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Introduction
Joined 7 年前
0 Achievement
20 Points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新店 修好緣讀書會
時間:2025/03/08週六下午16:00
地點:新店禪淨中心第三教室
出席:鄭婕妤、線衛芬、張陳淑、黃綉玉、簡秀瓊、黃淑珠、梁月珠、俞淑琴
陳燕華、董許敏、劉晴霞、王棟莉、林碧鸞、盧謝桂妹、黃桂蘭、牟維莊
帶領人:鄭婕妤 紀錄:鄭婕妤
閱讀主題:179星雲法語2/如何結緣
一、輪流朗讀文章:如何結緣
二、帶領人鄭婕妤導讀:
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如何結緣」有那四件事? (大家陸續說出)
1.要感謝過去的因緣。2.要珍惜現在的因緣。3.要把握當下的因緣。4要培植未來的因緣。
(一)如何與人結緣?
(二)哪一句話你特別有感觸?為什麼?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 俞淑琴督導:
我一直保持推動活動時的熱情,給人因緣,但不強求,但也不放棄,只要有機會,就播下一顆善的種子。我們無法掌控因緣何時成熟,但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去結緣、去邀約、去分享。哪怕對方當下沒有答應,至少我們已經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善的種子,或許某一天,這顆種子就會發芽。我從活力菜到燈籠畫作,再到參與講座,這一路走來,已經可以看到有位有緣人慢慢融入佛光的世界,這就是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二)董許敏督導:
結緣應順應因緣,若對方未準備好接受,不應強求。可抱持隨喜心,靜待時機成熟,或以其他方式結緣,如透過行善、微笑、鼓勵等間接影響。佛法強調「隨緣而不攀緣」,我們只需盡心盡力,成果則隨因緣流轉
(三) 林碧鸞師姐:
與人結緣可從分享經書、法音、佛教影片或邀請朋友參與法會開始。重點在於觀察對方的需求,例如對佛法有興趣者,可贈送淺顯易懂的佛教入門書籍;對生活迷茫者,可推薦與人生智慧相關的經典,如《心經》或《金剛經》。此外,親身實踐佛法,以身教來影響他人,這也是結緣的一種方式。
(四)黃綉玉督導:
可透過供養佛寺、捐助弱勢或義賣募款來利益他人。例如,供養法器、經書給寺院,支持弘法事業;捐助食物、衣物給有需要的群體,實踐布施精神。發心時,應秉持「歡喜心、恭敬心、清淨心」,不求回報,而是以利他為目的,才能真正種下福德善因。
(五)線衛芬督導:
當發現有人渴望學習佛法或改善生活,可以介紹他們給善知識。例如,對於有志學習佛法者,可推薦參與佛光山的讀書會或禪修活動;對於年輕人,則可鼓勵參加佛光青年團,讓他們結識同道好友。
(六)陳燕華師姐:
會特別留意社區長輩的狀況,甚至連衣服沒扣好都會提醒,這不只是「雞婆」,而是真正的慈悲心與責任感!這種日常的點滴關懷,正是佛法在人間的實踐。
(七) 黃淑枝師姐:
俞淑琴督導從送最初的活力菜到山藥,這份關懷與結緣,不僅是物質上的分享,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關心與善意。這也讓人聯想到佛法中「施」的精神,無論是財施、法施,還是無畏施,最重要的是發心,讓彼此都能在這份善緣中受益。雖然洗山藥刷得滿手泥巴、花了三天處理,但最後品嚐到那份來自大地與善意的滋味,這也像修行一樣,有時過程看似辛苦,但當我們用心去體會、去感恩,最終的收穫往往超出期待。
1
0
0
0
0
0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4 個月前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新店 修好緣讀書會
時間:2025/04/06週日下午14:00
地點:新店禪淨中心第三教室
出席:鄭婕妤、黃綉玉、張正康、林碧鸞、董許敏、線衛芬、陳燕華、俞淑琴、張陳淑、
陳金霞、王棟莉、簡秀瓊、盧謝桂妹
帶領人:鄭婕妤 紀錄:鄭婕妤
閱讀主題:星雲法語/退一步想
一、輪流朗讀文章:退一步想
二、帶領人鄭婕妤導讀:
(一)如何實踐退一步想?
