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時間:113年6月17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莫家成
    參與會員:王美麗,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胡松興共6位
    第十課 丟醜
    其實,一時的丟醜無妨,
    只要能知恥、知慚愧、知反省,
    必定可以增加自己的美德……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間上的人都怕丟醜,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不想讓家人知道,覺得那會丟醜;男生追求女生,最顧忌在女朋友面前丟醜。說到丟醜,其實有些事並非丟醜,吾人要認識清楚;有些事確實是丟醜,也不能不懂。以下試舉十事:
    一、沒有金錢財富不醜,沒有人格道德才是丟醜:一個人有無金錢財富,與別人沒有多大關係;但是沒有道德人格,卻會被人看輕,這才是丟醜。
    二、沒有知識學問不醜,沒有正派行為才是丟醜:沒有知識學問,只是自己識淺;沒有正派行為,卻會侵犯別人,所以會被別人歧視,這才算丟醜。
    三、不擅語言講話不醜,專講別人壞話才是丟醜:一個人不擅言詞,逢人不善於言語表達並不可恥,只要能多做好事,一樣會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如果能言善道,卻一再講別人的壞話,人家就要反擊你,那才是丟醜。
    四、沒有好的面相不醜,沒有良好行為才是丟醜:所謂「人醜心不醜」,心意善良,行為端正,怎麼會丟醜呢?反之,行為不檢,被人鄙視,才是丟醜。
    五、沒有好的命運不醜,沒有好的良心才是丟醜:命不好會贏得別人的關心,但是沒有良心就要遭人議論了。
    六、沒有正當職業不醜,做不正當職業才是丟醜:一時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沒什麼大不了,可以慢慢再找;但是如果從事不正當的職業,殺盜淫妄的事情做多了,人人憤慨,這就丟醜了。
    七、沒有善朋好友不醜,沒有好的人緣才是丟醜:一個人走到任何地方,如果沒有人願意和他共事、講話、來往,必定是品德有缺,也就丟醜了。
    八、沒有健康身體不醜,沒有勤勞性格才是丟醜:身而為人,醜陋殘缺都不為過;但是若不肯勤勞,不發心工作,懶惰懈怠就會丟醜。
    九、沒有善名美譽不醜,到處惡名昭彰才是丟醜:沒有善名美譽沒關係,只要本分做個小人物就好;但如果是個大人物,卻惡名昭彰,那就丟醜了。
    十、沒有父母兒女不醜,到處惹人討厭才是丟醜:父母失去兒女,或是兒女失去父母,這不丟醜,倒是兒女滿堂,出外卻到處惹人討厭,這才是真正的丟醜。
    丟醜會被人取笑,所以丟醜的人會感到可恥。其實,一時的丟醜無妨,只要能知恥、知慚愧、知反省,必定可以增加自己的美德,日後別人自然會對你刮目相看。
    【題解】
    人,本來就不是十全十美,難免會有丟醜的時候。有些人很害怕出醜,因此不敢在大眾面前表現,不敢講話、不敢唱歌,請他做什麼都不敢,歸咎原因,是怕在人前出洋相,使自己形象受損。其實,一時的丟醜,不是那麼嚴重,只要肯誠實以對、反省改過,也會因此而有所進步。
    所以,人生不要怕丟醜,能夠從丟醜中反省、改過、學習、提升,都不算丟醜;反倒是做錯事,遮遮掩掩,不知羞恥、不感慚愧、不願反省、不肯改過,那才是真丟醜。
    【習題】
    1.文中的「丟醜十事」是哪十事?
    2.人為什麼會害怕丟醜?要用什麼態度來面對,才是正確之道?
    3.試述一則刻骨銘心的丟醜事件。
    【延伸閱讀】
    1.不怕丟醜的人,才敢於表現自己,才有機會發揮才能,也才有成功的機會。──摘錄《人間萬事7‧訓練》
    2.現代的各種訓練當中,有所謂「丟醜」訓練,也就是讓你在人前一直丟醜、出洋相,因為謹記教訓,才能有所成。──摘錄《人間萬事3‧付出》
    113.6.17第十課 丟醜
    「暖身」(許榮基副會長提供)
    老僧曬香菇
    日本曹洞宗之祖永平道元禪師,他曾經在宋朝的時候來到中國參學。
    當時,浙江的天童寺裡,住著一位八十多歲,彎腰駝背的老和尚。
    這一天,老和尚正在大太陽底下曬香菇,永平道元禪師剛巧經過看到了,永平道元禪師很不忍心地對老和尚說:「長老,您年紀這麼大了,應該不必再做這種吃力、辛苦的工作,可以找別人來做吧!」
    老和尚頭也不抬,只是簡潔地回答永平道元禪師,說:「別人不是我!」
    永平道元禪師仍然對著老和尚繼續勸說:「話是不錯,可是也不必專挑這種大太陽的中午來曬香菇呀!」
    老和尚聽到永平道元禪師的這番話後,終於站起身來,瞪著眼前的年輕人,反問說:「大太陽時不曬,難道要等到下雨天才來曬香菇嗎?」
    養心法語
    老和尚的回答簡短有力,可說是發人深省的悟道禪語,顯示出禪就在生活中,連曬香菇都有禪心的樸實。禪師們不是天天都坐在蒲團上閉目打坐,舉凡生活中的穿衣、吃飯、搬柴、運水等一切事情,樣樣都不假手他人,自己親力親為,也毋須等到明天,因為當下即是。禪者便是從這些日常的勞動服務裡去認識自己,去體會禪的甚深意境。
    天童寺裡的老和尚所說的「別人不是我」、「現在不做,更待何時」,說明了修行是他人不能代替的,以及修行就在當下,老和尚的這兩句話,值得現代人細細參究。
    二○一○年七月十一日登於《人間福報》
    許榮基分享:修證:
    平時做事要謹慎,一個人不小心犯的錯,可能花費二十個人的時間去彌補都無法挽回。
    「在群體中,想要舒適、想要一躍升天,這是顛倒妄想;一個人不想辛苦,不想努力,人生就沒有什麼大用了。即使自己沒什麼能耐,但也要學習走到群眾中,長養自己的群體性格。」
    大師說:「在群眾中,學習丟醜,不怕被人怪、被人嫌,丟醜就是一種無我的禪定力訓練,所謂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陀,接受『敢獻醜』的勇敢,就能走出一片天地。」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Points Achiever
    Earn points on the site. To unlock this badge, you need to gain 100 points on the site first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蘭陽-高跟鞋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weeks ago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6月3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王竣彥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楊曉樺,王竣彥共6位

    第九課 女人家暴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家庭暴力是現在社會嚴重的問題之一,一般的家庭暴力,施暴者多數是男人,男人是罪魁禍首,施暴者以男人居多,女人大多是受害者。但是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女人施給男人的語言威脅、精神虐待,也是一種家庭暴力,所以女人施暴的例子也很多,茲舉如下:
