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5/26 11:00~11:30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廖思伃、黃郁雅、林佳珍、蔣忠慈、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江春鴻、詹素月、鄒德莉、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黃秀琴、楊豐碧、柳美珠、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歡喜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導讀
    三、摘錄內容、佳句 "1、人生的煩惱、憂愁、歡喜、快樂,都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人心好像工廠。
    2、不感覺到憂愁、苦難,反而覺得快樂。
    3、能創造歡喜,對自己的生活、修行非常重要。給人歡喜,把歡喜、禪悅佈滿人間。
    4、佛教要帶給眾生的,是歡喜的佛法。
    5、我們當下承擔、當下觀想、當下發心、當下接受世間的一切,和人生不必對立;甚至憂愁、困難也不必拒絕,那你即刻就可以轉苦為樂、轉憂為喜。
    6、創造歡喜、快樂,佛教應該鼓勵信徒這樣做,如此信仰才有價值。"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蔣忠慈:佛教常常強調是苦、空,苦會被強調出來,可是在大師的這篇文章歡喜裡面,歡喜放在苦前面,就是我們有一對歡喜的眼睛、歡喜的心,這個世界就有可能改變。

    廖偲伃:文章中的這句話「人生的煩惱、憂愁、歡喜、快樂,都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意思是指自己需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沒有人需要為別人的情緒負責。無論外在環境的好壞,自己需有能力去面對它及隨之產生的情緒,當下可以抒發情緒及發洩,甚至是轉念,所有都是自己的事,亦即所謂的「操之在己」,有智慧的人會選擇讓自己開心及充滿正能量,並且不斷地學習讓自己充滿歡喜的方法。

    鄒德莉:身體的緊繃尚且容易察覺,意念的執著卻難以覺察。大師雖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卻能喜悅一生,在於他「當下接受世間的一切,和人生不必對立」。若我們能放下執念,即刻就可以轉苦為樂、轉憂為喜,當下人間即是淨土!

    江春鴻:願意接受世間的一切,不計較,不比較,不執著,學著「轉苦為樂,轉憂為喜」,那麼一定能使自己歡喜也給人歡喜 照真圓照真圓

    趙貞媛:慈,是予樂;悲,是拔苦,能給人歡喜,必是菩薩心腸慈悲之人。有些人習慣把憂愁掛在臉上,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了他,善緣就無法開展,常言道:「人在山上是個『仙』字,人在谷底,是個『俗』字。」哭著過一天還是笑著過一天,不妨學習佐賀的超級阿嬤,樂天知命,歡喜面對,轉念之後,柳暗花明又一村。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5/26 11:00~11:30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廖思伃、黃郁雅、林佳珍、蔣忠慈、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江春鴻、詹素月、鄒德莉、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黃秀琴、楊豐碧、柳美珠、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歡喜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導讀
    三、摘錄內容、佳句
    1、人生的煩惱、憂愁、歡喜、快樂,都是可以由自己創造的。人心好像工廠。
    2、不感覺到憂愁、苦難,反而覺得快樂。
    3、能創造歡喜,對自己的生活、修行非常重要。給人歡喜,把歡喜、禪悅不滿人間。
    4、佛教要帶給眾生的,是歡喜的佛法。
    5、我們當下承擔、當下觀想、當下發心、當下接受世間的一切,和人生不必對立;甚至憂愁、困難也不必拒絕,那你即刻就可以轉苦為樂、轉憂為喜。
    6、創造歡喜、快樂,佛教應該鼓勵信徒這樣做,如此信仰才有價值。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蔣忠慈:佛教常常強調是苦、空,苦會被強調出來,可是在大師的這篇文章歡喜裡面,歡喜放在苦前面,就是我們有一對歡喜的眼睛、歡喜的心,這個世界就有可能改變。

    鄒德莉:身體的緊繃尚且容易察覺,意念的執著卻難以覺察。大師雖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卻能喜悅一生,在於他「當下接受世間的一切,和人生不必對立」。若我們能放下執念,即刻就可以轉苦為樂、轉憂為喜,當下人間即是淨土!

    江春鴻:願意接受世間的一切,不計較,不比較,不執著,學著「轉苦為樂,轉憂為喜」,那麼一定能使自己歡喜也給人歡喜 。

    帶領人:總歸一句:歡喜心如同下雨天,心念一轉看世界角度就會不一樣。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5/5 11:20~11:50

