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主辦單位: 宜蘭蘭陽別院冬山-寬心讀書會
    活動時間:2024年4月21日
    活動地點:南方澳-豆腐岬海灣
    帶領人:周靜怡
    記錄人:林燕鈴
    參加人數:32人
    閱讀內容:2024佛學會考成就的祕訣-金剛經
    周靜怡會長:今天我要帶領導讀的「2024佛學會考-金剛經」題庫
    首先謝謝大家在假日撥冗參加,我們一起共讀共學。
    大師在文中提到金剛經要我們空相、無相布施,三輪體空的布施,不執迷於求回報,佛法講布施是不計事相的。導讀題庫:
    1. 《金剛經》闡了「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皆空」的「般若空
    性」;一旦證悟了「空」、通透了般若」,我們在人間,出世入
    世都能受用、皆得成就
    2. 在大乘佛法裡,「成就」,即是利益眾生,是修行的成就、佛菩薩
    的成就。
    3. 「集體創作」不是由很多人支持一個人的獨裁,而是集體裡的每個
    人都有平等的參與。
    4.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就是「執著」,尤其是對自我的執著
    諸如:以自我為中心、執著於自我价值的判断、太過在乎自我的利
    害得失等。
    5. 持戒要從積極的層面來看五戒,就是幸福之道。例如,如不殺生而
    護生,不倫盜而喜捨,不邪淫而尊重,不妄語而美。
    6. 精進包括「身」精進與「心」精進。心意上的精進,指身體
    法、勤斷惡根,對治懶惰鬆懈。
    7. 《金剛經》揭示成就的秘訣,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般
    若」;「應無所住」是「真空」,「生其心」是「妙有」;「真空」才能
    「妙有」。
    師姊說:希望人人有所、有所成。這是我在喜無量心的實踐。
    師姊說:由今日佛學會考-金剛經題庫,在會長帶領下導讀,更有信心了,希望
    大家都向佛菩薩的祈求考試順利。
    師姊說:活動過程中,可以結善緣,實踐人間佛教,培植福德智慧,能利益安樂無量眾生。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