    第一、女性比較囉嗦、嘮叨,有時候已經過去很久的事還一直念念不忘,再三重複拿出來講,有的男人聽了就覺得無比厭煩,所以「嘮叨不休」的疲勞轟炸,也是一種暴力。
    第二、有的女性疑心比較重,一點小事情就放不下,於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惹得丈夫厭惡反感,所以「疑心多事」這也是暴力。
    第三、有的女人嫌丈夫沒有出息,沒有用,經常數落丈夫不能賺錢、不能升官發財,總覺得別人家的先生怎麼好、怎麼能幹。由於總是嫌這不好,怪那不對,說得讓丈夫一點信心都沒有,如此「訴苦怨恨」,這也是暴力。
    第四、有的女性不善理家,家中經常亂成一團,三餐也不肯親自下廚,經常買一些現成的食物,讓丈夫兒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如此邋遢懶散「不會治家」,這也是家庭暴力。
    仔細分析起來,家庭暴力男女彼此都有責任,夫妻之間如果不能相互忍讓,相互尊重,相互敬愛,家庭就會烏煙瘴氣,影響所及,也會衍生出不少的社會問題。因此,如何營造幸福的家庭,值得大家深思。
    113.6.3第九課 女人家暴
    「暖身」
    關於「力量」的例子-星雲大師
    有一個關於「力量」的例子。一位老和尚教人念佛,他解釋念佛怎麼好、怎麼好,又怎麼樣的能開發自我的力量。有一個年輕人聽得不耐煩,對老和尚說:「念佛、念佛,念什麼佛啊?『阿彌陀佛』只有四個字,哪有那麼多的好處?又哪有那麼大的力量?」老和尚心裡想,對這個人講理,等於對牛彈琴,說理不容易懂啊!他也很機智,就對著年輕人說:「你在講什麼啊?混蛋!」年輕人一聽,馬上捲起袖子,一副要打架的樣子,對著老和尚怒氣沖沖的說:「怎麼?出家人還罵人啊?」
    老法師這時候,心平氣和的說:「你看!『混蛋』才兩個字,就有這麼大的力量,『阿彌陀佛』有四個字!怎麼會沒有力量呢?」年輕人一聽,也覺得很有道理。
    一個人的力量,不一定要從外面來,也可以從自己的內心開發出智慧力、忍耐力、精進力、禪定力。佛教有六種方法,就像飛機可以飛越陸地與海洋那樣,可以超越許多障礙。第一是布施,帶來廣結善緣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慳貪的障礙。第二是持戒,帶來規範自我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身心不自在的障礙。第三是忍辱,帶來廣大和平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瞋怒的障礙。第四是精進,帶來快速進步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懈怠的障礙。第五是禪定,帶來身心安住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散亂。第六是智慧,帶來明辨是非善惡的力量,同時可以超越無明愚痴的障礙。智慧的雙眼打開了,有了正見與光明的目標方向,對於工作與身心的和諧,不只能夠調適到最中道的標準,當然也就不用再去依靠別人的安慰了。
    2003/11/28講於中華航空公司
    修證:
    「天亮的前一刻總是最黑暗,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病人,也沒有人到最後還是病人,怎麼可能永遠都是黑夜呢?很快就會迎來清晨。」遇到問題後願意尋求幫助、在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就已足夠勇敢。
    如何營造幸福的家庭?
    愈親密的人愈要懂得尊重
    一、 重視給出的承諾 「信任」是家庭關係的最重要基礎,
    一旦許諾,就必須盡力做到。
    二、在有其他選擇下願意選擇陪伴家人。
    三、愈親密的人愈要懂得尊重。
    四、鼓勵挖掘彼此優點接納不同。
    五、分享正向的溝通。
    六、多和家人相處。
    七、有精神上的交流。
    八、學著面對壓力。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時間:113年5月27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許榮基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王竣彥,孫方雪秋共6位
    第八課 相對論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間事沒有「絕對」,凡事都是「相對」的,我們從很多名詞用語就可以知道,例如:大小、是非、好壞、善惡,都是相對的,其他如山水、手足、牛羊、貓狗、天地、夫妻、兄弟,也都是相對的。以下茲舉五例,說明「相對」的真義:
    一、禍福相倚: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生因為「禍福相倚」,因此再怎麼平順多助,總會有一些挫折禍患,再怎麼艱難橫逆,也會有一時的春風得意。所以人在平安、順利、享福的時候,要有憂患意識,才能讓陷害、挫折、失意降到最低。反之,有時候雖然窮途潦倒,也不要因此頹唐喪志,應該藉機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總之,聰明的人要知道,當風光的時候不要太得意,失敗的時候也不要太失意,這是個「相對」的人間,平時謹慎行事,才能趨吉避凶。
    二、剛柔並濟:一個人即使再剛強,偶爾也有溫柔的一面;再溫柔的人,也有剛烈的時候。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但烏江自刎前,「霸王別姬」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歷史上很多貞節烈婦,不惜殉難,以全名節,這不是柔中的剛強嗎?剛雖然堅硬,但「柔能克剛」;所以,做人最好能「剛柔並濟」。
    三、貧富有時:人生如潮水,潮起潮落,難免起伏不定。很多人一生大起大落、時貧時富,正好印證「人生無常」。例如,有的人在政壇上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可以說集權勢財富於一身,但是事過境遷,風光不再,最後潦倒以終。反觀有的人雖然無財無勢,但是他勤奮踏實,努力耕耘,時來運轉也能躋身富豪之列。所以,貧富不定的人生,富貴當思貧窮時,貧窮當做富貴想,能夠如此,人生有何懼焉。
    四、巧拙互用:人能生就聰明靈巧,當然很好,但是巧人也不要自傲,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有的人天生笨拙,但也不要自惱,拙中自有平安之道。所以,智慧靈巧的人要懂得「大智若愚」,天性魯鈍的人要有自我的尊嚴,能夠巧拙並用,才是真正的智者。
    五、生死一如:生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一般人生時歡喜,死時悲傷,其實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生者,死之因,死者,生之果;死者,生之因,生者,死之果。人生生了會死,死了會生,生死循環,本來就是一如,所以不必為生之可喜,也不必為死之可悲,能夠無懼生死,才能自在。
    從以上的「相對」現象來看,人唯有超越一切對待,這才是佛教要我們追尋的真理。
