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111年4月6日上午10:00-12:00
    地點:台北道場11樓第一教室
    書目:《佛說妙慧童女經~十種幸福之道》
    召集人:李秀珍督導長
    帶領人:莊秀蘭師姐
    出席者:李秀珍、林瓊珠、李育麗、莊秀蘭、黃麗容、錢素慧、陳恆瑞、陳淑貞共八位

    幸福第八道: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得到清淨?

    秀蘭師姐聞思修證提問:
    1.如何將戒的精神運用在群我關係中呢?
    2.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如何把握呢?
    3.初發心容易,恆常心難持,您的初發心是什麼呢?
    4.如何行慈悲呢?
    5.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珍惜因緣的感受?
    秀蘭師姐導讀:
    第八道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 得到清淨?是出世間的法了。「三聚淨戒」是為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二眾皆得受持的戒律,包含止惡的攝律儀戒、行善的攝善法戒、利他的饒益有情戒。
    持戒看似束縛,卻有尊重而不侵犯他人的自由,首重「存心」,有「防非止惡」的力量。
    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有戒學才能依戒生定,依定發慧,有智慧免於沉淪生死苦海,可見持戒的重要。「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聽經聞法是教導我們如何了脫生死,斷除煩惱,開示我們如何得大涅槃, 證得永恆的生命。『 金剛經」云,「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所以法在即佛在,聽聞甚深經典應 「心生信解」,謹記在心。
    「 不忘初心,護念初心」這篇說明學佛修行,都以發心為首,立願為先,發長遠心,一步步修行不退轉,不要想求速成,要老實熏習受教,儘管遭遇困難,也要以「不忘初心」自我勉勵, 對初發心的人,是受人尊敬的。
    慈悲是大乘佛法的主要精神之一,種類多樣,還有很多層次, 有消極的積極的、廣大的微小的、一念的無限的、有緣的無緣的、 有相的無相的、一時的也有永恆的慈悲等等, 廣大的慈悲是對大眾無私的進行布施,大師教導我們要:
    一、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
    二、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
    佛教提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眾生與眾生的融合與尊重,大家都能平等觀相待,即「 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社會和平共存、和諧共生。
    以甚深的歡喜心意,過攝受身心的律儀生活,對於佛教道理信仰理解,對初發心的人都能視為如佛一般的尊敬, 能以大慈平等之心對待眾生,便能遠離法障,消除煩惱和業障了。

    分享篇

    秀珍督導長的期勉:
    感謝 今天的帶領人 秀蘭老師,首先秀蘭老師帶來新鮮的蜂蜜蛋糕分享,大家歡喜㊗️老師 生日快樂,無量壽佛。
    秀蘭老師帶領如沐春風,井然有序,回饋溫暖,堪稱優秀帶領人。暖身秀蘭老師帶領大家複習所學,十種幸福之道的七道,誦念後進入今天的主題,幸福第八道:「如何免除修行障礙,得到清淨」。今天獲得的法要是以 甚深的歡喜心,過著攝受身心的律儀生活,對於經典高妙的佛法,能夠信仰理解,並對於初發心的人,都能是如同佛一般的尊敬,能夠慈悲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就能遠離法障,消除煩惱和業障了。對於三聚淨戒,我自學佛以來一直未能理解,直到學佛30年後,稍能體會。戒律不只是防非止惡,更要積極「行善」、「利他」以此為戒,修一切善行,而饒益有情,才能根本生命自在、歡喜、安然清淨而解脫。這些理解都是透過大師的文字般若,善譬喻,才能心開意解,感謝大師,大師真是人間菩薩。🙏😍💕

