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台北-松二雲水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台北-松二雲水讀書會
松二雲水讀書會紀錄
日期:2024/5/19(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6樓「智慧一」教室
帶領人:楊寶連
紀錄人:陳詩婷
活動攝影:洪惠鶯
成員:楊寶連、陳詩婷、陳孟婷、王鳳華、許惠娟、彭翠雲、陳依婷、洪惠鶯、張汶珠(依簽到表順序排列)
文章:星雲大師全集第五類文叢 《人間萬事》第八冊/p.318挑戰(二)
【共讀前暖身分享】
──楊寶連:以成語做自我介紹的經驗
例:
楊寶連
我姓楊,
寶是尚方寶劍的寶,
連是價值連城的連。
王鳳華
龍鳳呈祥:富貴吉祥的徵兆,吉慶之事。
才華洋溢、才華出眾、才華超群……
許惠娟
受惠無窮:受到的恩惠很多。
娟好靜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彭翠雲
翠羽明珠:泛指珍貴的飾物。
雲淡風輕:形容天色晴朗美好。如果用在人名就又不一樣了:形容經歷事情多,遇事淡定從容的人。
洪惠鶯
惠而不費:加惠於人而自己又無所耗費,比喻做順水人情。
鶯歌燕舞:黃鶯在歌唱,燕子在飛舞,形容春天鳥兒喧鬧活躍的景象。
張汶珠
汶陽田反 :比喻失而複返,完璧歸趙。
珠聯璧合、珠圓玉潤、……
陳依婷
依依不捨、依山傍水、百依百順……
裊裊婷婷:女子體態纖秀柔美的樣子。
陳孟婷
梁孟相敬:原指東漢時期梁鴻與妻子孟光相互敬愛。後泛指夫婦相敬。
孟母三遷、孔孟之道……
陳詩婷
詩情畫意、畫中有詩、詩人墨客、……
【讀書會正式讀書】
齊讀文章:星雲大師全集第五類文叢 《人間萬事》第八冊 /p.318挑戰(二)
【讀書會心得分享】
(一)楊寶連分享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句:「世間事,有的是應該勇敢面對挑戰的,有的則要謙讓;逞匹夫之勇一直挑戰也不對,太過退讓變成懦弱也不好。當挑戰要挑戰,當退讓則退讓,才是中道的人生。」
一個人本在舞臺上發光、發熱,真到下臺的時候,心裡是會有掙扎和困難的,因為本來有掌聲突然沒有掌聲,一般人很難接受這點,要有相當大的勇氣。期望藉由在這個讀書會中大家分享的自身體驗,讓我們一起學習不同的人生經驗。
面對挑戰我個人經驗是,有次在讀報教育遇到的突發狀況,當天主講者身體不適通知會晚到,我身為助講師但才第二次實習,收到消息後內心頓時生起煩惱,看著台下學生和班導師,想著不能空在那,我只有鼓起勇氣,趕緊想辦法化解,後來想到利用上周讀報內容和同學們問答互動,十分鐘後主講者抵達,也順利接續讀報,完成此次的活動。
就像文章中大師說:「人要有接受挑戰的精神與勇氣。確實,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們總不能坐困愁城,必須鼓起勇氣,帶著挑戰的精神,向前途奮鬥,才能得以生存。」
(二)王鳳華分享
現在年紀大所面對的挑戰是體力,像是蹲不下去、或站不起來,我現在八十歲了,蹲下去的時候不容易站起來,所以對我來講現在是體力的挑戰,而不是說洗東西、服務、義工等事務。我覺得年紀輕時多付出,年紀大的時候,隨遇而安、隨遇付出。並且你把它當作一個很歡喜的心,你會忘記年齡,有時候心情很好,做就很輕鬆,今天就容易度過, 但如果想著等一下又要蹲下去、又要站起來,我又站不起來,真苦惱,那我就是自己煩惱自己。
像大師說要歡喜的做,有法喜且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你要有法的話,你做什麼事情,都會很歡喜,有歡喜的時候,你沒有一種得失,那個感覺很奇妙。所以有時候我服務時,感覺很輕鬆,內心法喜, 也做得很歡喜。
現在也不強求也不自己找煩惱,佛光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是眾人的事情,大家來成就的,不是說只有我才會做,所以我就覺得說用一顆歡喜的心來做任何的事情,哪怕是讀書會,時間可以,我又很喜歡,很久沒有親近佛法,親近後覺得真的受益無窮,很感恩大家,謝謝。
(三)彭翠雲分享
我阿姨入佛光會有三十幾年,她說她會認識字是讀經來的,這也很有挑戰,例如八關齋戒唸法華經時,有段文字較艱澀,對一些老菩薩來說是滿辛苦的,但唸完休息一下後還是會勇敢面對繼續挑戰。
我本身有在持誦《地藏經》,最近唸到一段突然有個心得,原來大鬼王也可以變成菩薩,因為他救助和幫忙了很多人,所以以讀經、誦經來講,每一部經也都是一種挑戰,你能不能再挑戰更上一層樓,更了解那經文的內容。
大師提的「存好心」、「說的話」、「做好事」,心地善良想的事情都會是美好的。我們看事情通常只看到一面,可是要從別的面去想,去多體會人家的辛苦。
另外我常做告別式的義工,很多人可能會有忌諱,以前會想身上要帶什麼能夠預防,後來轉個念頭,我就是給往生者一個祝福,希望他能夠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樣想後就覺得OK,我就願意去誦經、念佛,迴向給他。所以當你的念頭不同的時候,結果不同、付出的也會不同。
