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Home
Founder
Back
Biography
Works of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about HBRA
Back
About Us
Know HBRA
Types of HBRA
Online Forms
Back
HBRA Application
Existing HBRA Update
Volunteer Application
Contact Us
Resources
Back
Good Books
Planning & Designs
Q&A
Download
Events
Back
Upcoming Events
News
HBRA community
Groups
Events
Videos
Audio
Photos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Photos
People
Albums
Videos
Events
Groups
Search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Remember me
Login
I forgot my username
I forgot my password
Loading cover...
Drag cover to reposition
屏東-八吉祥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屏東-八吉祥讀書會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 屏八分會與教師分會 讀書會記錄
時間:114年10月11日(六) 主持人:邱秀蘭 紀錄:章睿羽、吳英帛
地點:前往茶園車上(台東)
上級指導:妙省法師、永恭法師 帶領人:邱照麟
參加人員: 李虹叡 蔡秀蘭 邱秀蘭 李潔玲 王吳靜 戴瑀慧 陳金素 李小潔 袁姿琳 黃素月 李美鳳 陳麗雲 郭育吟 林瓊惠 羅汝綺 賴薐卉 賴宏盈 鄭喜惠
文章: 【承諾的力量】
一、導讀:
帶領人以「大車無輗,小車無軏」為引言,說明車子必須透過金屬連接木桿,軸心才能轉動,象徵「誠信與承諾」是行事之本。接著引出星雲大師文章〈承諾的力量〉導讀,指出「承諾」即是對他人答應後務必兌現的行動。
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訊未發達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沒有契約與證人,唯有「誠信」作為信任的基礎。古人重視信守承諾,從「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等成語可見一斑。文章也舉出多位人物與歷史事例:
• 晉文公:出兵攻城前承諾三日不下即退兵,即使只差一天可勝,仍守信撤軍,感動敵方主動投降。
• 諸葛亮:在祁山與魏軍作戰期間,信守對士兵「休養生息」之諾,最終感動將士,士氣振奮而取勝。
• 依融法師,紹覺法師:於宜蘭仁愛之家服務三十餘年,信守承諾,任勞任怨,堅持不懈。
• 金錢上的承諾:如答應捐款、信託遺產者,皆以誠信實踐諾言。
• 情感上的承諾:李白〈長干行〉中「望夫石」「抱柱信」的故事,象徵愛情中的至死不渝。
講師強調,古人為了一句承諾,願以一生去兌現;反觀現代社會契約與錄影取代信任,提醒大眾:「唯有信守承諾,方能獲得永恆信賴。」
二、互動問答重點
• 文中人物:孔子、晉文公、諸葛亮、李白、依融法師、紹覺法師。
• 歷史事件:晉文公攻城守信、諸葛亮祁山之戰、仁愛之家三十年承諾。
• 相關成語:一諾千金、一言九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而有信。
• 比喻:「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何以行之」,比喻誠信為行事軸心。
• 古代傳遞方式:靠信差傳遞家書、口信與物品。
三、回饋分享
1.周素昭:丈夫三十一歲早逝後,依然信守婚姻與照顧婆婆的承諾,體現「終身不渝」的精神。
星雲大師本人即為信守承諾的典範——他年少時答應志開上人出家,即使母親挽留,也堅持履行承諾。我覺得佛光山很多長老都是信守承諾的人。在佛光山的道場,你想學什麼都是ok的,有師父的帶領,絕對不會迷失方向,我自始至終都在佛光山專一道場。
問:作為佛光人信守承諾和持戒的差別?
2.楊國芳師姐:持戒是更為正確的承諾方向。
3.游勤枝師姐:我和師父的緣起是在雲居樓讓我內心震動,有時內心的困頓是師父的的全集像推動我的一把手,我回台北看著〔真誠的告白〕,真心感受大師的無私,更讓我寫出對大師著作心得,我不聰明但我跟著學習,我是個自由的人,對於戒我覺得很困難的,但大師說戒不是困著的,我覺得戒就是等於承諾。
4.段惠珍教授:我跟許多師兄姐一樣是退休後進佛光會學習,退休後參與佛館導覽與文書工作,初期不熟悉佛教名相,但透過堅持與學習逐步精進。剛開始我連過堂是甚麼都不知道,但只要您發心,許多人就在您身邊給我指引,只要跟諸佛菩薩說,就會成就許多事,我剛進佛光會每次考佛學會考,我都不熟悉,但大師一直指引我們往前,一次次進步,在利人的過程中是利己的,跟諸佛菩薩信守承諾是生生世世的,不是在道場,而是在人間佛教中。
問:把承諾當作修行,您覺得能幫助您哪一個面向?
5.李小潔師姐:我覺得整個面向都能幫助到,在學習佛法的路上,會經歷許多挫折,需要花很多時間,但是值得的,只要願意學習,許多事都會迎刃而解。
四、結論:堅守承諾與持戒能培養智慧、實踐人間佛教理念。
• 承諾的力量不僅是個人修行的核心,也是對團體與社會的責任。
• 堅守承諾可實現自我精進,影響他人並推動團體成長。
• 參與佛光人的活動,能從實踐中體會承諾、持戒與智慧的融合,實現人間佛教精神。
五、恭請師父指導
妙省法師:這2天非常充實,帶領人的導讀我很認真聽,以承諾作為修行,可以培養信、願、行的菩薩行,幫助轉化挫折,培養圓滿人格。有些信徒很虔誠護持,有些只是蜻蜓點水般,容易移轉,但當會長堅持不退轉,堅守承諾,會比其他人收穫更多。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