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壹、讀書會進行日期: 113/4/20 16:00~16:30
    貳、地點 會員范瑞敏府上
    叁、參與成員名單 王玉蘭、林蕙菁、陳倉福、范長妹、蔡愛珠、謝寶蔡、林怡臻
    肆、執行方式 人手一篇大師文章
    一、共讀篇章 輕聲慢語
    二、分段導讀 由讀書會帶領人-王玉蘭導讀
    三、摘錄佳句、內容
    "1、語言音聲也和文字一樣,都是表達思想、溝通意見的管道。
    2、佛陀說法的聲音,慈悲柔和,甚深微妙,能令眾生生起信心。
    3、聽聞的力量,其大無比。
    4、佛教裡,最重要的,還是「沉默是金」。
    5、沒有語言的音聲是最好的語言。要用心去會意的。
    6、講話要「輕聲慢語」,才能讓人覺得悅耳、動聽。
    7、中華文化,講究「輕聲慢語」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是相處的禮貌。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
    8、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

    四、再共讀回顧篇章

    伍、心得分享
    倉福:沒有任何言語的聲音是最好的聲音,需要人透過不斷修練學習體會其中之道。沒有聲音語言的聲音才是最微妙的語言,最重要是人是否用心體會,明明白白知曉群與我。落實心靈環保。

    陸、大師綱要
    1、輕聲慢語,就是心靈的環保,也是對自然的愛護;只要我們懂得愛護自然,懂得從日常生活中實踐環保,其實淨土就在當下了。
    2、輕聲慢語是文明的象徵,輕聲慢語是相處的禮貌,輕聲慢語是表示自己的修養、風度。
    3、佛教過去對社會人類群居的生活,重視人我關係、重視群我、重視自然、重視環保,這是多美好的社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