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普門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 :5/14(二) ,19:30-21:00
    地點:ZOOM會議室
    帶領人: 徐牡丹
    研讀題材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三章金剛-斷除一切煩惱〉〈第四章無相佈施-無相的功德〉
    參加:
    徐牡丹、許喜榮、張玉珍 、張淑珠、莊燕雪、.鄭淑滿、.羅妙琴 、.陳智惠、廖月霞
    壹、 進行流程
    一、 重點導讀
    1、 第三章金剛-斷除一切煩惱
    (1) 金剛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每個人本具的無限潛能。
    (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萬物皆依因緣假合而存在,一切名相,都是為了方便指涉和溝通,我們應無所住,一旦執著在這些名相上,就陷入了迷障。
    (3) 諸法皆空-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4) 放下、超越、無所住-人人心中都有放捨不下的「玉缽」,唯有放下、超脫所執,才能自在。
    (5) 真空才能妙有-含攝了「有」和「無」的「真空」,其實就是「因緣」的意思。
    (6) 無住生心-發菩提心,實踐於現世人間,即應: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這是整部《金剛經》的要旨。
    2、第四章 無相布施:無限功德
    (1) 世事都是短暫聚合的因緣-佛法從來不計事相的美醜貴賤,而在於發心的真偽。
    (2) 我們面對世事要建立六種觀念:如夢觀、如幻觀、如泡觀、如影觀、如露觀、如電觀。
    (3) 無相與有相-有三種妙觀可以培養我們如虛空廓然的平等心。即厭離觀、菩提觀、慈悲觀。布施時,應要做到:隨緣、隨力、隨喜、隨心。
    (4)財布施-佛陀要我們不住相、不住法布施,並不否定財布施。
    (5) 無畏布施-財的布施卻是有漏、有限的。無畏布施是大慈大悲的清淨功德。
    (6) 法布施-法布施的功德,遠遠勝過身布施。生命如晨間露水,應該以有限的外財,充實無形的內財。
    (7) 人人皆能布施-大心未發,仍是凡夫;既發大心,即是菩薩。
    二、 討論分享(略)
    三、回饋
    1、鄭淑滿
    能夠和大家一起研讀《金剛經》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非常的珍惜!
    七寶佈施,重新再一次的復習,大家都有溫故知新的感覺,非常的讚嘆!尤其是在聲寶佈施→耳不貪好聲音樂,我特別有感觸;最近受耳疾所苦,有幸從《華嚴經》觀音篇中得知,觀世音菩蕯說:因為一切的本質都是空,那麼聲音也不例外;聲音的本質也就是空,而其實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可以作為開悟的途徑,只是耳根比較敏利,所以藉由聲音,來了悟聲音背後的本質,不失為省力快捷的方法;而方法就是運用耳根仔細的聽聲音,剛開始只聽一個聲音,例如:到海邊,專門聽海浪聲,聽著聽著,似聽非聽,海浪聲非海浪聲,一切都消融了!終於經由聲音返回一切的本質 空,最後再聽萬物的聲音,也就是一切聲音到最後也消融了!顯露一切聲音,背後的本質 空,所以再清楚不過了!所謂耳根圓通,就是透過聲音,返聞自性回到一切的本質 空;然而,觀世音就是通過耳根圓通的法門,開悟證果!
    果然,要重新認識我們的心,要檢查我們這顆心猿意馬的心;面對無常的情感,能隨緣、不自苦、不惱人!只要能管理自己的心,就能自在地無住生活,就能夠做一個正觀、真正自由的人。
    💕謝謝徐老師的帶領,及前輩的寶貴經驗💕

    2、張淑珠
    雖說沒有PPT的輔助,然而牡丹帶領人娓娓道來,文在胸中如縧,言在口中似絮、什麼都講到,輕者簡單帶過,重者明白強調,時間在敘述流暢中過去,內容聽得很清楚,牡丹真不簡單。
    《金剛經》對不熟悉的人實在很難理解,我們很幸運的,有一位超級能解說的星雲大師,為我們說了《金剛經》-成就的秘訣,從秘訣裡讀去,哇!探寶也!越讀越開心。今天讀了「金剛-斷除一切煩惱」和「無相布施-無相的功德」。
    真心、明心,沒有塵垢!沒有塵垢,才能見到清淨的光明。佛陀藉著「金剛」的譬喻,法喻並用,為眾生斷除覆蓋心眼的一切煩惱。佛陀把明燈點在那裏,大師指引了我們尋找明燈的路徑,引光攝到個人心中。雖然我心還不是清淨明心,能夠從這裡開啟慕光,我已心起歡喜,願能無住生心,願能點點滴滴斷除無明。
    過去,總會想到:我做布施了…爾後,「三輪體空」成了自然性,這種成長很高興。《金剛經》強調無相布施,我們要「不住法布施、不住相布施」,沒有「四相的執著,也沒有六塵的執著」。嗯!要學習的面很廣。「云何是一身七寶布施?」只要我們不貪布施:眼不貪色相奇物、耳不貪、鼻不貪、舌.身.意皆不貪。那麼,自身便得「七寶布施」之福(色寶、聲寶、香寶、味寶、觸寶、法寶、佛寶布施),搞懂了這七寶布施很高興。更上層樓!還要好好地邁向無畏布施和法布施。
    大師的故事裡,一捧沙土、一朵小黃花、一句能啟迪人心的話語,無不是布施。人人皆能布施:隨緣布施、隨力布施、隨喜布施、隨心布施。布施是獲寶!
    貳、 下次活動預告
    時間 :6/11(二) ,19:30-21:00
    地點:ZOOM會議室
    研讀題材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第五章 無我度生:無上的慈悲〉〈第六章 無住生活:真正的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