(二)退一步想帶給我什麼樣的改變?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董許敏督導: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我有克制自己啊,我沒做壞事,也沒有害人。」但問題是你克制自己,不代表別人也能克制自己。像最近不是又有捷運砍人事件嗎?西門町一位韓國交換生被喝醉的陌生人砍傷了背。之前還有台中捷運,一名乘客隨機砍人,還好被一位「長髮哥」制止。這些都是心生病的結果。
(二)鄭婕妤會長:
學會凡事退一步想,對我來說,改變非常大。以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常常是情緒先來,話一出口、態度一強硬,事情就變得更糟,甚至傷了彼此的善緣。但後來學佛之後,慢慢明白大師說的「以忍為利」,也學會了凡事先停一下、緩一緩,不急著反應,而是退一步,看看整體因緣。當我能退一步,就比較能跳脫自己的立場,站在對方角度想,心就不會那麼執著,也比較能包容別人的脾氣和想法。有時候甚至會發現,其實對方也沒錯,只是彼此認知不同而已。這樣不但避免了衝突,也保住了和諧的關係。最明顯的改變就是,我的脾氣真的比以前好很多。再遇到讓人不舒服的言語,我不會像以前那樣立刻反擊,而是選擇不說話、念佛、轉念,結果情緒過了、事情也就過去了,反而更輕鬆、更自在。「退一步想」,讓我學會了用更寬的心、更遠的眼光看事情,也讓我更接近慈悲與智慧的修行目標。
(三)線衛芬督導:
其實這就是真正佛法給我們的智慧—退一步想,海闊天空。不是輸了,是贏了;不是讓步,是圓融;不是退縮,是成就。從井底之蛙的心境,走出來,就能看見整片天空。
(四)張正康師兄:
我自己平常都很小心,不是我多厲害,是因為我知道「禍從口出」。有時候一句話沒注意,傷了人都不知道,所以我選擇少說話,多觀照。有時候話說出來,傷的是人際關係,影響的是整個局勢。連總統、總統候選人都一樣,說話真的要退一步想。像川普,如果能退一步想,也許世界就不會那麼亂。
1
0
0
0
0
0
岡山-星燈法雲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新店 修好緣讀書會
時間:2025/03/01週六上午11:30
地點:會員家
出席:鄭婕妤、朱吳素秋、林許寶珠、線衛芬、張陳淑、黃綉玉、簡秀瓊、馮義妹、
陳燕華、董許敏、李定美、林敏珠、林碧鑾、盧謝桂妹
帶領人:鄭婕妤 紀錄:鄭婕妤
閱讀主題:迷悟之間/創造歡喜心
一、輪流朗讀文章:創造歡喜心
二、帶領人鄭婕妤導讀:
(一) 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培養歡喜心?