像惠鶯師姐,身體不是非常好仍很發心參與道場的各種服務、活動,以及看到很多師姐、督導、會長對道場的付出,真的很讚嘆,所以真的就是看自己怎麼想、怎麼面對挑戰,像以前當財務時,常常跟會長接觸,覺得會長就是365天忙368天,多出3天付出,真的當會長不容易,我們也要鼓勵會長的發心。
帶領人結論
轉念真的很重要,就像大師有篇文章提到,過去他在各處弘法時,都會很留心佛教文物的蒐集,經常省下飯錢作為購買費用,又為了省運費捨不得用寄的,即使手腳會很痠,還是願意自己捧著佛像回來,後來招到譏笑、議論,說大師在跑單幫、做生意,但不論人家怎麼講,大師從來都不去辯解,為了今天我們佛光山有這麼多有價值的佛教文物,可以供大家欣賞,大師一個轉念,雖然受到屈辱或侮辱,但他都不辯解,讓時間去見證,所以轉念真的是非常重要。
(四)洪惠鶯分享
我接觸佛光山今年是第三年。遇到最大的挑戰,約三十七、八歲的時候,因公司不懂大陸法規,觸犯到當地規範,又恰逢原負責主管回台,剛剛接手負責工廠,某天就忽然被公安請去,險些被關進牢中,幸得當時台商協會協助處理,讓我安全回台,但這次事件帶給內心很大的衝擊,有半年多不敢出門,還好有朋友陪伴慢慢走出陰影。如文章提到事業受阻,不因一時挫折倒下,要勇敢面對再次爬起。
王鳳華師姐:這件事讓我感覺到,我們佛光人在知道對方是孤獨,沒有自信的時間,要多陪伴,陪伴她走出陰霾。
(五)張汶珠分享
接受會長這個職責應該是我人生中很大的挑戰,過去擔任秘書、副會長時,人家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就去把它完成就好了,不用去想松二是我的責任,要去關懷會員或舉辦什麼活動,剛開始任會長,碰到大師圓寂,那時候真的非常忙,忙著回山、忙著參加一些弔唁、忙著找人,第一次領略到什麼叫忙得沒時間吃飯,早上都會驚醒,有沒有什麼事沒做、漏掉了、要回報等。直到五、六個月後,一場督導臨時會議,提到松二的未來,那個時候我才驚醒,現在職位真的和以前不一樣,我現在是會長,不能只是人家說我做,要開始想我們松二是個大家庭,怎麼樣把每一個人都照顧好,關心每一個人,還有把會務做好,把我們松二分會往前推,像社區一蓮花、生命教育、普照、辦很多的活動.......,在松二當會長其實是滿幸福,我們的組織分層、組長、幹部,每個人都很盡心在幫會長,電腦組強,秘書組也強,都很強。
到現在覺得,雖然很忙、很累,但我真的覺得學到很多,每辦一個活動或者每經歷一件事情,都能從中去學習。有時候也不要太著重於外相,做事情太拘泥小節根本走不出去,我們要看事情的本質,把事情做好。當會長會面對很多挑戰、煩惱,想說怎樣可以做得更好、怎樣站在會員的立場給予幫助、讓會務可以運轉很順利。常常大家都說做中學,學中做,但是辦法從哪裡來?不是憑空而來,像這個讀書會,我覺得很好,因為有佛法就有辦法,辦法就是從佛法來,我們要去深入經藏、我們讀書、我們聽講座、我們聽師父開示,這些才能讓你的佛法變成辦法。
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會面對很多的挑戰,或你覺得對但對我來講不公平,我是覺得處之淡然,不要因一點點事情起退心,這一年多面對這麼多的挑戰,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我就這樣慢慢的一件一件走過來了,當然也是靠大家的護持。希望鼓勵大家,分會有活動都可以多出來,其實不僅是參加活動而已,你要了解這個活動的意義、本質,當義工也會碰到很多的問題,但這每一件事,都會幫我們提升自己,和做事情的解決辦法。
(六)陳依婷分享
疫情期間服務業嚴重受影響,當時公司人手不足,大家都需要到各部門支援。那時除了到營業單位支援,因財務部門也缺人手,所以主管就詢問我們部門的同事能否去協助。後來我接下了這個工作,原本擔心財務的專業自己無法幫上太多,但在主管的鼓勵,加上那段時間的支援,學習到初淺的財務知識,也因為支援期間與財務部的同事建立良好關係,在疫情後工作上遇到需要財務部協助時,同事也更樂意幫忙自己。
我覺得面對挑戰或煩惱的時候,如果能轉念不畏懼且勇於去面對、承擔。自己就會學習到更多。
(七)陳孟婷分享
在看到文章時,前言部分提到人要有接受挑戰的精神跟勇氣,讓我很有感觸。最近剛離開服務六年的公司,上週前主管幫忙介紹新的工作;為何前主管會願意介紹,就是因為在上份工作時自己遇事不會去計較太多,對於自身的工作會認真做到最好且主動回報,有餘力時還會幫助其他同事。
因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現在才有新的機會,新工作除原有的專業知識外,有機會去接觸學習新的事物。想想很感謝自己當時的努力,遇挑戰時能不畏懼或排斥,而是選擇面對、接受、處理;得以學習到許多東西,有了底氣時,在有新機會來臨才能適時把握且有勇氣承接下一個挑戰。
也不要糾結別人好像比較厲害或只是一昧的去羨慕別人有什麼,卻忘記自己應該要做好自己;也不隨意批評別人或是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也許他們會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所以才導致這樣的結果,但我們其實是不知道其中緣由的。我們就是要勇於接受挑戰,相信自己然後做好自己!
