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時間:2025/10/12 16:00 ~ 16:40
    性質 : 台北般若讀書會_例行性讀書會
    地點:台北道場_11樓 教室四
    書目:星雲大師全集/往事百語一/ 一半一半
    帶領人:唐平
    參與人數 : 12人
    紀錄 :賴音如

    讀書會流程 :
    一、引起興趣 : 觀看永固法師分享過去與星雲大師對話 的影片
    二、文章導讀 & 分享

    【分享】

    影片中,永固法師: 過去曾經因為只能接受美好的一面向星雲大師分享,大師說 世界上一切萬物都是一半一半,如果您只能接受美好的部分,那你的世界可能只有一半....!

    惠珍師姐 : 一半一半的世界,有好有壞,所以願意包容 是一個人生功課!

    麗香師姐 :
    文中裡說道大家想把寺廟裡有偷東西習慣的出家人趕出去佛寺,但是住持卻說 你們都是身心健全的出家人到處都有人會接納你們,但是身不健全的出家人卻步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接納他,所以你們可以都離開 ,這裡其實告訴我們學會包容的能力,要給他人機會改進,學佛後應該是更開放自己的心量去看世間萬事萬物!

    蔡錦麟師兄 :
    樹木有枯有榮,有的人喜好光明,所以喜歡看見翠綠的風景;有的人喜歡秋意,於是喜歡紅紅橘橘的樹葉;有的人喜歡白雪,所以並不沒有看見枯樹的蕭條,而是想像到聖誕時節的白雪積於枯木上的風景;所以要學習以更多元眼光看待。

    怡妏: 分享過去擔心兒子去社區籃球場打球時,認識身上有刺青的孩子,一直很抗拒讓兒子再去籃球場打球,但兒子卻主動跟那些身上有刺青的孩子聊天,談他們為什麼會去刺青? 甚至更鼓勵還只是國中生的他們 要繼續讀書,不能輟學,因為這會影響未來他們找的工作,甚至讓一些孩子又回到校園去上課,這讓我深刻體會到不能只看表面,而沒有用慈悲心去了解他們背後成長的過程,以及刺青的原因。


    【總回饋】
    林逸盛 會長: 
    1) 接受生活的雙面性(好與壞): 接受壞的、以平常心來面對,以轉化困境
    2) 心態的調整與內心的平靜 : 不執著於「好」的事物、也不恐懼壞的境界。
    3) 無常的智慧:將好與壞視為一體
    4) 慈悲心的實踐:對自己與他人的接納
    星雲大師的教誨提醒我們,「好」與「壞」本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我們不能選擇性地接受其中的某一部分,而是應該學會以平等、開放的心態去接納所有的經歷。我們應該以無常的眼光、慈悲的心態來處理,並將這些經歷轉化為成長和修行的力量。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