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活動名稱:修好緣讀書會
    主辦單位:新店第一分會
    活動時間:2025.03.16:上午10:30-12:00
    活動地點:新店碧潭
    帶領人:鄭婕妤 記錄:鄭婕妤 攝影:林敏珠
    參加人數:14位
    參加人員:黃綉玉,俞淑琴,張陳淑,梁月珠,林敏珠,林碧鸞,林碧珠,簡秀瓊,陳燕華,王麗娟,蔡美有,馮義妹,何林棉,鄭婕妤
    閱讀內容:人間萬事-快樂的來源
    閱讀心得分享:
    梁月珠師姐:頗為敬佩大師宏觀細膩的思維,條列六大營造快樂的要項,引導有緣眾生,從內外兼修做起,常反躬自省、修身修心、抱持慈悲圓融、和諧互敬、感恩喜捨等胸懷氣度、次第點亮快樂的明燈!營造快樂有意義的人生!綻放耀眼光輝!

    林碧珠師姐:每次法會做供菜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歡喜,供養佛菩薩,這種心情帶來快樂。

    黃绣玉督導:能夠做義工,為大眾奉獻心力,本身就是一種福報與快樂的來源。正如星雲大師所說:「付出的人最有福,助人者最歡喜。」當我們以善心行動,不僅能幫助他人,內心也會生起法喜與歡喜,這種快樂比單純的物質享受更為深遠而持久。

    簡秀瓊師姐:作供菜或典座的準備都須事先構思如何搭配顏色、整體美感,希望供得莊嚴也讓人看了很歡喜。這種從努力—完成—成就感—快樂的循環,樂在其中。

    陳燕華師姐;雖然年紀大了,身體或許會衰老,但內心仍然可以保持年輕有活力,與志同道合的人共修共學,做自己想做的事,發揮自己的價值,從中獲得快樂感。

    鄭婕妤會長;每當面對佛光會交辦的工作任務時,我都會細心規劃全力以赴,確保任務順利完成。雖然過程中難免辛苦,但當一切圓滿達成時,內心便湧現無比的成就感與喜悅。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