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做一個人

讀明一點理

讀悟一些緣

讀懂一顆心

 

《讀書》

是一種享受,《深入經藏》更是讓眾生親嚐醍醐法味的最佳管道.在與讀書會友們交流討論中,開拓佛法的向度.人生有了佛法就能祥和自在,社會有了佛法就能尊重包容,世界有了佛法才能和平無爭。

  •   台北-松四三學讀書會 reacted to this post about 1 個月前
    📕📘松四三學讀書會

    💖日期:114.7.25(五)
    💛時間:下午:14:20~15:40
    💙地點:郭黃雲葉家中(台北市八德路)
    💚主題: 不要等待 第五類【文叢】 迷悟之間 / 第四冊/p102
    👩帶領人:劉雄達
    👩‍🦰總回饋:程淑梅
    👨‍🦱記錄人:馮淑真
    👩‍⚕️參與人員:劉雄達、馮淑真、馬嘉綾、陳彩卿、黃滿足、黃紅芬、楊莉娟 、王聰結、葉素鳳、郭庭蕙、程淑梅、張美玉、陳秀珠、劉少玉、朱寶珠、林元焜、杜偉安、郭黃雲葉、黃雪玲(共19人)

    📢📢讀書會流程
    1、 暖身:恭誦心經
    2、 帶領人介紹文章【主題、出自、作者】
    3、 每人讀一段文章
    4、 帶領人提問問題。
    5、 參與人經驗分享。
    6、 總回饋。

    🧑帶領人:劉雄達
    問這一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所等待❓凡事不要等待,把握當下!做分享~

    1️⃣分享人:馬嘉綾: 呂腰長輩有一段時間沒去關懷,這件事放在心裏像煮水,溫度愈上升心裏愈急。高齢9 0多歲又聽說行動無法自理請外傭照顧。馬上行動聯絡,時間約好幾個松四家人前往家中關懷。結束圓滿後體會有些事情真的不要等待。

    2️⃣分享人:郭庭蕙: 很多耶,我們人生都浪費很多時間在等待..也因為有深刻的體悟所以才改變自己的行為,化被動為主動的勇於承擔。
    就像雄達會長,現在應很燒腦.,心念一直不斷的自問:我的下任會長在那裡呀?....
    你想承擔,就千萬不要等待,你以為因緣來敲門,若你放棄了難道因緣會回頭轉身再度敲門嗎?不见得喔。就像我,超級牌的菜鳥,因為一個念起的使命感而勇於學習,勇於承擔一會之長,4年也就這樣挺過去了,我也華麗成功轉身,大力的成長了。
    卸任2年下來,也沒閒著,感謝常住,感謝法師給我因緣學習-登記處,大寮副總幹事,幾個任務,都非易事,更何況我也都沒經驗,但我想既然師父都敢了,我有何不敢...
    更何況,左邊有佛光會,右邊有常住,正後方有大師給我靠,何懼之有.,所以現場還沒承擔過會長的,人人都有機會,只是個個沒信心而已,所以各位,四年一輪,當輪轉到你家門口時,千萬別再猶豫,再說吧,再看看吧....不要等待..

    3️⃣分享人:馮淑真:等待是一種提醒,告訴我們有些事不能等不能拖,行孝、做善事不能等待,有空打個電話、回家探問父母親,和父母親見面機會一次比一次少,珍惜擁有父母親的愛。
    做善事不等待,不要等退休等有錢、有空再去行善,一點點時間、一點點心意,一句話,就是善行的開始。

    4️⃣分享人:杜偉安: 今天的主題是不要等待,等待、等待,往往結果就不一樣了,香米就等到變成杏鮑菇,道場認購時,末學家尚有庫存過多的米,因此遲遲沒有參加團購,今日看到分會群組,尚餘4包還是忍不住認購了1包,結果付錢時才發現團購的剩餘四包,不是香米是杏鮑菇了。
    我們都知道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先預習、再上課,最後再複習,等待、等待,不如提早準備,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以上與大家共勉。

    5️⃣分享人:黃滿足:不要等到發財以後才做,因為發財以後不一定想要做好事;甚至財未發,無常已經到來了,因此凡事不能等待。

    6️⃣分享人:劉少玉:等待等待從去年申請社會住宅一直沒消息,直到最近收到通知我申請的社會住宅6家都申請合格了。否極泰來今年運氣真好太開心。

    7️⃣分享人:楊莉娟:人們在等待的過程中常常會給自己找藉口,以此來給予希望。尤其是老年人,常常期待子女回家,比如在節日的時候,這樣的等待成為他們的寄託。
    我邀請朋友來加入佛光會,他回答說要等到退休後再說,這顯示出人習慣用等待來推拖行動或做決定。透過等待給人希望。

    8️⃣分享人:張美玉:為了孫子的健康,不要等待,要有行動的力量;不要等待,要有即刻辦的精神,四處找良醫,再辛苦、金錢的花費,終於等待孫子的狀況有所進步。

    9️⃣分享人:陳秀珠:女兒的努力打拼,等待等待終於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和車子。等待明天,明天過了還有明天;等到以後,以後還有以後,沒有當下決定永遠沒辦法成功買屋。

    👩‍🦰總回饋:程淑梅
    1、大家都願意把我們的等待 不管是 ok 不 ok 的都有勇敢的講出來。
    2、偉安強調預習和複習的重要性。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也在預習和上課。當學習者勇敢承擔責任時,也在複習假設自己是菩薩的使命,不應該輕視任何人,因為每個人都在努力學習和成長。
    3、環境的改變不需在意他人的看法,因為每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無需懼怕他人的評價,應積極面對生活。「隨緣」,強調努力的重要性,如果不努力,結果將不會有好轉。說到美玉在退休後面臨沮喪,但她仍然勇敢地尋求改變,表現出積極面對挑戰的態度。希望大家能繼續奮發向上,而不是消極等待。
    4、美玉願意花錢陪孫子去游泳,不等候時間的流逝,而是要勇於行動,若先等待,孫子可能會一直躺在椅子上,這樣就不需要花這麼多錢。重要的是要把握當下,尤其隨著年齡增長,人們越來越擔心未來看不見的事物。因此,大家要珍惜現在的機會,不要等到後悔的時候才明白。
    Post is under moderation
    Stream item published successfully. Item will now be visible on your stream.
Unable to load tooltip content.