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正常例行的讀書會舉辦
  • 5 events
  • 0 Album
New Event
Random Attendees
Random Albums
No albums found.

Recent Update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years ago
    11/24菩薩的必修課
    佛光山是菩薩必修的地方,內心莊嚴菩薩臉,
    陳教授,佛法真義第一冊~平等,世間不見得都平等 ,常不輕菩薩,
    真平等,1.思想正確,有智慧,有仁慈。
    2.合乎理性。3.非強制性
    同體平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
    張教授,施無畏,無畏布施,諸供養法布施為最,語言布施,道德勇氣,自己先不要害怕,健全自己,待人好,
    徐居士,菩提心,慈悲心,無我心,忍耐心,
    田地,生長五穀禾苗,大公無私,尊重包容,慈悲平等,惜福愛物,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勇敢面對,有發心可以自度度人,
    日常生活執行平等,佛法不分南北,同理心 ,互換立場,心是永恆的。
    感謝因緣。周處除三害(無畏布施),以戒為師,菩薩52階位,一切完全要靠自己多努力,廣結善緣。

    From Note: ‏ — feeling happy

    菩薩應修課程

    11/24菩薩的必修課
    佛光山是菩薩必修的地方,內心莊嚴菩薩臉,
    陳教授,佛法真義第一冊~平等,世間不見得都平等 ,常不輕菩薩,
    真平等,1.思想正確,有智慧,有仁慈。
    2.合乎理性。3.非強制性
    同體平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
    張教授,施無畏,無畏布施,諸供養法布施為最,語言布施,道德勇氣,自己先不要害怕,健全自己,待人好,
    徐居士,菩提心,慈悲心,無我心,忍耐心,
    田地,生長五穀禾苗,大公無私,尊重包容,慈悲平等,惜福愛物,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勇敢面對,有發心可以自度度人,
    日常生活執行平等,佛法不分南北,同理心 ,互換立場,心是永恆的...
    11/24菩薩的必修課
    佛光山是菩薩必修的地方,內心莊嚴菩薩臉,
    陳教授,佛法真義第一冊~平等,世間不見得都平等 ,常不輕菩薩,
    真平等,1.思想正確,有智慧,有仁慈。
    2.合乎理性。3.非強制性
    同體平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性。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悟。
    張教授,施無畏,無畏布施,諸供養法布施為最,語言布施,道德勇氣,自己先不要害怕,健全自己,待人好,
    徐居士,菩提心,慈悲心,無我心,忍耐心,
    田地,生長五穀禾苗,大公無私,尊重包容,慈悲平等,惜福愛物,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人。勇敢面對,有發心可以自度度人,
    日常生活執行平等,佛法不分南北,同理心 ,互換立場,心是永恆的。
    感謝因緣。周處除三害(無畏布施),以戒為師,菩薩52階位,一切完全要靠自己多努力,廣結善緣。

    From Note:
    More
    24th Nov, 2019 10:00 - 12:0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三-芥子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years ago
    南屏別院博愛分會讀書會

    弘法利生

    (1).學佛不是一心只求"了生脫死"為目標,應該要先"生活"後"生死"。就如同古來大德宗師們,他們出修行,都是先發願為人服務,若生死資量不具足,生死又如何能解脫?"阿彌陀經",若人欲生極樂世界,不得少於福德因緣。意思說,必先辦好生活上的福德資糧,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百丈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籲,所以要先照顧好自己生活,再談及憂悲苦惱的斷除,這才是人間佛教精神所在!!
    (2).人間佛教要有:
    1.家庭溫暖
    2.身心調和
    3.生活淨化
    4.處事愉快
    5.人群融洽
    6.環境整潔
    7.社會安定
    8....
    (1).學佛不是一心只求"了生脫死"為目標,應該要先"生活"後"生死"。就如同古來大德宗師們,他們出修行,都是先發願為人服務,若生死資量不具足,生死又如何能解脫?"阿彌陀經",若人欲生極樂世界,不得少於福德因緣。意思說,必先辦好生活上的福德資糧,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百丈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籲,所以要先照顧好自己生活,再談及憂悲苦惱的斷除,這才是人間佛教精神所在!!
    (2).人間佛教要有:
    1.家庭溫暖
    2.身心調和
    3.生活淨化
    4.處事愉快
    5.人群融洽
    6.環境整潔
    7.社會安定
    8.國家承平
    9.國際和平
    10.佛土吉祥
    (3)如何實踐人間佛教:
    1.以慈悲淨化社會
    2.以道德立身處事
    3.以勤勞創建事業
    (4)修學佛法需要解行並重,不重慧解,忙修瞎練,容易走火入魔!!
    More
    8th Dec, 2019 10:00 - 12:15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佛法真義:(1)佛陀會生氣嗎?(2)天堂地獄在哪裡

