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岡山—香雲讀書會
    日期:2024年月20日(一)AM10:00~12:00
    研讀教材:參觀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
    地點:佛光山佛館本館2樓
    召集人:陳淑華
    帶領人:羅秀春
    紀錄:王淑端
    前言: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長期將心靈價值帶入商貿活動上有著悠久歷史,「佛教海線絲綢之路」展覽聚焦於佛教如何沿著海上商貿路線發揚光大,歷史意義殊勝。因為有佛教的傳播與研究,讓絲綢之路在幾千年後,不僅沒有淹沒在黃沙滾滾的大漠中,也沒有被波濤洶湧的巨浪所吞噬,更讓人類的文明發展與珍貴歷史得以保存。
    翠娥、淑端分享--不用拔涉千里,就在佛館的展覽廳近距離的觀賞敦煌石窟藝 術。透過導覧義工師兄、師姐精闢的解說讓敦煌石窟藝術光華再現在我們眼前。有系統的五個單元介紹更了解敦煌石窟開鑿歷史、千年營建的燦爛敦煌佛教藝術。而其中莫高窟生動的展現西元四世紀到十四世紀中國佛教藝術的高度成就。在塑像、壁畫中反映出當時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包括建築、衣冠服飾、家居宴飲等民俗風情。「藏經洞」更保存了四世紀到十四世紀各種歷史文本、絹畫、刺繡等文物。
    在這次展覽中印象最深刻的還把壁畫中的佛陀度五百強盜成為羅漢的故事以動畫呈現。第三窟的實體就呈現在展覽中,此石窟是敦煌現存唯一以觀音為主題的洞窟,壁畫上的千手千眼觀音正慈悲的俯視著人們。千手彷若隨時救度苦難的衆生。而那些窮畢生之力在石窟中留下燦爛的佛教藝術的藝術家、工匠、僧侶更令我們敬佩。
    儷馨--疫情前跟著旅行團走了一趟甘肅絲路之旅,敦煌石窟是必定安排的景點,但在匆忙的行程中,像走馬看花似的,只對眼前的壯闊石窟,內心發出不可思議的讚歎聲,年代那麼久遠,當初是如何開鑿?是何種因緣留下這麼多珍貴歷史文物遺跡。
    跟著香雲讀書會走進佛館敦煌展場,看到了一些歷史緣由的說明,對當年好奇不知其解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洞窟的開鑿,雕刻佛像,是由窟主、施主、工匠三方合作完成的,在西元五世紀時能完成這麼多艱鉅的工程,若非當時人心向佛堅定,斷是不可能留下這麼寶貴的文物的。沉浸在敦煌展場中,似乎聽到大漠風沙述說著千古流傳的感人故事。
    秀霞--走進展場感覺攝受清淨心起,因才疏學淺有看沒懂。聽導覽義工師兄姐,殷勤認真講解只稍了一些些。心中頓念該先作功課再造訪才不虚此行!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