    「暖身」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的講題「《金剛經》的價值觀」-星雲日記1990/09/05
    「《金剛經》的價值觀」。每個人對世間上的事物,常因需要、看法不同,價值也不一樣。《金剛經》對價值的看法是︰
    「是佛法的有時反而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時反而是佛法。
    念經拜佛是佛法,打妄想貢高我慢則不是佛法。
    布施持戒是佛法,想求名獲利則不是佛法。
    父母打兒女不是佛法,但為其成才則是佛法。
    殺人是非佛法,但為救人則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有待大家去衡量。
    修證:
    人生的「幸福感」很多都是從「對比」而來,
    「相對論」是二十世紀物理學中一個震撼世界的新發現,是科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說明物物之間的質能、動靜、時空,乃至一切色相的大小、明暗、美醜等,都是相對的。
    創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晚年時,有一群青年學子向他請教什麼是相對論?他生動而幽默地做了一個比方:「當你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上兩個小時,你會感到好像只坐了一分鐘;但是如果在熾熱的火爐邊,哪怕只坐上一分鐘,你卻感到好像是坐了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世間諸法,皆為對待之法,因為有對待,因此起種種分別,時而這般,時而那般,因此煩惱、紛爭不已。其實佛法以中道為根本,凡是離於中道的對待法,不管說空說有,講色講心,都不是究竟的。因為在真理實相中,本來一切皆空,沒有相對的是非好壞、生滅有無。
    所以,吾人學佛,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能夠離開偏執的兩邊,甚至善惡都一起蠲(ㄐㄩㄢ)除,都能把它放下。凡是世間上的對待法,通達以後,能夠超越它,就能超越自己,超越對待,而過一種解脫自在的生活。
    ~星雲大師
    要如何超越一切對待
    一個人只有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才能處理好與外界的關係。任何關係的最終歸宿,也是如何對待自己。
    當遇到不如意時,「指責」常常是我們抒發壓力、捍衛自己的慣有方式。但指責意味著對立,這樣的狀態,心是很難平靜與安定的。其實每件事的發生有太多因緣,雖然事情的檢討有其必要,但過多的批評、指責會讓心愈來愈憤慨、難安。如果將對立轉成關懷與同理,了解每一個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你好,我才會好,讓心量擴大、心地調柔,便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安定與正向的能量。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時間:113年5月27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許榮基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王竣彥,孫方雪秋共6位
    第八課 相對論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世間事沒有「絕對」,凡事都是「相對」的,我們從很多名詞用語就可以知道,例如:大小、是非、好壞、善惡,都是相對的,其他如山水、手足、牛羊、貓狗、天地、夫妻、兄弟,也都是相對的。以下茲舉五例,說明「相對」的真義:
    一、禍福相倚: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人生因為「禍福相倚」,因此再怎麼平順多助,總會有一些挫折禍患,再怎麼艱難橫逆,也會有一時的春風得意。所以人在平安、順利、享福的時候,要有憂患意識,才能讓陷害、挫折、失意降到最低。反之,有時候雖然窮途潦倒,也不要因此頹唐喪志,應該藉機韜光養晦,等待時機。總之,聰明的人要知道,當風光的時候不要太得意,失敗的時候也不要太失意,這是個「相對」的人間,平時謹慎行事,才能趨吉避凶。
    二、剛柔並濟:一個人即使再剛強,偶爾也有溫柔的一面;再溫柔的人,也有剛烈的時候。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但烏江自刎前,「霸王別姬」也有鐵漢柔情的一面。歷史上很多貞節烈婦,不惜殉難,以全名節,這不是柔中的剛強嗎?剛雖然堅硬,但「柔能克剛」;所以,做人最好能「剛柔並濟」。
    三、貧富有時:人生如潮水,潮起潮落,難免起伏不定。很多人一生大起大落、時貧時富,正好印證「人生無常」。例如,有的人在政壇上叱吒風雲,顯赫一時,可以說集權勢財富於一身,但是事過境遷,風光不再,最後潦倒以終。反觀有的人雖然無財無勢,但是他勤奮踏實,努力耕耘,時來運轉也能躋身富豪之列。所以,貧富不定的人生,富貴當思貧窮時,貧窮當做富貴想,能夠如此,人生有何懼焉。
    四、巧拙互用:人能生就聰明靈巧,當然很好,但是巧人也不要自傲,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有的人天生笨拙,但也不要自惱,拙中自有平安之道。所以,智慧靈巧的人要懂得「大智若愚」,天性魯鈍的人要有自我的尊嚴,能夠巧拙並用,才是真正的智者。
    五、生死一如:生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一般人生時歡喜,死時悲傷,其實生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生者,死之因,死者,生之果;死者,生之因,生者,死之果。人生生了會死,死了會生,生死循環,本來就是一如,所以不必為生之可喜,也不必為死之可悲,能夠無懼生死,才能自在。
    從以上的「相對」現象來看,人唯有超越一切對待,這才是佛教要我們追尋的真理。
    「暖身」
    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的講題「《金剛經》的價值觀」-星雲日記1990/09/05
    「《金剛經》的價值觀」。每個人對世間上的事物,常因需要、看法不同,價值也不一樣。《金剛經》對價值的看法是︰
    「是佛法的有時反而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時反而是佛法。
    念經拜佛是佛法,打妄想貢高我慢則不是佛法。
    布施持戒是佛法,想求名獲利則不是佛法。
    父母打兒女不是佛法,但為其成才則是佛法。
    殺人是非佛法,但為救人則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有待大家去衡量。
    修證:
    人生的「幸福感」很多都是從「對比」而來,
    「相對論」是二十世紀物理學中一個震撼世界的新發現,是科學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說明物物之間的質能、動靜、時空,乃至一切色相的大小、明暗、美醜等,都是相對的。
