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Introduction
Pinned Items
Recent Activities
  •   寶華-春秋閣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2 個月前
    2023.12.31 (日)13:10~16:30 金觀音讀書會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洪美玲、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7人。
    地點: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本次讀書會由 李俞嫻、李儀嬋、李法伯 共同擔任帶領人

    主題:「一月普現」水陸畫特展讀書會暨水陸法會心得分享

    1.此畫展取名「一月普現」有何特殊意涵嗎?
    一月普現的出處及涵意
    【禪門語彙】 一月普現一切水 文/永本
    形容佛陀順應眾生心念而化現種種形相,如一月在眾水之中,眾水亦含一月,無礙無隔。
    唐代永嘉玄覺以通俗的民歌形式宣教,內有「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之句。以月喻佛性法身,以水喻眾生之心,一佛能順應眾生心,而化現種種形相,猶如明月在天,而世間的江河湖泊都能月光遍照,千江的月影都是天空中的一輪明月。所以,佛法可入千萬眾生心中,滋潤眾生心靈。

    星雲大師年幼於棲霞山寺千佛洞,體悟佛藝術是世人共同的珍寶,19歲焦山佛學院成功展出「佛教古物」,及參訪敦煌、雲岡、龍門等各因石窟,堅定日後藝術弘法的心願,確立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因緣。

    2.此次畫展要與水陸法會合辦,有何因緣嗎?
    讓護法信徒,更認識了解水陸法會的佛事內容

    3.展覽作品中有運用比較特殊的藝術工法嗎?
    最特別的之處就是以手工打造出石窟的樣貌,同時展現佛光山「集體創作」的精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npdA9Y8XK8

    4.畫中的人物形象風格是根據什麼資料?或是引用哪本佛教經典所創作發想?
    水陸上下堂壁畫依據佛光山內壇水陸畫掛軸為主,以毗盧寺的繪畫風格重新繪製。

    5.畫中有一形象為緣覺,能否為其解說?
    緣覺,是佛教中無師自證菩提。指在佛未住世的時候,有利根修行者,從自然界觀緣起法,而證悟者。

    6.畫中有大威德馬首明王,是確有其神?還是只是統稱?若確有其神,為何只單獨提及,有特殊意義嗎?
    明王之一,「馬首明王」,為觀世音菩薩所示現,三頭六臂,頭部纏繞一條大黑蛇,除中臂腕處外,其餘手臂腕處外,其餘手臂腕處皆纏繞小白蛇,各臂手掌持各類法器,乘坐於青龍身上。

    7.若想要邀請無佛教信仰的朋友來欣賞,我該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表達來說明此展覽內容?並告訴對方特別且引人之處?
    以展覽形式,讓觀眾了解水陸法會的殊聖性,意涵等。

    8.此次展覽結束後,還有機會再看到嗎?
    目前沒有規劃哪個館別會再展出。

    9.水陸法會心得分享:
    儀嬋分享:
    在瑜伽焰口法會前,西淨客堂聽到一位師姐說要幫朋友報名水陸法會。因為她的朋友當時正在千里之外的土耳其旅行,剛好聽到佛光山正在舉辦水陸法會,所以立馬打電話回來請她無論如何一定要幫她報名參加水陸法會。
    我當下聽到真的很感動,也領受到水陸法會不可思議的功德力。

    俞嫻分享:
    參加水陸法會時,常會聽到有人在詢問,法會對超薦先人會有幫助嗎?這次法會期間,就聽到一個法師分享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朋友發生的感應事跡,跟大家分享。

    感應故事一:某位法師的父親往生後,法師連續三年幫亡父報名水陸法會超薦,結果在第三年的時候,亡父穿著海青縵衣托夢告知,感謝幫他報名水陸法會。過去兩年了,雖然你有幫我報名,我也有收到邀請函,但是一直沒來參加;直到這次收到邀請函時,使者特別鼓勵我來參加,於是就抱著參加看看的心情來法會,沒想到這麼殊勝莊嚴,我也皈依受戒了,真是非常感恩。這是本次水陸法會期間,引禮法師跟我們分享的感應故事。

    感應故事二:水陸法會是由內壇跟外壇佛事一起舉辦的大法會,其中內壇佛事有請上堂、供上堂、請下堂、供下堂等佛事,我就曾聽有人在聊天,說要等請下堂的時候,報名超薦的先人等眾生才會降臨法會現場。但我個人覺得,在法會開始的結界灑淨的時候,眾生應該就都到了,但我沒有證據可以證明,所以就對他人聊天的內容持保留態度。

    直到參加本次第二期水陸法會,我介紹朋友到普賢寺報名水陸法會,朋友幫自己的親人報名外壇超薦牌位,但是在報名的時候,朋友將亡者的名字寫錯了,所以貼在東單的超薦牌位名字也是錯誤的,當時因為朋友有事無法前來參加法會,而我是家中代表到山上參加灑淨的香別;當灑淨的香別圓滿後,我在寺務處等待小妹前來交接~忽然接到朋友傳來的訊息,他說他在搭高鐵時滑手機在他的FB看到,他把他親人的名字寫錯了,問我要怎麼辦?當時我愣了一會,於是趕緊跟朋友聯繫確切的名字寫法,然後在寺務處的牌位查詢服務台,請求協助更正牌位名字。感謝常住設立這樣的快速處理服務台,很快就幫我把這件事情處理好了。

    由此證明我之前心裡的想法,眾生在法會開始時就已經到了,並非是請下堂時才會到,而且還會去查詢他們自己的牌位名字有沒有寫正確?若沒有就會趕快通知他們的親人去幫忙修改,水陸法會真的是不可思議。

    感應故事三:同上的當事人,我朋友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無法到場參加法會,我覺得我是介紹我朋友來報名水陸法會的介紹人,雖然我不認識我朋友她家的親友,但我還是到他們的牌位前,跟他們介紹水陸法會的大概,並邀請他們隨喜參加幽冥戒會,並簡單為他們說明一下參加幽冥戒會的優點。水陸法會圓滿後,我朋友利用空檔滑手機時,忽然看到他親友的照片,照片中的人對他微笑著,好像是對這次能參加水陸法會感到很歡喜,很感恩朋友幫他報名。這段故事是我朋友後來跟我分享的感應事跡。

    以上這幾則故事,趁著本次讀書會跟大家分享,水陸法會不可思議~也希望透過這樣的靈感事跡,鼓勵更多人來學佛、參加水陸法會。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2023.11.07 (二)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實體+線上)舉辦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洪美玲、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7人。
    紀錄:李俞嫻

    地點:禹舜地政士事務所 + ZOOM線上

    本次讀書會由 李儀嬋 擔任帶領人,

    文章主題:焰口法會介紹
    文:西來寺
    出處:西來寺網站法會介紹  http://www.hsilai.org/tc/cal/dfYC.php

    第一階段(聞)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1. 焰口法會緣起
    2. 焰口法會儀式說明

    第二、三階段(思、修)各自分享(1)與焰口法會的因緣、(2)對焰口法會的內容儀軌最深刻的部分、(3)參加焰口法會的心得等,擇一分享。

    (1) 與焰口法會的因緣?

