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hour ago
    活動名稱:屏東講堂-萬丹第二分會-讀書會
    活動時間:113年5月27日(日) 下午:2:30~4:30
    地點 讚陽督導家
    閱讀書目:成就的秘訣-金剛經
    召集人:陳昭蓉會長
    帶領人:陳桂芬
    記錄人:陳昭蓉
    攝影者 : 劉敏珠
    出席人員:劉敏珠、陳桂芬、陳昭蓉、陳麗滿、黃讚陽、施美玲、黃清福、李桂、張月明
    第一章成就:波羅蜜
    我們配合師父得影片導讀:
    想要度過煩惱、度過困難、度過生死,更進一步轉苦為樂,轉差別
    為平等,轉煩惱為菩提,都要靠六度波羅蜜。所謂「六度」,就是「六
    種得度的方法」,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第三是忍辱,第四是精進,
    第五是禪定,第六是般若。
    《金剛經》的四大要義: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就
    是從此岸度到彼岸,達到波羅蜜多的法門,這個法門再說得更簡單一
    點,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人的生命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一、肉體的生命。二、大眾的生命。三、
    超越的生命。四、不死的生命。
    桂芬分享導讀:父母給予我們的肉身,人身難得,要好好愛護。「大
    眾的生命」是在群體生活中盡自己的本分。(超越的生命)是在自己能
    力所及的範圍裡,為別人、為群體、為眾生奉獻所能並且利他。「不死
    的生命」就是佛教所說的「法身慧命」,生死不住於心,超越了生的苦
    惱與死的怖懼,了生脫死,不再輪迴於生死之中的永恆生命。(26頁)
    學佛法在於學出快樂來。自在、解脫、禪悅法喜都是快樂,人生最寶
    貴的就是歡喜、快樂,因此活得快樂、幸福、自在,就是人間佛教所
    倡導的,是佛教精神在世間的實踐。

    陳昭蓉分享為配合8/3佛學會考,特地安排每個月、二二次讀書會帶領大家讀成就秘訣-金剛經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