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日期:113年5月18日
    活動時間:14:30-15:30
    活動地點:宜蘭市五穀廟
    讀書會主題:第五類【文叢】 / 152-161迷悟之間(共10冊) / 156迷悟之間5 / p269 正見的重要正見的重要
    帶領人:林菊
    參與人:林菊、陳寶華、尤秋敏、郭阿桃、李華柔、黃月桂及員山分會佛光人
    題材: p269 正見的重要
    讀書會方式:由參與人輪流分段念內容

    說到信仰,正信最重要。正信的養成,佛經說:成佛需經三大阿僧祇劫的善行,才能成佛;光是一個正信修成,就需要一大阿僧祇劫。有正信而修正命,由正命而有正見,則不難矣!可見在一個人的修學之中,能夠具有正見,非常不容易。
    所謂正見,對生死無常要有正見,對憂悲苦惱要有正見,對成敗得失要有正見,對善惡報應要有正見。所謂正見,對時空的認知,對人我關係的明察,對事理因緣的透澈,如此之人,才能說有正見。
    有正見的人,對於因果的分類、層次,透澈明瞭,對因緣的分合聚散,認識了然;對是非大小的認知,對先後有無的了解,都能洞然明白,這是一個正見者不可缺少的智慧。
    世間上的人,因為對真理沒有正見,常常以自己的切身利害做為行事的出發點,以自己的得失有無做為行事的需要;對非法的邪見,對錯誤的認同,都是因為缺少正見。因為沒有正見,找不到理路,因此遇事怨天尤人、怪你怪他,這不是別人有錯,實在是由於自己沒有正見也。
    家裡有人死了,怪老天爺沒有保護;死亡本為最自然真實不過的事情,為什麼要怪老天爺不給你保護呢?金錢被人倒閉了,股票貶值了,責怪財神不靈;自己運轉金錢,得失也是當然的事,為什麼怪罪於財神呢?眼睛老花了,要戴老花眼鏡;長短輕重不知道的時候,要測量,要磅秤;我們在事理迷糊的時候,能夠有正見來認知,自然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憂悲苦惱。
    在《譬喻經》裡有一則故事說:佛世時,有一個婦人生養了兩個兒子,一個善於游泳,一個不會游泳。
    有一天,不會游泳的兒子掉到水裡溺斃了,婦人並沒有哭;後來會游泳的孩子也不幸在水中淹死了,婦人聞訊,放聲大哭。別人覺得奇怪,便問他:「你的第一個孩子死的時候,你一滴眼淚都沒有流,第二個兒子死了卻哭得如此傷心,這是什麼道理呢?」
    婦人說:「先死的兒子因為不會游泳,死了只能怪自己不懂水性;但是後死的這個孩子,他懂得游泳,卻也溺死了,這不是很冤枉嗎?」
    這個故事主要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從未聽聞佛法,沉淪六道,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既已聞法,又懂得要修行,卻因為沒有正見,以致於再受輪迴之苦,這不是很冤枉嗎?正見的重要,由此可知。

    林菊分享:正知正見是學佛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學佛的人如果不具正知正見,不從根本處下手,往往著相迷境,只求人天福報,便勞而無功。正像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尤秋敏分享:如果佛弟子缺乏正知正見,很容易陷入盲從和迷信,只有不斷的聞思佛法,用正確的知見和生活修行才有正確的人生。

    結論分享:正知正見如同火車之軌道,帶領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不致翻車或出軌,造成遺憾與不幸。學佛之人不可不慎!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