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松二歡喜讀書會】

    日期: 4/10(三)
    時間: 10:00 am
    文章:《星雲大師全集》第一類【經義】<佛法真義>第2冊「地球人」p.52,「七誡」p.82
    成員:林寶珠、施為貴、陳麗娟、陳麗真、陳華芬、張汶珠、Bibi

    【地球人】
    我(大師)自許做個地球人,因為地球沒有捨棄我~台灣本地人說我是外省人、大陸和尚;大陸家鄉揚州人說我是台灣來的和尚,其實,地球、世界都是公眾的,不是哪一個個人的。

    人在思想上要建立尊重包容的觀念,才能把自己融入到世界裡;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世界就就能有多大。

    【七誡】
    一九九四年我透過國際佛光會,發起了一項「淨化人心七誡運動」。所謂「誡」,具有教育、警覺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時時提醒、告誡自己,不要沾染不良的惡習,才能成為健全的人。
    一、誡暴力二、誡偷盜三、誡色情、四、誡惡口、五、誡酗酒六、誡屆賭博、七、戒煙毒。

    【分享】

    寶珠:
    從小就一直聽到這麼一句話「中國人很有人情味」,現在也是常聽到「台灣人很有人情味」這樣的話。但我總覺得這種人情味常常是在於對彼此認識的人而言,至於不認識的人就未必了;譬如一群人外出搭車,就常見只顧為自己認識的人佔位子,而罔顧其他陌生人的觀感。
    其實,所謂炎黃子孫都有傳統的同鄉同宗牢不可破的地域觀念,以佛法來說大概就是「我執」吧!因為心中想的只有「我」。
    接觸佛法真好,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果真能有彼此尊重、包容、平等、無我、慈悲的理念,人人都能去除地域的觀念,那大家將都是地球人了。
    也很讚歎「出家無家處處家」的雲水自在僧,思想上放下執著,出離煩惱之家,安住在佛法上。

    汶珠:
    學佛讓我們可以懂得佛法了因知果,如果明白因果,就會懂得持守淨戒,以戒為師,能看清善惡、是非、好壞,可以舍惡從善,舍非從是。

    麗娟: 星雲大師自許做個因為地球沒有捨棄他。
    我們也是地球的一份子,當然也是「地球人」,身為「地球人」就應該要愛護地球,注重環保,不破壞大自然,參與植樹、響應蔬食,護法、護生,讓世界更美好。
    假如世界上,人人都能把地域的觀念去除,自覺自己是「地球人」,不分你我,相信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爭,天下無災無難、世界和平。

    華芬:
    大師少小離家深深體會同體共生共存之重要性加上現今交通方便、科技網路發達人與人之間不再因距離而疏離。居住在這地球上人人更應珍惜愛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