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三-羽讀諸友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年前
    2022/02/16 羽讀諸友讀書會心得分享 #159
    地點:府東別管
    參加人員:叢德莉 、王美君、葉素芬、黃彩恩
    劉玉環
    🏵研讀書目:雲居晨悟-心保和尚過堂講話
    🏵️心保和尚著
    🏵️1/1-1/10

    🦚1/1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邁入新的年度,做好省思,安排規劃好未來新的一年。「發心立願」,把過去不好的習氣及煩惱,藉由省思後化為新的力量,讓新的一年開始都能自在生活及學習成長。將所有的好~帶動身邊的人事物共同美好。

    🦚1/2
    在新的一年開始做好健全的心理建設及準備,展開新的一年。讓舊的及不好的不再生起,學習即刻放下,不讓掛礙困擾自己。立定將貪瞋痴煩惱轉變成禪定、智慧為新年新目標及計劃。

    🦚1/3
    對於人生一字訣的闡述與啟發:
    《讓》就是謙讓,生活中人人重禮讓,就會減少彼此的摩擦而互相尊重,只要人人禮讓,社會也就能和諧,因此讓可謂是人的重要德性。
    《正》是領眾的基礎、處事的根本,凡事本著正字如正知、正見、正念等等自然心胸坦蕩,而德風使人誠服,處事之道也能懾服眾人。
    《施》就是給就是布施,行善而施是不求回報而是真心無悔的付出。
    《淡》凡事不執著能淡薄身心以對,自能安住自在進而達到解脫。
    我們本著讓、正、施與淡的理念去勤修,必能獲取身心的自在與祥和。

    🦚1/4
    世間最難的是做人與處事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凡事只會徒勞無功。也因此為人處事應有四大態度:
    1.與人處事要柔軟,才能獲得別人的接受,也才能與人溝通順暢。
    2.只想好事不想壞,才不會萌生退心。
    3.服務勤勞不後退,本著服務他人的態度時時勤精進。
    4.謙和恭敬滿芬芳。
    為人處事如有煩惱處,應以佛法來對應,所謂有佛法就有辦法,利用佛法來化解自己的煩惱與愚癡。

    🦚1/5
    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長短;世事由來多缺陷,學道求真免無常。當我們了解無常的的真理後,煩惱就顯得微不足道,用世間法觀照自己的心,就會使自己進步,而且越練越好。

    🦚1/6
    金剛經:「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無我、無人,菩薩學佛不偏於一法,覺行圓滿。菩薩行能夠度人,自我也同時解脫得自在。本著慈悲心做事,慈悲心做人,而不是有所求而為,就能得解脫得自在。

    🦚1/7
    古德云:「最是平常最神奇。」
    有人問:「平常有什麼神奇之處?」
    一般人喜歡一蹴可幾啊,這樣顯得不踏實。一個人的成功,需要靠自己一步一腳印的去努力;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神奇之處在于踏實,在于我們的用心。

    🦚1/8
    人生是一場歷練,從歷練中我們可以得到智慧。我們都想得到無上的智慧,但是無上的智慧不是憑空而來,需經歷很多的煩惱、痛苦。人與人相處,心量很重要。妳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1/9
    我們學習佛法的重要性,在於能夠學以致用。生活中處處都是道場,處處充滿了學習的機會,然而我們如果沒有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中,那只是一種知識而已,但如果能夠把佛法運用在生活當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難,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些人講佛法頭頭是道,佛學飽滿但遇到問題習性就起,只看到對方的錯,沒有平等對待之心,往往不能與佛法互相結合,一件事情的發生一定有其因緣所在,此時必須內觀自心,讓自己心靜下來,學習諸佛菩薩的慈悲與寬宏大量的精神,這樣學佛才有意義與價值。

    🦚1/10
    星雲大師說「大事或做小事,在於每一個人的發心,做君子或做小人,在於每一個人的願力」
    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立願則眾生可度。發心則佛道堪成。有願則有力,自己要發心才會進步,要立願才有動力。我心常記著德瑞莎修女說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發願成就大事,但我們可以發心用滿腹大愛來完成小事。努力共勉之! ‏ — 感到開心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