    創立「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晚年時,有一群青年學子向他請教什麼是相對論?他生動而幽默地做了一個比方:「當你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上兩個小時,你會感到好像只坐了一分鐘;但是如果在熾熱的火爐邊,哪怕只坐上一分鐘,你卻感到好像是坐了兩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世間諸法,皆為對待之法,因為有對待,因此起種種分別,時而這般,時而那般,因此煩惱、紛爭不已。其實佛法以中道為根本,凡是離於中道的對待法,不管說空說有,講色講心,都不是究竟的。因為在真理實相中,本來一切皆空,沒有相對的是非好壞、生滅有無。
    所以,吾人學佛,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能夠離開偏執的兩邊,甚至善惡都一起蠲(ㄐㄩㄢ)除,都能把它放下。凡是世間上的對待法,通達以後,能夠超越它,就能超越自己,超越對待,而過一種解脫自在的生活。
    ~星雲大師
    要如何超越一切對待
    一個人只有處理好與自己的關係,才能處理好與外界的關係。任何關係的最終歸宿,也是如何對待自己。
    當遇到不如意時,「指責」常常是我們抒發壓力、捍衛自己的慣有方式。但指責意味著對立,這樣的狀態,心是很難平靜與安定的。其實每件事的發生有太多因緣,雖然事情的檢討有其必要,但過多的批評、指責會讓心愈來愈憤慨、難安。如果將對立轉成關懷與同理,了解每一個人都是生命共同體,你好,我才會好,讓心量擴大、心地調柔,便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安定與正向的能量。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5月13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召集人:陳美奉
    宣講員導讀:孫方雪秋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楊曉樺,孫方雪秋共6位
    第七課 遺產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中國人向來有傳遺產給子孫的觀念,子孫也都希望能獲得祖先留下的遺產庇蔭。善於利用遺產者,遺產能增加家族的榮光;不善於利用遺產者,遺產反而貽害子孫。所以現代人已漸漸懂得要留道德、留學問、留知識、留技能給子孫,不一定要留錢財給子孫。
    自古以來,我們的歷代祖先,其實已經為我們留下許多珍貴的遺產,例如:道路的開拓、公園的建設、河川的防患、樹林的栽植,以及各種文學、哲學、科學等道理的傳承,只是我們沒有感覺到這些遺產的可貴,對先人都不知感恩回報,實在可惜。
    現在談談究竟要送什麼遺產給子孫?有幾點看法略述如下:
    一、養成兒女勤勞的習慣:「葡萄樹下的黃金」,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故事中,兒女把整座葡萄園的土地都給挖掘、翻遍,最後雖然沒有挖到黃金,但滿園的葡萄樹經過鬆土後,長得枝繁葉茂,果實纍纍,這就是留「勤勞」給子孫的最好遺產。
    二、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父母臨終前把兒女叫到床前,說:「爸爸(媽媽)沒有黃金財寶留給你們,但爸爸一生樂於助人,對人講信用、守道德、有愛心,你們要好好記著,這就是給你們的財富。」如果子孫能懂得這些財富,一生也是受用不盡。
    三、教育兒女學習技能:所謂「一技在身,勝過萬貫家財」,我們雖然沒有萬貫家產可以留給子孫,但能夠栽培他,讓他受教育,甚至學習各種技能,例如現在的電機、電腦、專業科技等,都非常應時有用。
    四、留個好名聲給子孫: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父母在鄉里有信譽,有道德,平時敦親睦鄰、樂善好施,把這些美德留給兒孫繼承、效法,才能永久庇蔭子孫。
    五、把信仰傳承給子孫:佛教的信仰,是父母之教,能一代一代把父母之教傳給子孫,讓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成為佛教的兒女、佛教的護法,在佛法庇蔭下,講道德、信因果、修心養性,如此不但能興家旺族,必然也能有益於國家社會。
    我們要留什麼遺產傳給子孫呢?有人認為房屋、存款、土地、股票最好。其實,這是兒女紛爭之源,不是最好的遺產。話說有一位富翁新居落成,大宴賓客時,他把建屋的瓦木泥工都請上座,讓自己的兒女坐下座。有人覺得奇怪,就問富翁:「你的兒孫才是主人,為何不讓他們坐上座,反而讓瓦木泥工坐上座呢?」富翁回答:「因為瓦木泥工都是今日為我建屋的人,兒女子孫則是他日賣我房屋之人也。」
    我們應該留什麼遺產給子孫?上述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
    暖身
    賣偈語
    有一個在外地的生意商人,農曆年到了,準備回家團圓,他想要買一份特別的禮物送給太太,但是找來找去總是覺得不中意。剛好看到路邊有一個老和尚正在打坐,旁邊掛塊布條寫著──賣偈語。商人感到好奇,向前問:「老和尚您賣什麼偈語?」
    老和尚笑答:「我賣的偈語能消災免難,吉祥保安康的。」
    商人想,買個吉祥的偈子回去送給太太,倒是個別緻的禮物,便說:「老和尚,那我就跟你買個偈語吧!」
    老和尚便說:「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
    老和尚接著說:「你遇到煩惱、困難的時候,就念這四句偈,會有很大妙用的,不過這首偈語價值是十兩黃金。」
    商人聽了嚇一大跳,說:「才四句話就要十兩黃金哪?」
    老和尚仍是一臉笑容,回:「是啊!有價值,有價值。」
    商人心想:事前也沒有問清楚錢,現在偈語都說了,這十兩黃金不付也說不過去。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付了十兩黃金,然後懊悔的連夜趕回家。
    回到家裡已是深夜了,商人摸黑走進房門。就在微弱燈光下,他看到床邊擺了一雙女人的鞋,但旁邊竟然有一雙是男人的鞋。商人當下怒火中燒,心中暗罵:你這個不要臉的女人,我不在家,你竟然敢偷漢子!於是衝到廚房拿了一把刀,打算把這對姦夫淫婦砍死。
    正當商人準備揮刀時,忽然想起老和尚說的四句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瞋心起時要思量,息下怒火最吉祥。」他一邊念著,一邊向前退後,退後向前的腳步聲,吵醒了床上的太太。
    太太睜開眼睛看到,說:「你到現在才回來?怎麼拿把刀?」
    商人指向床邊的鞋子,太太馬上明白,便拉著他的衣襟,罵道:「你這個沒有心肝的人,除夕夜我左等右等,等不到你回來團圓,我擺雙鞋子表示夫妻成雙討個吉祥,你倒平白無故的冤枉我。」
    商人定睛一看,床上並沒有什麼男人啊!他當下體會到十兩黃金買的偈語真是值得。
    老和尚的四句偈語,挽救一場家庭凶殺案的發生,而經典上也說到宣揚四句偈的功德勝過恆河沙珍寶的布施,為什麼呢?因為財寶再多,也不過是「五家共有」,水、火、盜賊、戰爭、不肖子孫等都會使它敗壞散盡,但是真理的力量能夠令眾生破除愚痴無明,從三界的火宅出離,找回自己的佛性。
    老和尚的偈語充滿智慧的啟示,在怒火中燒時,我們不妨三思而後行,為自己留幾步路,留個迴旋的空間,將會有意想不到的轉機。
    許榮基分享:我們應該把什麼好的觀念留給子孫?