    俞嫻:
    自己第一次去參加焰口法會,也帶著親友一起參加,聽到焰口法會的梵唄音樂,非常歡喜,每場焰口法會要唱滿5小時,比到KTV唱歌還過癮,哈哈~且有功德,不但自利還能利他,非常開心。此外,念誦儀軌內文時,感覺很親切,文字優美,且淺顯易懂,引發我參與焰口法會精進心。

    法伯:以前剛參加焰口法會的時候,只覺得怎麼法會時間那麼長,要站很久才能坐下來。幾次焰口法會經驗後,對參加焰口法會越來越歡喜,,曾經連續兩三年,每年都參加8-9場次的焰口法會,每次參加都覺得法喜充滿。

    法伯提問:
    只是我有點不明白,為何焰口法會,每次到了中半段後,都會越念越快?有些念白還會跟不上,或是字體太艱深,不知道如何念?特
    別是尊勝咒的部分。
    其他經驗分享:
    有次在萬壽園參加焰口法會,看到友寺的法師帶著信徒來參加,結果到了後面念很快,有些信徒就說怎麼念那麼快,都跟不上,對參加法會的感受有點不太好。

    慧禾法師:
    先回答問題:為何焰口法會後面要念那麼快?
    請看本文第三頁說明:「讓在場的人都能夠在能量最強的情況下,發揮超渡的力量。」就是為了讓參加法會者,身口意都能集中精神,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前面鋪陳,就是讓自己的身口意能慢慢集中注意力,之後再念六字大明咒時,才有力量能夠超渡眾亡靈。
    有人會覺得念太快,那是因為專注力不夠,才會覺得快。所以只要專注力夠,其實就不會覺得快,例如,地藏經,大部分人誦完一部地藏經的時間要1-2小時,但我只要半小時就可以念完了,因為我專注力夠,而且對經文也熟悉。但是大部分人,對經文不熟悉,且專注力不夠,所以要念很久,例如梁皇寶懺,一年才1-2次的梁皇法會,大家對經文不熟悉,有時候一閃神,不專心,就不知道唸到哪裡了。所以這也是考驗我們對經文的熟悉度跟專注力有沒有集中。

    俐文:還沒參加過焰口法會。

    進士:讓我覺得很震撼的是法師唱誦金剛薩埵百字咒的部分,法師們唱得有氣又有力,能鎮攝邪魔。以及尊勝咒~非常的震撼。

    (2) 對焰口法會儀軌最深刻的印象是?
    俞嫻:
    曾經跟定和尚請法,為何水陸法會中,都會有一場三時繫念跟一場焰口法會?他們各自存在的目的為何?
    定和尚回答道,三時繫念的主要目標,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至於焰口法會的主要目標是供養大眾吃飽,之後能發心往生極樂世界。

    法伯:
    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兩件,第一、有一次參加供僧道糧總迴向的焰口法會,到中場吃完藥石後,身體有點不舒服,也不太能繼續坐著參加法會,眼皮也一直下垂,最後睡著了,在冥冥中好像聽到眾生再說,我們都還沒吃飯,你怎麼可以先吃?驚醒後,覺得不可思議,然後默默跟眾生溝通,往後我參加焰口法會,就不會在念文書的時候吃晚餐,會等到法會圓滿後才吃飯,請眾生不要干擾我,使我難受,讓我能好好參加完焰口法會。直到去年2022年開始,才跟眾生溝通,能否讓我去吃晚餐,他們有同意

    第二件:之前慧禾法師在法務組服務時,有一次我去當義工,跟著慧禾法師去拿水陸法會期間會用到的-六道群靈牌位,慧禾法師特別叮嚀,要小心拿好,於是我一邊念佛,一邊恭敬的拿著,正準備打開門出去時,忽然一陣風吹來,還好我有拿好、拿穩,不然牌位就會被吹走了,那就阿彌陀佛囉。因此我也特別感受到,關於法會的任何事物,都要恭敬、謹慎地對待。

    儀嬋:
    1.瑜伽焰口儀軌裡提到,「弘法」是家務。所以我們在座各位同參,要把弘揚佛法當成是自己的家務事一樣。
    2.儀軌裡不斷的重覆提到,今宵施主所求皆圓滿。
    3.文章說瑜伽焰口有一段的儀式是「把代表財物的金錢布施給被超渡的人,讓他們從此富足。」與儀軌裡的「散珍寶普濟貧窮」相呼應。所以有些法師會告訴我們,如果撿到焰口法會的錢幣,可以帶回家保平安、當錢母。
    4.七如來不可思議,被七如來招生的經驗。

    第一次被七如來招生:
    18歲生日當天早上在朝山會館用早齋時,認識的當時普賢寺的住持-滿淨法師,她跟我說如果我要找工作,可以去找她。後來考大學的考得不好,準備要重考。於是真的去普賢寺找滿淨法師,她請我白天安心的在普賢寺工作,晚上再去補習。來年果然就順利考上理想學校。

    第二次被七如來招生:
    大學四年級的寒假,因還差一個外語實習的學分,需要參加學校舉辦的英文冬令營(共10天),才能取得其學分。可是寒假學校宿舍沒開放,就沒有地方住。當時台南講堂的法師,覺舜法師跟我說:「妳那10天就來講堂掛單,白天去學校上課。放學後就到講堂幫忙,晚上就住在講堂裡。」我記得那10天過得很充實,每天晚上都跟一位在講堂服務(學院畢業的學生)一起工作,然後我們會比賽,看誰可以在午夜12點之前完成當天所有的工作,然後所做皆辦的躺平睡覺。
    七如來的願力有提到:消除障礙、離驚恐畏懼,身心安樂、享用甘露美食,形貌端莊美麗,財寶受用無盡、沒有障礙,稱心如意等。
    在剛才分享2次被七如來招生、照顧的經驗,由衷的領受到七如來的願力不可思議,感謝七如來慈悲加被!

