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現有讀書會家族更新註冊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簿
活動
群組
相片
用戶
Videos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台北教師經典讀書會
時間:110年3月17日上午10:00-12:00
場地:台北道場六樓信願ㄧ
出席:九位(詳簽到單)
書目:維摩詰經
召集人:李秀珍督導
帶領人:張東美師姐
一、暖身:佛光山四句偈
二、帶領人的導讀與提問:
東美師姐導讀:第二講「維摩其人及不可思議」:
帶領討論內容:
1、如果要了解維摩居士其人,需念《維摩詰經‧方便品第二》,大眾誦唸經文p46。
2、維摩詰長者住在何方p46?
3、維摩詰居士名字的意思是什麼p47?
4、大師將維摩居士這個人從《維摩詰經‧方便品第二》的內容轉為白話文,整理出哪些事蹟p47~52?
5、維摩詰居士為何生病p52?
6、大師跌斷腿,生病的體悟是什麼?
7、大師綜合維摩詰居士,不可思議的地方有哪些?p60
8、維摩詰居士的思想特色是什麼?p62
9、維摩詰居士的人生觀是什麼?p73~87
10、維摩詰居士的行誼事蹟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麼?
11、今天學到什麼?
秀珍督導開始進入主要核心價值觀念,陳述本書佛陀說故事情節性,來探索佛陀入門弟子-維摩詰居士行誼的人間生活化的佛法,此書古體文亦被民初胡適博士稱讚為全世界最長的白話詩。
本文章是在闡述維摩詰居士其人、其病、其處、其法。秀珍督導亦說明佛光山開山大師亦為在家居士來 提示 “人間佛教” 如何將佛學融入自己平日生活方式,並引用大師自己與佛光山叢林學院出身的出家僧伽們,在弘法講經說法時種種點滴的故事。藉由星雲大師十多年前因為腿疾開刀手術的日子,瞭解生病不全是苦的,在生病期間也有快樂的地方,表法示現人間肉體生老病死的真相,以此方式為大眾明白修行的方法。
此外以維摩居士住所方丈之間的“丈室”,點明我們每個人的快樂、不快樂,並不是在物質上分別有無,完全是看自己心裡的境界如何。這堂課程內容,說明星雲大師一再強調佛光山四句偈,是為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準則。人有佛法、有了禪就有辦法,即使是在大便裡也能乘涼、消遙自在。真正的快樂在心裡,就會有安定的力量。
謝謝秀珍督導用教師專業導讀,為今天來上課的八位共同學習的老師分攤書籍內容重點提示,透過大聲朗讀的方式,分享善知識的快樂與喜躍。
三、分享篇:
婌媛師姐的分享:
經典讀書會今天進入《維摩詰經》第二講。滿心期待透過秀珍督導的帶領下再次揭開它「不可思議」的面紗⋯⋯
《維摩詰經》是少數記錄居士行誼的一部經,是我們在人間歡喜修行的範例與準則!「維摩詰」翻譯成中文是「無垢稱」清淨沒有染汙的人;在五欲六塵中如何能從「向外不斷攀緣的慣性」中回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應作如是觀呢?縱然偶而有所悟了「凡事有因果,該來的沒有什麼好怕的!」但它能保鮮不退轉嗎?能與人分享、互相切磋而更堅信不疑嗎?再再考驗著我們八識田中善種子的能耐!
就像普賢十大願,唯有透過發心發願,不斷增強自己的能量;又能效法維摩詰居士行誼,依敎奉行、落實在生活中呢?大師將經文義理,化為四十點的白話文,深入淺出敍述居士這個人的修為高遠、幽默風趣、無所不到,如此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及實踐者,堪稱典範呀!其中第二十六條「現有眷屬,常樂遠離」煩惱也就會減少了。一針見血的指出平凡如我們的方便修行道,但也不容易啊!
維摩居士其人是大菩薩乘願再來,其病更是「眾生病才示病」極富哲理意涵,用思維方式來面對現實生老病死,花開花謝自然法則,一切唯心造,修心才能遠離妄念呀!有智慧的維摩居士就連生命都能生出佛法。或許生病是生命中的小插曲,卻示現人間互相關懷、學習、勉勵,輕鬆幽默化解彼此計較、爭利、不平等待遇,是莊嚴淨土不可思議的力量哦!
感謝東美老師的勇於承擔導讀,秀珍督導再次示範帶領人的技巧,出席者的認真態度與分享感動!