    林則徐留有一家訓名聯曰: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林則徐之「十無益」格言:
    1.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2.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3.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4.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5.作事乖張,聰明無益。
    6.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7.為富不仁,積聚無益。
    8.劫取人財,佈施無益。
    9.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10.淫逸驕奢,仕途無益。
    孫方雪秋分享:教育兒女學習技能
    女兒國中畢業 我鼓勵她考護理 學一技之長 畢業後不怕沒工作 只要考上執照 可以照顧別人 也可以照顧家人 隨然沒有萬貫家財留給她 一路走來 一技在身 剩過萬貫家財。
    很多人捨不得吃穿 勤儉不浪費 努力賺錢買土地 房子 給子女留下遺產 子女卻為分財產爭吵 鬧得不愉快 所以留給子女最好的財產 不是金錢 汽車 房子 而是道德 學問 技能 修養 我沒有遺產的煩腦 我沒有土地 房子 金錢 只有無形的遺產 信仰傳承 道德 信因果 把好的觀念留給子孫 傳承給子孫 是最好的遺產。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4月15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宣講員導讀:楊曉樺
    參與會員:王美麗,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王竣彥,楊曉樺,孫方雪秋,共8位
    第六課 睡經
    人要吃飯、喝水,才能補充營養、增加體力,
    而睡眠能調節生理時鐘,讓人精神充沛。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現代人失眠問題愈來愈嚴重,有些人不容易入睡,總是在床上翻來覆去,不得成眠。面對失眠,實在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尤其有些人隔天還有重要的事要處理,不能不早起,但是晚上又不能很快入睡,怎不苦上加苦呢?以下提供幾個幫助睡眠的方法,給一些不容易入睡的人士參考:
    一、兒歌是母親送給幼兒的催眠曲,難以入睡的人,不妨哼哼呀呀唱個一曲,或許能幫助入眠。
    二、可以倒數數字,從一百、九十九、九十八、九十七⋯⋯數到一,然後再重來一次。不用重覆二次,大概就可以入眠了。
    三、可以觀想佛的相好光明,把佛相的莊嚴觀到歷歷在目,而且定於一境,不會模糊不清,如此與佛的慈悲、精神、活力相互交流,也容易入睡。
    四、躺在床上三、五分鐘內,如果仍然無法入睡,可以用手指輕觸眉毛、臉頰、頭部,就像蒼蠅在臉上爬動一樣,因為無事可做,感到無奈,很快就能睡著了。
    五、可以默念「七音佛號」,雖然不發出聲音,但有韻律,也能幫助入睡。
    六、背佛學名相,念外文名詞,記文學上的成語,也有助入眠。
    七、如果再睡不著,乾脆想一些困難的問題或難以解決的事情,自問「怎麼辦」,最後也會因為無奈而入睡。
    八、把心定於一境,平時我們的心就像猿猴一樣,南北東西到處亂跑,不易安住,若能把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一段時間之後,也會睡著。
    九、假如還是睡不著,可以起身洗個澡,重新再睡。甚至睡前泡腳,不僅促進身體健康,也可以幫助入眠,是一舉二得的好方法。
    十、《十六觀經》裡面的任何一觀,如觀日、觀水、觀地、觀樹等,都能有助於睡眠。
    人要吃飯、喝水,才能補充營養、增加體力,而睡眠能調節生理時鐘,讓人精神充沛。所以,能吃還要能睡,才是有福氣的人。吃睡正常、工作正常、思維正常、生活正常,一切都很正常,還會有什麼事情感到不如意的呢?
    【題解】
    人一生當中,睡眠占了三分之一時間,可見得睡眠是很重要的。適當的睡眠可以幫助我們身心放鬆、充分休息;反之,過度的睡眠則浪費生命、懈怠散漫。睡覺時,周遭環境舒適與否,也會影響我們的睡眠品質,因此外在環境要確保安全,屋裡空氣要對流暢通,室內光線要柔和適中,身著衣衫要寬鬆舒適,所睡床褥要厚薄適中。
    睡前要保持心情的寧靜,每晚打坐五至十分鐘,讓妄念止息,以祥和的情緒入眠,或者是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擁抱書香入眠。
    其實,休息是為了行走更長遠的路。適當的睡眠能夠資養我們的身心,只是要睡得安穩、睡得充足,就能睡出健康,甚至在睡夢中不失正念,也算是一種精進。
    【習題】
    1.本文提到哪些幫助入睡的方法?
    2.如何保持睡前平和的情緒?
    3.你如何解決「失眠」的問題?
    【延伸閱讀】
    1.睡覺是恢復體力的方法,適當的睡眠可以讓人精神煥發,但是不可以貪睡,貪睡則會讓人生空過,誤了學習的因緣。──摘錄《迷悟之間12‧睡覺》
    2.適度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但是有的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整天吃飽了睡,睡飽了吃,結果睡眠過度,反而精神不振。所謂「神飽不思眠」,愈是精神飽滿的人,愈不思睡;愈是過度嗜睡,精神愈是無法提振。──摘錄《星雲法語9‧養神》
    暖場:
    慈悲偉大的佛陀!
    是日已過,今天已經過去了,我無法停止時間軌道的轉動,但祈求您,佛陀!讓我覺悟無常的真諦;
    我無法追逐日昇月落的腳步,但祈求您,佛陀!讓我認清生命的價值。
    在這過去的一天裡,我有不斷的妄想無明,我有不斷的煩惱蠱動,但仰仗您的慈悲威德,藉由您的智慧教導,我都安然地度過去了。
    願我從今而後,如橋樑道路,綿延人間的好因好緣;如甘泉雨露,滅卻有情的熱惱疲憊;如叢林老樹,庇護眾生的清涼自在;
    如日月星辰,照亮一切迷途的眾生。
    慈悲偉大的佛陀!
    是日已過,在今天這麼一個夜晚,我感到生命歲月的迅速飛逝;如少水魚,在如此短暫的時光裡,我對無常人生感到多麼無奈。
    只有,祈求您,偉大的佛陀!