    慧禾法師:
    道場就是學校的意思,一場法會,就類似學校教育,教育眾生,引導眾生離苦得樂、淨化心靈、昇華生命。
    焰口就是餓鬼的嘴巴非常的熱,凡是靠近嘴巴的東西,都會瞬間被燃燒殆盡。餓鬼是六道眾生的其中一類,因為在人世間非常慳貪、吝嗇,所以往生後到了餓鬼道,凡是食物到了口邊都會被燃燒完,導致沒辦法吃飯。所以要以佛法真言的力量,把焰口變成可以吃東西的嘴巴。
    目蓮救母的時候,才開始有焰口法會,才有真言加持食物,令餓鬼可以吃東西。梁武帝時候,有了水陸法會,之後才演變下來有水陸焰口法會。焰口的好處,如同做大佈施,此功德不可思議,使餓鬼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往生淨土。水陸法會的焰口法會,更衍生到水陸空眾生、以大布施的功德,令一切眾生都能獲得無上功德利益。
    若心念沒有專注在咒語上,眾生會感受到甚麼?這時候眾生跟我們念頭是一體的,如果我們聯想到今天天氣好衣服還沒有曬這樣的念頭,無形眾生也會想說,我要吃東西,為什麼要觀想衣服?
    過去佛光山叢林學院第二屆畢業學生,臨出院門時,師父當年問說誰願意到「蘭陽救濟院」(即今日之「宜蘭仁愛之家」)有兩位學生舉手,第二天我就叫他們前往就職。結果一舉手就是三十年,至今剛要退休。

    某年,宜蘭仁愛之家的山上,舉辦焰口法會,但是後來主法和尚因故離開,導致法會無法順利進行,這時仁愛之家的法師,就趕快請人準備很多食物,供養眾生,這才圓滿這場焰口法會。

    第四階段證:

    俞嫻:
    第一次參加焰口法會時,尊勝咒跟金剛薩埵百字咒都不會唸,速度也跟不上,後來跟定和尚請法之後,在某年普賢寺舉辦的孝道月法會上,就出現一本由普門寺出版的尊勝咒跟金剛薩埵百字咒修持的小法本,跟普賢寺的大眾結緣。我們在因緣際會下請了法本回家練習,所以後來參加焰口法會,唸到尊勝咒跟金剛薩埵百字咒的時候,就能順利跟上進度。令我覺得佛菩薩功德不可思議。
    同時也印證之前慧禾法師說的,專注力夠就能跟得上維那的速度,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念慢了,呵呵~不過,若是自己散心雜話的時候,一恍神就掉隊了,這時也要再將心念重新專注在法本儀軌上,就能再次跟上進度。

    法伯:
    參加焰口法會就是要讓我們發菩提心。讓我們增長精進力。特別是為了學尊勝咒,就去找法鼓山的焰口法會電子檔,練習尊勝咒。之後再回山上參加焰口法會,到了念尊勝咒的部分就能跟上,覺得很開心。焰口法會的功德力真是無遠弗屆。

    儀嬋:
    1.整部瑜伽焰口在教導我們跟無形眾生佈施、廣結善緣。
    2.因為瑜伽焰口下半場會越念越快,當初以要「跟上維那法師快速唸誦」為目標,會主動下功夫練習、修持不熟的咒語,例如尊勝咒。當後來真的可以跟上維那法師的速度,感到滿心歡喜、法喜充滿。也會再持續精進修持。


    慧禾法師:
    咒語背誦,回想當初背大悲咒的時候,是何種情形?這時候就能套用在背誦尊勝咒跟百字咒上。所謂,練到極致就能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
    希望將法會所得功德,迴向給眾生,發願讓大家都能收到這場法會累積的能量、得到開悟解脫。

    迴向: 慈悲喜捨遍法界
    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
    慚愧感恩大願心

    Ps.慧禾法師文章講解
    1.放焰口=救濟餓鬼
    2.焰口的好處:大布施
    3.文章第3頁最後一段:「...略...,所有在六道中流轉的孤魂、妖魔、鬼怪,統統請來,不分階級一併超度。」這段話就是「無遮法會最大的特色」。
    4.另外在大陸,還有分眾人焰口vs個人焰口 二種。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Story Teller
    Loves sharing stories. To unlock this badge, you need to post at least 30 different story posts.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3 個月前
    Journalist
    Loves browsing photos. To unlock this badge, you need to browse more than 150 photos on the site.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10.25 (三)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實體+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洪美玲、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6人。
    紀錄:李儀嬋
    地點:禹舜地政士事務所 + ZOOM線上

    本次讀書會由 慧禾法師 擔任帶領人,

    文章主題:共生與共榮〔2023 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心保和尚大會主題演說
    文:人間社 楊璽樺 高雄大樹報導
    出處:人間通訊社 2023-10-07

    第一階段(聞)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第二、三階段(思、修)各自分享閱讀文章後的聯想

    王俐文分享:
    經過三年的疫情洗禮,就旅行社而言,旅行社是無法單獨存在的,大家都是唇齒相依的靠在一起。

    李俞嫻分享:
    文章提到大師曾開示,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萬事萬物之間,都是因緣關係的存在,彼此應該互相尊重、包容、和好,有共生才有共榮。主要是在教導我們廣結善緣。

    李進士分享:
    1.文章提到要環保護生,與地球共生共榮。吃素可以響應環保與護生。但最近在新聞報導看到有人發心要吃素,但去素食店包便當,夾6樣菜要被收700多元的餐費。若這樣的新聞常常發生,該怎麼推廣吃素呢?
    2.雙方要在共同點上(要有共識)的前提上,才有辦法共生共榮。

