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名稱:南台別院 安平第四分會 自在讀書會
    活動時間:113年05月19 (日) 10:00-15:00
    活動地點:佛陀紀念館
    帶 領 人:謝雅雯
    主 題: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 雲水浴佛 & 參觀絲路光華特展
    記 錄 人:謝雅雯
    參加人員:12
    參與名單: 謝雅雯,陳靚瑀,石麗珠,鄒梅祝,楊羿涵,洪淑惠,吳俞葳,陳美玲,顏仁謙,陳雅玲,陳靜芬,吳月喬

    活動心得:
    ★梅祝師姐分享:
    好久沒參加讀書會的活動了.今能有機緣參加真的太棒了感謝安四會長及兩位副會長的幫忙雅雯在佛館解說的淋灕盡致讓我們收穫滿滿真感謝! 太讚了 !!

    ★美玲師姐分享:
    今天到佛陀紀念館瞻仰佛牙,除禮佛外,也繞佛牙三圈,整個過程相當莊嚴。中午在滴水坊享用佛誕餐,是黃薑飯加一些蔬食,挺健康的。之後接著參觀敦煌石窟藝術特展,經過了4500公里才到台灣的石窟藝術,雖說是複製品,還是能感動人。聽著師姐詳實的解説,有佛教故事,有石窟藝術的來龍去脈,等於實際到敦煌走那麼一遭,很棒的心靈之旅,感謝雅雯師姐。

    ★雅雯心得分享:
    這次讀書會能夠順利舉辦, 首先必須感謝三位司機菩薩的發心承擔(仁謙,靚瑀,雅雯), 無償服務大家, 讓我們能夠安心出門, 平安回家。在尋找司機的過程中, 才了解舉辦一場活動, 各種因緣缺一不可, 有了這次的體驗, 讓我今後面對各種場合活動, 人事聚合, 都要抱持著_難遭難遇, 珍惜因緣_的心態來面對。
    感謝佛館精心安排, 八道塔主任永勤法師熱情接待(金門花草茶超級好喝!!)及詳細介紹回收資源手做教材及環保宣導教育, 佛光小姐(呂謦君)導覽佛館建築, 雖然與會中,很多都是資深佛光人, 但是多聞薰習, 對佛陀紀念館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這次活動主題, 主要配合佛館母親節&佛誕節限定活動, 5/19剛好是今年最後一天, 可以近距離的禮拜佛陀真身舍利, 玉佛殿內莊嚴壇場, 簡單但仍攝受, 一踏進玉佛殿, 整個人浮躁之氣, 自然沉靜下來, 我們跟隨引禮法師持誦佛號, 繞佛三匝, 完成後到壇場後方靜坐, 望著佛陀真身舍利, 遙想當年佛陀說法49年, 為的就是要讓正法永駐世間。感動之餘, 我不禁想起人間音緣_禮讚偉大的佛陀_這首歌, 人間有你, 苦海有舟航, 黑暗中才有了光明, 眾生學著你, 脫離生死苦, 接受解脫無明的德慧感召,…. 偉大佛陀,我要說_我敬愛您!!
    午餐為了避免上回禮敬滴人手不足, 出餐不及的窘境, 安排大家到樟樹林滴水坊用餐, 剛好佛館有推出佛誕餐(薑黃咖哩飯_150元/份), 親民又好吃, 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薑黃飯, 香米和咖哩薑黃調配, 再加上辣味鷹嘴豆, 將米香及薑黃風味完全烘托, 讓人不禁讚嘆佛館滴水坊, 以素齋結緣渡眾的用心!!
    下午安排大家參觀_絲路光華特展。我因有幸參加佛館, 絲路光華特展的導覽義工培訓, 深刻了解大師提倡_以文化弘揚佛法的用心。大師在世期間, 已密切跟敦煌研究院接洽, 希望將敦煌藝術帶給台灣民眾, 直到2023年12月歷經10年才因緣成熟, 台灣民眾才能在佛館, 有幸親臨目睹敦煌藝術。透過45窟及第3窟的完整還原, 每張壁畫及經變圖等, 一一述說敦煌地區的佛教歷史及文化融合演變。經過一個半小時的導覽解說, 看到大家歡喜合掌、讚嘆, 一切疲累付出, 都值得!! 當下更讓我深刻體會大師的遠見睿智, 以文化藝術來弘揚佛法, 才能提升信仰的層次及格局, 大師的智慧, 真的無人能及。
    這次活動, 最難能可貴的就是認識陳美玲老師及陳氏三姊妹, 之前聽劉進文老師提及有關茄苳入石柳木雕藝術及個人傳記出書的波折過程, 之後遇到撰稿貴人, 沒想到今日我能親見本尊, 且還坐我的車子, 人生際遇真的很奇妙。雖然陳老師目前堅強抗癌中, 但她面對死亡的坦然豁達, 及對文史工作的熱情執著, 積極要將台灣本土耆老口述歷史記載, 為後人留下珍貴文字記錄, 那種堅毅的信念, 令人感佩。
    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參加讀書會不單只是讀書, 也讓我們讀人, 讀這大千世界的每個有緣眾生。鼓勵大家暫放俗務, 一起來參加_自在讀書會喔!!

    ★仁謙師姐分享:
    終於撥冗讀了雅雯的心得分享和會長羿涵的真情告白。
    雅雯踐行大師「藝術文化弘揚佛法」的理念,使我們在她詳細又有系統的導覽中,隨著會場情境進入1600年的敦煌石窟,並理解鑿洞的藝術家精湛創作的藝術。5/19佛館「絲路光華」讀書會和3/20大覺堂崑曲「牡丹亭」讀書會,都有令人拍案叫絕的驚艷。
    玉佛殿近距離的瞻仰佛陀真身舍利也是令人感動的時刻,「見佛舍利如見佛」,佛在我沈淪,今天能見佛舍利與佛接心,內心既是悲涼也是感恩!每一禮拜都充滿我對佛陀的懺悔和發願!願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迴向法界眾生離苦得樂!
    羿涵會長文筆流暢又情理並茂,簡直是一篇優美又有哲理的散文,我與她有戚戚焉,「今天」是昨日的明天、明日的昨天,雖然今天分分秒秒的過去,但我們仍能積極的看待現前的擁有珍惜現前的因緣。
    我來自台中惠中寺北區分會,感恩南台別院給我「家」的感覺,感恩安平四的讀書會會友!有您們真好!
    仁謙合十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