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名稱: 雲水讀書會: 主辦單位:岡山講堂大崗山分會
    活動時間:113/05/15PM9:00-10:00
    活動地點: 岡山講堂滴水坊
    召集人:楊月鳳 帶領人/紀錄:游貴花
    參加人員: .鐘玉燕. 韋彬.呂秀美.朱芸瑄. 游貴花
    . 參加人數: 5
    1.禮佛.開經偈
    2.內容: 「貧僧」有話要說
    大師說貧僧明年九十歲,已經老矣了!這《「貧僧」有話要說》二十篇拙作,是在二○一五年的春天,我因為眼瞎耳聾,視聽模糊,但還是有別人告訴我,報紙、網路、電視對慈濟清算的時候,像颱風一樣,尾巴也掃到佛教各個道場。我一時有感,寫了〈「貧僧」有話要說〉,為佛光山做了一點表態。後來報章傳播,對佛教有蔓延的攻勢,我也無以去一一的為大家說明,就又再想寫二說。但佛光山徒眾們一向都非常保守,為社會大眾做什麼事情,也都不愛發表傳說,做了就算,紛紛勸我:「師父,不說也罷!」我基於護教情殷,覺得有些話不能不說。因為佛教是講信仰的,不能讓信徒對佛教失去信心,所以還是有話要說。

    一說
    今天開始共讀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一說」,做弟子的我們真的很慚愧,大師盡其一生都在為人著想,無私無畏的「給」。

    大師有一顆廣大無量的慈悲心,「給人歡喜」的願心,他可以一無所有,但期盼給人信心、歡喜、希望、方便,自許做一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黑暗,為世間帶來光明。
    大師說一切都不是我的,都是大眾和社會共有的。大師本著佛陀的慈悲心,推行人間佛教,積極入世,旨在引領人性向上向善,自有感動人心的巨大力量,因而有十方的護持奉獻,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

    大師一生奉行「以無為有、以退為進、以眾為我、以空為樂」 的人生觀,大師本身就是一個清貧思想的實踐者。所謂「清貧思想」也不一定是「一無所有」;真正的「無」,「無」中才能生「有」,「無」才能無量、無盡…..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