    李儀嬋分享:
    在工作上業務需要,常常要接觸到很多關係企業的同仁,從中溝通協調事情。但大家不約而同的目標,就是要把上級主管交辦事情做好且不要被罵。
    所以每次與關係企業同事溝通討論時,會把許多隱形的工作做好。例如多給關係企業一些提醒及叮寧,整個事情就可以順利完成。
    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如果事情沒有做好,主管會先罵我之後,再去罵關係企業的同事。所以為了大家都不要被罵,我在第一關審案件時,就要先把關好。
    而關係企業的同事都誤以為我一直在幫她們,但事實上我是在幫我自己。但也因為大家都有著「不要被罵」的共識,所以不論我的初發心在是幫我自己,但因為同體共生、共生共榮,所以幫自己的同時,也就是在幫別人。

    慧禾法師分享:方向不對,努力白費;方向找對,事半功倍。

    佛陀如果沒有六年的苦行,那有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頓悟的一刻?十大弟子如果沒有經歷各自的苦難,何來道業的成就?南陽慧忠國師,居山四十年;東林慧遠大師,三十年不出廬山。禪門諸祖所受的屈辱難堪,都成為他們弘道的資糧,成就了莊嚴的聖格。
    佛光人除了效法古德先賢的刻苦自勵,我再以松、梅、蘭、菊的特質,提出四點勉勵大家。

    一、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禁得起歲月寒暑的遷流

    松樹是世間上較為長壽的植物,因為它禁得起歲月寒暑的遷流,所以長得又粗又高,因此常有人用它來比喻老人的壽命,為人祝壽時也常說:「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我們能像山中的老松,挺立在山林水邊,年年月月,風霜寒暑,終不枯萎,一直展現它的生命,向有情世界驕傲的宣示它的韌性嗎?佛光人應該有像千年老松的生命力,不怕路遠,不怕年久;如禪師們,寒冷的時候到寒冷的地方去,炎熱的時候到炎熱的地方去,能夠承受得起寒暑歲月的遷流。果能如此,我們的道業、學業、事業,還怕不能有所成就嗎?我們不能安住於崗位,不能經過人情世故的洗鍊,沒有時間歷史,如何能養深積厚呢?

    讀書的人要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練武的人要歷經數十載的熬練筋骨。如果能在禪堂裡一支香、一支香坐下去,十年、二十年不動;在藏經樓上,閱藏讀書,八年、十年的精進用功,甚至陀頭行單裡,有你三十年的道行,何患大器不能晚成?

    速食的力度不能持久,速成的物品不能耐長。日本有一位僧侶,總是嫌中國的僧侶學術不夠深厚,當他在天童寺見到一位老人,問他多少歲?答曰:「八十歲」。又問:「所任何職?」答:「典座飯頭」。再問:「做了幾年?」他說:「六十年了。」聽了這一句話,日本僧侶不得不合起掌來,深深敬禮。

    六十年的安心,一甲子的飯菜結緣,不成道者,幾兮?所以,才可以和千年老松相比,才能不計歲月的遷流。人生就如馬拉松的跑步,要靠生命的耐力,走得愈久、愈長,才能有成績。

    二、佛光人要像嚴冬臘梅: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驗

    詩云:「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梅花經過嚴冬的冰霜雨雪,愈冷愈開花。這是說,人要能禁得起考驗,不要因為環境的壓力而動念改變自己的心志。一個青年學子,在叢林參學,無情的打罵、無理的委屈,要能禁得起、熬得過,才能被老師詡為僧才。像禪宗二祖慧可的立雪斷臂;像浮山法遠,一盆水澆不熄他求法的進取之心。再如六祖惠能的「侮辱不以為恥,迫害不以為意,卑屈不以為賤,艱難不以為苦」;密勒日巴愈歷苦難,愈受挫折,愈快成道。乃至諸佛菩薩,修行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都不以為遠;修行成佛要歷經千生萬死,更不以為苦。這些都是我們佛光人學習的典範,應該時時以此自我砥礪。

    世間上,美麗的花兒雖多,大都禁不起寒冷;能幹的人才雖有,大都禁不起挫折。我們自出生以來,受到父母的呵護,在愛的培養下成長,但是要想成材,就必須面對嚴格的訓練,如果我們禁不起千錘百鍊,大死一番,如何能脫胎換骨,如何能成就一生功業呢?

    一朵梅花,芬芳遠揚,也是要經過冰雪寒霜的考驗;花的種類雖多,但如梅花獨傲枝頭,就不容易尋找了。佛光人應該有這種志氣,當發如是願,才不愧立足於天地之間。

    人生在世,挫折委屈,侮辱傷害,可以說無處沒有,就像雨雪霜寒,終有季節的考驗,如果頂不住外境打擊,就會自己倒下來,過不了冬,撐不過嚴寒。假如能遭受挫折不以為苦、受到侮辱不以為意,把苦難當成營養,把傷害視如甘露灌頂,在叢林裡安住,與眾和諧相處,反能如梅花吐露芬芳。叢林裡的四十八單職事,行行都能,就像十八般的武藝,樣樣精通,將來久經沙場,成為一個有苦不覺得苦,有難不覺得難,做一個不受情緒左右的佛光人,如此,則何患不能成就一番功業呢?

    三、佛光人要像空谷幽蘭:耐得住清冷寂寞的淒涼

    往昔的僧侶,割愛辭親,出家學道,或者深山叢林居住,或者山林水邊苦行,或是獨自茅屋清修,或是身單影隻雲遊參訪,既無群眾,又無供養,沒有人情的溫暖,沒有食住的方便,像空谷幽蘭,只寂寞的在山壁上成長,直到空谷飄香方為人所知,那是要經過多少淒涼歲月的熬練呀!

