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首頁
總會長介紹
Back
星雲大師略傳
星雲文集
關於讀書會
Back
認識我們
談讀書會
各類型讀書會
線上填寫表單
Back
讀書會家族網站申請
新讀書會成立暨家族網站申請表
書香義工報名表
聯絡我們
分享園地
Back
好書分享
方案設計
經營秘方
表單下載
閱讀花園
活動資訊
Back
活動訊息
活動花絮
讀書會家族
群組
活動
Videos
Audio
相片
People
Polls
Show results from selected filters below:
Check All
Uncheck All
相片
用戶
相簿
Videos
活動
群組
搜尋
Sign In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r password
記住我
登入
我忘記了我的帳戶名稱
我忘記了我的密碼
上傳封面照片...
拖曳照片,控制封面照片的呈現區域
法寶-采風讀書會
Registered Users
Timeline
About
Albums
Videos
Audio
Followers
Events
More
Groups
Polls
法寶-采風讀書會
新竹~采風讀書會
時間:2025年3月14日
地點:佛光大學
參加人員:鄭詠妮.蕭菀芸.張秀英.顧玥珦.劉秀枝.陳靜茹.范振仁.陶康盉
主題:大悲懺法會之旅
星雲大師:
自從民國成立以來,民智開放,全國都在紛紛籌備大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都與民國同壽。民國四十年(1951)期間,佛教也想為國家興辦一所大學,可惜有錢的寺院,不知道辦大學的重要,想辦大學的人,沒有錢財的力量興建大學。
我在民國二十八年(1939)出家以後,師父常常叫我送東西到南京,途中,會經過中央大學(現為南京大學),我自己雖然沒有什麼學問,但是小小年紀就自覺:辦一所大學對佛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字我又沒認識幾個,如何來辦一所大學呢?
國事戰亂之中,中日、國共大小戰爭紛紛而來,實在是民不聊生。在這麼艱難困苦裏,家師志開上人辦了一所宗仰中學,在我的信仰之中,師父做的事,就是我要跟進學習的事,所以辦教育的理想,一直深埋在我的心裏。
後來,我流浪到台灣,有少數人在籌備辦大學,記得有菲律賓的紳士家族,準備了三百萬台幣,要在日月潭文武廟附近辦一所大學,但佛教沒有人敢去接受承擔。也有人鼓吹台南開元寺附近的土地面積廣大,很適合辦一所大學,但是,後來他們把土地租售給元寶樂園,這所大學也就這樣沉寂沒有了。
慢慢的,我也三十歲了,古人說「三十而立」,我不能老是指望其它佛教團體來辦,自覺自己應該要發心為佛教辦一所大學。有鑒台灣基督教、天主教辦大學的風氣非常興盛,像輔仁大學、中原大學、東海大學、文藻外語大學等都是由教會創辦;加之,當時大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也紛紛在台復校,我心裏更加激動:我想要辦大學。
我跑到立法院跟當時的立法委員莫淡雲女士反應:佛教要申請辦一所大學;但是,莫委員表示,教育部認為大學已經很多了,下令不能再受理私人申辦。儘管如此,我並不氣餒,只要有政府官員來佛光山,我就跟他們表示:「基督教辦很多大學,但是,佛教徒華人很多,卻沒有一所佛教辦的大學。」教育廳廳長陳倬民先生聽了以後,沒有做什麼表示,過了一段時間,他主動告訴我:政府開放佛教辦大學。
問題來了,買地的錢很貴,我買不起。記得當時高雄縣縣長余陳月瑛女士派人來告訴我,高雄後山深水區有三十公頃高校校區用地(也就是現在高雄師範大學),一坪三萬元。當時法令規定,一個大學至少要有三十公頃的土地才能申請,一公頃三千坪,三十公頃土地,那就要二兆七億元,我哪裡來那麼多錢?只好望土興歎,打消辦大學的念頭。
後來,宜蘭礁溪鄉陳德治鄉長打電話給我:「宜蘭林美山這裏有六十公頃的土地,只要二億元就可以給你辦大學。」二億元對我而言,也是天文數字,錢從哪裏來呢?突然,我心裏閃過一個念頭,我可以帶動所有佛教徒一起來辦學啊!「百萬人興學」的想法就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在這之前,日月光集團的創辦人張姚宏影女士,她知道我心心念念要辦大學,曾經要捐五千萬給我,我也不敢接受。因為,光是五千萬辦大學是不夠的,以後,她半個月、一個月看到我,就問我「現在大學辦得如何」怎麼辦?這個壓力太大了。
事實上,推動「百萬人興學」的這個想法,原本我自己也不是很有信心,不知道能不能做得起來。因為我不常在社會走動,鮮少和社會人士接觸,不知道大家對於百萬人興學的反應會如何?就是來山的遊客,我也不能看到他們就叫人家出錢,這是要每個人自動發心捐獻的。
