」如恭敬禮拜佛菩薩,或修橋鋪路,路旁施茶、施水,重視環保,不亂丟垃圾,照顧過往行人安全,平日節約,不浪費,或為人解決問題,助人脫困等等均是。「修慧」如閱讀經典,研究佛法,聽聞佛法,思惟佛法,實踐佛法都是修慧。「福慧」是需要「共修」,否則就會「大象披瓔珞,羅漢應供薄」的輪迴。
    6. 關於「老病死生」的內容 ,讓人重新發現生命是有希望,有未來的;只要懂得回頭轉身,人生仍然可以脫離老病死亡的困境,從中獲得幸福與安樂。
    7. 關於「了生脫死」的內容 ,「了生脫死」不是空無的:生,不為生的苦所束縛、困擾,而能突破生的困難、挑戰;死,也不為死亡而傷心難過,能了知有個不死的佛性。生時不苦不惱,死前不憂不悲,用平常心看待生死如花開花落的自然。
    8. 關於「佛光四句偈」的內容 ,讓我們知道學佛要學出歡喜心,捨得布施結善緣;惜福廣結善緣:遵守戒律,維護身心清淨,避免觸犯過失,學習平等心,忍耐力來面對人間是非,好壞,在逆境中利益他人,成就自己;我們應該具備慚愧羞恥的美德,具有感恩心,成為心靈富有的人,並發心立願成就佛道。佛光人的四句偈如果我們能信受奉行,就能在自覺中走上成佛大道,圓滿佛果。
    9. 關於「唯我獨尊」的內容 ,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意指「佛」,意指一切眾生本就具有尊貴的「佛性」,和佛無二無別。
    10. 關於「施無畏」的的內容 ,佛經把布施分為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施無畏」,「無畏布施」就是要讓一切社會大眾都能得到平安、和樂;不要讓人受到欺壓,沒有不公不義的事情,沒有危險,沒有畏懼。布施給眾生力量,讓他不要畏懼,這就要靠弘法人士的道德勇氣。
    11. 關於「兩足尊」的內容 ,學佛要「解行並重」,尤其要「福慧共修」,如佛陀福慧雙全,兩皆具足,稱「兩足尊」。我們要自知與佛陀一樣具足兩隻腳,自覺自己的尊貴、尊嚴,把「福慧」修得具足,成為「兩足尊」。
    12. 關於「阿彌陀佛」的內容 ,(1)「阿彌陀佛」梵文音譯,意譯「無量光」,「無量壽」,是超越時空對待,代表永恆的生命、真理、無限的力量、福慧共修、了生脫死的意思。(2)「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含有問安,同情,安撫,感謝等等意思,具有無限的功德。我們要把「阿彌陀佛」深植心中,自己做「阿彌陀佛」,效法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度眾生的慈悲智慧,才是稱念「阿彌陀佛」的真正意義。
    13. 關於「佛母是誰」的內容,佛陀的色身雖是人間父母所生,佛陀的法身卻是由般若而生,佛母是般若,才是佛陀真正的父母。
    14. 關於「輪迴的譬喻」的內容 ,佛教講生命有所謂「三世輪迴」,眾生無始以來因身、口、意造作業力,形成因果相續,在生死海中輪迴。因為有輪迴,生命還有改變與重新開始的因緣,未來的心願終有實現的一天,過去犯下的錯誤也有了彌補的機會。輪迴的目的在認清自己,從而開發覺性,在每次的輪迴,不斷提升、淨化我們的生命,學習以慈悲待人,用智慧處世。
    15. 關於「自依止,法依止」的內容 ,佛陀告訴我們要「自依止」,自己皈依自己,肯定自己,發展自己,超越自己,才是佛陀心中的希望。佛陀告訴我們要「法依止」,世間最偉大的是法,是真理,要皈依法,皈依真理。如果我們佛教徒懂得「自依止,法依止」對自我的提升,對自我的超越,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理,對自己的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必定有一個真正的體悟。

    二、回饋
    (一)有同學表示透過線上讀書會共學,共同複習佛法真義與題庫,經過佛學會考,更加深所學佛法的正確知識。
    (二)問:佛教告訴我們「人生是苦」並不是目的,苦只是一種過程、一種學習、一種挑戰、一種生命向上提升的因緣。當我們能夠正視人生是苦,就會去尋苦的原因,去尋找滅苦的方法,透過苦的磨練與學習,讓我們轉苦為樂,才是真正的目的。請問您能分享學佛後,您滅苦的方法而讓您離苦得樂嗎?
    答:同學都表示由聽經聞法,學到正知正見,能以正向態度面對問題,並且有效率去解決。尤其學會「轉念」來正視問題,很多煩惱自然而然就減少或不見了。

    三、下次讀書會
    普門寺愛讀書no.14線上讀書會
    (一)時間:110年9月20日下午2點至3:30。
    @請在 2:15 進入line 愛讀書群組 ,加入line 「愛讀書群組」視訊會議,穿讀書會服。(Google meet常斷電,改用line 愛讀書群組)
    (二)範圍:第一冊--本次15篇:諦聽,信受奉行,施受平等,八正道,八風,六和敬,法同舎,一滴水,心的譬喻,心如工廠,平常心,心外無法,方便,悟,三好。
    (三)帶領、記錄人:洪美沙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