    一個人一時的不得志,不必氣餒;人生需要培養許多因緣,才能大器晚成。陽光、空氣、水分,如果少了一些因緣,即使你是很好的種子,也不能發出蘭花的清香;所謂「千錘百鍊」,要待機緣成熟,百花燦爛,才有芬芳。就像雪竇禪師「陸沉禪堂」、道安大師「力役田舍」;又如唐朝的慧熙法師「衲衣一時」,等待因緣;承遠法師「人疑僕從」,他也不計較,這些大德的行誼,正如蘭花,慢慢的散發他們的芬芳。

    人,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滿瓶不動半瓶搖;當一時的時機因緣不具,不必強行推銷自己,更不必急於出頭,正如黃金鑽石,不要急於求售。做人如果能像玫瑰薔薇種於市街道旁,當然很好,只是價值有限,不若幽谷蘭香,更為高貴。

    姜太公八十歲才遇文王,神鼎諲禪師隱居南嶽二十年才被推舉出來當住持。青年人不要太過炫耀一時的才華,是真的珠寶鑽石,不怕沒有人識貨。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做人要耐得住,要等得及,就像醃菜,時間愈久,愈是甘美;又像醬瓜,封口愈是緊密,愈是清脆。黃龍禪師說:「道如山,愈飛而愈高;道如地,愈行而愈遠。」在學道的路上,我們要能像古德,不急於出頭,要像空谷幽蘭,發出自然的芬芳,但也不必孤芳自賞。一盆蘭花置於庭院,雖不豔麗,但是百花必然尊敬他的品格;溈山禪師願做一頭老牯牛,為眾生服務。假如我們願做一盆幽蘭,散發芬芳,供養十方,不也是同等的貢獻嗎? 佛門的隱居、閉關、禁足、自修,都是讓時間來醞釀;能夠等待因緣成熟,龍天推出,適時弘法利生,自能如空谷幽蘭,散發真理的芬芳。

    四、佛光人要像秋天黃菊:熬得過寒霜雨露的摧殘

    「荷盡猶有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所以周敦頤愛荷,陶淵明愛菊。佛光人受人尊重,不在於你的成就多麼輝煌、偉大,而是佛光人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節操;正如菊花,即使,榮華過去,花葉殘敗,它的枝幹仍頂立不屈,向風霜雨雪展現傲然不拔的個性。今日的社會,像牆頭草,東吹西倒;像蔓藤到處依附,到處攀爬,不計是非利害。佛光人要像秋天盛開的黃菊,展現它的雍容華貴,固然是其本性;即使歲月和氣候的變化,摧殘黃菊,葉落枝枯,它仍然在風中頂天立地。 古人說:「大丈夫達則兼善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唐朝韜光禪師「不赴俗筵」,宋朝無德禪師「八請不赴」,元朝世愚法師「廢寺隱居」,明朝無聞聰禪師「久處深山」。就算是佛陀,他也是「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因此我們佛光人不必羨慕榮華富貴,不要見異思遷,要像黃菊保護自己的晚節,才不負一生之勤勤懇懇,佛光人的貢獻,也才能全始全終。

    這一講的怎樣做個佛光人,以植物的四點特性來勉勵佛光人。這四點是:
    第一、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禁得起歲月寒暑的遷流。
    第二、佛光人要像嚴冬臘梅: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驗。
    第三、佛光人要像空谷幽蘭:耐得住清冷寂寞的淒涼。
    第四、佛光人要像秋天黃菊:熬得過寒霜雨露的摧殘。

    第四階段證:

    李進士:家和萬事興。

    李俞嫻:共生共榮是信仰傳承治家之道。

    王俐文: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

    李儀嬋:誰都不能單獨存在,大家要互助互敬、共存共榮,那才是懂得佛法的核心精神。

    慧禾法師:
    幸福安樂,是每個人所渴求,也是全人類所追求的願景,有幸福的人生觀才有安樂的生活。希望今後我們所有的佛光人,以及有緣的十方大眾, 大家都能涵養「知足淡泊」的性格,擁有「慈悲包容」的心胸,學習「提放自如」的灑脫自在,圓滿「無私無執」的人格,共同為人類的幸福與安樂奉獻心力,創造 一個現世幸福安樂的「人間佛國」。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10.14 (六)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實體+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洪美玲、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7人。
    紀錄:李儀嬋
    地點:禹舜地政士事務所 + ZOOM線上

    本次讀書會由 李法伯 擔任帶領人,

    文章主題:入地獄救母親 地藏菩薩孝感天地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07741
    出刊日期:2022-08-26
    文/出處:人間福報綜合報導

    一、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二、各自分享閱讀文章後的聯想
    洪美玲問:地藏王菩薩是韓國人嗎?
    王俐文答:唐朝時期的新羅、高句麗、百濟就是現在的朝鮮半島,而金喬覺來自於新羅,所以對照現在的國家地理位置,地藏王菩薩是韓國人。
    李俞嫻分享:小時候蒙地藏王菩薩接引,到地晈法師的道場修學佛法。參加兒童下令營、八關齋戒等。每當法師在挑選當班首/護法人員,心裡就會默禱不要選我,結果最後就被選中。然後在學佛門行儀時,又覺得怎麼佛教的規矩這麼多?直到後來接觸佛光山道場後,才發現原來佛教的規矩大家都一樣,就不覺得辛苦了。
    李儀嬋分享:讀到這篇文章,才發現原來小時候就受地藏王菩藏接引到佛門道場學佛,例如從花蓮太魯閣的牌樓行腳至天祥祥德寺。或是週末假日晚上9點多,到高雄新光三越三多店搭遊覽車到台北社子島、林口體育館參加兒童夏令營、八關齋戒等。雖然每一場活動都很辛苦,但也都法喜充滿。候來因緣變化,受藥師佛接引才踏入佛光山這個大家庭。
    李法伯分享:有次在雲居樓當法務義工,突然發現在怎麼有一隻獨角神獸出現,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地藏王菩薩顯靈示現給我看。地藏王菩薩不可思議!如圖示!
    慧禾法師分享:以孝來跟大家分享:
    小孝:能養,在物質方面:衣食無缺,是對父母最基本的奉養。
    中孝:能養,又能善體親意。
    大孝:能養,又能善體親意,又能顯親揚名。
    大大孝:能養,又能善體親意,又能顯親揚名,又能立身行道,救父母靈性超脫生死。
    佛光山有很多法師是是兄弟姐妹一起出家、姑侄一起出家等,都是盡大孝的一種。
    有法師在早期出家時候尚未得到家裡的的允可,但到最後家裡的雙親反以出家的兒女為榮,以可跟星雲大師為同框合照為榮。
    這些都是盡孝報恩的方式。
    三、結論:行孝要即時。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2023.7.19 (三)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ZOOM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慧一法師、李進士、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7人。
    紀錄:李儀嬋
    本次讀書會由 慧一法師 擔任帶領人,
    文章主題:佛光山靈感錄{207} 王爺指點誦經
    作者:慧宣
    出處:人間福報
    出刊日期:2008-11-3