(八)陳詩婷分享
看完這篇文章我想到「放下」、「自覺」,還有「無我」,我覺得有這三點就像常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面對挑戰時,用這三點去看,感覺可以一關一關過,不管是面對財色、侮辱,或者工作上的歷練等,放下不是說把這些拋下,而是放下心中的各種負面聲音,可能是擔憂、可能是貪欲、妄想...,這時再加上自覺,要知道為的是什麼,像剛剛會長有講到,要知道自己做這件事的本質、初衷。
進佛光山、做義工,有時候也會遇到挑戰,不論是人我之間,或對佛教各事務不懂等,這時就會去想,今天來做這個義工,到底為的是什麼?是希望做什麼?自覺今天來,只是單純想讓大家也能感受到佛教的好,和能讓自己有機會進一步認識佛法,那外在環境的這些挑戰,似乎就變得不這麼重要,因為我只是來貢獻一己之力,而且像鳳華師姐說的,這些不是因為我,更不是只有我才辦得到,我做的事情大家都會做,拋下我執,用無我心,真的就可以用歡喜、喜悅的心情去服務。
在生活或工作中,面對和別人不同的觀點、行為時也是,想說今天要完成的到底是什麼?老闆給我這個挑戰,又為了什麼叫我做這件事情?最後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結果?自覺自己在其中要扮演什麼角色,內心感受想法,然後放下那些可能是貪欲、嫌棄、或者擔憂做不到、緊張等內心的煩惱,接受或不接受都沒關係,總之最後不要讓自己卡在那,像今天做義工不熟設備,用不好,當下想說怎麼辦,還想那不要用好了,但勇敢接受這狀況,趕緊去求救解決,放下自己心中的害怕,就不會困在那個環境了。
(九)許惠娟分享
在台北道場第一次見到大師,他正慈悲地將剛忽然向他下跪的師兄牽起,當時覺得大師真的很慈悲,以身教展現慈悲且幫助我許多。多年以後,我因疾病感到害怕,也曾經花很多心思去理解這樣的狀況,甚至多年不敢進寺廟。最後沒辦法,便來道場參加法會、念經,每次念經就很認真的看,經文它是說什麼,去理解和今天我來這裡學到什麼?發現自己很喜歡經文裡講的事,也知道參加法會的意義在哪裡,因為你認真的念,就會聽進去,然後就會感覺很歡喜,慢慢的對於身體問題就沒有那麼害怕,也不會那麼地專注它。
當你認真的學習佛法,就不會把心思放在疾病上。有次回本山再遇大師,當時我正走上大雄寶殿,遠遠的看到有個輪椅推過來,因向著光看不清臉也沒聽到師父的聲音,但有聽到另外一個師父,在匯報佛光山的事,當大師走過,我繼續往大雄寶殿走,突然有一種感覺,大師身體不是很好,他還在關心和詢問佛光山的事,而我內心卻只想到自己,我就告訴自己,為什麼要一直專注身體這個問題?後來我也再次告訴自己不要把心思放在這上面,那次回來,我的問題就好了一半。
在大師身上看到許多美好,也讓我覺得佛光山值得,便有次經過台北道場時,向櫃檯接待詢問入會,因緣際會轉遇到寶連師姐的接引而加入松二分會大家庭,更不斷分享、邀請我來參加分會、道場的各種活動,像這讀書會也讓我受益良多,很感謝佛光山和大家。
【齊唸會呼】
琅琅書聲 喚知己
閱讀人間 妙法味
松二雲水 有書香
松二雲水 福慧增呀!福慧增
【齊唱會歌】
松二雲水讀書會 會歌-三好歌
【下次共讀日】
日期:2024/6/29(六)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
帶領人:王秀彥
主題:人間萬事第5冊/P.272溝通
+4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