(二) 回顧自己修行以來,有哪些經歷最讓你感受到真正的歡喜心?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朱吳素秋師姐:
我從身體的病痛與限制,到透過當義工、學佛,逐漸恢復健康與自在。這讓我想到佛法中所說的「法喜充滿」—當我們投入於修行與服務,身心都會隨之轉變,甚至連健康也會改善。從「什麼都不行」到「現在都OK了」,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調整與成長。不只是身體變好了,內心也變得更加堅定、柔軟,當我們願意去服務、去修行、去發願,即使起初有種種困難,最終都能走向自在與安樂。這正是人間佛教的精神: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在奉獻中找到真正的快樂。
(二)董許敏督導:
在回顧佛光山及佛光會一路走來的歷程。從修行、運動、功課的規律生活,到道場的發展、同修之間的緣分,再到大家共同參與建設、掃除、弘法的點滴,這些經歷交織成一張珍貴的回憶網。 曾經一起參與的法友、會長、師兄們,這些名字與地點不只是記錄,更是見證了當時那份熱忱與投入。「我們一會以前真的出去響當當」,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榮耀時刻。無論是清掃道場、參與共修,還是一路走來的團結與奉獻,這些都展現出佛光人「以佛法淨化人間,以慈悲廣結善緣」的精神。
(三)林許寶珠師姐:
1. 知足常樂:學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而非執著於未得到的。
2. 感恩心:每天反思生活中的美好,例如感謝家人、朋友,或是享受一杯溫熱的茶。
3. 正向思考:遇到困難時,嘗試從中學習,而非陷入負面情緒。(四)鄭婕妤會長:
(四)黃綉玉督導:
1. 助人為樂:幫助別人能帶來內心的滿足與喜悅,例如參與佛光會的志工活動。
2.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遵循大師的「三好」精神,累積福報,讓身邊的人都感受到
溫暖。
3. 佈施與分享,無論是財物、時間還是智慧,願意分享的人,內心通常更加自在歡喜。
(五)線衛芬督導:
1. 誦經與禪修,念佛、持咒、誦經或靜坐,能讓心平靜,減少煩惱,自然生起歡喜。
2. 聞思修並行,閱讀佛法經典,思考其中的智慧,並落實於生活中,讓心靈得到真正的解
脫。
3. 隨喜功德,看到別人行善,學會隨喜讚嘆,內心也會充滿法喜。
(六)陳燕華師姐:
1. 培養簡單純粹的生活習慣,減少執著,對於無法改變的事情,學會放下,不讓它成為內
心的負擔。
2.親近善知識,與善良、正向的人相處,互相鼓勵,共同成長。
3.養成健康的作息,適量運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讓身體健康,心情自然愉悅。
(七)簡秀瓊師姐:
1. 學會微笑,即使面對困難,也能帶著微笑去應對,內心會變得更加堅強。
2. 保持幽默感,適時地開懷大笑,讓自己與他人都感受到快樂的能量。
3. 珍惜當下,「一期一會」,每個當下都是獨特的,專注當下才能真正體會快樂。
正如佛光山所提倡的**「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當我們能夠帶給別人歡喜時,自己也會收穫更多的快樂。只要用心修持,歡喜心就會自然生起!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新店 修好緣讀書會
時間:2025/05/04週日上午11:30
地點:新店禪淨中心第三教室
出席:鄭婕妤、黃桂蘭、俞淑琴、陳正萍、梁月珠、黃綉玉、林碧鸞、胡美娣、陳燕華、董許敏、陳瑞翎
帶領人:鄭婕妤 紀錄:鄭婕妤
閱讀主題:180星雲法語3 /發心難
一、輪流朗讀文章:發心難
二、帶領人鄭婕妤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發心難」有那四件事? (大家陸續說出)
1.學道容易入道難。2.入道容易守道難。3.守道容易悟道難。4 悟道容易發心難。
(二)為什麼發心這麼難?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退心?
(三)那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持續提起正念、願心?
