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蘭陽-大道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蘭陽-大道讀書會
蘭陽-大道讀書會
時間:2024.5.16
地點:蘭陽別院1樓
閱讀讀書書籍:佛光山名家百人碑牆 第一課 精益求精
人數:如欽法師、吳榮乾、黃水泉、嚴宜暉、林革娜
帶領人:嚴宜暉
導讀及心得分享:
【碑帖文】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孔德成
【作者】王之渙(六八八~七四二)盛唐詩人。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歸鄉十五年。後補文安郡文安縣尉。在職以清白稱,天寶元年卒於官。為人慷慨倜儻,才銳能詩。常擊劍悲歌,且與王昌齡、高適交往頗深。其詩以描寫西北風光最有特色,故「傳乎樂章,布在人口」,名動當世。其詩文今多散佚,僅有絕句數首傳世。
【書者】孔德成(一九二○~二○○八)當代國學大師、書法家。字玉如,號達生。生於曲阜孔府,係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孫。書法初從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入手,後轉顏體及北魏〈張猛龍碑〉;四體皆擅,且精於甲骨、金石文字。後來遷往台灣,復建台北家廟,倡導儒學。自一九九五年起,於台灣大學中文系、人類學系兼任教授;歷任中央故宮博物院聯管處主任委員、中華民國考試院院長、總統府資政。
【賞析】
這首詩看似平淡,卻傳達出一種深遠、遼闊且生生不息的人生觀,詩人在夕陽裡看見黃河滔滔流向大海,他不像一般人只會追憶過往,或升起「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慨嘆;反之,他知道如果想要再看到更遠處,還必須多費些力再爬一層,人不能只安於現狀,必須精益求精,才能從目前的環境中超越,提升更高的境界,不然就如死水一塘,了無生氣。努力進取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往往有許多困難與挑戰,有待我們去突破、克服。
過去印度有一名叫善順的人,為了求法,攀山越嶺,甚至被外道綑綁,火澆水灌,有感於求法事大,心力越加奮勇,終於掙斷了身上的繩索,來到祇園精舍,聽聞佛陀說法而得道了。唐朝玄奘大師到西方取經,也是歷經險難,幾至死地,卻無礙他求道的決心,十六年後,終於學成歸國,為中國佛教鋪設康莊的大道。所謂「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唯有步步踏實,步步登高,才能體嘗腳下扎實的安心及登高望遠的喜悅。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