    讀書會帶領人:朱繼文
    參加人員:陳順德督導,王勝夫,吳靜華,方永和,鐘美華,孫立芳。
    紀錄:朱繼文
    1.地獄與天堂
    (1)天堂與地獄在人間:市場被叫賣的畜牲,到懸提掛,切撥宰割,活剝生烤,這不就是:倒懸地獄,刀山地獄,火燒地獄?住高樓大廈,吃穿錦衣玉食,不像在天堂?
    2.在我門心禮。每一個人每天,可能天堂,地獄上上下下好幾次。如出門在外,遇到急難,有人幫助我們,這時滿心歡喜,感恩,心情不就在天堂?相反,碰到煩惱人事,讓我們怒從心生,甚至要以牙還牙:這時瞋恨,焦慮不安,不是如同在地獄般的痛苦?因此,我們的心,真是無時無刻在地獄與天堂中輪轉。
    3.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如我...
    讀書會帶領人:朱繼文
    參加人員:陳順德督導,王勝夫,吳靜華,方永和,鐘美華,孫立芳。
    紀錄:朱繼文
    1.地獄與天堂
    (1)天堂與地獄在人間:市場被叫賣的畜牲,到懸提掛,切撥宰割,活剝生烤,這不就是:倒懸地獄,刀山地獄,火燒地獄?住高樓大廈,吃穿錦衣玉食,不像在天堂?
    2.在我門心禮。每一個人每天,可能天堂,地獄上上下下好幾次。如出門在外,遇到急難,有人幫助我們,這時滿心歡喜,感恩,心情不就在天堂?相反,碰到煩惱人事,讓我們怒從心生,甚至要以牙還牙:這時瞋恨,焦慮不安,不是如同在地獄般的痛苦?因此,我們的心,真是無時無刻在地獄與天堂中輪轉。
    3.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如我們以慈心待人,肯為別人服務,別人也樂意與我們相處,那麼每天就身在天堂般的快樂,整天活在埋怨的氣氛中,不是生活在地獄?
    4.佛教遺經:"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知人,雖處天堂,猶如地獄"。
    5."三界為心,萬法為識",世間事本來就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More
    22nd Dec, 2019 10:00 - 23rd Dec, 2019 00:00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月光-無盡燈讀書會 created a new event

    2018/12 無盡燈讀書會

    本次讀書會將進行 無盡燈讀書會成立會議
    會中討論 讀書會 宗旨 願景 組織運作 進行方式 與 明年度讀書計畫
    10th Dec, 2018 19:00 - 21:00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松二歡喜讀書會 created a new event

    歡歡喜喜以書會友

    松二歡喜讀書會12/20於台北道場舉行106年度末場讀書會,10位愛書夥伴以咖啡香、書香、伴隨著朗朗讀書聲,為今年的歡喜讀書會劃下休止符,大夥相約寒假過後再見。本週閱讀星雲大師《人間萬事》「十窮吟」,領略大師文中「不要看形象上的財富,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不要只是聚斂累積財富,而要布施創造財富」。
    會員們讀完有感而發,紛紛分享個人貧窮的過往經驗,會員也都認同學佛後的慈悲、信仰、歡喜、滿足、慚愧等都是珍貴的法財。誠如大師開示:「貧,不要緊,貧裡有氣節,貧裡有格調。貧也是勵志的人生。」
    23rd Dec, 2017 01:00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There are no activities here yet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