    貳、地點 綠色博覽會武荖坑

    叁、參與成員名單 林鎂茹、黃志英督導、陳麗如、郭麗容、江春鴻、鄒德莉、林佳珍、江美珠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積極的人生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江春鴻 代理導讀
    三、摘錄佳句
    1、人,要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凡事要往好處想、往積極面去做。
    2、人要自我健全;自己健全了,凡事難不倒自己,自然就無須求人了。
    3、凡事要動手去做,做比說重要。
    4、妒他不如學他,把他當成善知識
    5、人不要認命,應該奮發向上,為自己的前途創造出一番事業來。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鎂茹督導:積極的人生,在這麼優美的武荖坑旅色博覽會場浴佛,倍覺法喜充滿,年過半百了,拜讀此文,頓感人生又充滿了能量,由衷受到激勵,有大師的佛法,指引人生之路,真幸福。

    陸、大師綱要
    第一、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動口不如動手,
    第三、妒他不如學他,
    第四、認命不如改命。"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5/5 11:20~11:50

    貳、地點 綠色博覽會武荖坑

    叁、參與成員名單 林鎂茹、黃志英督導、陳麗如、郭麗容、江春鴻、鄒德莉、林佳珍、江美珠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積極的人生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江春鴻 代理導讀
    三、摘錄佳句
    1、人,要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凡事要往好處想、往積極面去做。
    2、人要自我健全;自己健全了,凡事難不倒自己,自然就無須求人了。
    3、凡事要動手去做,做比說重要。
    4、妒他不如學他,把他當成善知識
    5、人不要認命,應該奮發向上,為自己的前途創造出一番事業來。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鎂茹督導:積極的人生,在這麼優美的武荖坑旅色博覽會場浴佛,倍覺法喜充滿,年過半百了,拜讀此文,頓感人生又充滿了能量,由衷受到激勵,有大師的佛法,指引人生之路,真幸福。

    陸、大師綱要
    第一、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動口不如動手,
    第三、妒他不如學他,
    第四、認命不如改命。"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3/10 11:00~11:30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妙坤法師、 邱秋微、廖思伃、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江春鴻、詹素月、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楊豐碧、柳美珠、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輕聲慢語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聽聞的力量,其大無比。不過,在佛教裡,最重要的,還是「沉默是金」。所謂「維摩一默一聲雷」,甚至禪門講「隻手之聲」,沒有語言的音聲是最好的語言,只不過那是要用心去會意的。
    2、佛教一向很重視以「音聲」做佛事,因為音聲比較不受時空的限制。例如,隔牆之外發生的事情,你在這邊看不到,但牆外說話的聲音,你還是可以聽得到;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是「昨日黃花」,不過我現在說給你聽,依然可以如實呈現。"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趙貞媛:「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輕聲慢語是相處的禮貌,輕聲慢語是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旨述輕聲慢語是修行的內涵,更高的層次則是靜。靜心能聽到別人以及四周環境的聲音,定心能掌握原則穩健行事,昔大迦葉拈花微笑,毋須高談闊論,一切盡在不言中。「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何須鑼鼓喧天?腹有詩書氣自華,寧靜足以致遠,輕聲慢語能止干戈,回答柔和能使怒消退,有愛與慈悲、智慧,人間處處是祥和。

    廖思伃: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只要我們懂得愛護自然,懂得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其實淨土就在當下了。身在充滿五光十色、3C產品不離身的世代,人隨時隨地都能聽到許多的聲音,習慣了吵雜的環境,卻忘了簡單安靜的美好,這才是人的生活必需品。以下分享幾個我的感受:
    「過去中國的說書人,講個《三國演義》,講個《水滸傳》,活靈活現,甚至比看真人實事還要精彩,可見得聽聞的力量,其大無比。」聽聞的正向影響力之大,其負向影響力也很大!人容易活在「我執」裡而不自知,與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道理相通,需要謹言慎行、小心求證,勿妄下定論。
    「不過,在佛教裡,最重要的,還是「沉默是金」。所謂「維摩一默一聲雷」,甚至禪門講「隻手之聲」,沒有語言的音聲是最好的語言,只不過那是要用心去會意的。」很多時候的沒有語言不代表人沒有想法和情緒,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處理情緒、蒐集資料等等。

    謝明潔:“輕聲慢語”中述說佛菩薩慈悲柔和的法音宣說,能令眾生生起信心,提倡輕聲慢語心靈環保,這是為禪語禪音,所謂心淨國土淨,大師說淨土就在當下!而我們學習茶道,專注奉茶,心手閒適,無聲勝有聲,茶湯就是最好的語言,恭讀大師文章,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人,回歸清凈心.