秀蘭師姐的分享:
謝謝東美師姐 今天帶領的維摩詰經第二講, 閱讀維摩居士的居家行誼,維摩居士的思想特色,維摩居士的人生觀。
秀珍督導教導用提問導讀方式,引導很快進入核心。
大師從經文裡幫我們歸納出40點,維摩居士的行誼,第十四、他雖是白衣,但具有諸佛如來的行誼和威儀。說到「威儀」,舉凡佛教的「四威儀」: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立如松、八萬四千微細的威儀,乃至孔子所說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等等都是威儀。
維摩居士修為高遠,幽默風趣,無所不到。他以般若空的思想實踐六度,利樂有情,堪稱是提倡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其實踐者。
維摩居士的病是從大悲心生起的,是為了度人度眾,才生病;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生老病死的實相,才示病。
維摩居士內心,時時刻刻都非常清淨、自在,到處幫各階層的人提起「正念」「正信」,為他們講佛法,「神通廣大,法力無邊」。
凡事都從積極面上發展人生,從未有否定、消極的表現。
讀著文章,師父也點醒我們要廣結善緣,有佛法,有慈悲,有道德,才能避免被當排球、足球,而成為讓人抱緊緊的橄欖球喔。
淑貞師姐的分享:
感謝秀珍督導用提問式的聞思修證來再次提示我們!
感謝東美師姐承擔了《維摩詰經》第二講!
維摩其人及不可思議~
大師說:假如有人問我,在佛教裡最歡喜的是誰?我最歡喜的是維摩居士。維摩居士是誰?所有信佛、學佛、行佛的人統統都是維摩居士。
其不可思議從三方面來看:
一、居家行誼:簡述其人、其病、其處、其法,
二、思想特色:談話中有智慧、怒罵中有慈悲、言行中有幽默、嘻笑中有教化、玩樂中無掛礙、相處中有平等、變化中有次序。
三、人生觀:是因果的都是緣起的、是別人的都是自己的、是仇敵的都是友誼的、是絕望的都是希望的、是有限的都是無限的、是骯髒的都是清潔的、是退讓的都是進步的、是差別的都是平等的、是微小的都是廣大的、是分工的都是融合的。
大師說:若要問佛教經典裡最富有哲學思想、最富有文學意味的《維摩詰經》首屈一指了。其人內心常住在佛法真理之中,尤其精通大乘佛教義理,以般若空的思想實踐六度,利樂有情,堪稱是提倡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及實踐者。
好感謝能在經典讀書會中讀到《維摩詰經》我們都好有福報喔!
我會記得3/19(五)普門寺12樓大殿有~依空法師主講:「維摩經的智慧方便」,謝謝秀珍督導提供資訊。
恆瑞師姐的分享:
梵文「維摩詰」,中文翻譯「無垢稱」,也就是很清淨,沒有染污的人。他是二千五百年前中印度毗耶離城的商人,為佛陀的在家弟子。他和常人一樣沒有斷除貪瞋癡,但是內心常住在佛法真理之中,精通大乘佛教義理。大師將《維摩詰經 方便品第二》介紹他的事蹟的經文,以白話易懂的方式說明,對於普羅大眾修行自己提供了方便門,他堪稱是提倡人間淨土思想的先驅及實踐者,其中第二十六點「現有眷屬,常樂遠離」我認為是很出世的想法,在人世間,親人因血脈相連應是最親密的,怎麼會「常樂遠離」呢?原來諸多的煩惱起因於太親密,割捨不下,如果能跳脫這樣的牽絆,彼此保持距離,適當的關心,不過份干預彼此,不妄想改變他們,接受家人自己的選擇,祝福它們;家人受苦了,安慰他們,彼此是人生道路的旅伴也是過客,悟得諸法空相不生不滅的道理就能更接近般若智慧,心理清淨,安定,有力量,在家也能修行自己,所謂 「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亦涼」。生老病死不可免,生病是痛苦的是絕望的,一旁照顧的親人是辛苦的,但維摩詰居士的示病卻是因大悲心而起,為了讓大家明白生老病死的實相,才示病。大師的小故事告訴我們世間的病,病得一點佛法都沒有,照顧者抱怨病人、兒女置病中的父母於不顧只想繼承財產……大師開示,大家平常要廣結善緣,要有佛法,有慈悲,有道德,才能避免被當足球踢來踢去,而得成為橄欖球,讓人抱著你不放!大師真是有智慧又幽默啊!
感恩今天讀書會東美師姐用心帶領,秀珍督導的提問式帶領也非常受用,協助跨距大的閱讀範圍能緊扣主題的好方法,也感謝大家分享生活中與家人相處的智慧,恆瑞收穫豐碩。
秀珍督導的期勉:
綜合觀維摩詰居士,生活自在富有,圓滿和諧,修行深,幽默風趣,以般若空性思想行六度,是人間淨土思想的實踐家。最佩服維摩詰居士,在人間遊戲神通,自在不拘泥,幽默有智慧,生活禪定,心不散亂,雖身在家,奉行戒法,實是在家佛弟子的典範。透過閱讀大師經典著作,能學習深入經藏,獲得法要,讚嘆佛陀教化之智慧慈悲,也能了解大師思想行誼。原來佛陀是人天教化的說故事高手,大師也是。🙏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3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3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1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帶領人認證
2021 閱讀研討會
2020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佛光山新馬泰印線上
2020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