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2025.03.09 (日)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線上)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圓恆法師、李進士、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共6人。
    紀錄:李儀嬋
    地點:Zoom線上

    本次讀書會由 圓恆法師 擔任帶領人,

    電影讀書會主題:信任的風箏-教育的初衷
    (2020年三好微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dq4EmZjSQ)

    本次金觀音讀書會的以「電影讀書會的方式」進行,帶領人圓恆法師採用「聞思修證」方法,引導大家討論及分享。

    成員不約而同的回想起各自的求學時光,進而跟大家分享與影片相呼應的學生時代片段。
    不論讀書會成員是老是是少,大家在求學時期發生的情境,大同小異,例如從戰後嬰兒潮到現在千禧世代的年青人,在學生時期都曾看過/遇過校園霸凌,甚至到職場上也都遇過職場霸凌。

    有成員分享曾在學生看過霸凌發生,雖然身感害怕,但也是鼓起勇氣的迅速通報老師處理;有成員分享自己在學生時代被同學霸凌欺負,後來是分別院的法師知道他在學校發生事情,不斷的開導他,他才漸漸出陰影。另有成員分享在職場上遇到主管的霸凌,籍由信仰的三寶的力量,找出方法挺過去。

    從影片及成員的分享可以得知,星雲大師所提倡的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是引導大家走出低谷的重要關鍵。

    分享及討論的最後一題,「教育的初衷」是什麼?
    成員分享:讓大家更好,有共識的往前走,就是教育的初衷。(佛光山的宗門思想、企業裡的公司文化亦是如此)

    慧禾法師鼓勵大家:放下背不動的書包,培養帶得走的能力。

    最後圓恆法師用星雲大師的一段話為大家勉勵:
    教育的意義
    第一、教育的課題在啟發心智;第二、教育的秘方在尊重學生;第三、教育的基礎在生活習慣;第四、教育的目的在完成人格。
    教育是在開發人們與生俱有潛能,是在培養良好和諧的性情,進而完成健全的人格。
    最重要的,教育要達到自我啟發、自我教育、自覺教育的目標。
    恭錄《星雲大師全集》185.[第五類]文叢34.星雲法語8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