    一、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二、由慧一法師現身說法,他俗家與南鯤鯓王爺的因緣,王爺不只庇佑他們一家大小平安,也庇佑整個村莊的人居住、出入皆平安。
    慧一法師說因母親出車禍腳受傷,王爺指點她母親要先看醫生,再找出家人誦經,就能消災解厄。當時他的弟弟跟母親說可以找出家的哥哥慧一法師誦經迴逈。正因如此,慧一法師的媽媽才開始贊同他出家。
    換句話說,是南鯤鯓王爺協助慧一法師度化的他的家人。

    三、其他成員也各自分享與拜媽祖、拜關公的因緣。
    有成員分享,因為拜關公,關公就引領她在在東部找到同樣是拜關公的碾米廠。更神奇的是,那間碾米廠除了家拜關公之外,同時也是我們佛光山的護法信徒。
    藉由關公的引介,可以找到同樣拜關公的佛光人,進而買到優質良米來供僧。

    四、最後慧一法師補充,雖然他已經出家至今已20多年,但若有機會到王爺廟,還是會入廟跟王爺頂禮,感念王爺一路相伴與庇佑。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7 個月前
    2023.7.12 (三) 20:10~22:00 金觀音讀書會ZOOM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慧一法師、李進士、洪美玲、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共8人。
    紀錄:李儀嬋
    本次讀書會由 李儀嬋 擔任帶領人,
    文章主題:高雄佛教堂 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68333
    作者:郭桂玲
    出處:人間福報副刊
    出刊日期:2007-12-13

    第一階段(聞)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第二、三階段(思、修)各自分享閱讀文章後的聯想
    1.對建築物的討論
    高雄佛教堂由陳仁和建築師設計,而陳仁和為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弟子,當年他受大師之邀,展開他執業後第一件大型作品——高雄佛教堂(一九五八年竣工),建築設計風格融和印度佛塔,化繁為簡,無論在形式與內涵上,都是極為精采的設計,其細細隱含人間佛教的教義,被視為是陳仁和成名之作。

    佛教堂的塔樓外有一代表佛教符號-「卍」,但之前的卍方向與現今大眾所看到不一樣。
    慧一法師特別跟大眾解說其中的原由:
    「由於受到印度「右繞佛塔」、「右轉法輪」的觀念影響,自古各種版本的藏經及佛書即出現「卍」(左旋)與「卐」(右旋)兩種寫法。
    也有人認為「卐」(右旋)是納粹的符號,但納粹標誌呈45度傾斜,與我們「卐」(右旋)不同。」
    不過現在佛教堂塔樓上的萬字符號,已改為「卍」(左旋)。

    2.星雲大師與佛教堂的最初因緣(慧一法師分享)
    一九五三年夏天,煮雲法師駐錫於鳳山佛教蓮社,初期要辦一個布教大會,邀約大師來助講;因為這樣的關係,大師到了鳳山。
    當天的演講時間是晚上七點至九點,當大師講到九點時,台下聽眾欲罷不能,不斷的「安可」,於是大師又就繼續講到晚上11點才結束。
    後來大師又受邀到苓雅寮演講,而不就後,當初邀請大師演講的發起人,有了興建寺廟的念頭,最後選址於今高雄市苓雅區成功一路高雄佛教堂的現址。
    佛教堂為陳仁和建築設計師繪圖,後來因為建佛教堂,他當選為台灣十大建築師之一,其所設計的佛教堂,更獲得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十大建築的首獎。
    後來大師邀請基月法師來當佛教堂住持,自己則擔任監寺。
    (詳細內容,請行閱讀百年佛緣)

    3.與佛教堂的因緣或靈感事跡分享

    李進士:
    佛教堂於民國43年啟建,在47年竣工。而我是民國44年出生,家裡排行老么。但當時還很小,所以對佛教堂沒有太大的印象,後來大一點的時候常常聽二哥說他在佛教堂參加樂隊、合唱團等活動,才知道在苓雅區的另一端,有間名為「佛教堂」的地方。

    洪美玲:
    初次到佛教堂大殿,覺得大佛很莊嚴,於是默默的站在佛前的蓮花上(地板上有朵蓮花),向佛陀祈願,如果能順利滿願,就來佛教堂煮飯(按次計算),供養釋迦族子弟。
    不久後,果然順利滿願(生意興隆,銷售房屋成交率高),就按先前與佛陀承諾的還願方式進行。
    巧的是,某天慧禾法來電請我二女兒轉知,有無意願到寺院來典座,露一手美味的典座功夫?於是我就順著因緣,按自己方便的時間,自備食材調味料等,按次到佛教堂典座,供養常住。(法師們事先不知道我跟大殿佛陀許願及還願方式的事情。佛祖除了滿我的願,還協助安排還願。)

    另外,有位叫我嬸嬸的,多年求子未果,我就告訴她到成功路上的佛教堂拜佛,後來如願生女。求生二胎時亦同,果然如願生子。

    王俐文:
    因為曾在佛教堂附近工作,常常會路過佛教堂,當時以為它是一座教堂。後來因為要去漢神百貨逛街,發現可以把機車停在漢神對面的佛教堂,最後才知道佛教堂是一座佛教寺院。再後來經由儀嬋介紹,到佛教堂參加皈依典禮皈依在星雲大師的門下,正式成為佛教徒。

    李法伯:
    之前跟同事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去漢神百貨,突然發現對面的佛教已經移交給佛光山管理。心想回家之後,一要跟家裡的人說。也因如此,而認識了慧一法師。

    李俞嫻:
    當初為了要去漢神百貨買東西,才知道對面的佛教堂可以停車,而開始與佛教堂有所接觸。
    加上2003年佛教堂移交給佛光山管理,開辦了禪修班邀請妙淳法師來教授。
    有一次開車去上開課,時間已經快遲到來不急了。慧一法師很慈悲的說,先去上課,我幫你把車停好。結果,我在情急之下不小心把排擋上鎖了,車子也就移不動。等到下課的時候,看到車子還大咧咧停在大殿正前方,非常非常的感到不好意思。師父才說排擋上鎖了,無法移車。

    李儀嬋:
    初入佛教堂是為了去拜神(到漢神百貨逛街),所以要到佛教堂停車(拜佛),後來成為拜神的固定流程。想去拜神,得先拜佛才來去拜神,拜完神之後還得回來再拜佛(停車逛街牽車)。