(四)是否曾體驗過堅持發心帶來的內心法喜與轉變?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董許敏督導:
1. 我發心在道場為大眾服務,儘管被唸、但我從來不會放在心上。因為我知道,我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做圓滿,這就是修行。被交辦的工作,只要交到我手上,我就會盡心盡力去完成。
2.以前發心承擔會長,才有機會參與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亞洲佛光青年年會等,視野多廣,思想就有多深,自然增長智慧。
3.我們在道場的時候,如打掃、搬桌椅、供菜、插花,我都是從不會開始慢慢學,一路學過來的。要學,才會做;學會了,這份能力就是你的。能出來就出來做,不要一直說哪裡不舒服。真的,很多師姐都說,一出來做事,身體反而比較好。不要怕辛苦,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福報。
4.像我自己,腳曾經兩個月不能動,但我從沒想過要退下來。只要有工作要做,我絕對來!」這就是我的態度。我們不是為了名、為了位,是為了發心、為了道場、為了佛法。
所以我要鼓勵大家,多出來、多發心、不要怕,不要等。真的,你一踏出來,做著做著,就會發現法喜充滿,身心也都更健康了。
(二)陳正萍師姐:
記得我發心作典座時,我跟師父說:「如果輪到我,我的菜我要自己配。」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每一樣菜色,都是我想做給大家吃的。我都會自己準備好食材、這就是一種責任與承擔。我們煮的菜,大家都說好吃,那是因為我們真的很用心。以前都是自己開菜單、自己買菜,都是想著「怎麼做才能讓大家吃得開心?」這份用心,是出自內心想讓大家歡喜、法喜充滿。
(三)梁月珠師姐:
發心是一顆善心、一 顆慈悲心。透過這樣持續的參與與學習,漸漸地,我們就能往自己期望的更高境界前進。但這一切,不是外求,而是靠我們內心真正的那一份意義與精神,只要我們堅持,境界自然可及。
(四)鄭婕妤會長:
有人常因執著於一些小事上,或與人溝通不良,或理念不和、即起了退轉心,就不來道場了,實在很可惜,當你快要退轉的時候,如果你身邊有善知識,他們的一句話、一個提醒,就能把你拉回正道。就像我這些碰到問題,我會多看星雲大師文章,或抽星雲法語解惑,事情就能迎刃而解,我想分享給大家的體會:不論我們在外境中受到什麼樣的挑戰,只要我們的心不退,持續靠近善知識、依止正法,我們就一定走得下去、走得穩。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5 個月前
新店-修好緣讀書會
活動名稱:修好緣讀書會
主辦單位:新店第一分會
活動時間:2025.03.16:上午10:30-12:00
活動地點:新店碧潭
帶領人:鄭婕妤 記錄:鄭婕妤 攝影:林敏珠
參加人數:14位
參加人員:黃綉玉,俞淑琴,張陳淑,梁月珠,林敏珠,林碧鸞,林碧珠,簡秀瓊,陳燕華,王麗娟,蔡美有,馮義妹,何林棉,鄭婕妤
閱讀內容:人間萬事-快樂的來源
閱讀心得分享:
梁月珠師姐:頗為敬佩大師宏觀細膩的思維,條列六大營造快樂的要項,引導有緣眾生,從內外兼修做起,常反躬自省、修身修心、抱持慈悲圓融、和諧互敬、感恩喜捨等胸懷氣度、次第點亮快樂的明燈!營造快樂有意義的人生!綻放耀眼光輝!
林碧珠師姐:每次法會做供菜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歡喜,供養佛菩薩,這種心情帶來快樂。
黃绣玉督導:能夠做義工,為大眾奉獻心力,本身就是一種福報與快樂的來源。正如星雲大師所說:「付出的人最有福,助人者最歡喜。」當我們以善心行動,不僅能幫助他人,內心也會生起法喜與歡喜,這種快樂比單純的物質享受更為深遠而持久。
簡秀瓊師姐:作供菜或典座的準備都須事先構思如何搭配顏色、整體美感,希望供得莊嚴也讓人看了很歡喜。這種從努力—完成—成就感—快樂的循環,樂在其中。
陳燕華師姐;雖然年紀大了,身體或許會衰老,但內心仍然可以保持年輕有活力,與志同道合的人共修共學,做自己想做的事,發揮自己的價值,從中獲得快樂感。
鄭婕妤會長;每當面對佛光會交辦的工作任務時,我都會細心規劃全力以赴,確保任務順利完成。雖然過程中難免辛苦,但當一切圓滿達成時,內心便湧現無比的成就感與喜悅。
2
0
0
0
0
0
岡山-常明讀書會 and 南台-自在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You need to login to read the rest of the stream items.
登入
or
現在註冊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