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weeks ago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5/09/11週四18:20
    地點:極樂寺四樓會議室
    出席:周雪鴻、陳秋蓬、楊西萍、游江玉蘭、林麗瑞、蔡鄧月桂、楊駱愛琴、鄭敏貞、李汶芸、吳素梅、方瑞芬、簡傳芳、陳彩雲、許志漢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許志漢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3/化解危機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3/化解危機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呢?」 (大家陸續說出)
    1.柔和泰然面對。2.運用智慧經驗。
    3.懂得逆向思考。4.能夠回頭轉身。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您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四)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周雪鴻理事:
    1.兒女成家之後,平日都是同修互相照顧;今年三月參加「澳洲南天寺巡禮」,03/08出國首日,晚七點習慣打電話報平安,同修告知從3樓樓梯跌下,躺在地上無法自行起身;我驚慌立即聯絡三位兒女;當晚送長庚醫院,醫生判斷腦溢血,緊急開刀住加護病房。
    2.人在國外的我心急如焚,天天恭誦《普門品》、《金剛經》、《藥師咒》;回國後在佛光禪寺拜《水懺》普施冤親債主,祈求佛祖保佑讓同修早日康復,度過難關。
    3.文章最受用是「2.運用智慧經驗…危機不怕,只怕你沒有經驗,沒有智慧」感恩親近佛法六十多年,日常行善布施,深知有佛法就有辦法,同修跌倒迄今六個月,已日漸康復,返家修養。
    (二)陳秋蓬會長:
    1.佛法浩瀚無邊,有幸加入佛光會成為佛光人,我歡喜念佛、學佛、行佛。四年前承蒙住持提攜、法師鼓舞、理事厚愛,承擔會長執事,初始難免感覺是挑戰、好像是危機,沒想到收穫滿滿,感謝各位師兄姐支持,即將期滿卸下任務。
    2.文章感受最深刻的是「1.柔和泰然面對…只要你能處變不驚,泰然面對,就能化解危機,安然度過」。
    (三)楊西萍師姐:
    1.大部分的人在人生旅程都會歷經人子、人妻、人母、人媳,每個角色和家人相處難免衝突、誤會,我慢慢修正與家人相處之道,透過主動分享生活點滴,學習正向溝通,互相尊重彼此的差異與界線,付出真誠的關心,讓家庭關係更和諧。
    2.這些年參與供僧道糧、叢林學院、短期出家、印度朝聖之旅…我最努力學習「4.能夠回頭轉身…當得退讓的時候,要更加的謙卑。」
    (四)方瑞芬師姐:
    1.成家之後,同修欲前往美國進修博士學位,全家1990年移居美國,我們很順利擁有一雙兒女,但人生無常,2021年同修生病往生,幸好孩子懂事又獨立,我慢慢地走出喪夫之痛。
    2.這二年加入佛光會參加法會、讀書會捐血志工、清淨家園、包便當、做臘八粥等各類活動,付出過程,享受服務的快樂,也改變自己樂於助人、勤於運動、增強自信。
    3.本文受用「3.懂得逆向思」同修辭世,我變成單親媽媽,學會獨立、廣結善緣、增長慈悲,一切都是老天最好的安排。
    (五)吳素梅師姐:
    1.很慶幸加入佛光會,學習布施,培養助人為樂,且透過微笑、善言、慈悲、誠懇待人等方式,提升心靈境界,化解煩惱;前幾年同修身體微恙,自己因勞累長期穿護腰帶,緩解腰痛,我都會祈求佛菩薩加持,逐漸改善健康狀況。
    2.文章給我最重要的觀念:「1.柔和泰然面對,危機來了,不要驚慌。」我會持續堅持認真運動,身體健康才是王道。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基隆 惜福讀書會
    時間:2025/05/02週五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四樓會議室
    出席:陳秋蓬、游江玉蘭、楊西萍、郭麗紅、許林秋霞、蔡鄧月桂、洪素琴、林麗瑞、楊駱愛琴、林張碧蘭、李汶芸、孔鳳仙、鄭敏貞、方瑞芬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許志漢
    閱讀主題:星雲法語8 /進步的方法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進步的方法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進步的方法」有幾點? (大家陸續說出)
    1.溫故知新。2.思而成慧。3.多提問題。4 正反對照。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用?
