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好自在讀書會
    6月26日pm8:20-8:50
    地點:竹東大覺寺
    出席人員:葉淑美,吳智惠,李貞慧,葉秀菊,林玉蘭,蔡淑就,鄧薏雯,蕭月娥
    帶領人員:葉淑美

    主題:好自在讀書會[「禪與現代人的生活」禪的生活實踐性]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一個從生活中修行成功的人。

    惠能大師八月舂碓,親自作務,實為他進入悟道的不二法門。離開了生活,固然沒有禪;離開了作務,更無法深入禪心。自古以來,像百丈的務農、雪峰的飯頭、楊岐的司庫、洞山的香燈、圓通的知眾、百靈的知浴、道元的種菜、臨濟的栽松、溈山的粉牆……處處都說明禪者非常重視生活。

    有人問趙州禪師:「什麼是禪法?」
    趙州禪師指示他去洗碗,再有人問什麼是禪法?趙州禪師告訴他去掃地。因此,學者不滿,責問趙州禪師:
    「難道洗碗掃地以外沒有禪了嗎?」
    趙州禪師不客氣地說道:
    「除了洗碗掃地,我不知道另外還有什麼禪法。」
    有源律師請教大珠慧海禪師道:「如何祕密用功?」
    大珠禪師道:「饑時吃飯,睏時睡覺。」
    有源律師不解地說道:「那麼每一個人每天都在修行?」
    大珠道:「不同!別人吃飯,挑肥揀瘦,不肯吃飽;別人睡覺,胡思亂想,萬般計較。」

    現代人的生活,普遍追求感官的刺激,以為快樂,其實閉起眼睛來的觀照禪心,那才是快樂的泉源。

    今日社會,每個人都想升官發財、娶妻生子,但升了官,發了財,他過的生活並不快樂,有夫妻兒女,煩惱更大。還有不歡喜別人的擁有,不喜見別人的快樂,成為最大的生活上的苦惱。如能實踐禪者自我淡泊的生活,實踐禪者服務喜悅的生活,則當下就是一位真正的禪人了。
    0
    0
    0
    0
    0
    0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