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宏法-心悅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頭份宏法社—竹南第一分會—心悅讀書會記錄
    日期:114年01月31日
    時間:早上:11:00~11:30
    地點:會員邱雲喜家
    篇名:美心
    出處:人間萬事3
    帶領人:鉯婷會長
    紀錄:鉯婷會長
    參與人員:鉯婷會長、壽娘督導、雲生副會長、雲喜師兄、鉯嵐師姐
    參與人數:共5位

    閱讀主題: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現在一般人都懂得,家裡的客廳要美化,庭院要美化,甚至人的身體要用服裝美化,臉上要靠化妝美化,乃至地球也要美化,所以舉世都很重視環保。

    其實,世界上需要美化的東西很多,語言要美化、思想要美化,尤其心理更要美化。《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心能畫出世間的美醜,畫出人間的善惡,所以「美心」最重要。

    怎樣美心呢?茲有四點:

    一、要往好處想:人有劣根性,凡事容易往壞處想,不容易往好處想。你升官了,他嫉妒;你發財了,他不歡喜,所以人性不容易隨喜,就可見出醜陋的一面。凡事往好處想,這是人的美德;因為心好,才能往好處想,心壞自然所思所想都是壞的,所以美心的人,才能美化世界。

    二、要懷感恩心:吾人平常的心念,大都是存著別人欠我、對不起我的心態,對別人沒有一點感念之心。其實吾人生存在世間,吃的、穿的、用的,舉凡食、衣、住、行、育、樂之所需,都是來自十方,沒有大家的成就,我如何能生存?因此,須知一切人等都是有恩於我,我豈能不感恩?如果我們經常生起感恩之心,感恩我的一切都是你給我、助我、幫我、護我,我才能存在;我的存在都是受恩於你,我怎麼可以把你往壞處想呢?所以一個人能有感恩的心,不但美化自己,美化他人,也美化了世間。

    三、要發慈悲念:在生活裡,我們擁有一個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慈悲的心。一個人能常存慈悲念,在心裡時時念著別人的好處,念著別人的優點,念著別人的貢獻;能對人常存尊敬的心、仰慕的心,總想:我應該對你心懷慈悲,我要幫助你,給你歡喜,讓你快樂,願你自在,使你無牽無掛。如果我的心裡充滿了慈悲的念頭,儘管我的物質、金錢短缺,我還是能對別人有所貢獻。

    四、要有喜悅情:人要美化自己的心,心如工廠,我希望自己心裡的工廠所出的產品,都不會危害他人,都能讓人歡喜,首先就要美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充滿喜悅之情。對於別人的好、別人的有,我不嫉不妒,我只會幫助別人,給他喜悅,給他安心,給他無憂,給他無懼,給他無畏;如此他有美好的人生,我有美好的心腸,豈不美哉!

    世間上,美的東西都是可愛的,美的東西都是人人需要的。哪裡的風景美,哪裡的建築美,哪裡的山水美;其實真正講起來,都比不上自己的心美更吸引人。心美的人,近悅遠來;心美的人,萬物皆慶。美心的重要,由此可見。

    二○○六年十一月五日刊於《人間福報》
    心得:
    要做到美心的方式,個人覺得‘’要發慈悲念‘’是最基本的。
    如果平時能常存慈悲的心懷,對所有的人都能以慈悲關懷的心去照看他們,多看他人的好處,感謝他人的付出,不要去計較或是認為他人對你的好是應該的,是理所當然的,甚至因為嫉妒他人所擁有的而憤世嫉俗。只要能心懷慈悲,這樣就能與大家和平共處,減少紛爭。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