    (三)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陳秋蓬會長:
    1.擔任教師三十多年,工作內容熟悉而單純,退休之後無縫接軌加入佛光會,開始吃長齋,四年前接任會長,因承辦活動需要,學會製作臘八粥、素麵線羹、素羊肉等美食。
    2.本文最為受用的是「2.思而成慧」,如同戴晨志博士曾說「自古成功靠強迫」因為承擔會長,才有機會參與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亞洲佛光青年年會,視野多廣,思想就有多深,自然增長智慧。
    (二)許林秋霞師姐:
    1.本文重要的觀念:人生在世就要學到老,活到老,我進步的方法是:每日恭誦5萬次佛號讓心靈提升,享受真理的智慧與法樂。
    2.我今年80歲,五月份我將追隨法師前往大陸江西東林寺閉關十天,每日恭誦10萬次佛號,完成百萬次佛號,攝心一念,遨遊法海。
    (三)洪素琴師姐:
    1.近年來詐騙很多,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4月13至19日全台詐騙財損總額達16億7153萬多元,其中「假投資詐騙」居首。
    2.新聞媒體報導青少年易誤入假求職、遭詐騙集團利誘慫恿淪為詐欺車手;所以我覺得「2.思而成慧」很重要,做任何事一定要考慮周詳,小心謹慎審慎。
    (四)游江玉蘭師姐:
    1.2007年第一台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誕生,我就加入書車義工,每週到基隆市各學校,方便學生就近看書、借書,同時推廣學童養成讀書習慣,藉由閱讀提升生活品質及改變生命。
    2.十多年來陸續有新的書車義工加入,我運用「3.多提問題」和做中學的方式帶領新人,讓新夥伴快速熟悉各種作業,人生就是多做多學才能向前進步。
    (五)鄭敏貞師姐:
    1.我母親98歲身體還算硬朗,但近日常說:「我們一起去跳海」我都會接著回應:「我們要認真唸佛,佛陀會帶領我們去西方極樂世界喔!」
    2.居家服務員接觸的對象老菩薩居多,必然出現忘東忘西情況,所以我常常使用「1.溫故知新」不斷提醒,多次重複,讓老人家安定情緒,安心自在。
    (六)楊西萍師姐:
    1.我28年前進入佛光會,當時孩子小需要照顧,所以向菩薩請假。ㄧ隔20年再次回到佛光會,因親近佛法,深信有佛法就有辦法,面對挑戰都能迎刃而解。
    2.蒙慧昭法師慈悲贈送普陀山畫像的觀世音菩薩佛卡,從法師結緣一張開始至今分享結緣近8000張佛卡;供僧道糧從自己家人參與,迄今好友參與逾五百多人了。
    3.文章影響我最重要的「2.思而成慧」推廣禪淨點燈讓我藉事修心,學佛行佛讓自己深入思惟,細心參究,然後依教奉行。
    (七)方瑞芬師姐:
    1.從美國回來基隆定居二年,加入佛光山,大師推動人間佛教,鼓勵落實三好,自己改變很多:開朗、樂觀、喜助人、愛運動、自信心增強。
    2.參加太極拳運動,90歲高齡的夫妻是負責人,每天六點半掃落葉、常煮早餐請大家,很令人感動,見賢思齊,所以我主動承擔掃地也掃心地,自利利人是我進步的方法。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7)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鳳山-世醒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months ago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5/03/07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二合堂
    出席:周雪鴻、陳秋蓬、游江玉蘭、郭麗紅、蔡鄧月桂、楊駱愛琴、林麗瑞、許志漢、方瑞芬、林張碧蘭、鄭敏貞、許林秋霞、簡傳芳、蔡燕季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方瑞芬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1 /學習什麼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1/學習什麼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為我們開示「學習什麼」呢?(大家陸續說出)