    讓我擁有平等的心懷,寬恕侵犯我的仇敵;讓我擁有感恩的心懷,報答幫助我的朋友;
    讓我擁有般若的心懷,內觀自省我的缺漏;讓我擁有精進的心懷,奉行您慈悲的教誨。
    慈悲偉大的佛陀!
    感謝您的教導,讓我拋棄仇恨的刀劍,享受清涼的法喜禪悅;讓我卸下執著的枷鎖,給我身心的自在解脫。
    慈悲偉大的佛陀!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祈求您的庇佑,從今以後,讓我能夠:無諸恐怖,無諸顛倒,無諸憂惱,無諸惡夢。
    仰仗您偉大佛陀的加持,讓我能夠和您共眠共起,享受無限的喜悅,讓我能夠找回真實自我,擁有永恆的生命。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接受今夜弟子的祈願,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接受今夜弟子的祈願。
    心得分享:
    許榮基:如何保持睡前平和的情緒?
    1.規劃規律的就寢與起床的時間,能強化我們體內的清醒睡眠循環。
    2.管理壓力,在睡前讓擔心與憂慮安頓下來,有助於維持好眠的發生。
    3.注意飲食的選擇與時間 咖啡酒精通通Out。
    4.表達感謝、感恩可提升正向情緒。感謝的對象可以是自己、親人、同事或陌生人;因感謝回想起快樂的事,情緒也會比較好。
    5.區隔睡眠與工作空間,臥室不放電視、電腦等娛樂或工作物品,進入臥室時,大腦就會自動處理掉工作記憶,切換進入睡眠模式。
    楊曉樺:
    一、 失眠的原因
    1. 有任務
    2. 有壓力
    3. 運動或勞動不足
    4. 生活失去重心,空閒時間太多
    5. 運動過度
    6. 病症:如呼吸中止症、憂鬱症、強迫症及過敏等
    7. 心情不佳
    二、 失眠解決的方法
    1. 舒適的睡眠環境
    (1) 舒適的溫度
    (2) 拉上窗簾
    (3) 大自然的環境(香氛如精油、音樂
    (4) 手機轉飛航模式
    (5) 避免吵雜環境
    2. 定時的睡眠時間
    (1) 如10:00前入睡,11:00-1:00為人體造血時間宜深入睡眠
    (2) 清晨5-7:00起床時間,人體上午5-7點是大腸經運作時間,宜起床上廁所
    (3) 每天睡6-8小時,深度睡眠要有2小時
    3. 幫助睡眠的飲食
    (1) 奶製品
    (2) 適度的甜食
    (3) 大豆異黃酮、豆類製品避免更年期之不適
    (4) 香蕉
    4. 減壓的活動:畫畫、聽音樂
    5. 正向、正念的情緒:念佛、把心定於一境、《十六觀經》裡面的任何一觀,如觀日、觀水、觀地、觀樹等,都能有助於睡眠。
    三、 避免失眠應禁止的事項
    (1) 睡前避免玩3C
    (2) 減少有壓力的工作
    (3) 晚餐避免吃太多太好,晚上9:00後避免吃宵夜
    (4) 睡前少喝咖啡、茶、酒類
    (5) 劇烈運動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4月8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宣講員導讀:莫家成
    參與會員:王美麗,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莫家成,王竣彥,楊曉樺共7位
    第五課 丈夫七出
    不管一夫一妻,或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夫妻之間應該互敬互重、互愛互諒,
    這才是夫妻相處之道……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古代的中國社會,有所謂「女人七出」,也就是一個女人出嫁後,如果犯了七件事,丈夫可以用一紙休書把妻子離了。七件事分別是:一、不孕無子。二、紅杏出牆。三、不事舅姑。四、饒舌多話。五、偷盜行竊。六、妒忌無量。七、身患惡疾。
    古代的女人,社會地位低落,必須仰仗男人過活,從「女人七出」可以看出當時女性的處境艱難。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不但提倡「男女平等」,甚至現在新時代的新女性,女權意識高漲,女人獨立自主的能力增強,已經不一定要依靠男人過日子,所以現代的家庭裡,如果男人有太多的缺點,讓女人無法忍受,女人也可以提出離婚,因此現在也有「丈夫七出」:
    一、懶惰:有的男人生性懶惰,平時好吃懶做,不但沒有正當職業可以養家活口,甚至在家做太上爺,家事不肯做,與家人相處也不融洽,這種不負責任的男人,無法帶給家人幸福,所以妻子只好休夫。
    二、賭博:俗語說「十賭九輸」,染上賭癮的男人,往往把家產敗光,甚至負債累累,惹得債主一天到晚上門騷擾,家人也無法安心生活,最後只有身敗名裂、妻離子散。
    三、酗酒:經常酗酒的男人,容易引發家暴事件,尤其酒後神智不清,什麼事都可能發生,因此一般女人不願與這種男人共同生活。
    四、家暴:有的男人雖然不酗酒,但是他專制、獨裁,經常動不動就罵人,甚至對太太、小孩動粗,這種有暴力行為的男人,也是讓女人唾棄的對象之一。
    五、吸毒:有吸毒惡習的男人,平時結交的大都是邪友,所從事的也都是違反國法人情的事。尤其為了吸毒,往往舉債維生,甚至傾家蕩產,這種男人也會讓女人「去之而後快」。
    六、不務正業:有的男人游手好閒,不務正業,尤其品性不端,貪汙、竊盜、詐欺、拐騙等不良記錄一籮筐,這種男人也讓女人羞與為伍。
    七、行為不檢:有的男人性好漁色,經常在外拈花惹草,甚至發生婚外情,這種對感情不專的男人,更讓女人不堪同居共住。
    所謂「風水輪流轉」,過去社會以「一夫一妻」為正常,「一夫多妻」也很平常;但隨著社會結構改變,男女人口比例失衡,未來在男多於女,以及社會觀念改變下,「一妻多夫」將可能成為新的婚姻制度。
    其實,不管「一夫一妻」,或是「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夫妻之間應該互敬互重、互愛互諒,這才是夫妻相處之道,也才有可能營造幸福美滿的婚姻。
    【題解】
    現代的女性知識水準提升,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不再事事依賴男眾,因此對於不負責任、不顧家庭,甚至有上述七出行為的丈夫,都可能是家庭不和順的因素。
    不過,歷史上也有不少模範丈夫,如: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他之所以能毫無顧慮地實現理想抱負,就是因為丈夫鄧尼斯的支持;美國第二十五任總統威廉‧麥金萊,其妻不幸患上癲癇症,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但他總是細心照料,不離不棄。所以說,一個家庭的維持,必須仰賴夫妻雙方共同努力,以及相互的尊重與包容,如此家庭才能和順美滿。
    【習題】
    1.何謂「丈夫七出」?
