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活動日期:113年4月8日
    活動時間:19:30-21:00
    活動地點:蘭陽別院307教室(結合壯一分會月例會辦理)
    參加人數:17人
    讀書會方式:人間音緣唱誦-揚州的青年
    活動內容:本分會1953成員分享唱誦;人間音緣-揚州的青年,以緬懷星雲大師。並分享大師的出生背景、出家、求學,來台因緣及與基隆極樂寺的一段法緣和與會佛光人分享。
    進行方式:本分會1953成員吳泰樹副會長領唱人間音緣-揚州的青年,大眾一起唱和,在歌詞中體會大師一生的悲願與參學的人生
    作詞:滿濟法師 作曲:蔡介誠
    從揚州走出的青年
    有雲水的灑脫 有救世的悲願
    從揚州走出的青年
    有雲水的灑脫 有救世的悲願
    帶著比星空更高的理想
    揚州的青年
    走過戰亂的烽火
    渡海來台 基隆的港口
    等候他靠岸
    等候他靠岸
    一無所有的他
    合掌 禮敬 天地諸佛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夜歸的旅人點燈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貧苦的人們指路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夜歸的旅人點燈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貧苦的人們指路
    從揚州走出的青年
    有雲水的灑脫 有救世的悲願
    從揚州走出的青年
    有雲水的灑脫 有救世的悲願
    帶著比星空更高的理想
    揚州的青年
    走過戰亂的烽火
    渡海來台 基隆的港口
    等候他靠岸
    等候他靠岸
    一無所有的他
    合掌 禮敬 天地諸佛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夜歸的旅人點燈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貧苦的人們指路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夜歸的旅人點燈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貧苦的人們指路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夜歸的旅人點燈
    他發願 總有一天
    為貧苦的人們指~路

    結論分享:星雲大師,以「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和喜悅人生」概括說明其人生的三個階段。大師曾表示,雖然生於窮困、壓榨、欺凌的年代,乃至出家後所遭受的打罵、批評等責難,都能歡喜接受,因此樂觀、忍耐以對,造就日後他領眾開創佛光山弘揚佛法的資糧。
    大師說:感動的世界最美!感佩星雲大師終其一生推動人間佛教,在台灣與大陸開枝散葉,開花結果。為了淨化人心、淨化社會、提升人的精神品質,提倡三好運動、四給的精神,進入社會與民間,並以全球化的視野與願力,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
    星雲大師早在2013年便寫下了他「最後的遺囑」,大師在遺囑中自述了自己命運多舛的一生,闡述了他對生死的理解,對人生的感悟,對佛教的期許和熱愛,情真意切,感動了無數人!

    星雲大師說:對於人生的最後,我沒有舍利子,各種繁文縟節一概全免,只要寫上簡單幾個字,或是有心對我懷念者,可以唱誦「人間音緣」的佛曲。如果大家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我想,這就是對我最好的懷念,也是我所衷心期盼。
    今天,即以一曲人間音緣---揚州的青年,向大師致敬!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