    1.學習小草的身段柔軟。
    2.學習流水的遇阻則彎。
    3.學習和風的成熟萬物。
    4.學習虛空的無私包容。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四)您與家人或親友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五)帶領人蔡惠芬首先分享:
    1.民國四十年代經濟蕭條,就業不易,大部分家庭孩子眾多,都是爸爸一人賺錢養家糊口,父親常告知:一枝草一點露,只要認真讀書,學習一技之長,就能溫飽,安身立命。
    2.我們六、七十歲這一代窮過、苦過,都能體會「爸爸是山,媽媽是水,兒女是樹」,知曉撫育下一代的辛苦,大家在成長過程,必然面對許多學習的故事,請踴躍分享閱讀心得。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周雪鴻監事
    1.人生就是一段學習的旅程,成家之後,開始學習當太太、媳婦、媽媽、國際佛光會周雪鴻、婆婆、岳母、奶奶,感恩每個角色的扮演,滋潤且營造平安快樂每一天。
    2.夫妻一條心,泥土變黃金,感謝同修數十年來相互扶持,共同建立祥和幸福家庭。惟近日同修身體微恙,難免情緒不好,這篇文章最為受益的是要「學習小草的身段柔軟」「學習流水的遇阻則彎」來體諒病苦的另一半,學佛讓我學習面對、學習接受、學習處理、更要認真「學習勇敢、學習承擔」。
    (二)蔡鄧月桂師姊:
    1.隨著年齡增長,大家會漸漸出現老化現象,我的二哥88歲身體退化、失智,二嫂身為主要的照顧者,多年來非常辛勞,二老的經濟狀況不錯,可是哥哥不接受外勞、不肯去安養中心、不願意日照服務。
    2.我85歲獨居,兒女皆成家,孩子鼓勵我要聘請外勞;但我身體健康,喜歡外出參加各類義工活動及增加人際互動機會,這篇文章讓我聯想「以老為師」,落實活到老,學到老,要認識1966長期照顧服務,勸導二哥接受政府的長照服務資源與補助。
    (三)許林秋霞師姊:
    1.《佛說無常經》經中提及「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2.同修信佛、學佛、念佛、行佛,睡夢中安詳往生;我體認人生無常,每個人都要面對生死,文章讓我聯想「學習面對親人死亡、學習面對悲傷」省思這是自然的法則與自然的歸宿,學習接納它,學習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四道人生的習題並非臨終時才做。
    (四) 陳秋蓬會長:
    1.佛光山普賢寺二部遊覽車80人,於228連續假日從高雄來極樂寺住宿二天,欲參加臺北小巨蛋【佛光山2025年禪淨共修獻燈祈福法會】。
    2.我剛好來極樂寺,臨危授命擔任接待的所有工作,不斷電話洽詢協助知賓、典座、行堂、茶席義工…因為臨時告知又逢年假,大部分師兄師姊都已安排其他活動,非常謝謝麗瑞、敏貞、碧蘭三位師姊犧牲假日擔任救火隊。
    3.我最為受益的是「學習和風的成熟萬物」,學習春風,給人清涼,學習陽光,給人溫暖,學習應變的能力,更感恩會長的歷練,讓我可以接受挑戰。
    (五)林張碧蘭師姊:
    1.228年假,我邀女兒首度來極樂寺禮佛,接引孩子親近佛法,必能終身受用無窮。
    2.當天遇見五樓服務台孟臻師姊,請我協助泡茶、咖啡及善後等,順利完成任務,很歡喜這幾年參加知賓執事,學習服務接待,方能機動支援。永宜法師鼓勵:您很熱心,今後要學習不同的義工工作,多做多得,開心自利利人。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台北-書香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6 months ago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5/04/11週五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四樓會議室
    出席:陳秋蓬、游江玉蘭、林麗瑞、蔡鄧月桂、洪素琴、楊駱愛琴、鄭敏貞、林張碧蘭、孔鳳仙、方瑞芬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方瑞芬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1 /做最好的自己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1/做最好的自己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怎樣做最好的自己呢?」 (大家陸續說出)