    2.請針對「丈夫七出」,擬出解決方案。
    3.例舉社會上堪能成為模範丈夫的事例。
    【延伸閱讀】
    1.女人選擇丈夫,不一定要外表高帥,或是能言善道,重要的是要誠實、正直、負責任、有愛心。──摘錄《人間萬事7‧丈夫五等》
    2.婚姻不能彼此有想要改變對方的念頭,而是相互適應對方,尊重對方,彼此給對方空間。──摘錄《迷悟之間9‧婚姻》
    第五課 丈夫七出
    熱身
    有一次,唐徽宗行幸長江畔的金山寺,登高樓,遠眺江中的船隻。因看得有趣,就問該寺的主持黃檗禪師說:「江上這許多船,可知船數有多少?」禪師答:「有兩艘。」徽宗覺得他答得很奇怪,就問是什麼意思?禪師答:「其一為『名聞之船』,其二為『利養之船』。」意思是說,來來往往的船隻雖多不可勝數,歸根究底不過為名譽、為利益而工作罷了。
    「名繮利鎖」正是刻劃名與利,在我們生命中扮演羈絆角色的最佳註腳。過度追求名利,就像小孩子貪圖刀鋒上的蜜,不惜用舌頭去舔,以至於割傷舌頭,兩者都會讓我們陷入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甚至因此身處險境,喪失性命,得不償失。

    許榮基分享:丈夫七出
    大師於文章內首先點出「懶惰」
    懶惰是一件可怕的事,足以殺死你的夢想。
    別讓「懶惰」成為成功的殺手!
    「賭博」
    很多人覺得賭博很好玩,沒有什麼害處,只要不是非法賭博就行了。有些合法的賭博活動,例如政府舉辦的彩票活動,是國家的稅收來源,為公益事業提供了經費。
    人賭博基本上就是要贏別人的錢。古德告誡人「要小心提防各種貪婪」。
    一心要發財的人,就落入引誘,掉進網羅,被許多不智而有害的慾望拖累,以致沉淪滅亡。
    一句箴言說:「當初貪心取得產業,最終還是無福消受。」
    「酗酒」
    談到喝酒的快樂,很多人都會把古典詩詞搬出來「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酗酒患者最常見會造成的身體疾病,瞭解到酒精可能造成如此多且嚴重的身體、精神及社會的後遺症,在開懷暢飲的背後,是否該準備一把量尺,適可而止?
    當然大師只是例舉作為我們的警惕,夫妻之間應該互敬互重、互愛互諒,這才是夫妻相處之道。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時間:113年3月18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宣講員導讀:楊曉樺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孫方雪秋,王竣彥,莫家成,楊曉樺共7位
    人間萬事第二冊第四課在乎什麼
    有的人在乎別人的一句話,
    有的人在乎別人的一個眼神,
    有的人在乎人家的褒貶,
    有的人在乎朋友的真心。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在世間,總有很多的牽絆。孝順父母的兒女,他在乎父母的健康、順心,這就是兒女的牽絆;有人喜好賺錢,股票的漲跌、生意的盈虧,一切的得失都讓他很在乎。有的人在乎別人的一句話,有的人在乎別人的一個眼神,有的人在乎人家的褒貶,有的人在乎朋友的真心。
    在乎,在佛教裡就叫做「執著」。處處留情,處處為家,哪裡有真愛呢?大錢也要,小錢也貪,哪裡有尊嚴呢?在乎春夏秋冬的陰晴不定,在乎天地日月的變化無常,在乎世態人情的冷暖現實,在乎是非得失的無謂紛擾,你說人生還有什麼快樂可言呢?人生在乎什麼,舉其大者,如:
    一、在乎被別人尊重:被別人看輕不重要,自己要把自己看重才重要。所謂「君子不重則不威」,自己要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自己不尊重自己,即使達官貴人,甚至貴如總統,人家也不尊重你。要人尊重,自己要有德;重財、重名、重利,價值有限,重德、重道、重義,這是人情之常。
    二、在乎被別人了解:人心隔肚皮,人和人相互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你要人家了解你,你有讓人家了解嗎?你平時袖裡乾坤,葫蘆裡藏藥,沒有肝膽相照,別人怎麼能了解你呢?所以要求別人了解你,不如自己先去了解別人,倒是比較容易一些。了解是相互的事,人和人應該相互了解,不能了解,至少也不要互相誤解。
    三、在乎被別人認同:我們經常遭到別人的排斥,自己想想實在冤枉。我也沒有得罪他、傷害他,為什麼他會排斥我呢?他為什麼排斥你?是因為你沒有向他示好,當然會排斥你。其實世間當然是不公平的,遭人排斥是有所冤屈,但是也可以改進,例如你待人謙虛、坦誠,自然就會減少別人對你的排斥,慢慢就能獲得別人的認同。
    四、在乎被別人接受:我的一片好心,別人不接受;我對他的好意,反而惹他反感。我送禮,他不接受;我讚美,他不領情,甚至還怪我多話;我給他支援,給他資助,他都一一拒絕我,這種性情的人值得同情。但是以佛法來講,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緣分不具,所以遭人排拒。凡事緣聚則成,有緣就容易被人接受,所以要多多結緣。
    【題解】
    人生一世,在乎著種種人事物境,究其根源不外是本文列出的四點;人總是盼望被人尊重、了解、認同、接受,還誤以為追逐聲色就能滿足,而聲色虛妄,永遠也填補不了欲望這個幽暗的深谷。
    晉武帝即位時,探策以卜世數,卻得了個「一」,武帝面露不悅,群臣更是大驚失色。這時裴楷引《老子》表示:「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武帝為「一」字憂心,「在乎」晉朝命短,是向外攀緣;裴楷一番言論則點明萬法唯心,凡事在己。
    要在乎什麼?永嘉大師嘆:「鏡裡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與其在乎別人怎麼對待,不如反求諸己,撥開雲霧,讓內心透出萬古晴空。
    【習題】
    1.你曾經在乎過什麼?
    2.為什麼有的人不被尊重、了解、認同或接受呢?
    3.你覺得人生應該在乎什麼?