    陸、大師綱要
    1、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只要我們懂得愛護自然,懂得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其實淨土就在當下了。
    2、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輕聲慢語是相處的禮貌,輕聲慢語是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
    3、佛教過去對社會人類群居的生活,重視人我關係、重視群我、重視自然、重視環保,這是多美好的社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month ago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5/5 11:20~11:50

    貳、地點 綠色博覽會武荖坑

    叁、參與成員名單 林鎂茹、黃志英督導、陳麗如、郭麗容、江春鴻、鄒德莉、林佳珍、江美珠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積極的人生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江春鴻 代理導讀
    三、摘錄佳句
    1、人,要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凡事要往好處想、往積極面去做。
    2、人要自我健全;自己健全了,凡事難不倒自己,自然就無須求人了。
    3、凡事要動手去做,做比說重要。
    4、妒他不如學他,把他當成善知識
    5、人不要認命,應該奮發向上,為自己的前途創造出一番事業來。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鎂茹督導:積極的人生,在這麼優美的武荖坑旅色博覽會場浴佛,倍覺法喜充滿,年過半百了,拜讀此文,頓感人生又充滿了能量,由衷受到激勵,有大師的佛法,指引人生之路,真幸福。

    陸、大師綱要
    第一、求人不如求己,
    第二、動口不如動手,
    第三、妒他不如學他,
    第四、認命不如改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4/28 11:20~11:45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廖思伃、林佳珍、蔣忠慈、陳麗如、吳文琪、江春鴻、鄒德莉、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黃秀琴、楊豐碧、柳美珠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禪機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導讀
    三、摘錄佳句
    1、有了禪,可以把我們的煩惱妄想止於無形。
    2、慈悲的語言,講一點給人歡喜的語言,講一點真、善、美的語言。
    3、若能心不隨意轉,則「隻手之聲」,皆美妙無比,這就是禪音。
    4、只要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度度人的事情,都是禪事。
    5、禪心就是包容的心,禪心就是平等的心,禪心就是感恩的心,禪心就是自我要求、自我慚愧的心。一個人能用禪心去體會世間人生,將我們的菩提心、般若心、禪心參究出來。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趙貞媛:話中有禪機,相處充滿樂趣,參話中禪音,理會作正解,不致起妄心雜念,禪宗雖然不立文字,但是許多禪門公案都發人深省,學習這樣的靈巧機智,不傷大雅反而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人、自度度人,用禪心明心見性,悠遊自在人間。

    廖偲伃:「禪」這個字及其概念在現在的國際社會中已成為一種流行,先不論其指的內涵為何,但大家對於「禪」都心之嚮往或躍躍欲試。如同文章提及如何在生活中有禪機,第三點是工作要做禪事,我認為是四點裡最為困難的,因為它需要面對最現實的生存問題,卻是最無我!

    陸、大師綱要
    第一、應對要講禪話,
    第二、來往要聽禪音,
    第三、工作要做禪事,
    第四、修行要用禪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4/14 10:55~11:20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廖思伃、林佳珍、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江春鴻、詹素月、鄒德莉、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黃秀琴、楊豐碧、柳美珠、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共修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不管自修或共修,就看怎樣對你有方便、能增上,你就選擇自修,或者共修;或者有時候自修,有時候共修,都不計較。能隨緣隨眾,這樣也是很好的修行。
    2、個人如果沒有基礎,什麼都不懂,沒有大眾的帶領,盲修瞎練,反而減少了自己的成就。所以我們寧可在大眾中隨眾,每天有別人的力量給我們加持,就不容易懈怠。
    3、當你在生活裡,能慈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能對世間心存感恩、報德,凡事朝好處想,就等於黑夜,慢慢的天亮了,這就是修行成功了。
    4、你自修、共修,都能達到目的,但是不必以自己的立場,要求人家。
    5、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各種的人都有其相應的各種環境與修行法門,諒解他人、體貼他人、尊重他人,自修、共修都是一樣。"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趙貞媛:自修靠自律,共修是靠團體的力量潛移默化,凝聚共識能成眾舉事,一起精進修持,共事承擔,合作無分彼此,法喜充滿,自修獨善、共修兼善都好,只要往善的道路修持,就能累積光明善業。

    廖偲伃:喜歡文章裡提到的「所以行住坐臥、衣食住行,生活中的細節,只要你懂得,這都是修行;你不懂這個道理,就是在禪堂裡參禪,妄想紛飛;在佛堂裡念佛,雜念不斷,那也沒有用。
    當你在生活裡,能慈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能對世間心存感恩、報德,凡事朝好處想,就等於黑夜,慢慢的天亮了,這就是修行成功了。
    你自修、共修,都能達到目的,但是不必以自己的立場,要求人家,批評人家,這個對不對,那個好不好,反而造口業;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死個人了,各種的人都有其相應的各種環境與修行法門,諒解他人、體貼他人、尊重他人,自修、共修都是一樣。」這能完全顯現佛法之無形、無所不在之強大力量,引導人們從方方面面去覺察、發現與執行佛法,並且讓人得到身心靈上的平靜與自由。

    郭玫均:星雲大師詳細講述共修或自修,各有利益及結果不同。修行也不一定只是念佛、拜佛、打坐,《法華經》裡提到的常不輕菩薩,常對人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個舉心動念,就是修行。
    行住坐臥、衣食住行,生活中的細節,只要你懂得,這都是修行。當你在生活裡,能慈悲、平等的對待每一個人,能對世間心存感恩、報德,凡事朝好處想,就等於黑夜,慢慢的天亮了,這就是修行成功了。