    1.要從善如流。2.要與人為善。3.要慈悲處眾。4.要進退有禮。
    5.要聰明靈巧。6.要行儀端莊。7.要明理善良。8.要積極樂觀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您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四)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陳秋蓬會長:
    1.加入佛光會成為佛光人,發現佛法浩瀚無邊,有幸入寶山,我求知若渴,天天歡喜念佛、學佛、行佛。
    2.四年前,承蒙住持提攜、法師鼓舞、理事厚愛、各位師兄姐支持,承擔會長執事,大師在文章開示這八點,深深影響自己,期勉務必遵循大師「做最好的自己。」
    (二)游江玉蘭師姐:
    1.經營素食食品材料店已經是第三代,做生意以和為貴最重要,和氣才能生財。因此「2.要與人為善」最為受益」。
    2.成為佛光人三十多年,擔任知賓、書車義工、參與各類法會及活動,學習有德行、有慈心,要悲天憫人「3.要慈悲處眾」讓我廣結善緣,增長慈悲心。
    (三)洪素琴師姐:我最受益的是「3.要慈悲處眾。」人生行路必然有順有逆,我習慣看人長處、幫人難處、記人好處,與人相處要有慈悲心、包容心、感恩心。我和鳳仙師姐等4人擔任23間客房的服務工作,法會期間住宿全滿,較為忙碌,謹記大師法語「忙就是營養」。
    (四)孔鳳仙師姐:04/09健民里一社區一蓮花、04/10客房清潔及抽換被單、04/11白天長庚醫院捐血,晚上讀書會、月例會,連續三天擔任義工,發現自己有潛力有體力,被需要的感覺很不錯。「4.進退有禮」,自能獲得別人的好感。
    (五)林張碧蘭師姐:擔任知賓穿著佛光會旗袍站在大雄寶殿,可以為有緣人服務、可以學到察言觀色、可以接觸來自四方的佛教徒,可以認識各分會心善人美的師姊,數年的磨練,慢慢學會「5.聰明靈巧」,跟人相處,眼看耳聽,隨時要懂得情況,明白該說什麼、該做什麼,自然受人歡迎。
    (六)鄭敏貞師姐姊:
    1.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114年臺灣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老年人口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政府提供長者福利「防老化 顧健康」
    2.我是居家服務員,接觸的對象老菩薩居多,長者老化退化是不可逆的,所以「6.行儀端莊」很重要,我需要莊重,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講話音量不宜太過大聲,動止安詳,才能從容處世。
    (七)楊駱愛琴師姐:
    1.我在家扶基金會基隆家扶中心擔任志工服務滿25年,常有機會接觸脆弱家庭或貧窮困苦家庭。
    2.我喜歡參加捐血志工,為有愛心、有熱血的人服務。文章給我最重要的觀念:「7.要明理善良」要讓人對你有好感,必須讓人覺得你很明理、很善良,自能贏得好人緣。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0 months ago
    惜福讀書會-文章帶領演練紀錄表
    時間:2024/12/06下午18:20
    地點:極樂寺四樓會議室
    出席:周雪鴻、陳秋蓬、游江玉蘭、郭麗紅、蔡鄧月桂、洪素琴、楊駱愛琴、林麗瑞、唐秀鳳、曾美玉、方瑞芬、林張碧蘭、鄭敏貞、孔鳳仙、楊昕瑩、簡傳芳、吳美惠共18人
    帶領人:蔡惠芬 紀錄:唐秀鳳

    閱讀主題:人間萬事6/多聽
    一、全體齊聲朗讀文章:人間萬事6/多聽
    二、帶領人蔡惠芬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為我們開示「多聽」一些什麼呢?(大家陸續說出)
    1.多聽好人好事,會有歡喜。
    2.多聽他人規勸,會有改過。
    3.多聽別人需要,會有愛心。
    4.多聽弦外之音,會有警覺。
    5.多聽群眾發聲,會有無私。
    6.多聽內心音聲,認識自己。
    (二)這篇文章哪一句話讓您最為受益?
    (三)文章有那些重要的觀念?自己有那些聯想?
    (四)您與家人或親友是否曾運用文章方法,提升自己?