後來,勸募百萬人的號召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動起來了,你一百元,我一百元,阿公一百元,小朋友一百元,人人都可以辦大學。但是問題又來了,大學動土以後,建校舍卻是遙遙無期,因為山坡地的開發、水土保持,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困難得多,我們沒有方法,常識不夠,也不懂得走管道、包紅包,工程一延再延。大學蓋不出來,我實在覺得愧對十方善信,不知道如何跟大家交待。
就在這個時候,黃天中先生在嘉義籌備一所大學,因為經濟周轉不靈,他想要過讓給我,於是我就先在這裏開始辦理南華大學。在一年內,南華大學很快就開學了,有鑒於這些善款來自十方,同時,也為學校招生方便,幫助好學的窮苦孩子,於是決議辦學前四年不收學雜費。另外,位在宜蘭林美山佛光大學的開發,甚至還沒有一磚一瓦,光是水土保持工程就要十億,還好,有南華大學先行開辦,讓我們在做人上,對發心的信徒也有一個誠信的交待。三年後,佛光大學終於開學了。
最初我們邀請龔鵬程先生擔任校長,之後,陸續有淡江大學陳淼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翁政義、教育部部長楊朝祥,以及教育部次長林聰明等繼任校長。有好的領導,再加上許多好的教授、名師來校教學,雖然當前面對少子化問題,招生困難,但是這二所大學的校務都蒸蒸日上,沒有辜負大家興學的期望。
在佛光、南華二所大學發展的同時,與1990年就成立的美國西來大學,還有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共同成立了「佛光五校一體,跨國大學系統」,讓佛光山五校一體發展更加氣勢如虹,由楊朝祥校長擔任五校的聯合主席、總校長。這是台灣第一個國際性聯合大學系統,為高等教育寫下歷史性的新頁。
2013年,菲律賓教育部次長Hon. Yolanda Quijano 女士前來佛光山,希望我們去馬尼拉辦一所大學,我欣然答應,並且命名為「光明大學」。當然,一所大學的成立並不是那麼容易,各項開支就像大海深坑一樣,非常浩巨。說來我這一生對於教育,說好聽是願心,說不好就像著了迷一樣,因為自己沒有進過學校,也沒有見過學校,我渴望每個人都有學校可以讀。因此我全心全意辦學,只為一個心願:「把智慧留給自己,把大學留給社會,把功德留給子孫,把成就留給大眾。」好在我的徒弟中,像慈惠、慈容、依空、慧開、依來、滿可、永光、妙淨等都與教育有關,人才得以接棒,這許多大學就這樣一間一間籌辦起來了。
除了這五所大學,還有高中、初中、小學、幼稚園,以及十六所佛學院、二十三所美術館、二百多所的寺院等,至於其它文化相關事業:電台、電視、報紙、雜誌、出版社等,就更不用說了,這些經費的籌措過程,就像是剝皮抽筋一樣,幸好,佛陀不辜負人,在「日日難過日日過」的情況下,現在終於柳暗花明,看到希望的未來。這許多文化、教育事業,現在都各自發展,感謝三寶加被,十方大眾護法,才有佛教弘法十方的成就。
為感念百萬人興學,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委員會每年皆會於北區及中南區舉辦千人的「佛光山百萬人興學大悲懺法會」,藉以感恩功德主的護持,也讓功德主了解學校近期的辦學績效。多位教職員生也於活動當天發心服務,並帶領功德主參觀校園,讓大家看見大學的成長與蛻變。佛光山功德主總會會長滿益法師表示,非常感謝信眾每人每月捐助100元,凝聚出百萬人心力與善緣,目前已於全球四個國家創辦五所大學,這都是功德主對教育的付出與護持的成果,也希望大家持續發心、發願,廣結善緣,一同推廣、傳承「百萬人興學」的理念。同時也歡迎大家時常回校走走,並能在百萬人興學紀念館掛單,感受森林大學的氛圍。
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表示,辦教育不容易,百萬人興學發起之初是以號召一百萬人、為期3年每月捐一百元為目標,如今歷經30多個年頭,護持人數不僅逾百萬,還逐年增加,相當令人感動。看到大眾秉持「歡喜心」、「清淨心」在布施,一路走來都遇到好的人,共同成就辦大學的善因好緣,所以很順利。慈惠法師提到,日本、韓國佛教創辦的大學都有百年歷史,期許大眾秉持大師辦學的精神與智慧,共同
發願讓佛光山所創辦的大學都能朝著數百年的目標永續發展,「把智慧留給自己,將大學留在人間」。
陶康盉師兄分享:第一次在櫻花盛開中禮拜大悲懺無比殊勝.
蕭菀芸師姐分享:莊嚴佛號繚繞會場,藉由大悲懺法會發揚星雲大師的星學願心.
鄭詠妮師姐分享:藉由禮懺功德一方面為自己消災,一方面可以祈福,祈願佛光山推動的教育都能順利.
張秀英師姐分享:當初100元,可以蓋大學嗎? 星雲大師做到,不可思議,真的是有佛法,就有辦法.
陳靜茹師姐分享:日光遍照,月光遍照,感恩佛光普照,感謝星雲大師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
最新文章
2024年人間佛教讀書會初階/精進培訓暨認證帶領人聯誼座談
2025 閱讀研討會報名狀況查詢
2024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2025 閱讀研討會《星雲大師全集導讀》
2025生活有書香《全民閱讀博覽會》
讀書會家族最新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