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5月13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孫方雪秋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楊曉樺,孫方雪秋共6位
    第七課 遺產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中國人向來有傳遺產給子孫的觀念,子孫也都希望能獲得祖先留下的遺產庇蔭。善於利用遺產者,遺產能增加家族的榮光;不善於利用遺產者,遺產反而貽害子孫。所以現代人已漸漸懂得要留道德、留學問、留知識、留技能給子孫,不一定要留錢財給子孫。
    自古以來,我們的歷代祖先,其實已經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遺產,例如:道路的開拓、公園的建設、河川的防患、樹林的栽植,以及各種文學、哲學、科學等道理的傳承,只是我們沒有感覺到這些遺產的可貴,對先人都不知感恩回報,實在可惜。
    現在談談究竟要送什麼遺產給子孫?有幾點看法略述如下:
    一、養成兒女勤勞的習慣:「葡萄樹下的黃金」,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故事中,兒女把整座葡萄園的土地都給挖掘、翻遍,最後雖然沒有挖到黃金,但滿園的葡萄樹經過鬆土後,長得枝繁葉茂,果實纍纍,這就是留「勤勞」給子孫的最好遺產。
    二、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父母臨終前把兒女叫到床前,說:「爸爸(媽媽)沒有黃金財寶留給你們,但爸爸一生樂於助人,對人講信用、守道德、有愛心,你們要好好記著,這就是給你們的財富。」如果子孫能懂得這些財富,一生也是受用不盡。
    三、教育兒女學習技能:所謂「一技在身,勝過萬貫家財」,我們雖然沒有萬貫家產可以留給子孫,但能夠栽培他,讓他受教育,甚至學習各種技能,例如現在的電機、電腦、專業科技等,都非常應時有用。
    四、留個好名聲給子孫: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父母在鄉里有信譽,有道德,平時敦親睦鄰、樂善好施,把這些美德留給兒孫繼承、效法,才能永久庇蔭子孫。
    五、把信仰傳承給子孫:佛教的信仰,是父母之教,能一代一代把父母之教傳給子孫,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成為佛教的兒女、佛教的護法,在佛法庇蔭下,講道德、信因果、修心養性,如此不但能興家旺族,必然也能有益於國家社會。
    我們要留什麼遺產傳給子孫呢?有人認為房屋、存款、土地、股票最好。其實,這是兒女紛爭之源,不是最好的遺產。話說有一位富翁新居落成,大宴賓客時,他把建屋的瓦木泥工都請上座,讓自己的兒女坐下座。有人覺得奇怪,就問富翁:「你的兒孫才是主人,為何不讓他們坐上座,反而讓瓦木泥工坐上座呢?」富翁回答:「因為瓦木泥工都是今日為我建屋的人,兒女子孫則是他日賣我房屋之人也。」
    我們應該留什麼遺產給子孫?上述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暖身
    賣偈語
    有一個在外地的生意商人,農曆年到了,準備回家團圓,他想要買一份特別的禮物送給太太,但是找來找去總是覺得不中意。剛好看到路邊有一個老和尚正在打坐,旁邊掛塊布條寫著──賣偈語。商人感到好奇,向前問:「老和尚您賣什麼偈語?」
    老和尚笑答:「我賣的偈語能消災免難,吉祥保安康的。」
    商人想,買個吉祥的偈子回去送給太太,倒是個別緻的禮物,便說:「老和尚,那我就跟你買個偈語吧!」
    老和尚便說:「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
    老和尚接著說:「你遇到煩惱、困難的時候,就念這四句偈,會有很大妙用的,不過這首偈語價值是十兩黃金。」
    商人聽了嚇一大跳,說:「才四句話就要十兩黃金哪?」
    老和尚仍是一臉笑容,回:「是啊!有價值,有價值。」
    商人心想:事前也沒有問清楚錢,現在偈語都說了,這十兩黃金不付也說不過去。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付了十兩黃金,然後懊悔的連夜趕回家。
    回到家裡已是深夜了,商人摸黑走進房門。就在微弱燈光下,他看到床邊擺了一雙女人的鞋,但旁邊竟然有一雙是男人的鞋。商人當下怒火中燒,心中暗罵: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我不在家,你竟然敢偷漢子!於是衝到廚房拿了一把刀,打算把這對姦夫淫婦砍死。
    正當商人準備揮刀時,忽然想起老和尚說的四句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他一邊念著,一邊向前退後,退後向前的腳步聲,吵醒了床上的太太。
    太太睜開眼睛看到,說:「你到現在才回來?怎麼拿把刀?」
    商人指向床邊的鞋子,太太馬上明白,便拉著他的衣襟,罵道:「你這個沒有心肝的人,除夕夜我左等右等,等不到你回來團圓,我擺雙鞋子表示夫妻成雙討個吉祥,你倒平白無故的冤枉我。」
    商人定睛一看,床上並沒有什麼男人啊!他當下體會到十兩黃金買的偈語真是值得。
    老和尚的四句偈語,挽救一場家庭凶殺案的發生,而經典上也說到宣揚四句偈的功德勝過恆河沙珍寶的布施,為什麼呢?因為財寶再多,也不過是「五家共有」,水、火、盜賊、戰爭、不肖子孫等都會使它敗壞散盡,但是真理的力量能夠令眾生破除愚痴無明,從三界的火宅出離,找回自己的佛性。
    老和尚的偈語充滿智慧的啟示,在怒火中燒時,我們不妨三思而後行,為自己留幾步路,留個迴旋的空間,將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
    許榮基分享:我們應該把什麼好的觀念留給子孫?
    林則徐留有一家訓名聯曰: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林則徐之「十無益」格言:
    1.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2.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3.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4.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5.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6.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7.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8.劫取人財,佈施無益。
    9.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10.淫逸驕奢,仕途無益。
    孫方雪秋分享:教育兒女學習技能
    女兒國中畢業 我鼓勵她考護理 學一技之長 畢業後不怕沒工作 只要考上執照 可以照顧別人 也可以照顧家人 隨然沒有萬貫家財留給她 一路走來 一技在身 剩過萬貫家財。
    很多人捨不得吃穿 勤儉不浪費 努力賺錢買土地 房子 給子女留下遺產 子女卻為分財產爭吵 鬧得不愉快 所以留給子女最好的財產 不是金錢 汽車 房子 而是道德 學問 技能 修養 我沒有遺產的煩腦 我沒有土地 房子 金錢 只有無形的遺產 信仰傳承 道德 信因果 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 傳承給子孫 是最好的遺產。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