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教師讀書會📘
    時間:112年3月16日上午10:00
    地點:台北道場十一樓教室一
    導讀人:莊秀蘭
    記錄:黃婌媛
    參加人員:莊秀蘭、黃麗容、范鴻英、李育麗、王玉治、吳秀鑾、陳淑貞、黃婌媛
    讀書會教材:星雲大師《六祖檀檀經》3第九護法品

    📚活動程序📚
    一、誦讀心經、三稱佛號
    二、護法品綱要:
    生命的本質就是,當我們應緣而成為眾生之時,它不會減少;當我們證到聖賢之境界時,也不會增加。即使是處於煩惱之中,不會心煩氣躁;即使是處於禪定之中,也不會死寂。實性之境界是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的。它是不生不滅,本來就是如此的,而且常住不動,這才是真正的「道」,才是生命的源頭、生命的本質。
    三、輪次讀大師譯文
    四、逐項研讀、討論大師書中十大問題及講解

    五、導讀人整理第九品摘要
    在五祖弘忍大師傳衣缽時
    神秀禪師寫的偈語:
    「身是菩提樹,心似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惠能禪師的偈語: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惠能禪師以無為出發心,深夜得了五祖的密傳衣缽,遵照付囑與嶺南有緣往南行,幾經波折才到曹溪弘法,前來問道的賢能大德絡繹不絕。
    六祖壇經講話3,經過前面機緣品、頓漸品,進入護法品。研讀經文後,更能了解十個問題講解。
    (一)武則天與中宗對佛教的關係如何?
    (二)慧安、神秀二師如何推崇六祖大師?
    (三)坐禪、習定能夠會道嗎?
    (四)什麼叫「無盡燈」?
    (五)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六)何謂實性?
    (七)不生不滅是常見外道佛否?
    (八)如何得入清淨心體?
    (九)六祖如何護國愛民?
    (十)六祖大師為何不受皇帝的恩詔呢?
    則天女皇與中宗皇帝時代是篤信大乘佛教,護持佛法。尤其則天皇帝的「開經偈、建立八宗的叢林、奉佛於首、護法濟貧、禮敬國師、開鑿石窟」是佛教在大唐盛世的寫照。中宗皇帝從小就接受玄奘大師佛法的教育,有「佛光王」的法號,非常禮遇國師,賜予六祖大師磨衲架裟、水晶缽等,使佛教發展如日中天。
    當時慧安、神秀兩位禪師,雖然倍受皇帝尊崇,在皇帝詔請時,還上表辭讓説:「南方的惠能禪師,曾經接受弘忍大師的衣缽傳法,佛心印可,理當詔請他入京問道才是。」屢次上表向朝廷薦舉,只是惠能大師都稱疾固辭。在當時對惠能大師是非常推崇,神秀與惠能禪師的德行,可說在伯仲之間啊。
    而且六祖大師一心度眾,認為北方神秀大師德高望重,有佛法的中心了。嶺南也需要佛法的重鎮,也擔心信眾因看到了他的外表而產生對法不尊敬,不信佛法,因此不受皇詔入京。
    內侍薛簡馳詔書迎請時問道,京城禪師們認為,解脫要透過坐禪習定。六祖大師説「道要從自心去悟。經上說「如果有人想從坐臥相見如來,這就是行邪道,因為如來是無所來亦無所去。」
    再問「無盡燈」,有佛法來點亮我們的心燈,燈燈相傳法脈無盡,以照破無明煩惱,用無盡燈來滅除我們的貪瞋痴三毒。
    學佛發菩提心自利利他,也自度度人,認識自己的實性,就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
    說到不生不滅,六祖大師説:不生不滅是如來的清淨禪,是眾生本具的佛性。是將含攝諸法的眾生心,分為心真如門與心生滅門,稱為一心開二門。
    🖇️心真如們就是「真常唯心」是絕對平等的理體,真實如常。
    🖇️心生滅門是指心的動相,妄心隨緣生滅,所以產生「生住異滅、迷悟染靜」等對待差別的相狀。
    🖇️妄心若除,則真如的體性自現。所以真如、生滅二門,實則不一不異,我們輾轉在五欲六塵裡,確實不易清淨。
    六祖大師説:若欲知心要,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所謂「萬法歸一,一生萬法」,只要我們一念不生,心無所住,就是真信、真修、真解、真證,自己本來面目就會現前。
    惠能大師一再倡導「民要安,國要治」。
    星雲大師也曾說「關心政治,不干預政治」,愛國不分你我他,沒有國家民族觀念才是罪過。以佛教的高超教理來淨化人心,改善風氣,為社會提供心理建設,給予社會大眾苦難時的安慰,失望時的鼓勵。
    護法靠信、願、行,一起來護法共度彼岸。

    六、心得分享
    學佛先皈依自性三寶,即是先認識自己!透過經典法義檢視自己的習氣~它令自己或他人時時煩惱嗎?那麼在這之前,透過「最好的供養」與人結善緣。對修行人來說,修行成就與否,除自身努力外,尚需假外緣善知識的提攜、指導;所以「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呀!
    星雲大師著作《六祖壇經講話》第九護法品。文中「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量。」學習佛法,就是要點亮心中的明燈,照破貪瞋癡和無明煩惱。點亮心中的般若明燈,就能照亮自己,進而照亮別人。
    但是心中存有「照亮別人」即有「你我」分別~落入有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是《金剛經》所說,也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修行到如此境界才能永斷煩惱,讓湛然清淨的本來面目,離我們不再那遙遠了!
    大師在「頓漸品」中,談到頓悟漸修都要時間,「鍋蓋掀一掀,三把草耙不夠添」「雞蛋未孵熟,不要輕自一啄」一切自然,渾然天成,依教奉行就是呀!每天我們的前五識,忙著向外攀援,修行要把八識田中染汚、煩惱、業障消除,就要努力在六識的思惟佛法,七識的去我執~心上下功夫~落實佛法,轉迷為悟呀!

    《黃麗容會長》分享:
    [護法品]主要透過宮中內伺官薛簡為武則天太后和中宗皇帝向惠能大師請法,惠能大師開示「佛法心要」,曉諭大乘見解-煩惱即菩提,明與無明,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就是真實的自性。星雲大師詮釋,實性就是我們的「法身慧命」,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無所不在,無處不有,但須要自己努力修行體證。
    眾生與佛本具同一心性,只因無明妄動而有生住異滅、迷悟染淨的相狀。所謂「萬法歸一,一生萬法」吾人唯有清淨心體,一念不生,心無所住,始能真信、真修、真解、真證。
    學佛修行,千般辛苦,萬般艱難,但我們何其有幸,古有高僧大德如惠能大師,當代有我們崇敬的星雲大師上人,以他們為典範,更有讀書會善知識相濡以沫,相信我們必能在大乘菩薩道上勤修精進,彼此提攜共勉。

    七、結論與期許
    再次感謝🙏莊秀蘭老師承擔,新年度第一次讀書會導讀。本次導讀先釐清護法品的精髓:
    ~生命的本質是不生不滅!
    ~佛法生活化,學佛要提升自己在一個修證的境界!
    莊秀蘭老師勇於承擔,事前準備充分,臨場掌握議題、參與者專長,為大家帶來再一次的法喜充滿!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