    麗容師姐的分享:
    今天感謝莊秀蘭師姐帶領《佛說妙慧童女經》幸福第八道:「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得到清淨?」
    妙慧問佛原文是:「云何淨除於法障?」佛陀開示妙慧童女四種方法:一、以深意樂,攝三律儀;二、聞甚深經,不生誹謗;三、見新發意菩薩,生一切智心;四、於諸有情,大慈平等。
    每一個宗教,都有他們的戒律。大師提醒我們:遵守戒律,能得清淨自在。佛教徒最基本的戒律就是「五戒」,很多信徒,皈依三寶後,卻不敢受「五戒」,因為不敢承諾「不殺生」-山珍海味豈可錯過?不敢承諾「不淫」-美色當前,實在很難拒絕誘惑啊!可不是,連博學多聞的阿難,都差點破戒呢!「喝酒」-適度放鬆心情,人生一樂啊!至於綺語、妄語、兩舌、惡口,哎呀!又不是殺人,有那麼嚴重嗎?!等到果報現前-健康亮起紅燈、婚姻破碎、信用破產,始知持戒才是智者,守住身口意三業,即是莊嚴自己,進而修習善法,利益眾生,增上禪定,開啟般若智慧。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陀證悟後所開示的真理,讓我們能解脫煩惱,身心安住,吾人苟能努力修行,當可圓滿完成人生。
    「初發心容易,恆常心難持」,失敗挫折時,吾人更應時時警惕自己:「不忘初心」,唯有不退轉,學佛修道方能有所成。
    「善待眾生,廣結善緣」,如何行慈悲?大師開示二個法門:一、自他互易;二、怨親平等。個人學佛體悟是,對於「十方法界眾生」、「累劫冤親債主」等,我們都要以慈悲心、平等心對待,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和平共存,和諧共生,則可遠離法障,消除煩惱和業障,獲得身心清淨。
    感謝秀珍督導、莊秀蘭師姐暨各位善知識共讀共學,悠遊法海人生一樂也!

    淑貞師姐的分享:
    感謝秀蘭師姐帶領《佛說妙慧童女經》幸福第八道:「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得到清淨?」
    佛陀開示妙慧童女四種方法:一、以深意樂,攝三律儀;二、聞甚深經,不生誹謗;三、見新發意菩薩,生一切智心;
    四、於諸有情,大慈平等。
    大師告訴我們:
    1.遵守戒律、清淨自在,
    2.聽經聞法、不生毀謗,
    3.不忘初心、護念初心,
    4.善待眾生、廣結善緣。
    讓我最感動的是:世間上最寶貴的能源、最殊勝的財寶,是在我們的心中,將慈悲心開發出來,就能人我一如、無怨無悔;將智慧心開發出來,就能深入法海、自利利他;將慚愧 心開發出來,就能虛懷若谷、不斷進步;將歡喜心開發出來,就能利樂眾生、永不退轉。
    感恩的心感謝~秀珍督導長的即時提示、解惑,秀蘭師姐帶領導讀和眾師姊們的心得分享,感恩

    育麗師姐的分享:
    謝謝秀蘭的帶領導讀,秀蘭聲音柔軟、徐徐道來,讓人身心放鬆;表情親切、輕鬆自在、使大家如沐春風,侃侃發言,溶入課程中,一切融和。
    大家發言「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得到清淨?」
    不外:
    1.尊守戒律、清淨自在
    2.聽經聞法、不生毀謗
    3.不忘初心、護念初心
    4.善待眾生、廣結善緣
    再加上與人相處要存有「慈悲心」待人,人際關係才能和諧、「同理心、平等觀」在日常生活中實作,在修行路上,就能減除一些障礙煩惱。
    藉由讀書會舒發情感、思想交流,互相砥礪。真好。

    恆瑞師姐的分享:
    學佛修行都是在修心,心要如何修呢?可以從「持戒」開始,就是管理自己的心,首先要遵守三聚淨戒,第一, 止惡的攝律儀戒,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接著更要積極的持「行善」的攝善法界及「利生」的饒益有情戒。遵守戒律才能調伏自己的心性。心就是修行時最大的障礙,佛教的「戒定慧」三學就是始於「持戒」,是存好心的持戒,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生智慧,聽經聞法,依法奉行,就能了脫生死,斷除煩惱, 得清淨心。
    感謝秀蘭師姐的帶領,如沐春風。謝謝壇講師秀珍督導的釋義。還有能和師姐們一起讀大師經典、聽大家的分享,恆瑞歡喜接受善知識。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