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hours ago
    時間:113年5月21日 上午10:00~12:00
    地點:台中市太平區新平路一段9號2樓(會長賴美汝府上)
    召集人:賴美汝
    參與人員:賴美汝、賴細興、吳麗華、吳麗珠、林雪真、塗淑貞、陳秋慧、蔡玉蟬、方緁萱、吳曉芳
    導讀人:鄭雅心副督導

    「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第二篇」
    一、尋找真心如本心-般若:般若的意義
    1.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
    2.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了解時間的現象。智慧有善有惡。
    當我們以為自己懂得了、瞭然於心了、悟道了,凡事就有定見、成見,甚至拿知識和修行,與人較量,要爭個高下,知識反而成了我們的障礙。

    二、般若的層次:
    1.人天乘-正見,就道理發表意見,不會離題,不會錯誤,等於照相,照出本來面目。
    2.因緣,「果從因生,事待理成,有依空立,萬事萬物無對待,知道六道眾生相互而生。

    出文佛法的人,可以從有為,先從「有」的上面去理解為何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及所謂「欲會無為理,先從事相看」。
    世界上的無論什麼東西,我們可以擁有,但是不要過度貪求,過多反為拖累煩憂,所以我們應該用般若的智慧來看世間一切。

    三、生活處處有般若:
    諸佛菩薩要成就度化的因緣,是謙卑如地,含笑親手布施。如是修持,則生活中有般若,人人得安然,灑脫自在。

    我們每個人的生存,都要感謝世間的因緣,感謝別人成就我們,這是多麼值得歡喜讚嘆!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