    詹素月:每個人都有不同環境與修行法門,諒解他人、體貼他人、尊重他人,自修、共修都是一樣。修一顆心沒有形式罣礙。

    游淑珍:人生道路往前行,需要勇氣和智慧。
    路不通~選擇轉彎。
    心不悦~選擇看淡。
    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3/10 11:00~11:30

    貳、地點 蘭陽別院307教室

    叁、參與成員名單 妙坤法師、 邱秋微、廖思伃、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江春鴻、詹素月、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楊豐碧、柳美珠、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輕聲慢語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聽聞的力量,其大無比。不過,在佛教裡,最重要的,還是「沉默是金」。所謂「維摩一默一聲雷」,甚至禪門講「隻手之聲」,沒有語言的音聲是最好的語言,只不過那是要用心去會意的。
    2、佛教一向很重視以「音聲」做佛事,因為音聲比較不受時空的限制。例如,隔牆之外發生的事情,你在這邊看不到,但牆外說話的聲音,你還是可以聽得到;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是「昨日黃花」,不過我現在說給你聽,依然可以如實呈現。"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趙貞媛:「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輕聲慢語是相處的禮貌,輕聲慢語是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旨述輕聲慢語是修行的內涵,更高的層次則是靜。靜心能聽到別人以及四周環境的聲音,定心能掌握原則穩健行事,昔大迦葉拈花微笑,毋須高談闊論,一切盡在不言中。「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何須鑼鼓喧天?腹有詩書氣自華,寧靜足以致遠,輕聲慢語能止干戈,回答柔和能使怒消退,有愛與慈悲、智慧,人間處處是祥和。

    廖思伃: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只要我們懂得愛護自然,懂得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其實淨土就在當下了。(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身在充滿五光十色、3C產品不離身的世代,人隨時隨地都能聽到許多的聲音,習慣了吵雜的環境,卻忘了簡單安靜的美好,這才是人的生活必需品。以下分享幾個我的感受:
    「過去中國的說書人,講個《三國演義》,講個《水滸傳》,活靈活現,甚至比看真人實事還要精彩,可見得聽聞的力量,其大無比。」聽聞的正向影響力之大,其負向影響力也很大!人容易活在「我執」裡而不自知,與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道理相通,需要謹言慎行、小心求證,勿妄下定論。
    「不過,在佛教裡,最重要的,還是「沉默是金」。所謂「維摩一默一聲雷」,甚至禪門講「隻手之聲」,沒有語言的音聲是最好的語言,只不過那是要用心去會意的。」很多時候的沒有語言不代表人沒有想法和情緒,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處理情緒、蒐集資料等等。

    謝明潔:“輕聲慢語”中述說佛菩薩慈悲柔和的法音宣說,能令眾生生起信心,提倡輕聲慢語心靈環保,這是為禪語禪音,所謂心淨國土淨,大師說淨土就在當下!而我們學習茶道,專注奉茶,心手閒適,無聲勝有聲,茶湯就是最好的語言,恭讀大師文章,能自利利他,自覺覺人,回歸清凈心.

    陸、大師綱要
    1、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只要我們懂得愛護自然,懂得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其實淨土就在當下了。
    2、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輕聲慢語是相處的禮貌,輕聲慢語是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
    3、佛教過去對社會人類群居的生活,重視人我關係、重視群我、重視自然、重視環保,這是多美好的社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1/14 11:20~12:00

    貳、地點 蘭陽別院一樓大廳

    叁、參與成員名單 邱秋微、廖思伃、黃郁雅、林佳珍、蔣忠慈、陳麗如、郭麗容、吳文琪、詹素月、趙貞媛、郭玫均、游淑珍、黃秀琴、楊豐碧、謝明潔、林素嬌、陳品芸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一碗臘八粥的智慧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邱秋微 導讀
    三、摘錄內容
    1、牧羊女供養乳糜的典故,後來中國的佛教徒乃起而效之,於每年農曆12月8日當天,以五穀及諸果物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2、佛教藉此饒富興味的吃粥方式來紀念佛陀成道的事蹟,不僅聯絡了寺院與信徒間的道情,接引了不少信徒
    "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游淑珍:多種食材煮成粥,寓意多而融合。嚐一口~溫暖、祝福,祈求新的一年諸事圓滿。

    詹素月:牧羊女施捨乳麋是一份慈悲心,臘八粥不只是吃一碗粥,有著供養、分享、溫暖、圓滿之意。

    陸、大師綱要 "星雲大師對臘八粥的新解:
    1. 有溫暖的意思。
    2. 有和諧的意思。
    3.有圓滿的意思。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There are no activities here yet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