    後來深入佛教堂的時光,成為人生道業最精進的階段。
    為了協助先祖先入住萬壽園的準備,須幫每位祖先誦讀49遍的金剛經然後回向。但祖先人數於多(從來台的開基祖到最近的阿公阿嬤等眾先人),要能快速滿祖先的願,就是家庭成員一起齊誦金剛經,5人齊誦,誦讀10次就能達標且還多送1部。
    既然眾人要齊誦,大家的課誦版本就要一致,共修過程才能順利。在各分別院找尋未果,最後終於在佛教堂大殿前結緣書架上看到5本版本一致的金剛經,深感佛力無邊。經文的版本及數量正好符合我們的需求。
    因此,才與佛教堂及當時的常住法師-慧禾法師等眾熟稔。全家人一起互持道場(當時因其他因素,尚無法把佛光會籍轉入佛教堂的分會),例如定期典座、推廣荔枝、參加社教課程、法會共修等。

    另外,媽媽洪美玲早已邀大伯母加入佛光會,但每次活動邀請大伯母參加,她都說堂哥沒空,要求我們接送….。
    從我們親近佛教堂之後,在我們沒有主動要邀大伯母的情形下,她還會自己出現,有時是堂哥接送,大多是自己搭公車來,她說和平路上有100號公車,很方便。後來她還自己把排行第8的堂姐(大伯母的小女兒)邀進佛光會,二母女一起搭車到佛教堂很有伴。
    佛教堂的大佛的佛力、加持力真的不可思議,會主動接引信眾蒞臨道場。

    3.與佛教堂的因緣及弘法心得分享

    慧一法師:
    2003年佛教堂移給佛光山管理,當時的住持慧寬法師邀請,讓我有機會到佛教堂服務學習。
    第一批的佛教堂男眾法師來自三個國家,1個印度、2個馬來西亞、3個臺灣,所以我們也是國際道場。
    在佛教堂也接待了不少國際旅客,發生所多趣談。
    最後,用台語唱二首歌跟大家結緣,一首是悉發菩提心,第二首三寶頌。

    慧禾法師:
    在清德寺的任期結束後,就來到了高雄佛教堂。如同大師所說要從山林的佛教走入人間佛教。
    在佛教堂負責的工作,除了主管的工作之外,其他工作全包,包括了廚房典座、法務、財務等。
    每天請不同的師姐到道場來打理午餐及晚餐,早餐就由我們法師自己處理。
    因人手少,有時也親自去菜市場採買供果回來排供佛,或是典座完畢之後馬上接著上殿當維那。

    而每天清晨約三、四點就有老菩薩來道場打掃、做早課。這些老菩薩非常的精進,光是在佛教堂服務的超過50年的就有2位以上,服務10年以上49年以下的人數至少也有8-9個。不論括風下雨,都不退道心。

    第四階段(證):對今天討論的內容,用一段話來結尾

    王俐文:
    對於接觸佛光山時間不長的我,聽完今天大家的分享,真的是長知識了。從大家的分享內容中,深深的了解了佛光山的歷史及文化。光聽分享內容就可以感受到寧靜,彷彿身歷其境。

    李進士:
    佛教堂是給人快樂、歡喜的地方,所以沒有孝順臉的人。

    李俞嫻:
    很高興在佛教堂認識男眾法師,男眾法師說法比較彈性、接地氣。感謝慧一法師、慧禾法師。

    李法伯:
    我們大家都是在佛教堂相識、結緣,進而一起成立讀書會。
    也因為在佛教堂認識慧禾法師,開始跟著他一起做義工,保守計算也有10年了。
    謝謝法師、謝謝佛祖。

    慧禾法師:
    高雄佛教堂是傳統道場,但要與時俱進,成為現代化的道場。
    寺院的意義何在?世間的錢財只能拯救身命,無法去除貪瞋癡三毒的煩惱。
    佛法的布施能淨化心靈、孕育法身慧命,能斷除煩惱,解脫生死,影響生生世世。這才是最徹底的慈善事業。
    現代化的佛教,寺院道場就是學校、就是加油站、就是百貨公司。
    它淨化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生活,擴大我們的願心,昇華我們的生命

    慧一法師:
    四點跟大家共勉
    1.不忘初心
    2.要當不請之友主動幫忙
    3.不念舊惡、不變隨緣
    4.有佛法就有辦,信仰是我們的依靠!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9 個月前
    2023.6.21 (三) 20:10~23:00金觀音讀書會ZOOM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

    帶領人:慧禾法師

    紀錄:李儀嬋
    讀書會討論內容主題:覺具法師雲端分享 星雲大師的典座教訓。(Youtube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5dBzPay_CA

    本次會前請各成員先自行利用空檔觀看覺具法師分享星雲大師的典座教訓影片,再於會中討論。

    帶領人慧禾法師另以說書、講故事的方式,跟成員分享大師設立滴水坊的緣起背景以及覺具法如何用美味的素食餐點在蘇州開設滴水坊度眾的經驗分享。

    大師當初設立滴水坊,主要考量信眾回山時間不定,有可能到達時已錯過用餐時間,為體恤信眾能有一個不受正規用餐時間限制的飲食地方,而成立了滴水坊。
    滴水坊成立之初,以提供簡單的一碗麵/一碗飯來服務大眾,透過餐食的提供也代表著星雲大師感恩大眾的一份心意,因為每個道場成立都十分不易,仰賴十方大眾的點滴捐獻方能成就。

    起初覺具法要到蘇州滴水坊服務時,大師特別交待她「要積極但是要低調,要弘法但不能說法」。因此蘇州滴水坊是一間由出家人認真做好素餐的餐館,裡面沒有任何一尊佛像,沒有出家人說法,僅在桌上擺設一些弘法用的佛學小冊子,讓有緣人翻閲。
    正因如此,反而讓當地人民更無拘束的天天走進蘇州滴水坊用餐、辦公。當地人說,一進到蘇州滴水坊可讓人感到內心平靜,除了有位出家法師在做素餐外,就沒有其他宗教鮮明的物品,如佛像之類的,所以可以很放心的走進來。
    當地人如此的說明,如實的印證了大師對覺具法師交待「要積極但是要低調,要弘法但不能說法」的用意。