    (五)帶領人蔡惠芬首先分享:多聽好人好事,會有歡喜。
    1.本人今年10月24日到台北道場參與宣講員考核,蘭陽別院82歲曾韻卿督導,剛好在同一教室參加第三次考核 (前二次2014、2016)。
    2.曾督導十八歲考入宜蘭電信局,同年追隨大師學佛逾六十年,從會員、組長、委員、副會長、會長、督導、督導長;擔任助念團團長17年;曾當選佛光三好人家。
    3.去年(2023)癌症,有感於人生無常,珍惜能為佛光山盡一份心力,鼓起勇氣再次參加宣講員考核。
    4.大師曾經期勉我們「做,就對了」;82歲罹癌的長者,都能勇敢的接受挑戰,真的非常令人敬佩!
    5.期盼大家都能學習這種奮發向上的精神,激發潛能,提升自己的智慧,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您願意,沒有不可能的事。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周雪鴻監事
    1.當年我的兒子和女友談論嫁娶,女方知道爸爸是中油公司退休,媽媽開設「心鏡堂命相館」,親家就對我的工作有點質疑?
    2.我兒告知:請您上網輸入「國際佛光會周雪鴻」就能知道媽媽從事命相館行業,不僅勸募來館的客人抄寫「百萬心經」增加福慧,還促成社區辦理抄經法會,讓十方大眾有機會共修佛緣,也推廣《人間福報》二十多年,長年護持道場,傳遞善美的正能量…
    3.兒子順利成家,所以這篇文章最受用的是「多聽別人需要,會有愛心」因為我的工作,有機會聽到許多信眾的苦難,以正能量化解,增強我的愛心、繼而發心布施。
    (二) 陳秋蓬會長:
    1.我最為受益的是「多聽群眾發聲,會有無私」,退休之前擔任國小老師,主要工作傳道、授業、解惑及服務學生,大部分的學生都是聽話服從;三年前接任會長,體認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集體創作。
    2.初始加快腳步真學習電腦基本功,接著推動分會的各項工作,請教監事、請問前輩、必然也多聽師兄姐的發聲,認真學習無私無我的向前邁進,也發現大家都很熱心,團結合作,完成每一次的任務。
    3.今 (2024) 年基隆仁愛第一分會榮獲「會務成長獎」「精進學習獎」「公益弘法獎」「年度接引新入會員獎」「推廣人間福報特優獎」。這份榮耀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三)郭麗紅師姊:
    1.「多聽內心音聲,認識自己」「多聽他人規勸,會有改過」這二項影響著我,也提升自己。
    2.我是直腸子、也是急性子,說話習慣直来直去,但沒有心機;監事曾勸我:您明明是熱心服務,愛心滿滿,但太過直率,有時候容易得罪人喔!
    3.年底即將進行煮臘八粥及分送,常常因為性急想快速處理,說話大聲或口氣不佳,難免無形中得罪師兄姊,這二年內心為自己評斷是非功過,檢討要勇於接受,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四)蔡鄧月桂師姊:
    1.這篇文章最受用的是「多聽別人需要,會有愛心」
    2.有次參加告別式,回程搭計程車,認識阿德司機,他告知剛去雙溪參加法會回來;我回應:「您住基隆可以就近參加極樂寺舉辦彌陀法會、梁皇法會、水陸法會…都非常殊勝;同時分享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3.很高興最後接引他加入佛光會,成為本分會會員。
    (五)鄭敏貞師姊:
    1.文章給我重要的觀念是:「多聽好人好事,會有歡喜」。
    2.我是居家服務員,接觸的對象都是老菩薩居多,長者鼓勵我要參加三皈五戒,才能成為正式佛弟子,也分享許多好人好事的故事,讓我得到許多啟示,產生歡喜,天天開心自利利人。
    (六)江玉蘭師姊:
    1.多聽的第三點:「多聽別人需要,會有愛心」讓我想起一位老菩薩。
    2.許志漢會員是老師退休,去年加入我們分會成為菁英幹部,許媽媽是本分會的老會員,因為健康因素,未能參加義工活動,但每年都會來拿臘八粥,曾說臘八粥是佛粥,每年吃佛粥祈求全家平安,也曾提及希望將來能入住西方堂。
    3.許媽媽去年往生,志漢圓滿媽媽安奉牌位的心願,並加入本分會擔任幹部,以虔誠恭敬莊嚴的心情辦理老媽媽佛事至對年。
    四、回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五、散會(19:28)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There are no activities here yet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