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新店 修好緣讀書會
    時間:2025/05/04週日上午11:30
    地點:新店禪淨中心第三教室
    出席:鄭婕妤、黃桂蘭、俞淑琴、陳正萍、梁月珠、黃綉玉、林碧鸞、胡美娣、陳燕華、董許敏、陳瑞翎
    帶領人:鄭婕妤 紀錄:鄭婕妤
    閱讀主題:180星雲法語3 /發心難
    一、輪流朗讀文章:發心難
    二、帶領人鄭婕妤導讀:
    (一)請問大師這篇文章開示「發心難」有那四件事? (大家陸續說出)
    1.學道容易入道難。2.入道容易守道難。3.守道容易悟道難。4 悟道容易發心難。
    (二)為什麼發心這麼難?人在什麼情況下容易退心?
    (三)那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持續提起正念、願心?
    (四)是否曾體驗過堅持發心帶來的內心法喜與轉變?
    三、與會者心得分享:
    (一)董許敏督導:
    1. 我發心在道場為大眾服務,儘管被唸、但我從來不會放在心上。因為我知道,我只要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做圓滿,這就是修行。被交辦的工作,只要交到我手上,我就會盡心盡力去完成。
    2.以前發心承擔會長,才有機會參與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亞洲佛光青年年會等,視野多廣,思想就有多深,自然增長智慧。
    3.我們在道場的時候,如打掃、搬桌椅、供菜、插花,我都是從不會開始慢慢學,一路學過來的。要學,才會做;學會了,這份能力就是你的。能出來就出來做,不要一直說哪裡不舒服。真的,很多師姐都說,一出來做事,身體反而比較好。不要怕辛苦,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福報。
    4.像我自己,腳曾經兩個月不能動,但我從沒想過要退下來。只要有工作要做,我絕對來!」這就是我的態度。我們不是為了名、為了位,是為了發心、為了道場、為了佛法。
    所以我要鼓勵大家,多出來、多發心、不要怕,不要等。真的,你一踏出來,做著做著,就會發現法喜充滿,身心也都更健康了。
    (二)陳正萍師姐:
    記得我發心作典座時,我跟師父說:「如果輪到我,我的菜我要自己配。」因為這樣才能確保每一樣菜色,都是我想做給大家吃的。我都會自己準備好食材、這就是一種責任與承擔。我們煮的菜,大家都說好吃,那是因為我們真的很用心。以前都是自己開菜單、自己買菜,都是想著「怎麼做才能讓大家吃得開心?」這份用心,是出自內心想讓大家歡喜、法喜充滿。
    (三)梁月珠師姐:
    發心是一顆善心、一 顆慈悲心。透過這樣持續的參與與學習,漸漸地,我們就能往自己期望的更高境界前進。但這一切,不是外求,而是靠我們內心真正的那一份意義與精神,只要我們堅持,境界自然可及。
    (四)鄭婕妤會長:
    有人常因執著於一些小事上,或與人溝通不良,或理念不和、即起了退轉心,就不來道場了,實在很可惜,當你快要退轉的時候,如果你身邊有善知識,他們的一句話、一個提醒,就能把你拉回正道。就像我這些碰到問題,我會多看星雲大師文章,或抽星雲法語解惑,事情就能迎刃而解,我想分享給大家的體會:不論我們在外境中受到什麼樣的挑戰,只要我們的心不退,持續靠近善知識、依止正法,我們就一定走得下去、走得穩。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