    另外成員也各自分享自己在各地滴水坊用餐的經驗,有的滴水坊令人用餐愉悅;有的則令人餐用不悅。
    慧禾法師以大師曾說:「煮東西的人心量要大、心要柔軟、心要慈悲、心要熱情、心要耐煩、心要無我,心要肯得布施出去、心要無分別對待。」「請客,不只是請人吃飯而已!而是要吃心意,不只是吃個招,而是要吃笑容,不只是吃飲食,而是要吃服務、吃氣氛、吃歡喜,吃盛情,吃讚美」的內容來解說。

    因此,為什麼有些餐飲店的餐點雖然沒有那麼美味,但店裡的生意總是高朋滿座。但有些餐飲店的餐點雖然很美味,但最後卻因沒什麼客人上門,只好關門大吉。所以,想想大師說過煮東西的人要具有的心、請客應具備的心態後,就能明白這個道理。

    最後成員王俐文(旅遊顧問)特別分享,以前她還沒有接觸到美味好吃的素食之,對素食的印像就是停留在有很重的素料油味。直到後來去到高中同學家吃素後,才發現原來素食可以這麼美味好吃,也就不再排斥吃素了,反而還會期待去高中同學家吃素。

    又因參加讀書會後,才知道原來佛光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別院、道場、滴水坊等據點,就特別高興,王俐文滿心歡喜的說:「佛光山很多的海外據點,她以前旅遊或帶團的時候,都曾經路過、經過,但都不知道是佛光山的海外據點。直到參加讀書會之後才知道,原來我早就跟佛光山結過緣了,下次如果再經過、路過,一定要走進去參訪。」

    本次讀書會結束後隔天,王俐文到了台中,立馬帶著台中友人(非佛光人)去惠中寺滴水坊,享用美味的素食餐點。(實踐讀書會內容)

    也再次證明美味素餐能度眾!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   高雄-金觀音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9 個月前
    2023.6.6 (二) 20:10~22:00金觀音讀書會ZOOM線上舉辦(紀錄)
    參與成員:慧禾法師、李進士、李法伯、李俞嫻、李儀嬋、王俐文

    帶領人:慧禾法師

    紀錄:李儀嬋
    本次讀書會由 慧禾法師 擔任帶領人,文章主題:普門【法同舍】經過,不要錯過
    作者:妙凡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
    出處:普門雜誌2023年6月刊280號
    出刊日期:2023-06-01

    第一階段(聞)由帶領人提問,其他成員擇一回答。大家輪流導讀文章一遍。

    第二、三階段(思、修)各自分享閱讀文章後的聯想
    1.故事情境的聯想
    李法伯:文章很生動,可以角色扮演。
    李儀嬋:文章情境與佛光山的單位組織運作很像。
    李俞嫻:難怪,心想佛陀時代有總務這個單位嗎?原來是把佛光山組織的運作改編成故事情境化。
    李法伯:就像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乙書的主軸,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2.與金剛經的聯想
    李進士:文章提到「對於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三句話您會怎麼開示?」聯想金剛經說三心不可得的故事。
    李俞嫻:曾聽過二祖惠可大師找達摩祖師安心的故事。
    慧禾法師:
    一般修行的人,像持戒、布施、念佛、誦經、持咒等,主要的都是求現世的安樂。而六祖的曹溪法門,它不是要我們只求現世的安樂,而是要我們求證永恆的生命,證悟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說:如求人天福報,自身安樂,不解六祖修行法門。
    這裡講到「無念為宗」,就是教我們要「念而無念」,要「一念不起」。一般人每天可以說都是生活在「妄念」裡面,時而念這個,時而念那個;淨土宗甚至教人念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主要的就是要用「正念」來對治「妄念」。如果沒有「妄念」,又何必要「正念」?因此到最後要「無念」、「不念而念,念而不念」,所謂「一念不起」,那還有什麼「正念」呢?因此,「無念」的境界很高。「無念」的境界是:
    1.對過去的境界不要追憶。有人以為回憶比現實美麗,其實,「白頭宮女話天寶」,一個人如果光是回憶當年、回憶過去,就表示他已年邁了。所以,對過去的境界不要再去追憶。
    2.對現在的境界不要貪著。現在的生活境界,諸如五欲塵勞、人我是非等,不要在這上面斤斤計較,這樣一來,也就不會患得患失。
    3.對未來的境界不要幻想。佛教講「生死無常」,因此不要幻想「未來」;「未來」還沒有到來,幻想沒有用,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個當下。
    如果能對過去的境界不追憶,這就是「修定」;對現在的境界不貪著,這就是「持戒」;對未來的境界不存幻想,這就是「修慧」。「無念」實際上就是修「戒、定、慧」;在「無念」的境界裡,對人沒有愛恨,對境界沒有貪著。能夠「無念」,則生活裡自能「隨喜」、「隨心」、「隨緣」!
    所以,「無念」就是「不執著」,不執著才能進步。佛教講「法無定法」,就是不執著有,也不執著無。「無」就是無限、無量、無邊。無念不是什麼都不念,所謂「不念而念,念而不念」,「無念」才能真正擁有更寬廣的世界。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3.與食物的聯想
    文章提到印度烤餅,因此李儀嬋、李俞嫻聯想到曾經在新加坡吃過的印度料理Dosa, 不知是否跟文章所說的烤餅相似。

    李俞嫻’、王俐文分享去澎湖出差、旅遊曾吃過的當地名產:有仙人掌冰/果醬、花生酥、手工麵線、炸年糕、炸湯圓、黑糖糕、海苔酥、風茹茶等。

    4.即興把文章情境改編,套用成日常生活:
    先由李儀嬋套上自己的工作境試著改編,再由慧禾法師唱作俱佳的演繹一次給成員理解參考。

    第四階段(證):文章最相應的一段/句話

    李進士:心在哪裡?是用哪種心去吃點?
    李法伯:專注,吃東西就好好吃,享受它的美味。
    李俞嫻:努力修專注心,不被外境影響。
    李儀嬋:從台下聽眾的角度,總希望台上的演講者可以用台下聽得懂的方式來說法。所以對這段文章內容「目犍連說:「舍利弗謝謝您,要把佛法說得給人聽得懂,真是太不容易了,我真怕沒講好,結果聽的人愈聽愈迷糊。」特別有感觸。
    慧禾法師:不怕煩惱起,只怕覺照遲。就是要自覺,才能夠抓住煩惱去對治它。不然就會永遠活在煩惱下無法從其解脫出來。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目前尚未有任何活動。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