    【延伸閱讀】
    1.用人時,只須取其優點,不要過分在乎他的缺點。──摘錄《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中)‧佛教對應用管理的看法》
    2.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生,處事著重於該為不該為,而不在乎別人的批評。因要有接受人家批評的雅量,才有資格與人共事。──摘錄《星雲日記3‧不負西來意》
    3.擁有錢財,不在乎多少,而在於會用不會用!──摘錄《人間萬事2‧另類的財富》
    時間:113年3月18日晚上7:00-8:30
    熱身:
    又一天,有位大學教授向日本明治時代著名禪師南隱問禪,南隱只是以茶杯相待,卻不說禪。
    禪師將茶水注入這位來客的杯子,直到水滿,還是繼續注入,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到了!」
    「你就像這杯子一樣!」南隱答道,「杯裡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到空,教我如何對你說禪呢?」
    禪悟人生
    「把自己的杯子倒空」是佛的禪義也是人生至理名言。
    「滿招損,謙受益。」是易經留給我們一句千古流傳的諍言。
    許榮基分享:在乎什麼?
    大師從文中說明人生一世在乎著種種人事物境,在乎被人輕視、誤解、排斥、不被人接受,總是盼望被人尊重、了解、認同、接受,人要在乎的事物不勝枚舉,因為人性大多是貪婪,放眼望去社會治安混亂,就是有人在乎名、權利、地位,才會衍出令人在乎的道德修養深淺觀感。
    我們體悟到有理想抱負的人生,處事著重於該為不該為,而不在乎別人的批評,因有接受人家批評的雅量,才有資格與人共事對待;人只須取其優點,不要過份在乎他人的缺點,袪除我執並廣結善緣。去掉「我執」
    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你...只有本人能決定自己的人生!
    在自我覺醒的過程中,徹底領悟了幾件事情
    一、 大部分情況下,沒有人真的在乎我們的人生。
    二、 只有本人能決定和衡量自己的人生。
    三、 人生是自己選擇的。
    只要你不敢直視和面對真正的問題,耗費心思在其他彎彎繞繞的事物上,我們就是正在逃跑。
    逃跑的人,一輩子都在流浪;逃跑的人,一輩子都抵達不了終點。
    「我要成為我想看見的改變。」如此在心中對自己說。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months ago
    2023年9月11日19:30-20:30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成立
    海天宣講員讀書會會議紀錄
    時間:113年3月11日晚上7:00-8:30
    地點:澎湖縣馬公市民裕街45號(馬公第一分會許榮基副會長家)
    宣講員導讀:呂碧紅
    參與會員:許榮基,陳美奉,呂碧紅,孫方雪秋,陳佳美,楊曉樺共6位
    第三課 十窮吟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歷史上,很多高風亮節的士人君子,他們安貧樂道,不慕榮華富貴,此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如陶淵明先生「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寧可貧窮度日,也不願在官場上屈意逢迎,以保持讀書人的氣節。陶淵明先生曾經窮苦到什麼樣的地步呢?根據他的詩說:「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鳥遷。」意思是說:三十天當中只能吃九頓飯,一頂帽子戴了十年之久還捨不得丟;每天晚上肚子餓到睡不著覺,就盼望著公雞啼叫,以便天亮就可以起床;到了白天,也沒有飯吃,因此又希望鳥兒趕快歸巢,因為到了夜晚,就可以用睡眠來抵擋飢餓。
    從陶淵明的詩中,讓人感受到貧窮的辛苦,故擬了一個「十窮吟」,從中也可以看出窮人的無奈:
    一嘆人窮身是苦,二嘆人窮百事哀,
    三嘆人窮欲難遂,四嘆人窮衣食無,
    五嘆人窮無好友,六嘆人窮子孫離,
    七嘆人窮無親戚,八嘆人窮被人欺,
    九嘆人窮無人敬,十嘆人窮無處安。
    上述的「十窮」之嘆雖為事實,但是貧窮的人也不見得就難以度日,例如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另外,春秋戰國時,顏斶先生在齊宣王邀他擔任官職時,他斷然拒絕,寧可「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這也是一個樂天知命的人生。
    在佛教裡,元朝的高峰妙禪師,他在山洞裡修行,雖然無水盥洗,但他心地清淨;雖然衣帽破舊,但佛法慚恥莊嚴;雖然飲食不周,但他禪悅為食,法喜飽滿。乃至香嚴智閑禪師在談到參禪心得時說:「去年貧,未是貧;今年貧,始是貧;去年貧,猶有立錐之地,今年貧,立錐之地也無。」
    貧,不要緊,貧裡有氣節,貧裡有格調。貧,也是勵志的人生。
    【熱身】
    「彎腰」
    • 佛祖帶小徒弟遠行..
    • 路上看到一塊馬蹄鐵,
    • 徒弟懶得彎腰,
    • 佛祖彎腰將它撿起。
    • 換錢買了十顆櫻桃。
    在走過荒野的時候:
    • 佛祖掉下了一顆櫻桃,
    • 乾渴的小徒弟立刻彎腰撿起吃掉,
    • 佛祖又掉下一顆櫻桃,
    • 小徒弟右彎腰撿起吃掉,
    • 這樣….
    • 小徒弟狼狽地彎了十次腰。
    • 佛祖笑著對小徒弟說:
    • 要是你以前彎一次腰,
    • 就不會在後來沒完沒了的彎腰了。
    • (禪悟人生)
    • 人生充滿了無奈,
    • 該彎腰的時候得彎腰。

    許榮基分享:讀完了正文「十窮吟」,用「十富吟」的偈語作為今天的心得:
    1. 不辭辛苦走正路,勤儉富。
    2. 買賣公平多主顧,忠厚富。
    3. 聽得雞鳴離床舖,振奮富。
    4. 手腳不停理家務,終久富。
    5. 常防火盜管門戶,謹慎富。
    6. 不去為非犯法度,守分富。
    7. 合家大小相幫助,同心富。
    8. 妻兒賢慧無欺妒,幫家富。
    9. 教訓子孫立門戶,後代富。
    10. 存心積德天加護,為善富。
    孫方雪秋分享:雖然我的童年生活貧窮 遇到金門8/23戰爭 但是每個人都很群勞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心無怨言 不比較 不計較 有也好 無也好 心中無所求 人可以窮 心不能窮 心裡的能源取之不盡 身可以殘 心不能殘 心裡的健康用之不竭 這些貧窮困苦也幫助我成長 養成日後刻苦耐勞的心態。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There are no activities here yet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